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缸式电子选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30904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缸式电子选针装置,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针板,针板上安装有鸟片,机头,织针,所述的鸟片包括鸟片凸头,鸟片轴,针踵,其中鸟片通过鸟片轴与针板固连,位于针板下方的机架上安装有气缸式选针装置,所述的气缸式选针装置包括气缸,活塞,气缸架,其中气缸架安装在针板下方的机架上,气缸架上开设有孔,孔内卡合安装有气缸,气缸腔体内安装有活塞,活塞的头部开设有凹槽,凹槽的深度与鸟片凸头的厚度相匹配。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装置能实现产品品种的快速更换,提高了品种的适应性,由于采用气缸式选针方式,选针变换不受机械针鼓的横槽数量的限制,提高了选针速度,从而就提高了生产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缸式电子选针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劳动安全意识的提高和追求时尚的需要,手套的种类和需求量日益增 加。手套编织机也由手动控制型过渡到了电脑全自动控制型,同时手套机的数量和功能都 在不断增加。编织手套品种一般包括了劳保手套、各种魔术型时装手套、半指手套、全指手 套、防寒手套以及时尚手套等,规格具有大、中、小号各种尺寸。由于电脑全自动手套机既可 以用于家庭生产,也可以组织大规模形式的企业生产,所以国内的需求量比较大。国内手套机生产企业从2003年开始,目前普遍在使用的电脑手套机的选针系统 均采用机械针鼓选针方式,工作原理如下,按照手套编织的工艺要求,在针鼓上装上长短不 同的针销,依靠针鼓(滚筒)的转动来实现针脚(鸟片凸头)的顶起或落下,这种选针方式 尽管比较可靠,但却缺少灵活性。其主体结构为如图1所示,包括机架1’,机架1’上安装有前针板2’和后针板 3’,位于前针板2’和后针板3’下方的机架1’上分别安装有前滚筒4’和后滚筒5’,前滚筒 4’和后滚筒5’上分别开设有滚筒槽6’ ;且前滚筒4’和后滚筒5’的表面固定设置有滚筒 销7’ ;前针板2’和后针板3’分别通过鸟片轴8,与鸟片9’固连,且使鸟片9’上的鸟片凸 头10’刚好位于滚筒槽6’内;鸟片9’上的针踵13’与机头11’活动连接,机头11’与织针 12’活动连接。编织时,前滚筒4’和后滚筒5’的旋转,当鸟片凸头10’刚好位于有滚筒销7’的滚 筒槽6’内时,鸟片凸头10’顶起,强制使鸟片9’沿鸟片轴8,逆时针方向旋转,从而顶起针 踵13’使其突出于针床槽14’通过机头11’上的机头三角的作用,控制织针12’进行编织。 当鸟片凸头10’位于没有滚筒销7’的滚筒槽6’内时,由于鸟片9’上弹簧的复位作用,使 鸟片9’沿鸟片轴8’顺时针方向旋转,导致鸟片凸头10’紧贴滚筒槽6’的内凹面,此时针 踵13’下移,回位于针床槽14’内,无法使机头三角作用,所以不选针。此种机械针鼓选针方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各种不同规格的手套,需要使用不 同的排列方式来实现,所以每次更换品种尺码时都要对设备(滚筒,鸟片等)进行拆装,一 般更换一次需要4小时,费时费工,而且经常拆装针鼓会容易损坏机构本身与针鼓。(针鼓 本身拆几次就容易坏)。2、由于结构上的原因,针鼓的横槽数量有限,无法生产诸如提花及 品种复杂的手套。3、在实际生产中,当机器使用到一定年份后,由于机械磨损等原因,非常 容易发生乱针鼓的现象,影响了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如图1-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缸式手套机电子选针装置,本发 明的装置能实现产品品种的快速更换,提高了品种的适应性,由于采用气缸式选针方式,选 针变换不受机械针鼓的横槽数量的限制,提高了选针速度,从而就提高了生产量。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缸式电子选针装置,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针板,针板上安装有鸟片,机头, 织针,所述的鸟片包括鸟片凸头,鸟片轴,针踵,其中鸟片通过鸟片轴与针板固连,位于针板 下方的机架上安装有气缸式选针装置,所述的气缸式选针装置包括气缸,活塞,气缸架,其 中气缸架安装在针板下方的机架上,气缸架上开设有孔,孔内卡合安装有气缸,气缸腔体内 安装有活塞,活塞的头部开设有凹槽,凹槽的深度与鸟片凸头的厚度相匹配。所述的气缸的底部与电磁阀连通,电磁阀与选针控制系统连接。所述的气缸个数与鸟片个数相同,即一个气缸对应一个鸟片。所述的气缸在气缸架上间隔错位排布;且气缸高度的二分之一卡合安装入气缸架 内。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的装置能实现产品品种的快速更换,只需要通过人 机界面选择手套的品种和尺码,通过选针控制系统就能实现产品,且更换省去了所有拆装 工作,其次提高了品种的适应性,由于采用气缸式选针方式,选针变换不受机械针鼓的横槽 数量的限制,任何时间,任意一针均由电脑可以全自动控制,可以实现各类复杂手套的编 制工艺,再是提高了选针速度,从而就提高了生产量。附图说明图1是机械式手套机选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单个气缸式手套机电子选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图4是气缸架上气缸排布的俯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所指的一种气缸式手套机电子选针装置,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针板1,针板 1上安装有鸟片2,机头3,织针4,所述的鸟片2包括鸟片凸头5,鸟片轴6,针踵7,其中鸟片 2通过鸟片轴6与针板1固连,位于针板1下方的机架上安装有气缸式选针装置,所述的气 缸式选针装置包括气缸8,活塞9,气缸架10,其中气缸架10安装在针板1下方的机架上,气 缸架10上开设有孔11,孔11内卡合安装有气缸8,气缸8腔体内安装有活塞9,活塞9的头 部开设有凹槽12,凹槽12的深度与鸟片凸头5的厚度相匹配。所述的气缸8的底部与电磁 阀13连通,电磁阀13与选针控制系统14连接。选针控制系统14由电脑控制。所述的气 缸8个数与针板上安装的鸟片2的个数相同,即一个气缸8对应一个鸟片2,根据编织要求 安装。所述的气缸8在气缸架10上间隔错位排布;且气缸8高度的二分之一卡合安装入 气缸架10内。工作时,根据选针要求,由选针控制系统14发送选针信号,控制电磁阀13的开与 关,当电磁阀打开时进气,气缸8腔体不动,推动活塞9上顶,将位于凹槽12内的鸟片凸头 5顶起,也就是说活塞9动程为鸟片2的上抬行程;强制使鸟片2沿鸟片轴6逆时针方向旋 转,从而顶起针踵7,使其突出于针床槽15,通过机头3上的机头三角的作用,控制织针4进 行编织。当电磁阀关闭时,活塞9向下运动,出气,运动到鸟片2下方,此时鸟片凸头5位于 凹槽12内但没有被顶起,鸟片2不工作,由于鸟片2上弹簧的复位作用,使鸟片2沿鸟片轴6 顺时针方向旋转,此时针踵7下移,回位于针床槽15内,无法使机头三角作用,所以不选针。权利要求一种气缸式电子选针装置,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针板(1),针板(1)上安装有鸟片(2),机头(3),织针(4),所述的鸟片(2)包括鸟片凸头(5),鸟片轴(6),针踵(7),其中鸟片(2)通过鸟片轴(6)与针板(1)固连,其特征在于位于针板(1)下方的机架上安装有气缸式选针装置,所述的气缸式选针装置包括气缸(8),活塞(9),气缸架(10),其中气缸架(10)安装在针板(1)下方的机架上,气缸架(10)上开设有孔(11),孔(11)内卡合安装有气缸(8),气缸(8)腔体内安装有活塞(9),活塞(9)的头部开设有凹槽(12),凹槽(12)的深度与鸟片凸头(5)的厚度相匹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缸式电子选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缸(8)的底部 与电磁阀(13)连通,电磁阀(13)与选针控制系统(14)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缸式电子选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缸(8)个数与 鸟片(2)个数相同,即一个气缸(8)对应一个鸟片(2)。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气缸式电子选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缸(8)在 气缸架(10)上间隔错位排布;且气缸(8)高度的二分之一卡合安装入气缸架(10)内。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缸式电子选针装置,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针板,针板上安装有鸟片,机头,织针,所述的鸟片包括鸟片凸头,鸟片轴,针踵,其中鸟片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缸式电子选针装置,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针板(1),针板(1)上安装有鸟片(2),机头(3),织针(4),所述的鸟片(2)包括鸟片凸头(5),鸟片轴(6),针踵(7),其中鸟片(2)通过鸟片轴(6)与针板(1)固连,其特征在于:位于针板(1)下方的机架上安装有气缸式选针装置,所述的气缸式选针装置包括气缸(8),活塞(9),气缸架(10),其中气缸架(10)安装在针板(1)下方的机架上,气缸架(10)上开设有孔(11),孔(11)内卡合安装有气缸(8),气缸(8)腔体内安装有活塞(9),活塞(9)的头部开设有凹槽(12),凹槽(12)的深度与鸟片凸头(5)的厚度相匹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嫣红张建义魏俊民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