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带音响装置的操作模块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带音响装置的操作模块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288263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0: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音响装置的操作模块,涉及具备音响功能的操作模块,操作模块包括第一连接端子、第二连接端子、第一三级管、第二MOS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所述第一三级管发射极和第一连接端子连接,第一三级管基极和第一电阻一端连接,第二MOS管源极和电源连接,第二MOS管栅极和第二连接端子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通过语音指令的方式对设备进行操作,可以基于因环境噪声产生的音频信号的最大幅值进行固态屏蔽,能在因人为使用电子设备或人员交流所产生持续的非指令性音频信号时使屏蔽的状态转为动态屏蔽状态,提高操作灵敏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备音响功能的操作模块,特别涉及一种带音响装置的操作模块


技术介绍

1、现如今基于音响的操作设备多种多样,设备不同使用的环境不同,其灵敏性受限于非指令性音频信号的强度,现有的基于音响操作的设备只能对因环境产生的音频信号进行屏蔽,不能在因人为使用电子设备或人员交流所产生持续的非指令性音频信号时改变屏蔽状态提高灵敏度。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音响装置的操作模块,所述操作模块包括第一连接端子p1、第二连接端子p2、第一三级管q1、第二mos管q2、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所述第一三级管q1发射极和第一连接端子p1连接,第一三级管q1基极和第一电阻r1一端连接,第二mos管q2源极和电源连接,第二mos管q2栅极和第二连接端子p2连接,第二mos管q2漏极连接在第一三级管q1基极和第一电阻r1之间,第二电阻r2一端连接在第二mos管q2漏极、第一三级管q1基极、第一电阻r1之间,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和接地端连接。

2、进一步的,所述操作模块还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u1、第二运算放大器u2、第三mos管q3、第四mos管q4、第一二极管d1、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所述第一三级管q1集电极和第一运算放大器u1同相端连接,第三电阻r3一端和电源连接,第四电阻r4一端和第三电阻r3另一端连接,第三mos管q3源极连接在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之间,第三mos管q3漏极和第一二极管d1阳极连接,第一二极管d1阴极和第一运算放大器u1反相端连接,第三mos管q3栅极和第一运算放大器u1同相端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u1输出端和第四mos管q4栅极连接,第四mos管q4漏极连接在第一三级管q1集电极和第一运算放大器u1同相端之间,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u2同相端连接在第一二极管d1阴极和第一运算放大器u1反相端之间,第二运算放大器u2反相端连接在第一运算放大器u1同相端和第三mos管q3栅极之间,第四电阻r4另一端和接地端连接。

3、进一步的,所述操作模块还包括第三连接端子p3、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三电阻r13、第十四电阻r14、第十五电阻r15、第三运算放大器u3、第四运算放大器u4、第五运算放大器u5、第五三级管q5、第六三级管q6,所述第三运算放大器u3同相端和第四mos管q4源极连接,第三运算放大器u3反相端和第五电阻r5一端连接,第五电阻r5另一端和第三运算放大器u3输出端连接,第六电阻r6一端连接在第四mos管q4漏极和第一三级管q1集电极之间,第七电阻r7一端和第六电阻r6另一端连接,第四运算放大器u4同相端连接在第六电阻r6和第七电阻r7之间,第四运算放大器u4输出端和第八电阻r8一端连接,第九电阻r9一端和第八电阻r8另一端连接,第四运算放大器u4反相端连接在第八电阻r8和第九电阻r9之间,第九电阻r9另一端连接在第三运算放大器u3输出端和第五电阻r5之间,第十一电阻r11一端连接在第四运算放大器u4输出端和第八电阻r8之间,第十电阻r10一端和第十一电阻r11另一端连接,第十电阻r10另一端连接在第三运算放大器u3输出端、第五电阻r5、第九电阻r9之间,第五运算放大器u5同相端连接在第十电阻r10和第十一电阻r11之间,第五运算放大器u5输出端和第十二电阻r12一端连接,第十三电阻r13一端和第十二电阻r12另一端连接,第五运算放大器u5反相端连接在第十二电阻r12和第十三电阻r13之间,第五三级管q5发射极连接在第五运算放大器u5输出端和第十二电阻r12之间,第五三级管q5基极和第十四电阻r14一端连接,第十五电阻r15一端和第五三级管q5集电极连接,第十五电阻r15和第五三级管q5集电极间设置有第三连接端子p3,第六三级管q6集电极和第四运算放大器u4输出端连接,第七mos管q7基极和第二运算放大器u2输出端连接,第六三级管q6发射极、第七电阻r7另一端、第十三电阻r13另一端、第十四电阻r14另一端、第十五电阻r15另一端和接地端连接。

4、进一步的,所述操作模块还包括第六运算放大器u6、第十六电阻r16、第二二极管d2、第一电容c1,所述第六运算放大器u6同相端连接在第三mos管q3栅极和第一运算放大器u1同相端之间,第六运算放大器u6反相端和第十六电阻r16一端连接,第十六电阻r16另一端和第六运算放大器u6输出端连接,第二二极管d2阳极连接在第十六电阻r16和第六运算放大器u6输出端之间,第二二极管d2阴极连接在第一二极管d1阴极、第一运算放大器u1反相端、第二运算放大器u2同相端之间,第一电容c1一端连接在第一二极管d1阴极、第二二极管d2阴极、第一运算放大器u1反相端之间,第一电容c1另一端和接地端连接。

5、进一步的,所述操作模块还包括第四连接端子p4、第七mos管q7、第三二极管d3,所述第七mos管q7漏极连接在第二运算放大器u2同相端和第一运算放大器u1反相端之间,第七mos管q7栅极和第三二极管d3阳极连接,第七mos管q7栅极和第三二极管d3阳极之间设置有第四连接端子p4,第三二极管d3阴极连接在第五三级管q5基极和第十四电阻r14之间,第七mos管q7源极和接地端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操作模块还包括第十七电阻r17、第四发光极管d4,所述第十七电阻r17一端连接在第三二极管d3阳极和第七mos管q7栅极之间,第四发光极管d4一端和第十七电阻r17另一端连接,第四发光极管d4另一端和接地端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操作模块还包括第十八电阻r18,所述第十八电阻r18一端和第二mos管q2栅极连接,第十八电阻r18另一端和接地端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操作模块还包括第十九电阻r19,所述第十九电阻r19一端连接在第四mos管q4栅极和第一运算放大器u1输出端之间,第十九电阻r19另一端和接地端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操作模块还包括第二十电阻r20,所述第二十电阻r20一端连接在第四mos管q4源极和第三运算放大器u3同相端之间,第二十电阻r20另一端和接地端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操作模块还包括第二一电阻r21,所述第二一电阻r21一端连接在第七mos管q7栅极和q8基极之间,第二一电阻r21另一端和接地端连接。

11、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

12、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语音指令的方式对设备进行操作,可以基于因环境噪声产生的音频信号的最大幅值进行固态屏蔽,能在因人为使用电子设备或人员交流所产生持续的非指令性音频信号时使屏蔽的状态转为动态屏蔽状态,提高操作灵敏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音响装置的操作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模块包括第一连接端子、第二连接端子、第一三级管、第二MOS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三级管发射极和第一连接端子连接,第一三级管基极和第一电阻一端连接,第二MOS管源极和电源连接,第二MOS管栅极和第二连接端子连接,第二MOS管漏极连接在第一三级管基极和第一电阻之间,第二电阻一端连接在第二MOS管漏极、第一三级管基极、第一电阻之间,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和接地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音响装置的操作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模块还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第二运算放大器、第三MOS管、第四MOS管、第一二极管、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一三级管集电极和第一运算放大器同相端连接,第三电阻一端和电源连接,第四电阻一端和第三电阻另一端连接,第三MOS管源极连接在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之间,第三MOS管漏极和第一二极管阳极连接,第一二极管阴极和第一运算放大器反相端连接,第三MOS管栅极和第一运算放大器同相端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输出端和第四MOS管栅极连接,第四MOS管漏极连接在第一三级管集电极和第一运算放大器同相端之间,第二运算放大器同相端连接在第一二极管阴极和第一运算放大器反相端之间,第二运算放大器反相端连接在第一运算放大器同相端和第三MOS管栅极之间,第四电阻另一端和接地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音响装置的操作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模块还包括第三连接端子、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第十三电阻、第十四电阻、第十五电阻、第三运算放大器、第四运算放大器、第五运算放大器、第五三级管、第六三级管,所述第三运算放大器同相端和第四MOS管源极连接,第三运算放大器反相端和第五电阻一端连接,第五电阻另一端和第三运算放大器输出端连接,第六电阻一端连接在第四MOS管漏极和第一三级管集电极之间,第七电阻一端和第六电阻另一端连接,第四运算放大器同相端连接在第六电阻和第七电阻之间,第四运算放大器输出端和第八电阻一端连接,第九电阻一端和第八电阻另一端连接,第四运算放大器反相端连接在第八电阻和第九电阻之间,第九电阻另一端连接在第三运算放大器输出端和第五电阻之间,第十一电阻一端连接在第四运算放大器输出端和第八电阻之间,第十电阻一端和第十一电阻另一端连接,第十电阻另一端连接在第三运算放大器输出端、第五电阻、第九电阻之间,第五运算放大器同相端连接在第十电阻和第十一电阻之间,第五运算放大器输出端和第十二电阻一端连接,第十三电阻一端和第十二电阻另一端连接,第五运算放大器反相端连接在第十二电阻和第十三电阻之间,第五三级管发射极连接在第五运算放大器输出端和第十二电阻之间,第五三级管基极和第十四电阻一端连接,第十五电阻一端和第五三级管集电极连接,第十五电阻和第五三级管集电极间设置有第三连接端子,第六三级管集电极和第四运算放大器输出端连接,第七MOS管基极和第二运算放大器输出端连接,第六三级管发射极、第七电阻另一端、第十三电阻另一端、第十四电阻另一端、第十五电阻另一端和接地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音响装置的操作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模块还包括第六运算放大器、第十六电阻、第二二极管、第一电容,所述第六运算放大器同相端连接在第三MOS管栅极和第一运算放大器同相端之间,第六运算放大器反相端和第十六电阻一端连接,第十六电阻另一端和第六运算放大器输出端连接,第二二极管阳极连接在第十六电阻和第六运算放大器输出端之间,第二二极管阴极连接在第一二极管阴极、第一运算放大器反相端、第二运算放大器同相端之间,第一电容一端连接在第一二极管阴极、第二二极管阴极、第一运算放大器反相端之间,第一电容另一端和接地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音响装置的操作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模块还包括第四连接端子、第七MOS管、第三二极管,第七MOS管漏极连接在第二运算放大器同相端和第一运算放大器反相端之间,第七MOS管栅极和第三二极管阳极连接,第七MOS管栅极和第三二极管阳极之间设置有第四连接端子,第三二极管阴极连接在第五三级管基极和第十四电阻之间,第七MOS管源极和接地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音响装置的操作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模块还包括第十七电阻、第四发光极管,所述第十七电阻一端连接在第三二极管阳极和第七MOS管栅极之间,第四发光极管一端和第十七电阻另一端连接,第四发光极管另一端和接地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音响装置的操作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模块还包括第十八电阻,所述第十八电阻一端和第二MOS管栅极连接,第十八电阻另一端和接地端连接。

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音响装置的操作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模块包括第一连接端子、第二连接端子、第一三级管、第二mos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三级管发射极和第一连接端子连接,第一三级管基极和第一电阻一端连接,第二mos管源极和电源连接,第二mos管栅极和第二连接端子连接,第二mos管漏极连接在第一三级管基极和第一电阻之间,第二电阻一端连接在第二mos管漏极、第一三级管基极、第一电阻之间,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和接地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音响装置的操作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模块还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第二运算放大器、第三mos管、第四mos管、第一二极管、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一三级管集电极和第一运算放大器同相端连接,第三电阻一端和电源连接,第四电阻一端和第三电阻另一端连接,第三mos管源极连接在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之间,第三mos管漏极和第一二极管阳极连接,第一二极管阴极和第一运算放大器反相端连接,第三mos管栅极和第一运算放大器同相端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输出端和第四mos管栅极连接,第四mos管漏极连接在第一三级管集电极和第一运算放大器同相端之间,第二运算放大器同相端连接在第一二极管阴极和第一运算放大器反相端之间,第二运算放大器反相端连接在第一运算放大器同相端和第三mos管栅极之间,第四电阻另一端和接地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音响装置的操作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模块还包括第三连接端子、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第十三电阻、第十四电阻、第十五电阻、第三运算放大器、第四运算放大器、第五运算放大器、第五三级管、第六三级管,所述第三运算放大器同相端和第四mos管源极连接,第三运算放大器反相端和第五电阻一端连接,第五电阻另一端和第三运算放大器输出端连接,第六电阻一端连接在第四mos管漏极和第一三级管集电极之间,第七电阻一端和第六电阻另一端连接,第四运算放大器同相端连接在第六电阻和第七电阻之间,第四运算放大器输出端和第八电阻一端连接,第九电阻一端和第八电阻另一端连接,第四运算放大器反相端连接在第八电阻和第九电阻之间,第九电阻另一端连接在第三运算放大器输出端和第五电阻之间,第十一电阻一端连接在第四运算放大器输出端和第八电阻之间,第十电阻一端和第十一电阻另一端连接,第十电阻另一端连接在第三运算放大器输出端、第五电阻、第九电阻之间,第五运算放大器同相端连接在第十电阻和第十一电阻之间,第五运算放大器输出端和第十二电阻一端连接,第十三电阻一端和第十二电阻另一端连接,第五运算放大器反相端连接在第十二电阻和第十三电阻之间,第五三级管发射极连接在第五运算放大器输出端和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锐祥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锐丰音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