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式混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30371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0:49
本技术涉及混匀装置技术领域,特指新式混匀装置,包括底座和移动块,且底座开设有凹槽,并且凹槽底部为斜面一,所述移动块开设有若干个用于放置采样管的放置槽,且移动块底部对应斜面一成型有斜面二,并且移动块一侧设置有手持部,且手持部穿过底座而露出,通过移动手持部从而带动移动块在底座内移动进而对采样管内的物品混匀。因而相比较移液枪,本技术更能省时省力,而且移动块的厚度比孔板要大从而更好的限位,因而可以施加更大的力进而省时,其次由于是斜面的前后移动,因而能保证采样管内的液体是水平,从而避免洒出的情况,并同时兼顾前后和上下移动,从而确保混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混匀装置,特指新式混匀装置


技术介绍

1、在医院里面,一般会将取样后的采样管放置于96孔板上,然后并于后期对样品进行检测,同时对于某些样品需要与采样管内的液体进行混匀才能使后期的检测更为准确。其次对于混匀,一般采用移液枪进行吹打和手动水平拉动96孔板。

2、但是这两种都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采用移液枪进行吹打,是需要对每个采样管进行吹打,因而费时费力,而对于手动进行水平拉动96孔板进行前后移动,但由于96孔板本身高度并不高,且没有限位结构,因而在拉动过程中存在采样管由于移动而倾斜进而掉出96孔板,或者液体由于移动而呈现倾斜状态进而洒出,亦或者管与管之间相互碰撞,若是为了避免上述情况,则只能施加比较小的力进行拉动,那么时间上便会有所增加,并存在混不匀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新式混匀装置,通过移动手持部从而带动移动块在底座内移动进而对采样管内的物品混匀,相比较移液枪,本技术更能省时省力,而且移动块的厚度比孔板要大从而更好的限位,因而可以施加更大的力进而省时,其次由于是斜面的前后移动,因而能保证采样管内的液体是水平,从而避免洒出的情况,并同时兼顾前后和上下移动,从而确保混匀,故解决现有混匀方式存在的问题。

2、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3、新式混匀装置,包括底座和移动块,且底座开设有凹槽,并且凹槽底部为斜面一,所述移动块开设有若干个用于放置采样管的放置槽,且移动块底部对应斜面一成型有斜面二,并且移动块一侧设置有手持部,且手持部穿过底座而露出,通过移动手持部从而带动移动块在底座内移动进而对采样管内的物品混匀。

4、优选地,所述底座底部的四个端角均设置有吸盘,通过吸盘的吸附从而避免底座的移动。

5、优选地,所述凹槽在移动块的前后两侧设置有缓冲板,且缓冲板与凹槽内壁之间设置有弹簧。

6、优选地,所述放置槽内壁设置有柔性垫一;

7、或/和,所述移动块顶部开设有安装槽,且安装槽内设置有柔性垫二,并且柔性垫二对应放置槽开设有通孔。

8、优选地,所述凹槽两侧壁均设置有凸条,且移动块两侧对应凸条设置有滑槽,并且凸条位于滑槽内并在滑槽内移动。

9、优选地,所述手持部两侧设置有杆子,且底座在靠近手持部一侧设置有电机和转动杆,并且电机用于驱动转动杆转动;

10、所述转动杆和杆子之间通过推杆连接,且推杆对应杆子开设有长条孔,从而使得推杆带动杆子移动时,杆子可在长条孔上下移动。

11、优选地,所述斜面一两端的高度差小于等于30mm,且移动块高度为80mm-90mm。

12、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13、1、本技术通过移动手持部从而带动移动块在底座内移动进而对采样管内的物品混匀,相比较移液枪,本技术更能省时省力,而且移动块的厚度比孔板要大从而更好的限位,因而可以施加更大的力进而省时,其次由于是斜面的前后移动,因而能保证采样管内的液体是水平,从而避免洒出的情况,并同时兼顾前后和上下移动,从而确保混匀。

14、2、本技术通过吸盘的设置,从而限制底座的移动,进而避免移动块移动同时带动底座移动的情况。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新式混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移动块(2),且底座(1)开设有凹槽(11),并且凹槽(11)底部为斜面一,所述移动块(2)开设有若干个用于放置采样管(3)的放置槽(21),且移动块(2)底部对应斜面一成型有斜面二,并且移动块(2)一侧设置有手持部(22),且手持部(22)穿过底座(1)而露出,通过移动手持部(22)从而带动移动块(2)在底座(1)内移动进而对采样管(3)内的物品混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式混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底部的四个端角均设置有吸盘(4),通过吸盘(4)的吸附从而避免底座(1)的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式混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1)在移动块(2)的前后两侧设置有缓冲板(5),且缓冲板(5)与凹槽(11)内壁之间设置有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式混匀装置,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新式混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1)两侧壁均设置有凸条(111),且移动块(2)两侧对应凸条(111)设置有滑槽(24),并且凸条(111)位于滑槽(24)内并在滑槽(24)内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新式混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部(22)两侧设置有杆子(221),且底座(1)在靠近手持部(22)一侧设置有电机(7)和转动杆(71),并且电机(7)用于驱动转动杆(71)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新式混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一两端的高度差小于等于30mm,且移动块(2)高度为80mm-90mm。

...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式混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移动块(2),且底座(1)开设有凹槽(11),并且凹槽(11)底部为斜面一,所述移动块(2)开设有若干个用于放置采样管(3)的放置槽(21),且移动块(2)底部对应斜面一成型有斜面二,并且移动块(2)一侧设置有手持部(22),且手持部(22)穿过底座(1)而露出,通过移动手持部(22)从而带动移动块(2)在底座(1)内移动进而对采样管(3)内的物品混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式混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底部的四个端角均设置有吸盘(4),通过吸盘(4)的吸附从而避免底座(1)的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式混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1)在移动块(2)的前后两侧设置有缓冲板(5),且缓冲板(5)与凹槽(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奕玎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医科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