一种适用于多海域的小型Spar浮式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2767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21
本技术公开一种适用于多海域的小型Spar浮式平台,属于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本技术由上至下分别由支撑主舱段,平台舱段和底座舱段组成;支撑主舱段包括一个支撑段大圆柱体,支撑段大圆柱体上端固定连接有一个用于连接光伏设备的连接段小圆柱体;底座舱段由上至下依次由压载水舱段过渡舱段和压载物装卸舱段组成。本技术利于建造、重心低、水动力性能好、可调节吃水以适应不同海况等诸多优点,在深远海域恶劣海况下,可有效提高光伏平台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多海域的小型spar浮式平台。


技术介绍

1、现有海上太阳能光伏发电平台存在以下问题:受到海上波浪较大对漂浮式光伏设备中电气设备进入、连接结构变形以及锚绳张力增加等的影响,目前海上漂浮式光伏多应用于近海区域或相对封闭海域;对于面积更为广阔的深远海区域,深远海恶劣海洋环境下,现有的漂浮式光伏电站无法确保平台和设备的安全稳定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多海域的小型spar浮式平台。以满足能经济适用、易于安装布置且能适用于多海域的小型spar浮式平台。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设计一种适用于多海域的小型spar浮式平台,该平台由上至下分别由内中空结构的支撑主舱段,平台舱段和底座舱段组成;所述支撑主舱段包括一个支撑段大圆柱体,所述支撑段大圆柱体上端固定连接有一个用于连接光伏设备的连接段小圆柱体;所述底座舱段由上至下依次由压载水舱段、过渡舱段和压载物装卸舱段组成。spar浮式平台只有在较深吃水下,才具有良好的水动力性能,为了使浮式平台具备一定的吃水,在压载物装卸舱段303中安装压载物,调节spar浮式平台的初始吃水11-15.5米。优选的,所述支撑主舱段,平台舱段和底座舱段均采用树脂基复合材料。

3、优选的,所述支撑段大圆柱体、平台舱段、压载水舱段和过渡舱段的上底面直径相同。

4、优选的,所述连接段小圆柱体的直径为2~3米,高为1.5~2.5米。

<p>5、优选的,所述支撑段大圆柱体的直径为4~5米,高为3~4米。

6、优选的,所述平台舱段的直径为4~5米,高为2.5~3.5米。平台舱段位于水线以下,主要作用为搭载安装平台各性能设备,为浮体平台提供所需动力并储存转运光伏所发电力。

7、优选的,所述压载水舱段为圆柱体且直径为4~5米,高为6~8米。

8、优选的,所述过渡舱段为圆台体且上底面直径为4~5米,下底面直径为8~10米,高为1.5~2.5米。

9、优选的,所述压载物装卸舱段为圆柱体且直径为8~10米,高为1~1.5米。

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11、1、本技术具有设计简单利于建造、重心低、水动力性能好、可调节吃水以适应不同海况等诸多优点,在深远海域恶劣海况下,可有效提高光伏平台的可靠性。

12、2、本技术整体设计主尺度小,可适用于沿海、近海、远海、深远海等多海域。

13、3、本技术可在船坞内成批次模块化建造,且能满足采用拖轮进行多浮体浮拖安装的要求,节约了施工建造成本,避免了当前深远海域浮式平台建造周期长、建造成本高的问题,具有较高经济适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多海域的小型Spar浮式平台,其特征在于:该平台由上至下分别由内中空结构的支撑主舱段(1),平台舱段(2)和底座舱段(3)组成;所述支撑主舱段(1)包括一个支撑段大圆柱体(102),所述支撑段大圆柱体(102)上端固定连接有一个用于连接光伏设备的连接段小圆柱体(101);所述底座舱段(3)由上至下依次由压载水舱段(301)、过渡舱段(302)和压载物装卸舱段(303)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多海域的小型Spar浮式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段大圆柱体(102)、平台舱段(2)、压载水舱段(301)和过渡舱段(302)的上底面直径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多海域的小型Spar浮式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段小圆柱体(101)的直径D1为2~3米,高H1为1.5~2.5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多海域的小型Spar浮式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段大圆柱体(102)的直径D2为4~5米,高H2为3~4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多海域的小型Spar浮式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舱段(2)的直径D2为4~5米,高H3为2.5~3.5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多海域的小型Spar浮式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载水舱段(301)为圆柱体且直径D2为4~5米,高H4为6~8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多海域的小型Spar浮式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舱段(302)为圆台体且上底面直径D2为4~5米,下底面直径D3为8~10米,高H5为1.5~2.5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多海域的小型Spar浮式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载物装卸舱段(303)为圆柱体且直径D3为8~10米,高H6为1~1.5米。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多海域的小型spar浮式平台,其特征在于:该平台由上至下分别由内中空结构的支撑主舱段(1),平台舱段(2)和底座舱段(3)组成;所述支撑主舱段(1)包括一个支撑段大圆柱体(102),所述支撑段大圆柱体(102)上端固定连接有一个用于连接光伏设备的连接段小圆柱体(101);所述底座舱段(3)由上至下依次由压载水舱段(301)、过渡舱段(302)和压载物装卸舱段(303)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多海域的小型spar浮式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段大圆柱体(102)、平台舱段(2)、压载水舱段(301)和过渡舱段(302)的上底面直径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多海域的小型spar浮式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段小圆柱体(101)的直径d1为2~3米,高h1为1.5~2.5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乐京霞高子瑜左艳梅房璇何海森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