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电位采集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26382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20
本技术涉及一种智能电位采集器,包括内箱体和外箱体,外箱体的顶部设有盖板,内箱体顶部开口设置,内箱体滑动连接于外箱体的内部,外箱体的顶端的四角分别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输出端用于与测试桩抵接,外箱体的内底壁两侧分别设有用于对内箱体进行缓冲的缓冲组件,外箱体的底部两端均设有用于进一步与测试桩抵接的辅助固定组件。通过电动推杆和辅助固定组件双重固定结构,可以稳定牢固的安装在测试桩的内部,且在外箱体的底部设置了对内箱体进行缓冲的缓冲组件,可以对智能电位采集仪内部的设备进行缓冲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管道阴极保护,具体涉及一种智能电位采集器


技术介绍

1、随着越来越多的地下管道工程的建设,人们对地下管道的腐蚀控制越来越重视。尤其是油气管道,一旦管道腐蚀受损致使其发生泄漏,那么产生的事故是不可预料的。现阶段管道大都采取阴极保护措施,阴极保护技术是电化学保护技术的一种,其原理是向被腐蚀金属结构物表面施加一个外加电流,被保护结构物成为阴极,从而使得金属腐蚀发生的电子迁移得到抑制,避免或减弱腐蚀的发生。

2、智能电位采集仪是管道阴极保护智能检测管理系统中必不可少的装置,智能采集仪在安装过程中需要配合辅助装备安装在测试桩管内部,安装过程复杂繁琐,极大的影响了施工效率。而且在使用过程中,智能电位采集仪会受地源环境的影响,会频繁出现震动的现象对设备造成损害,减少了使用寿命,甚至还会发生对数据采集产生干扰。

3、经检索,中国专利cn215180462u公开了一种智能电位采集仪,包括壳体、密封盖、缓震定位装置,所述壳体为开口的盒状结构,所述壳体的开口端顶部设有呈“回”字形的翻边,所述翻边上设有环形凹槽,所述密封盖的侧壁四周设有与环形凹槽相适配的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的两侧均设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黏接在密封盖的侧壁上,所述壳体的两侧均设有若干均布的散热条,所述缓震定位装置设在壳体的两侧,所述缓震定位装置包括弧形板、连接板、支撑板、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有两组,且所述伸缩机构分别对称的设在壳体上下两端的内壁上,每组所述伸缩机构均包括四个电动推杆和固定块。虽然其也是在采集仪壳体上设置有缓冲结构,但是其是通过缓冲的结构直接与测试桩连接,缓冲和固定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智能电位采集器,通过电动推杆和辅助固定组件双重固定结构,可以稳定牢固的安装在测试桩的内部,且在外箱体的底部设置了对内箱体进行缓冲的缓冲组件,可以对智能电位采集仪内部的设备进行缓冲保护。

2、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智能电位采集器包括:内箱体和外箱体,所述外箱体的顶部设有盖板,所述内箱体顶部开口设置,所述内箱体滑动连接于所述外箱体的内部,所述外箱体的顶端的四角分别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用于与测试桩抵接,所述外箱体的内底壁两侧分别设有用于对所述内箱体进行缓冲的缓冲组件,所述外箱体的底部两端均设有用于进一步与测试桩抵接的辅助固定组件。

3、有益效果:

4、一、通过外箱体顶部的电动推杆和底部的辅助固定组件双重抵接固定在测试桩内部,保证固定效果;

5、二、在外箱体的底部设置了对内箱体进行缓冲的缓冲组件,可以对智能电位采集仪内部的设备进行缓冲保护,缓冲效果好,既防止了因受地源环境的原因出现频繁震动对设备本身造成损害,又提高了智能电位采集仪在执行功能的稳定性,使监测数据更加准确可靠。

6、优选地,所述缓冲组件包括连接杆、活动块、固定杆和弹簧,所述固定杆弯折设置,一端与所述外箱体的内底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内箱体的内侧壁连接,所述活动块滑动设置在所述固定杆上,所述活动块还与所述连接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内箱体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固定杆上,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活动块和所述外箱体的内侧壁连接。

7、有益效果:当电位采集仪发生震动时,活动块在固定杆上来回滑动,利用弹簧的弹性可以使内箱体在外箱体内上下滑动,达到缓冲效果。

8、优选地,所述辅助固定组件包括蜗杆、齿轮、摇柄、螺杆、固定板和壳体,所述壳体固定连接在所述外箱体的外底壁上,所述壳体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间隔且平行设置的所述固定板,所述齿轮转动连接在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所述壳体与所述摇柄可转动连接,所述摇柄与所述蜗杆的一端连接,所述蜗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蜗杆与所述齿轮啮合传动,所述螺杆穿设于所述壳体、所述固定板和所述齿轮,并与所述壳体和所述齿轮螺纹连接。

9、有益效果:转动摇柄,摇柄带动蜗杆旋转,蜗杆在旋转的同时带动与其啮合的齿轮,齿轮与螺杆固定连接,螺杆在转动的同时向前延伸并与测试桩的内壁抵接,再一次的固定提高了设备整体的安全性。

10、优选地,所述螺杆用于与测试桩抵接的一端设有第一橡胶垫。

11、有益效果:第一橡胶垫与测试桩的内壁抵接,避免直接接触损坏测试桩内壁。

12、优选地,所述螺杆远离所述第一橡胶垫的一端设有限位板。

13、有益效果:避免螺杆发生过渡延伸的问题。

14、优选地,所述外箱体的相对两侧侧壁上分别设有滑动槽,所述内箱体的相对两侧侧壁上分别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在所述滑动槽内上下滑动,所述滑动块远离所述内箱体的一端设有限位块。

15、有益效果:便于内箱体在外箱体内上下滑动,达到缓冲效果。

16、优选地,所述限位块上设有耐磨垫。

17、有益效果:避免外箱体与限位块长期摩擦出现损坏。

18、优选地,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上设有第二橡胶垫。

19、有益效果:第二橡胶垫与测试桩的内壁抵接,避免直接接触损坏测试桩内壁。

20、优选地,所述外箱体顶部设有和所述内箱体内部连接的接线头。

21、有益效果:便于与内部采集器的设备进行连接。

22、优选地,所述外箱体的侧壁上设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与所述电动推杆电连接。

23、有益效果:使四个电动推杆可以同步进行伸缩,还可以提高设备的便利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电位采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电位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包括连接杆(151)、活动块(152)、固定杆(153)和弹簧(154),所述固定杆(153)弯折设置,一端与所述外箱体(120)的内底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内箱体(110)的内侧壁连接,所述活动块(152)滑动设置在所述固定杆(153)上,所述活动块还与所述连接杆(151)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杆(151)的另一端与所述内箱体(110)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弹簧(154)套设在所述固定杆(153)上,所述弹簧(15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活动块(152)和所述外箱体(120)的内侧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电位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固定组件(160)包括蜗杆(161)、齿轮(162)、摇柄、螺杆(164)、固定板(165)和壳体(166),所述壳体(166)固定连接在所述外箱体(120)的外底壁上,所述壳体(166)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间隔且平行设置的所述固定板(165),所述齿轮(162)转动连接在两个所述固定板(165)之间,所述壳体(166)与所述摇柄可转动连接,所述摇柄与所述蜗杆(161)的一端连接,所述蜗杆(161)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166)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蜗杆(161)与所述齿轮(162)啮合传动,所述螺杆(164)穿设于所述壳体(166)、所述固定板(165)和所述齿轮(162),并与所述壳体(166)和所述齿轮(162)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电位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164)用于与测试桩抵接的一端设有第一橡胶垫(22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电位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164)远离所述第一橡胶垫(220)的一端设有限位板(16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电位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箱体(120)的相对两侧侧壁上分别设有滑动槽(170),所述内箱体(110)的相对两侧侧壁上分别连接有滑动块(240),所述滑动块(240)在所述滑动槽(170)内上下滑动,所述滑动块(240)远离所述内箱体(110)的一端设有限位块(18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电位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180)上设有耐磨垫。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智能电位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推杆(140)的输出端上设有第二橡胶垫(210)。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智能电位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箱体(120)顶部设有和所述内箱体(110)内部连接的接线头(190)。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智能电位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箱体(120)的侧壁上设有控制开关(230),所述控制开关(230)与所述电动推杆(140)电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电位采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电位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包括连接杆(151)、活动块(152)、固定杆(153)和弹簧(154),所述固定杆(153)弯折设置,一端与所述外箱体(120)的内底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内箱体(110)的内侧壁连接,所述活动块(152)滑动设置在所述固定杆(153)上,所述活动块还与所述连接杆(151)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杆(151)的另一端与所述内箱体(110)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弹簧(154)套设在所述固定杆(153)上,所述弹簧(15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活动块(152)和所述外箱体(120)的内侧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电位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固定组件(160)包括蜗杆(161)、齿轮(162)、摇柄、螺杆(164)、固定板(165)和壳体(166),所述壳体(166)固定连接在所述外箱体(120)的外底壁上,所述壳体(166)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间隔且平行设置的所述固定板(165),所述齿轮(162)转动连接在两个所述固定板(165)之间,所述壳体(166)与所述摇柄可转动连接,所述摇柄与所述蜗杆(161)的一端连接,所述蜗杆(161)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166)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蜗杆(161)与所述齿轮(162)啮合传动,所述螺杆(164)穿设于所述壳体(166)、所述固定板(16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有文赵云峰王巨洪张海亮陈洪源荆宏远胡艳春刘冬羊赵君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