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连续调整带材板形的矫直机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连续调整带材板形的矫直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98089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连续调整带材板形的矫直机,包括上辊盒、下辊盒、倾斜驱动机构以及弯辊机构,倾斜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器,位于横向排列的第一驱动器驱动连接上辊盒,以调节上工作辊的横向倾斜度,位于纵向排列的第一驱动器驱动连接上辊盒,以调节上工作辊的纵向倾斜度,多个下辊系沿纵向延伸设置,弯辊机构包括多个斜楔单元以及第二驱动器,下辊系装配在斜楔单元上,每个第二驱动器分别驱动连接对应的斜楔单元,进而驱动对应的下辊系的下工作辊升、降,以分别调节每个下辊系的下工作辊的高度,在伺服负荷下,实时对带钢进行连续纵向倾斜调整和横向倾斜调整,以实现对带钢的不良板形进行矫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带钢精整,特别涉及一种连续调整带材板形的矫直机


技术介绍

1、矫直机用于对轧后或热处理后的钢卷(即带钢)进行平整矫直,或热处理前对钢卷进行预矫直,以获得较好平直度的成品(如板材或带材),并主要分为两种矫直方案。

2、其中一种矫直方案是先将钢卷剪切成板长在20m以下的单板,再进行单板矫直,且单板矫直过程中,每张单板的头、尾部都有空矫区域(即不能产生矫直效果或头、尾部的半辊距范围内不能形成有效弯曲的区域),不仅生产效率低,还影响板材的整体板形质量。

3、另外一种矫直方案是采用钢卷连续矫直技术,具体工艺是将钢卷开卷后,进行连续不间断矫直,之后再矫直好的钢卷剪切成板材,而且此时的空矫区域仅限于钢卷的头、尾部的半辊距范围,虽然解决了单板矫直所遇到的问题,但在钢卷连续矫直过程中,由于钢卷的长度很长(长度为千米以上),因此,钢卷的头部、中部和尾部的初始板形相差大,易出现如单边浪、中浪、双边浪或1/4浪等不良板形,现有的钢卷连续矫直技术无法对此类不良板形进行有效矫直。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此,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连续调整带材板形的矫直机,通过上辊系的横向、纵向倾斜压下以及下辊系的工作辊的正向、负向弯曲,以分别有效矫直对应的不良板形。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连续调整带材板形的矫直机,包括具有上辊系的上辊盒、具有多个下辊系的下辊盒、用于驱动所述上辊盒倾斜的倾斜驱动机构以及装配在所述下辊盒内的弯辊机构,所述倾斜驱动机构包括对称排列设置的第一驱动器;位于横向排列的第一驱动器相配合并驱动连接所述上辊盒,以调节所述上辊系的上工作辊的横向倾斜度;位于纵向排列的第一驱动器相配合并驱动连接所述上辊盒,以调节所述上辊系的上工作辊的纵向倾斜度;所述下辊盒的多个下辊系沿纵向延伸设置,所述弯辊机构包括多个配合所述下辊系的斜楔单元以及配合每个斜楔单元的第二驱动器,所述下辊系装配在所述斜楔单元上;每个第二驱动器分别驱动连接对应的斜楔单元,进而驱动对应的下辊系的下工作辊升、降,以分别调节每个下辊系的下工作辊的高度。

4、进一步的,所述横向倾斜度的调节范围为-1.5度至+1.5度。

5、进一步的,所述纵向倾斜度的调节范围为-2度至+2度。

6、进一步的,所述下辊系的下工作辊的高度的调节范围为+5mm至-3mm。

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驱动器的设置数量为至少4个,所述第一驱动器呈多方向排列设置,以至少形成横向和纵向并排。

8、进一步的,还包括机架,所述倾斜驱动机构还包括上横梁,所述第一驱动器固定装配在所述机架上,所述上横梁固定装配在所述第一驱动器的驱动轴上,所述上辊盒固定装配在所述上横梁上。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驱动器为压下缸。

10、进一步的,所述斜楔单元包括可配合滑动的上斜楔和下斜楔,所述下辊系装配在所述上斜楔上,所述下斜楔可滑动的装配在所述下辊盒上;所述第二驱动器驱动连接所述下斜楔,以驱动所述下斜楔滑动,进而驱动所述上斜楔升、降,以调节所述下辊系的下工作辊的高度。

11、进一步的,所述弯辊机构还包括配合每个斜楔单元的丝杆、联轴器和编码器,所述第二驱动器为电机,所述丝杆的一端穿设所述斜楔单元的下斜楔并彼此形成螺纹连接,所述丝杆的另一端和所述电机的旋转轴通过所述联轴器连接;所述编码器装配在所述丝杆背离所述联轴器的一端。

12、通过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3、通过位于横向排列的第一驱动器相配合并驱动所述上辊盒在横向方向倾斜压下,以调节所述上辊系的横向倾斜度,以实现对带钢的单边浪等不良板形进行矫直;再通过位于纵向排列的第一驱动器相配合并驱动所述上辊盒在纵向方向倾斜压下,以调节所述上辊系的纵向倾斜度,以实现对带钢的纵向上翘或纵向下翘等不良板形进行矫直。

14、而且通过每个第二驱动器分别驱动对应的斜楔单元作出相应的运动,进而驱动对应的下辊系的工作辊升、降,以分别调节每个下辊系的工作辊的高度,以使下辊系的工作辊呈正向弯曲或负向弯曲,进而实现对带钢的双边浪、中浪或1/4浪等不良板形进行矫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续调整带材板形的矫直机,包括具有上辊系的上辊盒、具有多个下辊系的下辊盒、用于驱动所述上辊盒倾斜的倾斜驱动机构以及装配在所述下辊盒内的弯辊机构,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调整带材板形的矫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倾斜度的调节范围为-1.5度至+1.5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调整带材板形的矫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倾斜度的调节范围为-2度至+2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调整带材板形的矫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辊系的下工作辊的高度的调节范围为+5mm至-3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调整带材板形的矫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器的设置数量为至少4个,所述第一驱动器呈多方向排列设置,以至少形成横向和纵向并排。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连续调整带材板形的矫直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架,所述倾斜驱动机构还包括上横梁,所述第一驱动器固定装配在所述机架上,所述上横梁固定装配在所述第一驱动器的驱动轴上,所述上辊盒固定装配在所述上横梁上。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连续调整带材板形的矫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器为压下缸。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连续调整带材板形的矫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楔单元包括可配合滑动的上斜楔和下斜楔,所述下辊系装配在所述上斜楔上,所述下斜楔可滑动的装配在所述下辊盒上;所述第二驱动器驱动连接所述下斜楔,以驱动所述下斜楔滑动,进而驱动所述上斜楔升、降,以调节所述下辊系的下工作辊的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续调整带材板形的矫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弯辊机构还包括配合每个斜楔单元的丝杆、联轴器和编码器,所述第二驱动器为电机,所述丝杆的一端穿设所述斜楔单元的下斜楔并彼此形成螺纹连接,所述丝杆的另一端和所述电机的旋转轴通过所述联轴器连接;所述编码器装配在所述丝杆背离所述联轴器的一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调整带材板形的矫直机,包括具有上辊系的上辊盒、具有多个下辊系的下辊盒、用于驱动所述上辊盒倾斜的倾斜驱动机构以及装配在所述下辊盒内的弯辊机构,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调整带材板形的矫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倾斜度的调节范围为-1.5度至+1.5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调整带材板形的矫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倾斜度的调节范围为-2度至+2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调整带材板形的矫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辊系的下工作辊的高度的调节范围为+5mm至-3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调整带材板形的矫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器的设置数量为至少4个,所述第一驱动器呈多方向排列设置,以至少形成横向和纵向并排。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连续调整带材板形的矫直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架,所述倾斜驱动机构还包括上横梁,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柳陈利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