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集成吸收式制冷的压缩机进气冷却系统及其工作方法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集成吸收式制冷的压缩机进气冷却系统及其工作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28035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0: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压缩机进气冷却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集成吸收式制冷的压缩机进气冷却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包括低温蓄热器、高温蓄热器、吸收式制冷机以及依次连接的进气冷却器、空气压缩机、排气换热器和储气室;所述吸收式制冷机的冷冻水进口和冷冻水出口,均与所述进气冷却器连接;所述低温蓄热器的蓄热介质出口与所述排气换热器的液侧进口连接,所述排气换热器的液侧出口管道分为两路,第一路与所述高温蓄热器的蓄热介质进口连接,第二路与所述吸收式制冷机的蓄热介质进口连接,所述吸收式制冷机的蓄热介质出口接入所述低温蓄热器和排气换热器的液侧进口之间的管路。突破了规蒸发冷却或喷雾冷却的技术限制,大幅提高压缩机进气冷却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压缩机进气冷却,特别涉及一种集成吸收式制冷的压缩机进气冷却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1、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
技术介绍
,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2、新能源发电产业增长迅猛,风电、光伏装机量均已跃居世界首位。然而,风、光电固有的波动性和间歇性会降低电网稳定性,而其反调峰特性则会加剧电网负荷峰谷差。在当前新能源电力大规模并网的背景下,发展储能技术成为应对波动性新能源消纳和电网调峰问题的最经济、有效的技术选择。

3、压缩空气储能是最具发展前景的大规模物理储能技术之一,具有储能容量大、寿命长和成本低等优势,非常适合电网储能应用场景。压缩机是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核心装备,其作用是将富余电能转化为空气的热能和压力势能,因而压缩机运行能耗直接决定了储能阶段效率,进而影响储能系统整体转换效率。从热力学角度看,压缩机运行能耗受进气温度影响较为显著,两者呈正相关关系。在夏季或炎热干旱地区,压缩机较高的进气温度会导致其运行能耗增加,进而降低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效率,因而进气冷却对于提高压缩机能效水平以及储能效率具有实际意义。

4、常规压缩机进气冷却技术有喷雾冷却和蒸发冷却,两者都利用常温液态水作为冷却介质,借助水在未饱和空气中的汽化吸热过程使进气温度降低,最高可将进气冷却至其湿球温度附近。然而,上述技术的冷却效果取决于冷却水温度和空气湿度,在高温环境中冷却水温度往往也较高,而高湿环境的湿球温度与干球温度相差不大,故两者应用于湿热地区时均难以达到理想冷却效果,且不具备主动调节压缩机进气温度的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集成吸收式制冷的压缩机进气冷却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利用部分回收的压缩热驱动吸收式制冷机取冷冻水作为冷却介质,对压缩机进气进行冷却,压缩机进气温度可被充分冷却至低于环境空气湿球温度,从而突破常规蒸发冷却或喷雾冷却的技术限制,大幅提高压缩机进气冷却效果。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集成吸收式制冷的压缩机进气冷却系统。

4、一种集成吸收式制冷的压缩机进气冷却系统,包括低温蓄热器、高温蓄热器、吸收式制冷机以及依次连接的进气冷却器、空气压缩机、排气换热器和储气室;

5、所述吸收式制冷机的冷冻水进口和冷冻水出口,均与所述进气冷却器连接;

6、所述低温蓄热器的蓄热介质出口与所述排气换热器的液侧进口连接,所述排气换热器的液侧出口管道分为两路,第一路与所述高温蓄热器的蓄热介质进口连接,第二路与所述吸收式制冷机的蓄热介质进口连接,所述吸收式制冷机的蓄热介质出口接入所述低温蓄热器和排气换热器的液侧进口之间的管路。

7、进一步地,还包括:蒸发预冷器、喷淋水泵、喷淋水调节阀和喷淋装置;

8、所述蒸发预冷器的喷淋水出口依次与喷淋水泵、喷淋水调节阀和喷淋装置连接;

9、所述喷淋装置设置在蒸发预冷器的蒸发冷却管束上部。

10、进一步地,所述蒸发预冷器的一次风进口和二次风进口均外界环境连通,由一次风进口进入的一次风在蒸发冷却管束的管内部流动,由二次风进口进入的二次风蒸发冷却管束的管外部流动,蒸发预冷器的一次风出口与进气冷却器的空气进口连通。

11、进一步地,所述空气压缩机还与电动机连接。

12、进一步地,所述进气冷却器的冷冻水进口经冷冻水循环泵与吸收式制冷机的冷冻水出口连接。

13、进一步地,所述低温蓄热器的蓄热介质出口经第一增压泵与排气换热器的液侧进口连接。

14、进一步地,所述吸收式制冷机的蓄热介质出口依次经第二增压泵和旁路截止阀接入第一增压泵和所述排气换热器的液侧进口之间管路。

15、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路经旁路调节阀与吸收式制冷机的蓄热介质进口连接。

16、进一步地,所述吸收式制冷机为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或氨水吸收式制冷机。

17、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如第一方面所述一种集成吸收式制冷的压缩机进气冷却系统的工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8、空气压缩机的进气通过进气冷却器降温后,空气压缩机排出的压缩空气在排气换热器中与蓄热介质进行换热后,进入储气室;

19、所述蓄热介质与所述压缩空气进行换热后,第一路进入高温蓄热器储存,第二路进入吸收式制冷机进行换热,换热后的蓄热介质与低温蓄热器存储的蓄热介质一起进入所述排气换热器;

20、所述冷冻水在进气冷却器和吸收式制冷机之间循环,对空气压缩机的进气进行降温。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22、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集成吸收式制冷的压缩机进气冷却系统,其利用部分回收的压缩热驱动吸收式制冷机取冷冻水作为冷却介质,对压缩机进气进行冷却,系统内部能量利用更充分,压缩机进气温度可被充分冷却至低于环境空气湿球温度,从而突破常规蒸发冷却或喷雾冷却的技术限制,大幅提高压缩机进气冷却效果,显著降低压缩机运行能耗,提高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储能阶段效率。

23、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集成吸收式制冷的压缩机进气冷却系统,其蒸发预冷器和进气冷却器均采用间接换热方式,不增加进气湿度,压缩机排气降温过程不需设置冷凝水排水措施,同时使用吸收式制冷机制取的冷冻水作为冷却介质,进气冷却器冷热侧换热平均温差大,换热面积小,进气道结构更加紧凑。

24、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集成吸收式制冷的压缩机进气冷却系统,其通过主动降低进气冷却器冷却介质温度,可拓宽压缩机进气温度调节范围,提高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运行灵活性,适应更复杂的应用场景。

25、4、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集成吸收式制冷的压缩机进气冷却系统,其流程简单、设备成熟可靠、易于安装维护,且压缩热利用充分、运行成本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成吸收式制冷的压缩机进气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低温蓄热器、高温蓄热器、吸收式制冷机以及依次连接的进气冷却器、空气压缩机、排气换热器和储气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吸收式制冷的压缩机进气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蒸发预冷器、喷淋水泵、喷淋水调节阀和喷淋装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成吸收式制冷的压缩机进气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预冷器的一次风进口和二次风进口均外界环境连通,由一次风进口进入的一次风在蒸发冷却管束的管内部流动,由二次风进口进入的二次风蒸发冷却管束的管外部流动,蒸发预冷器的一次风出口与进气冷却器的空气进口连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吸收式制冷的压缩机进气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压缩机还与电动机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吸收式制冷的压缩机进气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冷却器的冷冻水进口经冷冻水循环泵与吸收式制冷机的冷冻水出口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吸收式制冷的压缩机进气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蓄热器的蓄热介质出口经第一增压泵与排气换热器的液侧进口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集成吸收式制冷的压缩机进气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式制冷机的蓄热介质出口依次经第二增压泵和旁路截止阀接入第一增压泵和所述排气换热器的液侧进口之间管路。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吸收式制冷的压缩机进气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路经旁路调节阀与吸收式制冷机的蓄热介质进口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吸收式制冷的压缩机进气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式制冷机为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或氨水吸收式制冷机。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集成吸收式制冷的压缩机进气冷却系统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吸收式制冷的压缩机进气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低温蓄热器、高温蓄热器、吸收式制冷机以及依次连接的进气冷却器、空气压缩机、排气换热器和储气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吸收式制冷的压缩机进气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蒸发预冷器、喷淋水泵、喷淋水调节阀和喷淋装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成吸收式制冷的压缩机进气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预冷器的一次风进口和二次风进口均外界环境连通,由一次风进口进入的一次风在蒸发冷却管束的管内部流动,由二次风进口进入的二次风蒸发冷却管束的管外部流动,蒸发预冷器的一次风出口与进气冷却器的空气进口连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吸收式制冷的压缩机进气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压缩机还与电动机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吸收式制冷的压缩机进气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冷却器的冷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立刚王光磊杨俊波郑德升苗井泉翟煤源李琳徐震杨锐殷际朋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