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湿器及包括该加湿器的空气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6793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55
一种加湿器包括加湿元件,加湿芯部包括:与进气口和出气口连通的多个第一中空芯片和与进水口连通的多个第二中空芯片。第一中空芯片包括第一框部和在第一框部的两条相对边之间延伸的至少一个第一加强筋。第二中空芯片包括第二框部和在第二框部的两条相对边之间延伸的至少一个第二加强筋。第一中空芯片和第二中空芯片交替地重叠设置,透湿膜夹设在相邻的第一中空芯片和第二中空芯片之间,且第一加强筋与第二加强筋互相交叉,以形成多个透湿区域。并且,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倾斜延伸。该结构的加湿元件可改进对其中透湿膜的支承,防止变形,延长使用寿命。还涉及一种包括该加湿器的空气处理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空气调节技术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包括加湿器的空气处理设备,特别涉及对其加湿器的改进。


技术介绍

1、诸如空调机之类的空气处理设备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人们的生活中,以满足人们对于生活工作环境的需求。许多空气处理设备具有加湿功能,用以调节环境中的空气湿度。

2、目前常见的加湿器中,一种类型是将水输送到加湿器顶部,将水淋到加湿器的顶部上,水在重力作用下沿着加湿器的透湿膜向下浸透,干燥的风通过透湿膜时,水分会被风带走,从而起到加湿空气的作用。

3、还有一种类型的加湿器具有带毛细作用的滤芯,该滤芯浸在水槽中,在毛细作用下,水槽中的水沿着从下往上的方向被吸到滤芯的透湿膜上,以对吹过该滤芯的干燥风进行加湿。

4、现有的这些加湿器在应用过程中表现出来一些问题,例如透湿膜的吸水速度较慢,其能够容纳的吸水量也有限,使得加湿器的加湿量提升空间不大。而且,在长期的加湿使用之后,透湿膜容易变形,从而影响加湿器的加湿功能。

5、因此,对于空气处理设备的加湿器,存在对其结构进一步进行改进的需求,以提高加湿器的加湿能力,此外还能够延长加湿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是为了解决以上所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而作出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加湿器及包括该加湿器的空气处理设备,其能够切实提高加湿器的加湿量,进而保证加湿效率,进一步地,该加湿器还可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2、本技术的加湿器包括加湿元件,加湿元件具有进气口、出气口、进水口和加湿芯部,进气口和出气口与加湿芯部的相对两侧相连,供空气流入和流出加湿芯部,并且,通过进水口能够将水注入到加湿芯部中。其中,加湿芯部包括:与进气口和出气口连通的多个第一中空芯片,每个第一中空芯片包括第一框部和在第一框部的两条相对边之间延伸的至少一个第一加强筋;与进水口连通的多个第二中空芯片,每个第二中空芯片包括第二框部和在第二框部的两条相对边之间延伸的至少一个第二加强筋;以及多个透湿膜。其中,第一中空芯片和第二中空芯片交替地重叠设置,透湿膜夹设在相邻的第一中空芯片和第二中空芯片之间,且第一中空芯片和第二中空芯片布置成使得第一加强筋与第二加强筋互相交叉,以形成多个透湿区域。

3、在上述结构的加湿器中,由多个中空芯片叠置而形成加湿芯部,中空芯片的结构有助于提高加湿元件的强度。第一中空芯片和第二中空芯片交替设置,对透湿膜提供支承,从而透湿膜不易发生变形。第一中空芯片和第二中空芯片分别供水流和气流通过,可使水流和气流交叉,这也有助于减小对透湿膜的压力,减轻其变形。而且,中空芯片的结构允许直接向芯片内注水,能够实现快速加湿。

4、并且,第一加强筋被设置成相对于第一中空芯片的两条相对边倾斜。类似地,第二加强筋也可被设置成相对于第二中空芯片的两条相对边倾斜。第一和第二加强筋的该倾斜设置可便于空气和水流在中空芯片中的均匀分布,从而提升加湿效率。

5、在一种具体示例中,第一加强筋具有通向对应的透湿区域的至少一个第一通孔。同样地,第二加强筋具有通向对应的透湿区域的至少一个第二通孔。这样,可在提高中空芯片强度的同时又能确保水流量和气流量,而且还能减少流通阻力。例如,在一种示例中,第一中空芯片和/或第二中空芯片可为瓦楞板的形式。

6、较佳地,加湿元件的沿着高度方向的截面呈矩形形状,进气口和/或出气口可设置在该矩形的短边上。该矩形截面有助于提高加湿元件内的蓄水量,确保加湿能力,由此有助于加湿元件的小型化。

7、较佳地,相邻的第一加强筋之间具有第一间距,相邻的第二加强筋之间具有第二间距,第一间距小于第二间距。这样,透湿膜在额定水压的作用下不会产生大的变形,由此可防止空气侧的通道扁狭窄而导致的空气流动受阻。

8、较佳地,第一中空芯片具有第一厚度,第二中空芯片具有第二厚度,第二厚度小于第一厚度。这样的厚度设置可降低空气侧通风压损,还能避免加湿芯部因为水的吸力而粘合,而粘合部会没有水,从而影响加湿性能。另外,这样的设置还能避免因结垢而导致的透湿膜被水垢堵住而影响加湿能力。

9、较佳地,第二厚度与第一厚度之间的比值可以是在大于等于0.4以及小于1.0的范围之间。

10、较佳地,在加湿元件的底部设置有水端口,水端口充当进水口,并且还充当出水口。这样的结构可事先从底部向上补充水,有利于快速赶走空气,增加水与透湿膜的接触面积,提高加湿能力。而从位于底部的水端口排水,可确保补水时加湿元件中的压力均衡,防止透湿膜因受压而变形甚至破损。在停止加湿时,将水回收,可避免水中的细菌滋生。

11、在另一种较佳结构中,加湿元件还包括出水口,其中,进水口可设置在加湿元件的底部,出水口设置在加湿元件的顶部。这样的结构简单,方便进水和出水。当然,进水口和出水口的位置可以互换,即,进水口也可设置在加湿元件的顶部,出水口设置在加湿元件的底部。

12、较佳地,在加湿元件还包括以下部件中的至少一种:

13、设置在加湿元件的顶部和/或底部的固定框;

14、顶盘,顶盘设置在加湿元件的顶部;以及

15、底盘,底盘设置在加湿元件的底部。

16、固定框、顶盘和底盘的设置可形成框体结构,提高加湿器的强度和密封性。并且,进水口可设置在顶盘上,出水口可设置在底盘上。或者,进水口可设置在底盘上,出水口可设置在顶盘上。

17、较佳地,在顶盘上设有第一管部,在底盘上设有第二管部,第一管部和第二管部可分别与第二中空芯片相连通,并且第一管部和第二管部中的一个充当进水口,另一个充当出水口。

18、或者,在另一种具体示例中,第二管部充当进水口,而第一管部则在从第二管部向第二中空芯片注水的过程中用于排出第二中空芯片中的空气。

19、进一步地,加湿器还包括水箱和调节阀,水箱与第一管部和第二管部中充当进水口的那一个相连接,且调节阀设置在水箱与进水口之间。

20、本技术还涉及一种空气处理装置,该空气处理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加湿器。

21、较佳地,空气处理装置包括壳体,在壳体上设置有进风口、出风口和在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延伸的送风路径,其中加湿器位于送风路径中或者与送风路径相连通。

22、具有上述结构的加湿器以及包括该加湿器的空气处理装置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通过将多个中空芯片叠置而形成加湿芯部,能够提高加湿元件的强度;第一中空芯片和第二中空芯片的交替设置为透湿膜提供了支承,从而透湿膜不易发生变形;分别提供水流和气流专用的中空芯片,能够实现水流和气流的交叉流动,有助于减小对透湿膜的压力,减轻其变形,并由此确保了加湿器的加湿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湿器,所述加湿器包括加湿元件,所述加湿元件具有进气口、出气口、进水口和加湿芯部,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与所述加湿芯部的相对两侧相连,供空气流入和流出所述加湿芯部,并且,通过所述进水口能够将水注入到所述加湿芯部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芯部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筋具有通向对应的所述透湿区域的至少一个第一通孔;和/或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元件的沿着高度方向的截面呈矩形形状,其中,所述进气口和/或所述出气口设置在所述矩形的短边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第一加强筋之间具有第一间距,相邻的所述第二加强筋之间具有第二间距,所述第一间距小于所述第二间距。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空芯片具有第一厚度,所述第二中空芯片具有第二厚度,所述第二厚度小于第一厚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厚度与所述第一厚度之间的比值大于等于0.4,且小于1.0。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加湿元件的底部设置有水端口,所述水端口充当所述进水口,并且还充当出水口。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元件还包括出水口,其中,所述进水口设置在所述加湿元件的顶部,所述出水口设置在所述加湿元件的底部;或者所述进水口设置在所述加湿元件的顶部,所述出水口设置在所述加湿元件的底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加湿元件还包括以下部件中的至少一种: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盘上设有第一管部,所述底盘上设有第二管部,所述第一管部和所述第二管部分别与所述第二中空芯片相连通,其中,所述第一管部和所述第二管部中的一个充当所述进水口,另一个充当出水口。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盘上设有第一管部,所述底盘上设有第二管部,所述第一管部和所述第二管部分别与所述第二中空芯片相连通,其中,所述第二管部充当所述进水口,并且在从所述第二管部将水注入到所述第二中空芯片中的过程中,所述第一管部用于排出所述第二中空芯片中的空气。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器还包括水箱和调节阀,所述水箱与所述第一管部和第二管部中的充当进水口的一个相连接,且所述调节阀设置在所述水箱与所述进水口之间。

13.一种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处理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加湿器。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处理装置包括壳体,在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风口、出风口和在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延伸的送风路径,其中所述加湿器位于所述送风路径中或者与所述送风路径相连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湿器,所述加湿器包括加湿元件,所述加湿元件具有进气口、出气口、进水口和加湿芯部,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与所述加湿芯部的相对两侧相连,供空气流入和流出所述加湿芯部,并且,通过所述进水口能够将水注入到所述加湿芯部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芯部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筋具有通向对应的所述透湿区域的至少一个第一通孔;和/或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元件的沿着高度方向的截面呈矩形形状,其中,所述进气口和/或所述出气口设置在所述矩形的短边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第一加强筋之间具有第一间距,相邻的所述第二加强筋之间具有第二间距,所述第一间距小于所述第二间距。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空芯片具有第一厚度,所述第二中空芯片具有第二厚度,所述第二厚度小于第一厚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厚度与所述第一厚度之间的比值大于等于0.4,且小于1.0。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加湿元件的底部设置有水端口,所述水端口充当所述进水口,并且还充当出水口。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元件还包括出水口,其中,所述进水口设置在所述加湿元件的顶部,所述出水口设置在所述加湿元件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智稳
申请(专利权)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