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工程,具体涉及一种大跨度桥梁的抗风支座-c型钢联合结构。
技术介绍
1、斜拉桥和悬索桥在大跨度、大承载力桥梁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虽然这类桥梁结构刚度较大,但其横向风荷载水平力的抵抗能力要求较高,尤其在高烈度地震区,以及近断层地质条件下,其结构安全受到严峻考验。
2、作为桥塔和主梁之间的过渡装置,抗风支座成对安装于桥梁两侧,分别与塔身及梁体锚固连接,能够有效限制由风力引起的梁体横桥向大距离摆动,同时可满足梁体纵桥向位移和竖桥向位移,以及各向转角的需求。但当地震来临时,横向水平力瞬间增大,引起横向压缩量急剧增大,现有的横向抗风支座无法满足保护桥梁功能,从而导致地震力传递至桥梁,致使桥梁受损甚至破坏无法使用。
3、因此,有必要设计新的抗震结构体系,以保障和提高地震来临时的桥梁结构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跨度桥梁的抗风支座-c型钢联合结构,解决高烈度地震区或近断层场地条件下桥梁横向的减隔震设防问题。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大跨度桥梁的抗风支座-c型钢联合结构,所述结构设置在梁体的外侧与塔身的内侧之间,包括顶板、底板、底盆、固定座和c型钢;
4、所述顶板固定在所述梁体的外侧,所述底板固定在所述塔身的内侧;
5、所述固定座和所述底盆位于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之间,所述固定座设置在所述顶板上,所述底盆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c型钢通过剪力销连接
6、进一步地,所述底盆与所述底板之间设置有上球面座和下球面座;
7、所述上球面座的底面为凹球面,所述下球面座的顶面为凸球面,所述上球面座的底面覆盖在所述下球面座的顶面上。
8、进一步地,所述底盆的底面设置有底盆环槽,所述上球面座的顶面设置有上球面座环台,所述上球面座环台卡入所述底盆环槽内。
9、进一步地,所述环台的内周和外周设置有上球面座环槽,所述上球面座环槽内设置有碟簧组。
10、进一步地,所述下球面座的底面设置有圆形槽,所述圆形槽内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通过中轴螺栓连接到所述下球面座。
11、进一步地,所述圆形槽的底面为凹球面,所述压板的顶面为凸球面。
12、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和所述底盆的边缘之间设置有限位板。
13、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板通过限位剪力销分别与所述固定座和所述底盆的边缘固定。
14、进一步地,所述c型钢水平设置,并前后对称布置。
15、进一步地,所述c型钢设置有上下两层。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1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大跨度桥梁的抗风支座-c型钢联合结构,代替普通桥梁抗风支座,在抗风支座的底盆与固定座之间设置一定数量的耗能装置——c型钢。非地震作用下,抗风支座满足正常的位移与转角等功能,在地震作用下,抗风支座的限位剪力销剪断,限位板失效,支座在横桥向方向持续压缩,此时,c型钢发生弯曲变形,结构阻尼增加,将地震能量耗散。抗风支座和c型钢在地震来临时共同发挥作用,两种减隔震装置形成优势互补,最终实现减震与隔震功能,从而起到保护桥梁作用,实现在地震后生命通道依然畅通无阻。
18、本专利技术的结构,通过塔身及梁体之间设置具有耗能作用的c型钢与抗风支座配合使用,不仅解决了在地震作用下单独使用抗风支座时减震效果差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单独使用c型钢在高烈度地震区或近断层场地条件下无法实现隔震功能以及安装布置困难的问题,科学合理的利用现有资源,利用优势互补原理解决复杂的减震隔震的难题,非地震工况下能满足桥梁正常工作,在地震状态下能起到减震耗能功能,构造简单,功能显著。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大跨度桥梁的抗风支座-C型钢联合结构,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跨度桥梁的抗风支座-C型钢联合结构,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跨度桥梁的抗风支座-C型钢联合结构,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跨度桥梁的抗风支座-C型钢联合结构,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跨度桥梁的抗风支座-C型钢联合结构,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大跨度桥梁的抗风支座-C型钢联合结构,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大跨度桥梁的抗风支座-C型钢联合结构,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大跨度桥梁的抗风支座-C型钢联合结构,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大跨度桥梁的抗风支座-C型钢联合结构,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大跨度桥梁的抗风支座-C型钢联合结构,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大跨度桥梁的抗风支座-c型钢联合结构,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跨度桥梁的抗风支座-c型钢联合结构,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跨度桥梁的抗风支座-c型钢联合结构,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跨度桥梁的抗风支座-c型钢联合结构,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跨度桥梁的抗风支座-c型钢联合结构,其特征在于: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雷涛,康炜,文强,张鹏举,卢皓,罗畅,王冲冲,冯亚成,方桂芬,房帅平,李帅,闫岩,易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