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聚羧酸减水剂的加工工艺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聚羧酸减水剂的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13184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0: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减水剂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聚羧酸减水剂的加工工艺。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添加金属钠和异丙二醇,得到催化剂溶液;在催化剂溶液中添加异丙二醇和乙炔气体,得到中间产物;在中间产物中加入碱性催化剂氢氧化钠和环氧乙烷气体,制备得到聚醚大单体。将2‑氯丙烯酸甲酯的混合液滴加至β‑环糊精的混合液中,进行搅拌反应,制备得到超支化环糊精。将超支化环糊精的混合液、丙烯酸的混合液、聚醚大单体的混合液、乙烯基磺酸钠的混合液、丁烯酸乙酯的混合液、丙烯酰胺的混合液和引发剂的混合液进行混合,通过保温反应,制备得到成品。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得到成品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流动性,能够有效防止在应用于建筑材料时出现的团聚和老化等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减水剂,具体是一种聚羧酸减水剂的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1、聚羧酸减水剂是混凝土添加剂领域的重要创新,具有现代建筑领域中的重要价值和广泛应用。聚羧酸减水剂能够在保持混凝土强度的同时,显著降低水泥用量,从而降低混凝土成本,并减少对有限天然资源的需求;聚羧酸减水剂还能够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可泵性和可加工性,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使混凝土施工更加高效、方便。此外,聚羧酸减水剂的使用还可以降低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并减少对天然资源的依赖,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综上,聚羧酸减水剂在现代建筑领域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目前市场上常用的乙烯醇类大单体在混凝土中的分散性能较差,容易导致混凝土流动性不理想,减水效果相对较弱;此外,乙烯醇类大单体在混凝土中的溶剂挥发性较高,容易导致混凝土中的含气量较高,可从而增加混凝土的孔隙率和气孔形成,降低混凝土的密实性和耐久性。

2、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聚羧酸减水剂的加工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羧酸减水剂的加工工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聚羧酸减水剂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4、步骤一:在氮气环境下,将金属钠少量多次的添加至2/3异丙二醇中,20-40℃反应4-6h,得到催化剂溶液;在氮气环境下,在催化剂溶液中继续添加1/3异丙二醇,并持续通入乙炔气体,当压力为0.55-0.65mpa时停止通入气体,开始进行加成反应,当反应压力不再变化时,停止反应,得到中间产物;在氮气环境下,在中间产物中加入碱性催化剂,升温至100-110℃后开始通入环氧乙烷气体,进行乙氧基化反应,再添加乳酸调节ph为6.5-7.0,制备得到聚醚大单体;

5、步骤二:将β-环糊精溶解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得到溶液1;将2-氯丙烯酸甲酯溶解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得到溶液2;在冰水浴下将溶液2缓慢滴加至溶液1中,进行搅拌反应;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倒入冰乙醚中,得到超支化环糊精;

6、步骤三:将超支化环糊精溶解于溶剂中,再于氮气环境下滴加丙烯酸的去离子溶液、聚醚大单体的去离子水溶液、乙烯基磺酸钠的去离子水溶液、丁烯酸乙酯的去离子水溶液、丙烯酰胺的去离子水溶液、引发剂的去离子水溶液,进行保温反应,反应结束后冷却至20-25℃,再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为6.5-8.5,制备得到成品。

7、较为优化地,步骤一中,碱性催化剂为氢氧化钠;金属钠、异丙二醇和氢氧化钠的摩尔比为10:12-15:0.1。

8、较为优化地,步骤一中,加成反应时,反应温度为140-150℃,反应时间为2-3h;乙氧基化反应时,反应温度为100-110℃,反应时间为4-8h。

9、较为优化地,步骤一中,通入环氧乙烷气体时,通入速率为2-2.5mol/h。

10、较为优化地,步骤二中,β-环糊精和2-氯丙烯酸甲酯的摩尔比为1:45-50。

11、较为优化地,步骤二中,搅拌反应时,反应温度为20-25℃,反应时间为20-30h。

12、较为优化地,步骤三中,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铵;超支化环糊精、丙烯酸、聚醚大单体、乙烯基磺酸钠、丁烯酸乙酯、丙烯酰胺、过硫酸铵的质量比为=6:50:9:10:7:2:6.5。

13、较为优化地,步骤三中,保温反应时,反应温度为70-90℃,反应时间为5-8h。

14、较为优化地,步骤三中,所述溶剂为甲醇和水的混合溶剂。

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16、本专利技术通过添加金属钠和异丙二醇,得到催化剂溶液;在催化剂溶液中添加异丙二醇和乙炔气体,得到中间产物;在中间产物中加入碱性催化剂氢氧化钠和环氧乙烷气体,制备得到聚醚大单体。将2-氯丙烯酸甲酯的混合液滴加至β-环糊精的混合液中,进行搅拌反应,制备得到超支化环糊精。将超支化环糊精的混合液、丙烯酸的混合液、聚醚大单体的混合液、乙烯基磺酸钠的混合液、丁烯酸乙酯的混合液、丙烯酰胺的混合液和引发剂的混合液进行混合,通过保温反应,制备得到成品。

17、本专利技术的特点在于,步骤一中,通过添加金属钠、异丙二醇、乙炔、氢氧化钠和环氧乙烷,制备得到一种聚醚大单体。本专利技术制备得到聚醚大单体具有更高的反应活性,乙烯醚类大单体相比乙烯醇类大单体具有较低的挥发性,可减少混凝土中的空气含量和气孔形成,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耐久性。步骤三中,通过添加超支化环糊精,能够在成品聚羧酸减水剂中引入具有高立体位阻的环形β-环糊精,此外通过对环糊精进行超支化合成,制备得到的超支化环糊精具有更大的空间结构,位阻效应更强,具有良好的分散能力。通过添加乙烯基磺酸钠,能够在成品聚羧酸减水剂中引入功能性基团磺酸基团,使得zeta电位增强,静电斥力增加,从而提升减水剂的分散性能和降黏作用;通过添加丁烯酸乙酯,可以增强减水剂对水泥水化产物的稳定性,提高减水剂的抗水解性,延长混凝土的使用寿命。通过添加丙烯酰胺,可以形成高分子聚合物,提高混凝土的韧性和抗裂性,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和开裂情况;同时能够增强减水剂与水泥颗粒之间的黏结力,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减水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羧酸减水剂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羧酸减水剂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碱性催化剂为氢氧化钠;金属钠、异丙二醇和氢氧化钠的摩尔比为10:12-15: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羧酸减水剂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加成反应时,反应温度为140-150℃,反应时间为2-3h;乙氧基化反应时,反应温度为100-110℃,反应时间为4-8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羧酸减水剂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通入环氧乙烷气体时,通入速率为2-2.5mol/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羧酸减水剂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β-环糊精和2-氯丙烯酸甲酯的摩尔比为1:45-5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羧酸减水剂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搅拌反应时,反应温度为20-25℃,反应时间为20-30h。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羧酸减水剂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铵;超支化环糊精、丙烯酸、聚醚大单体、乙烯基磺酸钠、丁烯酸乙酯、丙烯酰胺、过硫酸铵的质量比为=6:50:9:10:7:2:6.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羧酸减水剂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保温反应时,反应温度为70-90℃,反应时间为5-8h。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羧酸减水剂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所述溶剂为甲醇和水的混合溶剂。

10.一种聚羧酸减水剂,其特征在于,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羧酸减水剂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羧酸减水剂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碱性催化剂为氢氧化钠;金属钠、异丙二醇和氢氧化钠的摩尔比为10:12-15: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羧酸减水剂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加成反应时,反应温度为140-150℃,反应时间为2-3h;乙氧基化反应时,反应温度为100-110℃,反应时间为4-8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羧酸减水剂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通入环氧乙烷气体时,通入速率为2-2.5mol/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羧酸减水剂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β-环糊精和2-氯丙烯酸甲酯的摩尔比为1:45-5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小平范瑞涛黄晶荣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黄恒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