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均匀下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27222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58
本技术公开了大米均匀下料装置,具体涉及大米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大米下料箱体,其为金属材质构件,所述大米下料箱体上端的一侧设有大米进料口,所述大米下料箱体内端面在大米进料口的下侧设有均料管,所述大米下料箱体内端面的两侧设有支撑凸板;所述大米下料箱体内端面在靠近均料管的一侧端面设有均料板。本技术在实际使用中时,通过设置的下料电机、传输支撑板、大米下料传输带、均料传输板和均料板,能够方便将大米通过均料传输板分隔传输,同时在均料板的设置状态下,能够将均料传输板之间多余的大米进行刮除,同时也能对较少的隔板之间进行大米添补,从而有效的增加大米下料输送的均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大米加工,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涉及大米均匀下料装置


技术介绍

1、大米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淀粉,所含的蛋白质主要是米谷蛋白,其次是米胶蛋白和球蛋白,其蛋白质的生物价和氨基酸的构成比例都比小麦、大麦、小米、玉米等禾谷类作物高,大米也能加工呈不同种类的食品,能促使奶粉中的酪蛋白形成疏松而又柔软的小凝块,使之容易消化吸收,目前在对大米进行加工时,需要对大米的下料进行控制,从而避免加工设备出现堵塞,从而对大米加工设备工作的效率造成影响。

2、为了避免大米在加工时出现堵塞,从而通常需要通过下料装置对大米的下料速度进行控制,从而避免大米加工设备出现堵塞,对其加工生产效率造成影响,但这种设备目前在对大米进行下料处理时,对大米下料的均匀性有待提高,且在下料速度较快时,对大米的下料的均匀性影响较大,造成其工作的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大米均匀下料装置,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增加大米下料输送的均匀性和稳定性进行调整。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大米均匀下料装置,包括大米下料箱体,其为金属材质构件,所述大米下料箱体上端的一侧设有大米进料口,所述大米下料箱体内端面在大米进料口的下侧设有均料管,所述大米下料箱体内端面的两侧设有支撑凸板;

3、所述大米下料箱体内端面在靠近均料管的一侧端面设有均料板,所述大米下料箱体外端面的一侧设有下料电机,所述下料电机的输出轴从大米下料箱体的侧面穿过,且延伸至其内侧,所述下料电机的输出轴在大米下料箱体的内侧设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外端面设有大米下料传输带,所述大米下料传输带的外端面设有均料传输板。

4、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大米下料箱体的下侧端面设有安装支撑腿,所述大米下料箱体的一侧端面设有箱门;

5、所述箱门与大米下料箱体的连接处设有连接转杆,所述箱门的一侧端面设有握把,所述大米下料箱体在远离箱门的一侧下端设有下料口。

6、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大米下料箱体内端面在靠近下料口的一侧设有导料板,所述大米下料箱体内侧大米下料传输带的内侧设有传输支撑板;

7、所述安装支撑腿的数量设有多个,且在大米下料箱体的下侧端面呈现阵列状态设置,所述连接转杆的数量设有多个,且在大米下料箱体主视方向的横向中心轴线的两侧呈现阵列状态设置。

8、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凸板的数量设有两个,且在大米下料箱体俯视方向的横向中心轴线的两侧呈现镜像状态设置;

9、所述均料板在主视方向呈现倾斜状态设置,且在主视方向与大米下料传输带呈现垂直状态设置,所述下料电机与外部控制设备呈现电连接状态。

10、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旋转杆的数量设有两个,所述大米下料传输带在主视方向呈现倾斜状态设置;

11、所述均料传输板的数量设有多个,且在大米下料传输带的外侧端面呈现阵列状态设置。

12、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料板在主视方向呈现倾斜状态设置,所述均料管的下端在主视方向呈现倾斜形状设置,所述大米下料传输带的内侧端面与传输支撑板的上侧端面相适配。

13、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4、本技术在实际使用中时,通过设置的下料电机、传输支撑板、大米下料传输带、均料传输板和均料板,能够方便将大米通过均料传输板分隔传输,同时在均料板的设置状态下,能够将均料传输板之间多余的大米进行刮除,同时也能对较少的隔板之间进行大米添补,从而有效的增加大米下料输送的均匀性,同时通过也能通过外部控制设备对下料电机进行控制,从而对大米下料的速度进行控制,增加大米在不同速度时都能对大米进行均匀下料输送,增加其操作的方便性和工作的稳定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大米均匀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米均匀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米下料箱体(1)的下侧端面设有安装支撑腿(2),所述大米下料箱体(1)的一侧端面设有箱门(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米均匀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米下料箱体(1)内端面在靠近下料口(3)的一侧设有导料板(9),所述大米下料箱体(1)内侧大米下料传输带(13)的内侧设有传输支撑板(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米均匀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凸板(15)的数量设有两个,且在大米下料箱体(1)俯视方向的横向中心轴线的两侧呈现镜像状态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米均匀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杆(11)的数量设有两个,所述大米下料传输带(13)在主视方向呈现倾斜状态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米均匀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板(9)在主视方向呈现倾斜状态设置,所述均料管(10)的下端在主视方向呈现倾斜形状设置,所述大米下料传输带(13)的内侧端面与传输支撑板(12)的上侧端面相适配。</p>...

【技术特征摘要】

1.大米均匀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米均匀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米下料箱体(1)的下侧端面设有安装支撑腿(2),所述大米下料箱体(1)的一侧端面设有箱门(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米均匀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米下料箱体(1)内端面在靠近下料口(3)的一侧设有导料板(9),所述大米下料箱体(1)内侧大米下料传输带(13)的内侧设有传输支撑板(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米均匀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光陈亮陈祥映李正柏简琴
申请(专利权)人:信阳市正兴粮油商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