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沥青路面坑槽修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2355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18
本技术涉及沥青路面槽坑修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沥青路面坑槽修补结构,用于路面,所述路面的内壁螺纹连接有圆筒,所述圆筒的内壁下方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圆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圆块,所述圆块的一侧设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杆体,所述杆体的外壁上方与圆块的内壁间隙配合,所述杆体的外壁上方与圆筒的顶部内壁间隙配合。通过路面、圆块、沥青、直块、连接片、圆筒、滑杆和限位结构的配合,使得该装置在使用时,可以通过转动圆块,圆块带动圆筒转动,进而使圆筒进入路面的内壁,向下按动杆体,杆体带动斜杆移动,斜杆带动曲杆向外移动,进而使曲杆插入路面,进而对圆筒进行限位,避免圆筒发生脱离,避免影响沥青修补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沥青路面槽坑修补,具体为一种沥青路面坑槽修补结构


技术介绍

1、沥青路面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路面病害会逐渐发展成坑槽,路面一旦出现坑槽,现有的多采用如下步骤进行修补,在对沥青路面局部破损修补前,将破碎处开槽成型,再将挖掉的旧料刨出,将坑槽内及四周的碎石、废渣清理干净,再将修补材料倒入坑槽中填满,铺设均匀后进行压实。

2、现有一种沥青路面坑槽修补结构(申请号:202223353288.x)有效的避免了后期使用时沥青修补体发生松动甚至是脱离的现象,从而提高了沥青修补体的使用寿命,上述仍存在,在对路面的坑槽进行修补时,需要将坑槽内部的杂物进行清理,在将新的沥青倒入坑槽内,上述装置通过在坑槽内部插入固定杆的方式,避免沥青发生脱离的情况,固定杆需要工作人员接触外部工具,例如锤子,强行将固定杆钉入地下,完成对固定杆的固定,不具有对固定杆的限位结构,进而固定杆很容易发生脱离,进而容易影响沥青修补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不具有对固定杆的限位结构,进而固定杆很容易发生脱离,进而容易影响沥青修补的效果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沥青路面坑槽修补结构。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设计一种沥青路面坑槽修补结构,用于路面,所述路面的内壁螺纹连接有圆筒,所述圆筒的内壁下方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圆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圆块,所述圆块的一侧设有限位结构。

4、优选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杆体,所述杆体的外壁上方与圆块的内壁间隙配合,所述杆体的外壁上方与圆筒的顶部内壁间隙配合,所述杆体的外壁下方固定连接有横块,所述横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部与圆筒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杆体的底部一侧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斜杆,所述斜杆的后端一侧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曲杆,所述曲杆的外壁一侧与圆筒的一侧下方内壁间隙配合,所述曲杆的下方内壁与滑杆的外壁滑动卡接。

5、优选的,所述圆筒的一侧上方固定连接有直块。

6、优选的,所述直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片。

7、优选的,所述路面的顶部内壁填充有沥青。

8、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沥青路面坑槽修补结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路面、圆块、沥青、直块、连接片、圆筒、滑杆和限位结构的配合,使得该装置在使用时,可以通过转动圆块,圆块带动圆筒转动,进而使圆筒进入路面的内壁,向下按动杆体,杆体带动斜杆移动,斜杆带动曲杆向外移动,进而使曲杆插入路面,进而对圆筒进行限位,避免圆筒发生脱离,避免影响沥青修补的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沥青路面坑槽修补结构,用于路面(1),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1)的内壁螺纹连接有圆筒(7),所述圆筒(7)的内壁下方固定连接有滑杆(8),所述圆筒(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圆块(3),所述圆块(3)的一侧设有限位结构(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路面坑槽修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7)的一侧上方固定连接有直块(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沥青路面坑槽修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块(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片(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路面坑槽修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1)的顶部内壁填充有沥青(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沥青路面坑槽修补结构,用于路面(1),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1)的内壁螺纹连接有圆筒(7),所述圆筒(7)的内壁下方固定连接有滑杆(8),所述圆筒(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圆块(3),所述圆块(3)的一侧设有限位结构(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路面坑槽修补结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锦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浙今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