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护理用患者辅助起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32201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17
本技术涉及护理用辅助设备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护理用患者辅助起卧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侧边位置固定设置有固定框架,所述底板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端靠床位侧固定设置有一对第一支撑杆,一对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固定设置有主床板,所述主床板远离床尾的一侧依次转动设置有一对第二分床板。本技术中,该设计的一种护理用患者辅助起卧装置在实际使用时通过设置的可调节起卧结构,使得装置可以根据不同身高的患者,控制对应床头的床板进行撑起动作,对于身高不同的患者具备更好的适配性,同时设置的辅助结构,使得装置具备高度调节功能,整体的结构设计,使得装置实用性更好,值得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护理用辅助设备的,尤其涉及一种护理用患者辅助起卧装置


技术介绍

1、在内科护理时患者常常需要躺在理疗床上进行护理,而患者护理过程中需要进行排便或进食时都需要起身运动,而患者一般不方便独自起卧,当想要起身时,必须要家人或医务人员帮忙,增加了家人或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且手动辅助起卧会对患者的身体进行拉扯,易导致患者不适,因此在内科护理中,需要使用到辅助起卧装置。

2、现有的辅助起卧装置,多为手动可抬起床体,通常是通过手摇柄转动丝杆,进而带动床头部分的床体进行抬升,让患者身体可以坐起,但是该装置对于不同身高的患者,腰部位置的不同,无法做到很好的适配性,导致了实际的使用体验效果较差,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护理用患者辅助起卧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护理用患者辅助起卧装置,该设计的一种护理用患者辅助起卧装置,解决了传统护理用患者辅助起卧设备在使用时对于不同身高的患者不具备较好的适配性的缺点。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护理用患者辅助起卧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侧边位置固定设置有固定框架,所述底板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端靠床位侧固定设置有一对第一支撑杆,一对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固定设置有主床板,所述主床板远离床尾的一侧依次转动设置有一对第二分床板,远离所述主床板一侧的第二分床板远离第一支撑杆的一侧转动设置有第一分床板,所述主床板和一对第二分床板的前端两侧位置均开设有圆槽,多个所述圆槽内均固定设置有电动伸缩杆,一对所述第二分床板和第一分床板靠近主床板的一端两侧位置均开设有卡槽,多个所述电动伸缩杆均和多个卡槽相互配合,所述第一分床板的底端对称固定设置有一对第二转动座,所述支撑板的上端位于第一分床板下方的位置对称固定设置有一对第一转动座,一对所述第一转动座的上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二电动顶杆,一对所述第二电动顶杆的输出端均和一对第二转动座转动连接,所述底板的上端四角处均固定设置有第一电动顶杆,多个所述第一电动顶杆的输出端均和支撑板的底端四角处固定连接;

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该设计的装置在实际使用时,通过设置的可调节起卧结构,使得装置可以根据不同身高的患者,控制对应床头的床板进行撑起动作,对于身高不同的患者具备更好的适配性,同时设置的辅助结构,使得装置具备高度调节功能,整体的结构设计,使得装置实用性更好,值得推广。

5、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的上端位于主床板的下方位置固定设置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和第一电动顶杆、第二电动顶杆电动伸缩杆相互电性配合;

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蓄电池,方便在断电时,临时为装置的电器元件进行供能。

7、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框架的上端一侧且位于第二分床板的位置固定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和第一电动顶杆、第二电动顶杆电动伸缩杆相互控制配合;

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控制面板,使得装置的可操控性大大提升,且位置靠近患者手部位置,方便患者进行自行控制。

9、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的底端四角处均固定设置有万向轮;

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万向轮,大大提升了装置的便携性,使得装置方便进行位移。

11、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的上端位于第一分床板的下方位置对称固定设置有一对第二支撑杆,一对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端和第一分床板接触配合;

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第二支撑杆,方便第一分床板在放平时进行支撑作用。

13、进一步地,一对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端均固定设置有缓冲垫;

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缓冲垫,起到了第一分床板在放平时,避免了第一分床板底端的磕碰损伤以及撞击声响。

15、进一步地,所述主床板和第一分床板的上端远离第二分床板的一侧均对称设置有一对限位件;

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限位件,方便在床面铺上被子时,用于对被单的固定作用。

17、进一步地,所述主床板、一对第二分床板的前端中间位置均固定设置有连接凸块,一对所述第二分床板和第一分床板靠近主床板的一端中间位置均开设有配合槽,多个所述连接凸块均和多个配合槽相互转动连接配合;

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连接凸块和配合槽的转动配合关系,方便主床板、第二分床板、第一分床板之间的转动连接关系。

19、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0、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主床板、第一分床板、第二分床板、电动伸缩杆、卡槽、第二电动顶杆组成了装置的,在该结构中,由于患者的身高不同,但是在病床上都处于头部靠床头的位置,因此会导致患者的腰部位置会因为身高的差异在病床上处于不同的位置,该装置通过控制面板可以通过控制多个电动伸缩杆和卡槽的相互配合关系,使得第一分床板和第二分床板可以根据患者的腰部位置,组成对应长度的床板,并通过控制第二电动顶杆,将第一分床板和第二分床板组成的床头部分撑起,辅助患者进行起身动作,整体的结构设计,使得装置可以根据不同身高的患者,控制对应床头的床板进行撑起动作,设计实用性好,对于身高不同的患者具备更好的适配性,值得推广。

21、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第一电动顶杆、蓄电池、限位件、第二支撑杆和缓冲垫组成了装置的辅助结构,在该结构中,设置的第一电动顶杆,使得装置的高度方便进行调节,设置的第二支撑杆配合缓冲垫,方便在第一分床板放平时,起到对第一分床板的支撑作用,设置的限位件,可以在床面铺被子时,用于固定被单,设置的蓄电池,使得装置可以在断电时,可以临时为装置的电动元件供能,整体的结构设计,使得装置的使用体验大大提升,值得推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护理用患者辅助起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5),所述底板(15)的上端侧边位置固定设置有固定框架(1),所述底板(15)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板(12),所述支撑板(12)的上端靠床位侧固定设置有一对第一支撑杆(11),一对所述第一支撑杆(11)的上端固定设置有主床板(7),所述主床板(7)远离床尾的一侧依次转动设置有一对第二分床板(5),远离所述主床板(7)一侧的第二分床板(5)远离第一支撑杆(11)的一侧转动设置有第一分床板(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护理用患者辅助起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2)的上端位于主床板(7)的下方位置固定设置有蓄电池(16),所述蓄电池(16)和第一电动顶杆(13)、第二电动顶杆(18)电动伸缩杆(9)相互电性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护理用患者辅助起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架(1)的上端一侧且位于第二分床板(5)的位置固定设置有控制面板(4),所述控制面板(4)和第一电动顶杆(13)、第二电动顶杆(18)电动伸缩杆(9)相互控制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护理用患者辅助起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5)的底端四角处均固定设置有万向轮(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护理用患者辅助起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2)的上端位于第一分床板(3)的下方位置对称固定设置有一对第二支撑杆(19),一对所述第二支撑杆(19)的上端和第一分床板(3)接触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护理用患者辅助起卧装置,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第二支撑杆(19)的上端均固定设置有缓冲垫(2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护理用患者辅助起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床板(7)和第一分床板(3)的上端远离第二分床板(5)的一侧均对称设置有一对限位件(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护理用患者辅助起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床板(7)、一对第二分床板(5)的前端中间位置均固定设置有连接凸块(6),一对所述第二分床板(5)和第一分床板(3)靠近主床板(7)的一端中间位置均开设有配合槽(10),多个所述连接凸块(6)均和多个配合槽(10)相互转动连接配合。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护理用患者辅助起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5),所述底板(15)的上端侧边位置固定设置有固定框架(1),所述底板(15)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板(12),所述支撑板(12)的上端靠床位侧固定设置有一对第一支撑杆(11),一对所述第一支撑杆(11)的上端固定设置有主床板(7),所述主床板(7)远离床尾的一侧依次转动设置有一对第二分床板(5),远离所述主床板(7)一侧的第二分床板(5)远离第一支撑杆(11)的一侧转动设置有第一分床板(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护理用患者辅助起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2)的上端位于主床板(7)的下方位置固定设置有蓄电池(16),所述蓄电池(16)和第一电动顶杆(13)、第二电动顶杆(18)电动伸缩杆(9)相互电性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护理用患者辅助起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架(1)的上端一侧且位于第二分床板(5)的位置固定设置有控制面板(4),所述控制面板(4)和第一电动顶杆(13)、第二电动顶杆(18)电动伸缩杆(9)相互控制配合。

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丽娟尚小苏张莹田欣民张媛
申请(专利权)人:枣庄市胸科医院枣庄市肿瘤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