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制氧站冷箱内导压管的补偿安装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制氧站冷箱内导压管的补偿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29591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0: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制氧站冷箱内导压管的补偿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深冷区域导压管的引出次序及基本走向确定、导压管准备、导压管的相关支架设置、导压管管路安装和导压管压力试验,方法中对主要施工内容及补偿设置方法进行了科学、合理安排,提高了冷箱内导压管的施工质量,采用滑动支架与固定支架相结合的结构来敷设导压管,并且采用多个弧形弯和水平弧形弯的设置,可靠的补偿了导压管在超低温下的冷缩变形,确保了施工的质量及制氧站投运后的导压管的运行安全,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导压管在超低温下会冷缩变形,不能完全满足深冷状态下导压管的正常运行需求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氧站冷箱安装,具体为一种制氧站冷箱内导压管的补偿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1、导压管是仪表工程中用来测量压力、液位、流量、成分分析等的直接与工艺介质相接触的一种管道,是仪表安装使用最多、要求最高、最复杂的一种管道。深冷法是目前制氧站从空气中分离氧、氮、氩等气体的主要方法。深冷法分离空气时冷箱内各容器、设备、主管路中的液相、气相介质温度远低于零下100℃,冷箱内保冷靠填充的绝热材料来实现。深冷状态下,从容器、设备、主管路上引出至冷箱壁取出阀的导压管存在极大的冷缩变形,这部分导压管能否在超低温下正常运行,除直接关系到测量的准确性、可靠性外,还将影响制氧工程的施工进度、最终产品的质量及制氧工程投运后导压管的维护难度。

2、在施工阶段,目前常用的安装方法是参照常温下导压管管路的安装方法,按照仪表配管安装图及仪表平面布置图确定导压管的标高及走向,各取压口引出的导压管没有统一的安装顺序及要求。一般配管安装图只是通用的示意图,未完全考虑超低温下导压管的冷缩变形,不能完全满足深冷状态下导压管的正常运行需求。且由于冷箱内各取压点所处环境复杂,空间狭小,导压管的标高及走向常因与其他容器、设备或管线的碰撞而更改,绝对按照配管安装图及施工平面图施工也不可能。同时,冷箱内各取压点位置、导压管的敷设路径及冷箱的结构形式决定了传统的安装过程中涉及到大量高空作业,如果安装的导压管因不具备足够的伸缩能力影响到测量的准确性、可靠性而需要返工,将涉及大量的高空作业,安全隐患及返工成本极大。


技术实现思路p>

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制氧站冷箱内导压管的补偿安装方法,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压管在超低温下会冷缩变形,不能完全满足深冷状态下导压管的正常运行需求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制氧站冷箱内导压管的补偿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s1、深冷区域导压管的引出次序及基本走向确定:

4、熟悉仪表配管安装图及仪表平面布置图,根据冷箱内容器及相关配套上各处于深冷区域压力、流量、液位、成分分析的取压口或取样口位置及敷设时导压管相对集中的区域,结合制氧站变送器房及分析室的位置,确定导压管连接时各取压口或取样口的导压管先后引出次序及基本走向;

5、s2、导压管准备:

6、按导压管的型号、规格、材料要求准备合格的导压管;

7、s3、导压管的相关支架设置:

8、将冷箱内容器及相关配套的取压短管与导压管连接的位置设置滑动支架,滑动支架支撑敷设的导压管,并保证导压管在超低温下的自由伸缩;沿着导压管的敷设方向设置有多个固定支架;

9、s4、导压管管路安装:

10、按工艺要求将导压管与取压短管可靠连接,并在滑动支架前侧的导压管设置第一弧形弯,使导压管敷设延伸方向垂直向上,按冷箱内容器及相关配套上液位高度要求垂直向上敷设导压管,并延伸导压管至相应要求的最低高度,并设置第二弧形弯改变导压管的方向,将导压管敷设至冷箱壁上的穿孔板引出阀,重复以上,完成其他导压管的安装,过程中需注意管路连接时各取压口与穿孔板引出阀对应关系正确;

11、s5、导压管压力试验:

12、随仪表系统对各导压管进行压力试验,确保所有导压管的密封良好,满足使用要求。

13、作为优选,s2中导压管为成品盘管,并在敷设前完成脱脂、清洗、吹扫、干燥工作。

14、作为优选,所述的固定支架在水平方向上的间距不超过1800mm,在垂直方向上的间距不超过3700mm。

15、作为优选,s4中当导压管需要水平敷设至穿孔板引出阀时,设置第二弧形弯弯将导压管延伸至水平方向;当导压管需要向下垂直敷设至穿孔板引出阀对应取出阀时,设置第二弧形弯将导压管延伸至垂直向下方向,然后再设置第三弧形弯将导压管延伸至水平方向与穿孔板引出阀相连。

16、作为优选,延伸至水平方向的导压管在出冷箱前设置水平弧形弯,所述的水平弧形弯与冷箱壁之间的距离不少于90mm。

17、作为优选,所述的导压管包括冷箱内的测量管和/或分析管。

18、作为优选,导压管敷设时导压管与低温设备及容器的距离不小于500mm。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20、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对主要施工内容及补偿设置方法进行了科学、合理安排,提高了冷箱内导压管的施工质量,采用滑动支架与固定支架相结合的结构来敷设导压管,并且采用多个弧形弯和水平弧形弯的设置,可靠的补偿了导压管在超低温下的冷缩变形,确保了施工的质量及制氧站投运后的导压管的运行安全,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导压管在超低温下会冷缩变形,不能完全满足深冷状态下导压管的正常运行需求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氧站冷箱内导压管的补偿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氧站冷箱内导压管的补偿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导压管(5)为成品盘管,并在敷设前完成脱脂、清洗、吹扫、干燥工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氧站冷箱内导压管的补偿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支架(10)在水平方向上的间距不超过1800mm,在垂直方向上的间距不超过37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氧站冷箱内导压管的补偿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S4中当导压管(5)需要水平敷设至穿孔板引出阀(8)时,设置第二弧形弯(6)弯将导压管延伸至水平方向;当导压管(5)需要向下垂直敷设至穿孔板引出阀(8)对应取出阀时,设置第二弧形弯(6)将导压管(5)延伸至垂直向下方向,然后再设置第三弧形弯(11)将导压管(5)延伸至水平方向与穿孔板引出阀(8)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氧站冷箱内导压管的补偿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延伸至水平方向的导压管(5)在出冷箱前设置水平弧形弯(7),所述的水平弧形弯(7)与冷箱壁(9)之间的距离不少于9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氧站冷箱内导压管的补偿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压管(5)包括冷箱内的测量管和/或分析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氧站冷箱内导压管的补偿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导压管敷设时导压管(5)与低温设备及容器的距离不小于500mm。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氧站冷箱内导压管的补偿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氧站冷箱内导压管的补偿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导压管(5)为成品盘管,并在敷设前完成脱脂、清洗、吹扫、干燥工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氧站冷箱内导压管的补偿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支架(10)在水平方向上的间距不超过1800mm,在垂直方向上的间距不超过37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氧站冷箱内导压管的补偿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s4中当导压管(5)需要水平敷设至穿孔板引出阀(8)时,设置第二弧形弯(6)弯将导压管延伸至水平方向;当导压管(5)需要向下垂直敷设至穿孔板引出阀(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贵平李鹏朱臻原郑守华张革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