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母线连接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上母线上形成第一凹凸结构;在下母线上相应地形成第二凹凸结构,使得第一凹凸结构和第二凹凸结构完全互相嵌合;清理上母线和下母线的搭接面,对上母线和下母线的搭接面进行防氧化处理;在上母线和下母线之间涂覆导电膏;以及将上母线和下母线互相紧密牢固连接。其中,所述凹凸结构可通过形成在上母线或下母线上制造出凹槽来形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母线连接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连接的接头接触紧密、不易发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系统安装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电力系统中的母线连接 方法。
技术介绍
在电力系统变配电工程中,随着电力需求的不断增大,经常要运用到大的汇流母 排或母线。汇流母线不仅要通过工作电流,而且在系统故障时还要通过巨大的短路电流,室 外母线另外还要经受风、雪、雨、日晒、冰冻等自然侵蚀。这些因素均会使母线接头加速氧 化、腐蚀和损伤,引起接头接触电阻加大。这样,接触电阻增大部位就发生异常发热,若不及 时处理或降低工作电流,氧化腐蚀就会更加剧,其局部电阻会更大,使局部温度急剧上升, 最终可能烧断母线接头,造成事故。通常母线的连接方法有螺栓连接和焊接,而要提高母线连接的紧密度可涂导电膏 以及对接触面进行压花处理,但是上述处理并不能完全解决接触面氧化发热问题。此外,部 分母线在运输过程或加工工程中,变形严重,导致接触面严重不平,接触面不密实,就易引 起接触面氧化并导致发热。为了解决这些技术问题,迫切需要一种能够保证接头的接触面 始终保持紧密接触且工艺简单的母线连接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艺简单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母线接头的稳固性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增加母线接头的接触面积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了一种,包括如下步骤在上母线上形成第 一凹凸结构;在下母线上相应地形成第二凹凸结构,使得第一凹凸结构和第二凹凸结构完 全互相嵌合;清理上母线和下母线的搭接面,对上母线和下母线的搭接面进行防氧化处理; 在上母线和下母线之间涂覆导电膏;以及将上母线和下母线互相紧密牢固连接。所述还可包括如下步骤当上母线和下母线之间由螺栓连接时,在 形成第一凹凸结构和第二凹凸结构之后,分别在上母线和下母线上加工互相对应的用于螺 栓连接的连接孔。可通过在上母线和下母线上形成凹槽来形成第一凹凸结构和第二凹凸结构。上母线和下母线上的凹槽的数量均可为2个。当上母线和下母线平行搭接时,每个凹槽的宽度可为上母线和下母线的搭接面的 长度的四分之一,上母线上的凹槽的延伸方向可垂直于上母线的长度方向,下母线上的凹 槽的延伸方向可垂直于下母线的长度方向。当上母线和下母线垂直搭接时,每个凹槽的宽度可为上母线和下母线的搭接面的 宽度的四分之一,上母线上的凹槽的延伸方向可平行于上母线的长度方向,下母线上的凹 槽的延伸方向可垂直于下母线的长度方向。所述凹槽可通过压槽工艺形成。所述上母线和下母线可由铜或铝形成时,所述防氧化处理为镀锡或搪锡。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在不改变母线导电面的情况下,可大大提高母线接 头的稳固性,增加母线接头导电面积,并降低母线接触电阻,使接头连接更为紧密,不易发 热。附图说明通过下面结合示例性地示出一例的附图进行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和 特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其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母线平行搭接的侧视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母线平行搭接的平面图;图3示出了应用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母线连接技术的母线接头的侧视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母线垂直搭接的平面图;图5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母线垂直搭接的侧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通常,母线之间可通过平行搭接或垂直搭接的方式形成母线接头。图1至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用于进行母线平行搭接的母线连接方 法。图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用于进行母线垂直搭接的。下面将参照图1至图3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所示,在要被连接的上母线10和下母线20相对的端部表面上分别加工出 至少一个凹槽14和24,从而在上母线10的一个表面形成第一凹凸结构12,在下母线20与 上母线10相对的表面上形成第二凹凸结构22。其中,第一凹凸结构12和第二凹凸结构22 的形状可彼此完全嵌合。优选地,分别在上母线10和下母线20上形成两个凹槽14和24。形成凹槽的具体工艺如下根据设计在上母线10和下母线20要被搭接的相对的 连接表面上进行划线,然后在各个连接面上用模具进行压槽。优选地,当在上母线10和下 母线20上分别形成两个凹槽时,每个凹槽的宽度b可被选择为上母线10和下母线20之间 的搭接面的长度a的1/4。首先,在上母线10上均勻压制凹槽,其槽深可在母线厚度的1/20 至1/10的范围内,优选为1/10 ;然后在对接的下母线20上对应地压制凹槽。凹槽的形状 可为直的或弯曲的,只要能够保证上母线和下母线之间完全匹配即可。优选地,凹槽沿着上 母线和下母线的宽度方向形成,即,凹槽的延伸方向垂直于上母线和下母线的长度方向。对于在形成凹槽的过程中产生的铜边,可用锉刀、砂轮、砂纸或任何合适的其他方 式进行处理,以将其搓平或磨平。在压槽完成后,进行预组装,以保证上母线10和下母线的接触完全吻合在一起, 并且无缝隙及间隙存在,从而在横向和纵向方向上无法进行移动。若利用螺栓连接上母线10和下母线20,如图2所示,在母线10和20上对应位置 进行划线,然后冲孔或钻孔,以形成至少一个连接孔16和26,以用于螺栓连接。如果连接 孔10的周围有毛刺或者不平滑,则可用锪孔钻锪去连接孔孔口边缘毛刺。优选地,在上母4线10和下母线20上分别形成4个连接孔。在完成压槽步骤和形成连接孔的步骤之后,将上母线和下母线的搭接表面清理干 净,再进行表面防氧化处理。具体地,对于铜母线进行镀锡处理;对于铝母线,对搭接面进行搪锡处理。最后,在完成上述处理之后立即涂上导电膏进行装配搭接处理。虽然上面描述了凹槽通过压槽技术形成,但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此,可采用任何能够形 成凹槽的机械加工方式,例如,刨、铣、磨、锉等。对于垂直搭接的情况,除凹槽的布置方向不同之外,母线的垂直连接方法与母线 的水平连接方法基本相同。优选地,如图4和图5所示,在上母线10上形成的凹槽14a的 延伸方向平行于上母线的长度方向,而下母线20上形成的凹槽24a平行于下母线20的宽 度方向。其中,凹槽14a和24a的宽度b为母线10的宽度的1/4。虽然本专利技术以螺栓连接的方式作为实施例进行描述,但是也可采用焊接、铆接等 任何机械连接的方式连接上母线和下母线。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通过简单地在上母线和下母校上分别形成 凹槽,增大了母线之间的接触面积,安装完成的母线接头,连接紧密,不会发生水平和垂直 面的窜动。另外,利用螺栓连接的方式进行搭接的母线还可反复利用,上母线和下母线之间 的安装也能够全部达到规范要求。这种连接方法增大了接触面积,降低了接触电阻,并使接 触面不易氧化,从而减少了由于接触面氧化而造成的发热情况,使供配电系统的安全性得 到了提高,并减少了维护费用。此外,由于凹槽的深度不大于母线厚度的10%,因此,在增大 了母线之间的接触面的同时还可保证母线的拉升及弯折强度。虽然已经显示和描述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认识 到,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的情况下,可对实施例进行各种变化和修改。权利要求一种,包括如下步骤在上母线上形成第一凹凸结构;在下母线上相应地形成第二凹凸结构,使得第一凹凸结构和第二凹凸结构完全互相嵌合;清理上母线和下母线的搭接面,对上母线和下母线的搭接面进行防氧化处理;在上母线和下母线之间涂覆导电膏;以及将上母线和下母线互相紧密牢固连接。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母线连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上母线上形成第一凹凸结构;在下母线上相应地形成第二凹凸结构,使得第一凹凸结构和第二凹凸结构完全互相嵌合;清理上母线和下母线的搭接面,对上母线和下母线的搭接面进行防氧化处理;在上母线和下母线之间涂覆导电膏;以及将上母线和下母线互相紧密牢固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小军,钟彪,韩启忠,迟亚龙,赵毅,李德生,伍靖平,
申请(专利权)人:攀钢集团冶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攀钢集团钢铁钒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