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限着火的型煤燃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30097 阅读:2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煤锅炉的节能环保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煤锅炉顺流燃烧的方法。一种无限着火的型煤燃烧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以下步骤:第一步:将型煤通过型煤推进装置送入炉膛的型煤燃烧区域并由型煤水冷支撑滑道支撑;第二步:将新空气持续地送到型煤前部的强燃区并使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通过型煤的蜂窝通道;第三步:将第二步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引至炉膛出口处对新入炉型煤预热和干燥;第四步:将燃尽的型煤煤渣通过出渣口排出。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揭示了按上述方法燃烧的煤锅炉。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型煤燃烧不充分、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黑烟、燃炉体积大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可使型煤燃烧更充分、燃烧过程中产生的黑烟更少、炉体更紧凑,体积更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煤锅炉的节能环保
,尤其是涉及煤锅炉顺流燃烧的方法;本 专利技术还揭露了一种按此方法燃烧的煤锅炉。
技术介绍
现在传统型煤锅炉一般将型煤放在炉排的上方,空气自下而上流过型煤,采用逆 流燃烧方式,即火焰自上而下燃烧,空气自下而上流通。由于煤燃烧要经过干燥、挥发份析 出、点火、燃烧、燃尽等阶段,必须经历先吸热后放热的过程,按照现在逆流燃烧方式,新煤 是通过辐射和热传导方式吸收热量,燃烧缓慢,因此需要非常大的炉排面积,导致锅炉体积 庞大,且挥发份析出后,后续没有新空气的补充,容易产生冒黑烟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限着火的型煤燃烧方 法,它采用顺流燃烧的方法,可以使型煤燃烧更充分、燃烧过程中产生的黑烟更少、并减小 炉体的体积;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以下步骤第一步将型煤通过型煤推进装置送入炉膛的型煤燃烧区域并由型煤水冷支撑滑 道支撑;第二步将新空气持续地送到型煤前部的强燃区并使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通过型 煤的蜂窝通道;第三步将第二步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引至炉膛出口处对新入炉型煤预热和干 燥;第四步将燃尽的型煤煤渣通过出渣口排出。一种采用上述方法燃烧的煤锅炉,其特征在于它是由炉壁围成,内部包含有推进 装置1、炉膛前墙2、炉膛4、炉拱5、燃烧区域6和水冷支撑滑道7 ;水冷支撑滑道固定在炉 膛底部的炉壁上,推进装置的把手伸过炉膛前墙并贯穿炉壁左侧,推进装置放置在水冷支 撑滑道的一端的上面,燃烧区域位于水冷支撑滑道的另一端的上面,炉拱位于燃烧区域的 上方;炉壁的上方开有贯穿炉壁的排气孔9,炉壁的右侧开有贯穿炉壁的进气孔8,炉壁的 右下方开有贯穿炉壁的出渣口 10。本专利技术的原理是这样的本专利技术中对燃烧方式进行了改进,一方面将型煤3的蜂 窝通道13横向布置,蜂窝通道兼具烟气通道的作用,另一方面,强燃区位于型煤前部11,型 煤自前部向后部12燃烧,新空气A亦自前向后流通。这样,保证了燃烧最强烈的区域有丰富 的氧气补充,利于煤的燃尽,同时高温烟气B在蜂窝通道内流通,热量得以迅速传递给后续 的新煤,加速了新煤的干燥和挥发份的析出,挥发份析出后,与富氧的高温空气充分混合得 以迅速燃烧、燃尽。这样循环进行,型煤前后均处于高温环境中,一旦存在未燃尽的气体成 份,又可以在高温的蜂窝通道中进行二次燃烧。通过上述技术措施,本专利技术能够强化燃烧,彻底解决冒黑烟问题,效果很理想。型煤3通过推进装置1进入炉膛4的燃烧区域6,按照 上面所述的顺燃方式燃烧,新空气A从进气孔8进入,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B在炉膛出口处 对新入炉型煤预热,对型煤进行干燥,部分挥发份析出燃烧,使型煤燃烧区域6的前后均处 于高温环境中;高温烟气B另一方面从排气孔9排出。型煤3由水冷支撑滑道7支撑,燃尽 的型煤渣通过出渣口 10排出。因此,本专利技术可以使燃烧区域更小,炉体更紧凑,体积更小。因此,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可使型煤燃烧更充分、燃烧过程中产生的黑烟更 少、炉体更紧凑,体积更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煤锅炉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所用的型煤在燃煤状态时的局部剖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实施实例一为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实施 实例二为按照实施实例一的方法燃烧的煤锅炉。实施实例一,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以下步骤第一步将型煤通过型煤推进装置送入炉膛的型煤燃烧区域并由型煤水冷支撑滑 道支撑;第二步将新空气持续地送到型煤前部的强燃区并使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通过型 煤的蜂窝通道;第三步将第二步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引至炉膛出口处对新入炉型煤预热和干 燥;第四步将燃尽的型煤煤渣通过出渣口排出。实施实例二请参阅图1及图2,一种改进的煤锅炉,其特征在于它由炉壁围成,内部包含有推 进装置1、炉膛前墙2、炉膛4、炉拱5、燃烧区域6和水冷支撑滑道7 ;水冷支撑滑道固定在 炉膛底部的炉壁上,推进装置的把手伸过炉膛前墙并贯穿炉壁左侧,推进装置放置在水冷 支撑滑道的一端的上面,燃烧区域位于水冷支撑滑道的另一端的上面,炉拱位于燃烧区域 的上方;炉壁的上方开有贯穿炉壁的排气孔9,炉壁的右侧开有贯穿炉壁的进气孔8,炉壁 的右下方开有贯穿炉壁的出渣口 10。本专利技术的原理是这样的本专利技术中对燃烧方式进行了改进,一方面将型煤3的蜂 窝通道13横向布置,蜂窝通道兼具烟气通道的作用,另一方面,强燃区位于型煤前部11,型 煤自前部向后部12燃烧,新空气A亦自前向后流通。这样,保证了燃烧最强烈的区域有丰富 的氧气补充,利于煤的燃尽,同时高温烟气B在蜂窝通道内流通,热量得以迅速传递给后续 的新煤,加速了新煤的干燥和挥发份的析出,挥发份析出后,与富氧的高温空气充分混合得 以迅速燃烧、燃尽。这样循环进行,型煤前后均处于高温环境中,一旦存在未燃尽的气体成 份,又可以在高温的蜂窝通道中进行二次燃烧。通过上述技术措施,本专利技术能够强化燃烧, 彻底解决冒黑烟问题,效果很理想。型煤3通过推进装置1进入炉膛4的燃烧区域6,按照上面所述的顺燃方式燃烧,新空气A从进气孔8进入,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B在炉膛出口处 对新入炉型煤预热,对型煤进行干燥,部分挥发份析出燃烧,使型煤燃烧区域6的前后均处 于高温环境中;高温烟气B另一方面从排气孔9排出。型煤3由水冷支撑滑道7支撑,燃尽 的型煤渣通过出渣口 10排出。因此,本专利技术可以使燃烧区域更小,炉体更紧凑,体积更小。 本专利技术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可以按其他种种形 式实施运用,它们同样落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以下步骤第一步将型煤通过型煤推进装置送入炉膛的型煤燃烧区域并由型煤水冷支撑滑道支撑;第二步将新空气持续地送到型煤前部的强燃区并使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通过型煤的蜂窝通道;第三步将第二步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引至炉膛出口处对新入炉型煤预热和干燥;第四步将燃尽的型煤煤渣通过出渣口排出。2.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燃烧的煤锅炉,其特征在于它由炉壁围成,内部包 含有推进装置(1)、炉膛前墙(2)、炉膛(4)、炉拱(5)、燃烧区域(6)和水冷支撑滑道(7);水 冷支撑滑道固定在炉膛底部的炉壁上,推进装置的把手伸过炉膛前墙并贯穿炉壁左侧,推 进装置放置在水冷支撑滑道的一端的上面,燃烧区域位于水冷支撑滑道的另一端的上面, 炉拱位于燃烧区域的上方;炉壁的上方开有贯穿炉壁的排气孔(9),炉壁的右侧开有贯穿 炉壁的进气孔(8),炉壁的右下方开有贯穿炉壁的出渣口(10)。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煤锅炉的节能环保
,尤其是涉及煤锅炉顺流燃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以下步骤第一步将型煤通过型煤推进装置送入炉膛的型煤燃烧区域并由型煤水冷支撑滑道支撑;第二步将新空气持续地送到型煤前部的强燃区并使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通过型煤的蜂窝通道;第三步将第二步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引至炉膛出口处对新入炉型煤预热和干燥;第四步将燃尽的型煤煤渣通过出渣口排出。本专利技术还揭示了按上述方法燃烧的煤锅炉。本专利技术解决了型煤燃烧不充分、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黑烟、燃炉体积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可使型煤燃烧更充分、燃烧过程中产生的黑烟更少、炉体更紧凑,体积更小。文档编号F23B40/06GK101852426SQ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限着火的型煤燃烧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以下步骤:第一步:将型煤通过型煤推进装置送入炉膛的型煤燃烧区域并由型煤水冷支撑滑道支撑;第二步:将新空气持续地送到型煤前部的强燃区并使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通过型煤的蜂窝通道;第三步:将第二步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引至炉膛出口处对新入炉型煤预热和干燥;第四步:将燃尽的型煤煤渣通过出渣口排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波张世仓王志钢杨巧玲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青义锅炉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