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排式有组织渗排水收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29843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0:46
本技术涉及一种内排式有组织渗排水收集系统,涉及渗排水技术领域,包括铺设在建筑顶板上的防水板、排水板和过滤布,以及连接在排水板边缘的排水槽,所述排水槽通过竖向的虹吸管与沉淀井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槽下端通过下弯头与沉淀井连通,还包括位于建筑内的建筑用水箱以及穿过建筑墙体的预埋套管,预埋套管与下弯头连通,预埋套管内沿长度方向密封滑接有接水管,接水管一端装有位于下弯头内的接水弯头,所述接水弯头开口朝上,接水管另一端通过软管与建筑用水箱连通,所述下弯头内壁的一侧固接有与接水弯头适配的挡水板,本技术可以实现雨水的有组织分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渗排水,具体是指一种内排式有组织渗排水收集系统


技术介绍

1、许多国家和地区面临不同程度的缺水和其他水问题,为此,促进综合开发、利用与保护水资源,成为各国普遍重视的问题,海绵城市是目前应对城市水资源利用缺乏的有效手段,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2、在海绵城市的建设过程中,雨水收集是最重要的部分,雨水收集时,通常在建筑的顶板上先铺设一层防水板,然后在防水板上铺设排水板,排水板之间连接有排水槽,然后在排水板及排水槽的上方铺设一层过滤布,在过滤布的顶部再铺盖覆土,雨水穿过过滤布进入排水板,再通过排水槽的进水口流进排水槽,最终从排水槽中进入沉淀池沉淀后进入地下水箱,例如公告号为cn214272694u的技术公开的一种海绵城市渗排水防护回用系统。

3、当雨水过大,导致沉淀池和地下水箱存满后,容易导致排水板之间雨水堆积,影响建筑顶板的防水性能,容易导致渗漏,同时当建筑内(例如车库内)需要用水时,例如冲洗或者拖地用,还需要在地下水箱取水,操作并不方便,公告号为cn206408717u的技术公开了一种内排式pds零坡度防护虹吸排水收集系统,就可以实现将雨水导入建筑内部,但是无法与地下水箱以及沉淀井等联动,无法实现雨水的合理组织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内排式有组织渗排水收集系统。

2、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内排式有组织渗排水收集系统,包括铺设在建筑顶板上的防水板、排水板和过滤布,以及连接在排水板边缘的排水槽,所述排水槽通过竖向的虹吸管与沉淀井连通,所述虹吸管下端通过下弯头与沉淀井连通,还包括位于建筑内的建筑用水箱以及穿过建筑墙体的预埋套管,预埋套管与下弯头连通,预埋套管内沿长度方向密封滑接有接水管,接水管一端装有位于下弯头内的接水弯头,所述接水弯头开口朝上,接水管另一端通过软管与建筑用水箱连通,所述下弯头内壁的一侧固接有与接水弯头适配的挡水板。

3、雨水穿过本方案中的过滤布进入排水板,再通过排水槽的进水口流进排水槽,最终从排水槽中进入竖向的虹吸管,然后经过沉淀池沉淀,通过水箱进水管进入地下水箱。挡水板挡在接水弯头上方,防止雨水进入接水弯头,当地下水箱和沉淀池水满后,下弯头内积水,当积水高于接水弯头上端面时,水通过接水管流进建筑用水箱,从而便于建筑内人员使用, 当在下雨时需要对建筑用水箱补水时,使接水管轴向移动,使接水弯头移动避让开挡水板的下方,并移动至虹吸管的正下方,从而将雨水导入接水弯头,向建筑用水箱补水。

4、作为优化,所述建筑用水箱的上端连通有与排水沟连通的溢出管。当建筑用水箱水满后,通过溢出管溢出至排水沟。

5、作为优化,所述建筑用水箱下端连通有建筑用水管,建筑用水管上装有用水阀门。本方案中的建筑用水管便于建筑内人员取水使用。

6、作为优化,所述接水管靠近软管的一端固接有把手杆。本方案中的把手杆便于握住来移动接水管。

7、作为优化,所述预埋套管上开有与把手杆适配的滑槽,所述滑槽沿接水管长度方向延伸。本方案中的把手杆在滑槽内轴向移动,实现接水管的滑接导向。

8、作为优化,所述下弯头的内径为虹吸管内径的2-4倍,接水弯头的内径小于虹吸管的内径。本方案中下弯头的内径为虹吸管内径的2-4倍,从而防止此处雨水堆积,接水弯头的内径小于虹吸管的内径,不影响正常排水。

9、作为优化,所述挡水板为横向设置的圆板,挡水板的直径为接水弯头内径的1.1-1.3倍。本方案中挡水板的直径为接水弯头内径的1.1-1.3倍,不影响正常的排水过程。

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一种内排式有组织渗排水收集系统,可以在地下水箱和沉淀池水满后,将雨水通过接水管流进建筑用水箱,从而便于建筑内人员使用,还可以实现手动向建筑用水箱补水,实现雨水的有组织分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排式有组织渗排水收集系统,包括铺设在建筑顶板上的防水板(2)、排水板(3)和过滤布(4),以及连接在排水板(3)边缘的排水槽(5),所述排水槽(5)通过竖向的虹吸管(7)与沉淀井(9)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虹吸管(7)下端通过下弯头(8)与沉淀井(9)连通,还包括位于建筑内的建筑用水箱(11)以及穿过建筑墙体(1)的预埋套管(20),预埋套管(20)与下弯头(8)连通,预埋套管(20)内沿长度方向密封滑接有接水管(15),接水管(15)一端装有位于下弯头(8)内的接水弯头(19),所述接水弯头(19)开口朝上,接水管(15)另一端通过软管(16)与建筑用水箱(11)连通,所述下弯头(8)内壁的一侧固接有与接水弯头(19)适配的挡水板(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排式有组织渗排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用水箱(11)的上端连通有与排水沟连通的溢出管(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排式有组织渗排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用水箱(11)下端连通有建筑用水管(13),建筑用水管(13)上装有用水阀门(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排式有组织渗排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管(15)靠近软管(16)的一端固接有把手杆(1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内排式有组织渗排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套管上开有与把手杆(17)适配的滑槽(21),所述滑槽(21)沿接水管(15)长度方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排式有组织渗排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弯头(8)的内径为虹吸管(7)内径的2-4倍,接水弯头(19)的内径小于虹吸管(7)的内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排式有组织渗排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板(18)为横向设置的圆板,挡水板(18)的直径为接水弯头(19)内径的1.1-1.3倍。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排式有组织渗排水收集系统,包括铺设在建筑顶板上的防水板(2)、排水板(3)和过滤布(4),以及连接在排水板(3)边缘的排水槽(5),所述排水槽(5)通过竖向的虹吸管(7)与沉淀井(9)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虹吸管(7)下端通过下弯头(8)与沉淀井(9)连通,还包括位于建筑内的建筑用水箱(11)以及穿过建筑墙体(1)的预埋套管(20),预埋套管(20)与下弯头(8)连通,预埋套管(20)内沿长度方向密封滑接有接水管(15),接水管(15)一端装有位于下弯头(8)内的接水弯头(19),所述接水弯头(19)开口朝上,接水管(15)另一端通过软管(16)与建筑用水箱(11)连通,所述下弯头(8)内壁的一侧固接有与接水弯头(19)适配的挡水板(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排式有组织渗排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用水箱(11)的上端连通有与排水沟连通的溢出管(12)。

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明涛刘姗
申请(专利权)人:兴合环保科技山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