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用于防控粉虱类害虫的丽蚜小蜂天敌引诱剂组合物及其用途制造技术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用于防控粉虱类害虫的丽蚜小蜂天敌引诱剂组合物及其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6494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绿色防控粉虱类害虫的丽蚜小蜂天敌引诱剂及其用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丽蚜小蜂天敌引诱剂,引诱剂由引诱剂主成分和溶剂组成;引诱剂主成分由虫害诱导植物挥发物、健康植物挥发物、蜜源花香挥发物、害虫粉虱相关挥发物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同时提供了上述丽蚜小蜂天敌引诱剂的用途:所述引诱剂可显著引诱丽蚜小蜂同时趋避粉虱类害虫。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引诱剂选择性好,且具有趋避害虫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涉及一种用于绿色防控粉虱类害虫的丽蚜小蜂天敌引诱剂及其用途。


技术介绍

1、生物防治作为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效益高、无污染、对人畜安全并且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特点,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受到广泛重视,而天敌昆虫作为一种特殊资源也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发达国家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发展天敌昆虫产业。目前世界上大约有150种天敌被商品化生产和销售,主要种类为赤眼蜂、草岭、捕食螨、小花蝽和瓢虫等,并取得了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2、烟粉虱(bemisia tabaci gennadius),别称棉粉虱、甘薯粉虱,其寄主范围十分广泛,能危害观赏植物、蔬菜、豆类谷类以及棉花等几百种作物,是世界范围的重要农业害虫之一。烟粉虱繁殖力非常强,在适宜寄主植物上雌性烟粉虱产卵量可达几百颗。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烟粉虱生长周期短,存在世代重叠现象,一旦发生其种群数量便会急剧增加。烟粉虱不仅会吸食植物汁液,还会诱发煤污病、传播病毒病从而降低作物产量,给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3、目前,对于烟粉虱防控常运用各种防治措施。育苗时严格消毒并且及时清除田间病株杂草,能够消灭卵和成虫,降低烟粉虱种群数量。此外,还可以采用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等措施,在烟粉虱发生初期,利用化学农药能够降低烟粉虱虫口密度;在大棚墙壁上安装五十目的防虫网可以避免外界烟粉虱进入大棚中,再加上烟粉虱成虫对黄色有强烈趋性,因此采用黄板诱集烟粉虱成虫进行捕杀是我国温室大棚普遍使用的一种措施。农业生产中种植诱集作物以减轻其对目标保护作物的危害,或者与芹菜、韭菜等作物间作在一定程度上对烟粉虱有趋避作用。若虫期的烟粉虱,可利用桨角蚜小蜂、恩蚜小蜂等寄生蜂进行防治。

4、然而化学药剂防治会使得烟粉虱对农药抗药性增强,还会对天敌昆虫的种群数量造成极大的威胁。悬挂黄板来诱集烟粉虱仅适合在密闭大棚使用,在大田中使用黄板不能有效防治烟粉虱;而密集的防虫筛网会影响大棚充足的通风,对作物的生长也极为不利。因此,综上而言,生物防治具有降低使用农药带来的风险,减少物理防治等耗费的人力物力。但由于寄生蜂体型小,在植被复杂的野外环境中搜高,如何通过引诱作用,提高其搜寻寄主害虫、提高寄生率,亟需研究。

5、自然界中各物种之间存在化学信息物质介导的通讯关系,是各物种间进行信息交流的介质。植物挥发物是昆虫定位寄主植物、寻找配偶、食物和栖境的重要嗅觉线索。目前,已有很多健康植物和寄生植物挥发物对天敌寄生蜂和害虫行为调控的相关报道。早在1991年takabayashi等人就发现健康玉米叶挥发物(z)-3-己烯-1-醇(叶醇)可以引诱粘虫绒茧蜂(apanteles kariyai watanabe);2021年陈文斌在《烟粉虱对三种寄主植物的选择性及植株挥发物对其选择行为的影响》的研究中发现茼麻挥发物中的乙酸叶醇酯(顺-3-己烯基乙酸酯)和芳樟醇在1、10、100μl/ml的浓度下对害虫q型烟粉虱有显著的吸引作用,而壬醛在高浓度下却对害虫烟粉虱有明显的驱避作用。分析还发现,化合物的浓度不同,对烟粉虱的影响也不相同,表明化合物的浓度会影响烟粉虱的选择性。芳樟醇、乙酸叶醇酯与壬醛这三种对烟粉虱具有趋向调控功能的挥发物组分可以作为潜在的引诱剂或趋避剂组分,为发挥烟粉虱的“推拉(push-pμll)”防控策略提供重要依据,以减少其对农作物的危害。2008年曹凤勤等人研究发现烟粉虱对番茄、甘蓝和辣椒挥发物中桉叶油醇、柠檬烯、月桂烯和芳樟醇等化合物表现出与浓度相关的正趋向性,而对丁香酚、α-蒎烯等表现出负趋向性;2019年狄贵秋等人的研究发现,松叶挥发物中的β-蒎烯对天敌卷蛾革腹茧蜂和害虫松瘿小卷蛾雄蛾均表现出引诱活性。总之,非寄主健康植物挥发物对远距离天敌搜寻定位具有一定的作用。

6、虫害诱导植物挥发物具有独特的性质,如可辨别性、特异性、节律性、系统性和群体性,对吸引寄生蜂有着最显著的作用。如1990年dicke等在研究二斑叶螨(t.urticae)诱导的菜豆互益素时,发现在4种有效组分中有3种是萜类化合物,另一种是水杨酸甲酯。2010年高媛媛等报道,水杨酸甲酯、茉莉酸甲酯和芳樟醇是水稻田重要的虫害诱导挥发物,对天敌赤眼蜂-亚洲玉米螟赤眼蜂具有显著的引诱活性。2015年takemoto等人研究发现,被蚜虫为害的蚕豆产生的水芹烯、正辛醛可以引诱寄生性天敌阿尔蚜茧蜂(aphidius ervi);2021年ayelo等人研究表明烟盲蝽(nesidiocoris tenuis)可以被番茄潜叶蛾和温室白粉虱为害后诱导产生的植物挥发物α-蒎烯、3-蒈烯、水芹烯、3-异丙基-6-亚甲基-1-环己烯、罗勒烯、β-石竹烯等吸引;2021年ayelo等人和2021年chan-shan c等人的研究中粉虱为害番茄植株后诱导产生的月桂烯、3-蒈烯、β-石竹烯、罗勒烯、水芹烯可以吸引丽蚜小蜂。

7、蜜源植物挥发物对访花昆虫也具有一定的引诱作用,趋向取食后对寄生蜂的寄生能力也有不同的促进和提高。尚利娜等在《长白山地区访花昆虫与蜜源植物的协同适应》中研究发现,蜜源植物对访花昆虫尤其是膜翅目类昆虫(含丽蚜小蜂)具有显著的引诱作用,初步鉴定蜜源植物挥发性化合物有二羟基丙酮(多羟基酮糖,是最简单的酮糖)、乙酸、甲酸、顺式-9,12-十八碳二烯酸和苯酚等。

8、害虫信息素、及其寄主的粪便和分泌物(也叫蜜露,具有一定的粘性)挥发物等可作为利他素,对寄生蜂天敌具有引诱作用,并且还会对害虫行为具有调控作用。boo,ks和yang,jp(2000)发现,螟黄赤眼蜂会利用棉铃虫的性信息素(z)-11乙酸十六酯和(e)-12乙酸十四酯搜寻棉铃虫的卵;2022年ayelo等报道丽蚜小蜂会被温室白粉虱的蜜露吸引。2019年李晓维等研究发现西花蓟马在遭到天敌昆虫攻击时会释放报警信息素,对同种的其他若虫和成虫有驱避作用,并且可以降低雌虫的产卵率;2019年杨超霞等综述了蚜虫遇到天敌昆虫时释放报警信息素[反]-β-法尼烯(eβf)在蚜虫防控中的应用进展,研究发现,报警信息素eβf不仅对蚜虫具有趋避作用,同时可以吸引蚜虫捕食性天敌瓢虫、食蚜蝇、草蛉以及寄生性天敌寄生蜂等,使其定位在植株上蚜虫,从而降低蚜虫种群数量,适于“推-拉”害虫防治策略。2018年李雪等人发现从雄性华北大黑鳃金龟后肠提取物中鉴定出的顺-9-十八烯醛和乙酸顺-9-十八烯酯对雄虫和雌虫均有吸引作用。

9、害虫烟粉虱体表密被一层蜡粉,杀虫剂很难渗入其体内,其抗药性强,化学防治难以奏效,烟粉虱成虫体小且具有两翅,能借助气流长距离飞行扩散,加上其寄主植物范围宽,年发生世代多,繁殖力强。因此,当烟粉虱暴发为害时,单一使用某种防治措施不能持续有效控制,应该使用多种防控方式相互结合。目前最佳绿色防控方法就是充分发挥天敌控害,重点抓好活动性弱的若虫期的防治,压低虫源基数。人工释放的寄生蜂在自然界中搜寻寄主能力弱,因此通过研究天敌引诱机理、发展引诱技术,复壮、有效扩繁卵寄生蜂防治烟粉虱,恰能在较大程度上弥补性诱和人工放蜂技术在害虫防控上的短板。并且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丽蚜小蜂天敌引诱剂,其特征在于:引诱剂由引诱剂主成分和溶剂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丽蚜小蜂天敌引诱剂,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丽蚜小蜂天敌引诱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诱剂中,引诱剂主成分的体积浓度为1~10%。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丽蚜小蜂天敌引诱剂,其特征在于:引诱剂主成分由体积比为10:5:6:0.8的芳樟醇:β-蒎烯:乙酸叶醇酯、癸烷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丽蚜小蜂天敌引诱剂,其特征在于: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丽蚜小蜂天敌引诱剂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诱剂可引诱丽蚜小蜂同时趋避粉虱类害虫。

【技术特征摘要】

1.丽蚜小蜂天敌引诱剂,其特征在于:引诱剂由引诱剂主成分和溶剂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丽蚜小蜂天敌引诱剂,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丽蚜小蜂天敌引诱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诱剂中,引诱剂主成分的体积浓度为1~10%。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丽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敬丽梁敏敏熊秋雨于斌谢振岗赵金浩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