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MCH陶瓷加热技术的燃烧加热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99341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0:4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MCH陶瓷加热技术的燃烧加热组件,属于油烟气体加热燃烧技术领域,该加热组件中燃烧室壳体的顶部设置有用于连接气体过滤装置用的顶法兰,燃烧室壳体的底部设置有连接进风管道用的进风管,燃烧室盖体安装在燃烧室壳体的正面且包含有多个盖体散热孔,耐火砖的内部中空形成燃烧室,陶瓷加热管在耐火砖的前后两面按照多排反向交错的方式布置,待加热的油烟由进风道进入到耐火砖内部的燃烧室内,经过陶瓷加热管充分燃烧后排出。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组件通过设置带有散热孔的外壳,降低内置陶瓷加热管因组件内部温度聚集出现的损坏断裂概率,采用多排反向交错的陶瓷加热管安装方案,提高燃烧加热效率又能延长陶瓷加热管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油烟气体加热燃烧,尤其涉及一种基于mch陶瓷加热技术的燃烧加热组件。


技术介绍

1、目前,应用在油烟气体加热燃烧领域的技术主要包括:基于常规的镍铬丝加热技术以及mch陶瓷加热技术。常规的基于镍铬丝加热技术的气体加热组件由于镍铬丝在空气中加热容易氧化,使镍铬丝逐渐变细功率越来越小,容易熔断。而市场上现存的基于mch陶瓷加热技术的油烟气体加热组件在结构上存在陶瓷加热管安装方式不合理、容易损坏的技术问题,此外,常见的mch陶瓷加热方案中普遍未设置保护散热外壳,会导致内部的陶瓷加热管银电极长期处于高温下极易被氧化脱落,导致该类加热组件损坏率高。现有气体加热组件存在的上述缺点,极大的限制了气体加热组件的推广。如何解决上述缺点,成为该领域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mch陶瓷加热技术的燃烧加热组件,该组件通过设置带有散热孔的外壳,降低内置陶瓷加热管因组件内部温度聚集出现的损坏断裂概率,采用多排反向交错的陶瓷加热管安装方案,提高燃烧加热效率又能延长陶瓷加热管使用寿命。

2、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问题:

3、一种基于mch陶瓷加热技术的燃烧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燃烧室壳体、燃烧室盖体、耐火砖和陶瓷加热管,其中:所述燃烧室壳体的顶部设置有用于连接气体过滤装置用的顶法兰,顶法兰的内部形成出风管,燃烧室壳体的底部设置有连接进风管道用的进风管,进风管的内部形成进风道,燃烧室壳体的背面均匀设置有多个壳体散热孔;

<p>4、所述燃烧室盖体可拆卸的安装在燃烧室壳体的正面,燃烧室盖体上均匀设置有多个盖体散热孔;

5、所述耐火砖固定在由燃烧室壳体和燃烧室盖体组成的空腔内,耐火砖的内部中空形成燃烧室,耐火砖前后两侧下凹形成安装平面,安装平面上对称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陶瓷加热管用的安装孔;

6、所述陶瓷加热管在耐火砖的前后两面按照多排反向交错的方式布置,待加热的油烟由进风道进入到耐火砖内部的燃烧室内,经过陶瓷加热管充分燃烧再由出风管排出。

7、优选的,所述燃烧室壳体和燃烧室盖体通过螺丝进行紧密固定装配,其中:

8、所述燃烧室盖体的顶部设置有盖体第一顶孔和盖体第二顶孔,燃烧室盖体的底部设置有盖体第一底孔和盖体第二底孔;

9、所述燃烧室壳体的顶部设置有壳体第一顶孔和壳体第二顶孔,燃烧室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壳体第一底孔和壳体第二底孔;

10、第一顶螺丝通过盖体第一顶孔和壳体第一顶孔固定,第二顶螺丝通过盖体第二顶孔和壳体第二顶孔固定,第一底螺丝通过盖体第一底孔和壳体第一底孔固定,第二底螺丝通过盖体第二底孔和壳体第二底孔固定。

11、优选的,所述耐火砖的底部对应进风道的位置设置有气流导向孔,耐火砖顶部对应出风管的位置设置有风阻板,风阻板上均匀布置有多个顶导向孔,耐火砖的两侧下部对称设置有通槽,通槽用于走线和连通前后两个安装平面。

12、优选的,所述燃烧室盖体的外侧设置有接线排,所述接线排的下侧设置有第一引线过线圈和第二引线过线圈,其中:所述第一引线过线圈和第二引线过线圈用于将陶瓷加热管的引线进行分流连接后统一与接线排进行电连接。

13、优选的,所述陶瓷加热管的顶部外设有保护型瓷帽,保护型瓷帽的顶端设置有引线出口,陶瓷加热管顶部分别设置有第一热管引线和第二热管引线,第一热管引线与陶瓷加热管的第一引线电极电连接,第二热管引线与陶瓷加热管的第二引线电极电连接,陶瓷加热管的上部为管体低温段,陶瓷加热管的下部为管体加热段,第一热管引线和第二热管引线通过引线出口引出后分别通过第一引线过线圈和第二引线过线圈分开连接后与接线排电连接。

14、优选的,所述第一热管引线通过引线焊接点与火线焊接后电连接,所述第二热管引线通过引线焊接点与零线焊接后电连接,火线通过第一引线过线圈后折向连接到接线排后再通过接线柱火线固定螺丝紧密固定,零线通过第二引线过线圈后折向连接到接线排后再通过接线柱零线固定螺丝紧密固定。

15、技术的一种基于mch陶瓷加热技术的燃烧加热组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6、1)该陶瓷加热管双向交错多排放置,热效率高。加热组件内置陶瓷加热管进行双向交错多排放置,一方面可以增大相邻陶瓷加热管的放置间距,避免管体加热段由于距离太近导致加热管温度过高而出现陶瓷加热管主体断裂的概率,另一方面交错排布形成s型走向,油烟能够得到充分燃烧,还可以提高陶瓷加热管的加热效率,降低热损耗(燃烧室内部温度能达到500-900℃),使油烟废气在组件内部充分燃烧。

17、2)该前后壳体设置散热孔,提高了内置陶瓷加热管银电极的使用寿命。加热组件的前后壳体均匀设置散热孔,可以将将陶瓷加热管工作时传导至管体低温段处的热量慢慢逸散掉,从而降低陶瓷加热管的银电极处附近的温度,有效降低银电极的脱落概率(银电极在高温下容易氧化,氧化后易脱落),提高陶瓷加热管银电极的使用寿命。

18、3)该耐火砖底部设置有气流导向孔,顶部设置有风阻板,风阻板表面均匀设置有顶导向孔,能够降低油烟气体在加热组件内部的流动速率,同时提高油烟气体在燃烧室内的均匀性,使油烟气体更加充分燃烧,从而可以降低输入油烟气体中的油烟含量,提高输出气体的洁净度。

19、4)该陶瓷加热管顶部外设有保护型瓷帽,使银电极处于密闭状态,可以有效的保护陶瓷加热管的引线和银电极,使其不易脱落,延长陶瓷加热管的使用寿命。

20、5)该电路连接更加合理简单,电路安全性高,易于维修。本技术通过设置引线过线圈和接线排,将内置陶瓷加热管的引线分开科学布局,分别设置火线和零线,将陶瓷加热管的引线按火零之分分别焊接到对应的火线和零线上,引线与电线主体连接处可采用银焊、激光焊、氩弧焊等方式,最终火线和零线通过线圈固定在接线排上紧密连接。该种电路连接方式更加简单合理,更容易排除电路故障,降低因线路复杂导致的电路损坏概率,提高了电路安全性,延长整个加热组件的使用寿命,该方案可应用在中医艾灸的气体处理方面,还可用于尾气或污染气体的加热分解处理方面。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MCH陶瓷加热技术的燃烧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燃烧室壳体(1)、燃烧室盖体(10)、耐火砖(21)和陶瓷加热管(26),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MCH陶瓷加热技术的燃烧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壳体(1)和燃烧室盖体(10)通过螺丝进行紧密固定装配,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MCH陶瓷加热技术的燃烧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火砖(21)的底部对应进风道(23)的位置设置有气流导向孔(22),耐火砖(21)顶部对应出风管(3)的位置设置有风阻板(32),风阻板(32)上均匀布置有多个顶导向孔(33),耐火砖(21)的两侧下部对称设置有通槽(35),通槽(35)用于走线和连通前后两个安装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MCH陶瓷加热技术的燃烧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盖体(10)的外侧设置有接线排(12),所述接线排(12)的下侧设置有第一引线过线圈(13)和第二引线过线圈(14),其中:所述第一引线过线圈(13)和第二引线过线圈(14)用于将陶瓷加热管(26)的引线进行分流连接后统一与接线排(12)进行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MCH陶瓷加热技术的燃烧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加热管(26)的顶部外设有保护型瓷帽(261),保护型瓷帽(261)的顶端设置有引线出口(260),陶瓷加热管(26)顶部分别设置有第一热管引线(262)和第二热管引线(263),第一热管引线(262)与陶瓷加热管(26)的第一引线电极(264)电连接,第二热管引线(263)与陶瓷加热管(26)的第二引线电极(265)电连接,陶瓷加热管(26)的上部为管体低温段(266),陶瓷加热管(26)的下部为管体加热段(267),第一热管引线(262)和第二热管引线(263)通过引线出口(260)引出后分别通过第一引线过线圈(13)和第二引线过线圈(14)分开连接后与接线排(12)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MCH陶瓷加热技术的燃烧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管引线(262)通过引线焊接点(28)与火线(27)焊接后电连接,所述第二热管引线(263)通过引线焊接点(28)与零线(29)焊接后电连接,火线(27)通过第一引线过线圈(13)后折向连接到接线排(12)后再通过接线柱火线固定螺丝(31)紧密固定,零线(29)通过第二引线过线圈(14)后折向连接到接线排(12)后再通过接线柱零线固定螺丝(30)紧密固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mch陶瓷加热技术的燃烧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燃烧室壳体(1)、燃烧室盖体(10)、耐火砖(21)和陶瓷加热管(26),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mch陶瓷加热技术的燃烧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壳体(1)和燃烧室盖体(10)通过螺丝进行紧密固定装配,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mch陶瓷加热技术的燃烧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火砖(21)的底部对应进风道(23)的位置设置有气流导向孔(22),耐火砖(21)顶部对应出风管(3)的位置设置有风阻板(32),风阻板(32)上均匀布置有多个顶导向孔(33),耐火砖(21)的两侧下部对称设置有通槽(35),通槽(35)用于走线和连通前后两个安装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mch陶瓷加热技术的燃烧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盖体(10)的外侧设置有接线排(12),所述接线排(12)的下侧设置有第一引线过线圈(13)和第二引线过线圈(14),其中:所述第一引线过线圈(13)和第二引线过线圈(14)用于将陶瓷加热管(26)的引线进行分流连接后统一与接线排(12)进行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mch陶瓷加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琪晟李健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凯瑞宏星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