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菌剂,尤其涉及一种含有贝莱斯芽胞杆菌的菌剂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1、npk肥料中的氮素(n)是农业生产中至关重要的养分之一,它是植物和动物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基本化学元素。但农田土壤普遍存在着氮素缺乏的问题。增加有机肥料和化学肥料中的氮素含量来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是实现增产效益有效途径。然而,过量的氮素施用会导致环境污染,不仅会降低氮素的利用效率,还会对水体和大气环境质量造成负面影响,对动植物生态系统平衡和人体健康构成威胁。中国是全球化肥氮消费量最大的国家之一,大量的氮肥使用虽然促进了我国农业的发展,但也引发了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农产品需求的增加,化肥氮的消耗量还将继续增加。因此,提高氮素的利用效率,避免过度使用化肥氮,防止对环境质量的不利影响(如土壤板结等),并兼顾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已成为农业氮素管理的基本原则和重要任务。我们需要在保证农作物产量的同时,应积极探索培育土壤氮素肥力的方法,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微生物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至少有41亿年的历史,以不同的形态、生理特征和代谢能力存在于土壤、水体、空气、动植物体内等环境中,细菌、真菌、病毒等地球微生物的多样性丰富了微生物资源库,为农业、医药、环境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固氮细菌作为特殊的一类细菌,在地球微生物中具有重要地位,它作能够将大气中的氮气(n2)转化为植物可利用的氮化合物,如氨(nh3)和硝酸盐(no3-),对地球生态系统的氮循环至关重要。氮是生物体合成蛋白质和核酸等生命必需物质的重要元素,但
3、植物内生菌被认为至少是生活于健康植物某一阶段乃至整个生命周期体内不使植株出现明显病害的微生物,自1992年k1eopper等人首次提及后引起人们关注,其种类多样性决定了在其在生物控制领域、医药、林业等广泛应用,在农业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强化和化学防治难以奏效的双重冲击下,微生物因来源广、数量大,成本较低等优点,得到了越来越广的研发空间,包括提高土壤肥力、修复土壤、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提高作物抗逆性等。具有拮抗功能的微生物通过进入土壤后,建立与植物病原菌的竞争机制,抢占生态位点,进行营养物质和氧等的争夺,或者通过寄生、溶解的方式抑制病原菌,诱导作物自身产生抗性,降低发病率。前人报道拮抗菌株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产物可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或通过破坏病原菌细胞结构,使菌丝发生裂变扭曲,失去侵染能力。曾益波通过对光合细菌psb06的促生抗病功能展开研究,发现菌株代谢产生胞外蛋白可有效抑制稻瘟病,anming等人在金钗石斛茎中分离出一株抗拟盘多毛孢属的生物防治菌株y-1,并通过蛋白质组学研究确定其多肽类代谢产物抑制病原菌呼吸链中的能量产生和氨基酸生物合成的作用机制。贝莱斯芽胞杆菌作为生物农药在控制农作物物病害具有一定的优势,其可产生一系列抗菌物质,如抗生素、酶和抗菌肽等,对多种植物病原菌具有抑制作用。挖掘和开发贝莱斯芽胞杆菌生物农药产品可有效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同时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然而,对于具体的应用情况,还需要根据不同的作物和病害选择合适的贝莱斯芽胞杆菌菌株和应用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含有贝莱斯芽胞杆菌的菌剂及其应用。
2、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是提供贝莱斯芽胞杆菌或者其发酵液在固氮和/或降解纤维素中的应用,所述贝莱斯芽胞杆菌命名为bacillus velezensis qn3no-3,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登记保藏,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1304。
3、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是提供一种含有上述贝莱斯芽胞杆菌的菌剂。
4、本专利技术中的“菌剂”也称微生物农药,是指以微生物活体为有效成分的生物源农药。
5、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制成所需农药剂型,比如悬液、固体颗粒等。因此,本专利技术的菌剂也可以包括农药上可接受的辅料。
6、本专利技术中的“辅料”也称附加剂,是农药制剂中除有效成分以外的一切附加材料的总称。
7、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方面是提供如本专利技术第二个方面所述的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8、(1)将所述贝莱斯芽胞杆菌接种至发酵培养基中进行扩大培养,获得发酵液;
9、(2)将发酵液离心,倒去上清液,即得。
10、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进一步将离心得到的沉淀制成各种剂型。
11、本专利技术的贝莱斯芽胞杆菌qn3no-3具有广谱抗菌性,对番茄枯萎病菌、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香蕉枯萎病菌1号生理小种、黄瓜枯萎病菌、辣椒炭疽病菌、草莓炭疽病菌、荔枝炭疽病菌、香蕉炭疽病菌、菜心炭疽病菌、胶孢炭疽病菌、玉米弯孢菌叶斑病菌、玉米链格孢叶枯病菌、小麦赤霉病菌、小麦赤霉病菌、杧果拟盘多毛孢叶枯病菌、水稻稻瘟病菌、芒果炭疽病菌等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因此,本专利技术含有所述贝莱斯芽胞杆菌的菌剂也对上述致病菌具有抑制作用。
12、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第四个方面是提供如本专利技术第二个方面所述的菌剂在拮抗番茄枯萎病菌、和/或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和/或香蕉枯萎病菌1号生理小种、和/或黄瓜枯萎病菌、和/或辣椒炭疽病菌、和/或草莓炭疽病菌、和/或荔枝炭疽病菌、和/或香蕉炭疽病菌、和/或菜心炭疽病菌、和/或胶孢炭疽病菌、和/或玉米弯孢菌叶斑病菌、和/或玉米链格孢叶枯病菌、和/或小麦赤霉病菌、和/或小麦赤霉病菌、和/或杧果拟盘多毛孢叶枯病菌、和/或水稻稻瘟病菌、和/或芒果炭疽病菌中的应用。
13、本专利技术的第五个方面是提供如本专利技术第二个方面所述的菌剂在防治番茄枯萎病菌、和/或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和/或香蕉枯萎病菌1号生理小种、和/或黄瓜枯萎病菌、和/或辣椒炭疽病菌、和/或草莓炭疽病菌、和/或荔枝炭疽病菌、和/或香蕉炭疽病菌、和/或菜心炭疽病菌、和/或胶孢炭疽病菌、和/或玉米弯孢菌叶斑病菌、和/或玉米链格孢叶枯病菌、和/或小麦赤霉病菌、和/或小麦赤霉病菌、和/或杧果拟盘多毛孢叶枯病菌、和/或水稻稻瘟病菌、和/或芒果炭疽病菌所致病害中的应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贝莱斯芽胞杆菌或者其发酵液在固氮和/或降解纤维素中的应用,所述贝莱斯芽胞杆菌命名为Bacillus velezensis QN3NO-3,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登记保藏,保藏编号为CCTCCNO:M 2021304。
2.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贝莱斯芽胞杆菌的菌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3):将沉淀制成所需农药剂型。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菌剂在拮抗番茄枯萎病菌、和/或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和/或香蕉枯萎病菌1号生理小种、和/或黄瓜枯萎病菌、和/或辣椒炭疽病菌、和/或草莓炭疽病菌、和/或荔枝炭疽病菌、和/或香蕉炭疽病菌、和/或菜心炭疽病菌、和/或胶孢炭疽病菌、和/或玉米弯孢菌叶斑病菌、和/或玉米链格孢叶枯病菌、和/或小麦赤霉病菌、和/或小麦赤霉病菌、和/或杧果拟盘多毛孢叶枯病菌、和/或水稻稻瘟病菌、和/或芒果炭疽病菌中的应用。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菌剂在防治番茄枯萎病菌、和/或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和/或香蕉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菌剂在破坏真菌细胞壁中的应用;或者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菌剂在固氮、和/或降解纤维素中的应用。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菌剂在促进植物生长和/或提高植物抗旱性中中的应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贝莱斯芽胞杆菌通过固氮和/或分泌IAA促进植物生长。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菌剂在促进种子萌芽、和/或促进种子提前进入露白期、和/或促进胚芽生长、和/或促进胚根生长、和/或增加植物地上部分鲜重、和/或增加植物地下部分鲜重、和/或促进植物根冠生长、和/或促进植物根系生长、和/或增加植物侧根数量中的应用。
...【技术特征摘要】
1.贝莱斯芽胞杆菌或者其发酵液在固氮和/或降解纤维素中的应用,所述贝莱斯芽胞杆菌命名为bacillus velezensis qn3no-3,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登记保藏,保藏编号为cctccno:m 2021304。
2.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贝莱斯芽胞杆菌的菌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3):将沉淀制成所需农药剂型。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菌剂在拮抗番茄枯萎病菌、和/或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和/或香蕉枯萎病菌1号生理小种、和/或黄瓜枯萎病菌、和/或辣椒炭疽病菌、和/或草莓炭疽病菌、和/或荔枝炭疽病菌、和/或香蕉炭疽病菌、和/或菜心炭疽病菌、和/或胶孢炭疽病菌、和/或玉米弯孢菌叶斑病菌、和/或玉米链格孢叶枯病菌、和/或小麦赤霉病菌、和/或小麦赤霉病菌、和/或杧果拟盘多毛孢叶枯病菌、和/或水稻稻瘟病菌、和/或芒果炭疽病菌中的应用。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菌剂在防治番茄枯萎病菌、和/或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妙宜,潘永波,王尉,谢江辉,周登博,起登凤,云天艳,魏永赞,陈宇丰,冯筠庭,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