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琴弦调节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2500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19
本技术提供一种琴弦调节器,涉及乐器技术领域。该琴弦调节器,包括琴身头,所述琴身头的正面转动贯穿有纵轴,琴身头的内部为空腔状结构,纵轴位于琴身头内部的一端固定套接有蜗轮,蜗轮的左侧啮合有蜗杆,蜗杆的上端固定贯穿有转轴,转轴的下端转动插接在琴身头的内底壁,转轴位于蜗杆上方的一端固定套接有四个从动齿轮,每个从动齿轮的左侧均啮合有主动齿轮,每个主动齿轮的上表面均转动套接有固定板。该琴弦调节器,通过设置棱头、竖轴、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可以在竖轴转动相同角度时使蜗轮转动角度变小,使缠绕轴对琴弦缓慢缠绕,可以对琴弦精细调整,解决了在琴弦张紧度最紧时,不便对琴弦精细调节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乐器,具体为一种琴弦调节器


技术介绍

1、大提琴属提琴族乐器里的下中音乐器,音色浑厚丰满,音域约为四个八度,分类一般包括普及琴、学生琴、演奏琴、大师琴。大提琴琴长约120公分,主体包括琴身、琴弦和琴弓,琴弦包括有四根弦。

2、在琴弦使用中需要根据要求和习惯调节张紧度,一般在琴身头处设置调节器,通过对琴弦缠绕来完成琴弦的张紧度,但是在琴弦张紧度最紧时,不便对琴弦精细调节,因此提出一种琴弦调节器,可以在琴弦较松时缠绕速度较快,当琴弦较紧时进行旋转时旋转速度较慢。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琴弦调节器,解决了在琴弦张紧度最紧时,不便对琴弦精细调节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琴弦调节器,包括琴身头,所述琴身头的正面转动贯穿有纵轴,琴身头的内部为空腔状结构,纵轴位于琴身头内部的一端固定套接有蜗轮,蜗轮的左侧啮合有蜗杆,蜗杆的上端固定贯穿有转轴,转轴的下端转动插接在琴身头的内底壁,转轴位于蜗杆上方的一端固定套接有四个从动齿轮,每个从动齿轮的左侧均啮合有主动齿轮,每个主动齿轮的上表面均转动套接有固定板,每个固定板的左端均与琴身头的左侧内壁固定连接,琴身头的上表面滑动贯穿有竖轴,竖轴的下端位于主动齿轮的内环侧,竖轴位于琴身头内部的一端固定套接有棱头,棱头位于主动齿轮的内环侧,纵轴的前端面固定连接有缠绕轴,缠绕轴的圆周侧面开设有穿孔,竖轴位于琴身头上方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钮。

5、优选的,所述琴身头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固定轴,固定轴的上端滑动贯穿竖轴的下端。

6、优选的,所述竖轴位于主动齿轮上方的一端开设有多个稳定槽,竖轴的外表面滑动套接有防滑套,防滑套的上端转动插接在琴身头的内顶壁。

7、优选的,所述棱头的形状为六棱柱状结构,每个主动齿轮的内环侧均与棱头的形状与大小相适配。

8、优选的,四个主动齿轮等距离均匀分布,四个主动齿轮从上往下齿轮外径逐渐增加,四个从动齿轮从上往下齿轮外径逐渐减小。

9、优选的,所述固定轴与竖轴同轴设置,固定轴与纵轴垂直设置,固定轴与蜗杆平行设置。

10、(三)有益效果

1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琴弦调节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1、该琴弦调节器,通过设置棱头、竖轴、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在琴弦较松时,推动竖轴带动棱头插入外径较大的主动齿轮内部,在主动齿轮转动时可以与直径较小的从动齿轮转动,使从动齿轮较快转动,然后蜗轮通过与蜗杆啮合带动缠绕轴对琴弦快速缠绕拉紧,当琴弦较紧时,向上拉动竖轴带动棱头与直径较小的主动齿轮啮合,可以在竖轴转动相同角度时使蜗轮转动角度变小,使缠绕轴对琴弦缓慢缠绕,可以对琴弦精细调整,解决了在琴弦张紧度最紧时,不便对琴弦精细调节的问题。

13、2、该琴弦调节器,通过设置稳定槽和防滑套,在竖轴转动时,防滑套通过与稳定槽接触,防止竖轴在转动时上下滑动,造成竖轴带动转动的主动齿轮发生改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琴弦调节器,包括琴身头(1),其特征在于:所述琴身头(1)的正面转动贯穿有纵轴(2),琴身头(1)的内部为空腔状结构,纵轴(2)位于琴身头(1)内部的一端固定套接有蜗轮(3),蜗轮(3)的左侧啮合有蜗杆(5),蜗杆(5)的上端固定贯穿有转轴(16),转轴(16)的下端转动插接在琴身头(1)的内底壁,转轴(16)位于蜗杆(5)上方的一端固定套接有四个从动齿轮(6),每个从动齿轮(6)的左侧均啮合有主动齿轮(7),每个主动齿轮(7)的上表面均转动套接有固定板(15),每个固定板(15)的左端均与琴身头(1)的左侧内壁固定连接,琴身头(1)的上表面滑动贯穿有竖轴(4),竖轴(4)的下端位于主动齿轮(7)的内环侧,竖轴(4)位于琴身头(1)内部的一端固定套接有棱头(8),棱头(8)位于主动齿轮(7)的内环侧,纵轴(2)的前端面固定连接有缠绕轴(9),缠绕轴(9)的圆周侧面开设有穿孔(11),竖轴(4)位于琴身头(1)上方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钮(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琴弦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琴身头(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固定轴(12),固定轴(12)的上端滑动贯穿竖轴(4)的下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琴弦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竖轴(4)位于主动齿轮(7)上方的一端开设有多个稳定槽(13),竖轴(4)的外表面滑动套接有防滑套(14),防滑套(14)的上端转动插接在琴身头(1)的内顶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琴弦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棱头(8)的形状为六棱柱状结构,每个主动齿轮(7)的内环侧均与棱头(8)的形状与大小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琴弦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四个主动齿轮(7)等距离均匀分布,四个主动齿轮(7)从上往下齿轮外径逐渐增加,四个从动齿轮(6)从上往下齿轮外径逐渐减小。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琴弦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轴(12)与竖轴(4)同轴设置,固定轴(12)与纵轴(2)垂直设置,固定轴(12)与蜗杆(5)平行设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琴弦调节器,包括琴身头(1),其特征在于:所述琴身头(1)的正面转动贯穿有纵轴(2),琴身头(1)的内部为空腔状结构,纵轴(2)位于琴身头(1)内部的一端固定套接有蜗轮(3),蜗轮(3)的左侧啮合有蜗杆(5),蜗杆(5)的上端固定贯穿有转轴(16),转轴(16)的下端转动插接在琴身头(1)的内底壁,转轴(16)位于蜗杆(5)上方的一端固定套接有四个从动齿轮(6),每个从动齿轮(6)的左侧均啮合有主动齿轮(7),每个主动齿轮(7)的上表面均转动套接有固定板(15),每个固定板(15)的左端均与琴身头(1)的左侧内壁固定连接,琴身头(1)的上表面滑动贯穿有竖轴(4),竖轴(4)的下端位于主动齿轮(7)的内环侧,竖轴(4)位于琴身头(1)内部的一端固定套接有棱头(8),棱头(8)位于主动齿轮(7)的内环侧,纵轴(2)的前端面固定连接有缠绕轴(9),缠绕轴(9)的圆周侧面开设有穿孔(11),竖轴(4)位于琴身头(1)上方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钮(10)。

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双吉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吉燕乐器包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