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跃层的施工电梯附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6173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5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跃层的施工电梯附墙结构,属于电梯施工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施工电梯附墙结构稳定性差,不便于安装的问题;其设置于第一楼层和第二楼层之间,包括固定在第一楼层上的固定脚,固定脚与辅助导轨的底部固定连接,辅助导轨的上部一侧通过两根斜拉管与第一楼层底板固定连接,辅助导轨的上部另一侧通过辅助附墙与施工电梯的主导轨架固定相连,第一楼层和第二楼层均通过标准附墙与主导轨架固定连接。本方案中,采用辅助导轨作为辅助附墙的附着点,在跃层中降低了辅助附墙高度,可以有效将附墙高度控制在10.5m内,安装简单,缩减了安装工期,减少了成本投入;且利用固定脚和斜拉管有效地增强了辅助导轨与第一楼层的连接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梯施工,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跃层的施工电梯附墙结构


技术介绍

1、施工电梯是项目施工中的重要垂直运输工具。施工电梯一般安装和附着在结构外侧,在完成室内装修工作或者室内正式电梯安装完成后可进行拆除。施工电梯的安装需要设置附墙架将施工电梯的导轨架与建筑物直接进行联结,用以保持导轨架与整体结构的稳定。沿导轨架高度,一般每个3-10.5m安装一个附墙架。

2、随着建筑工程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超高高层建筑普遍设计为高大空间,建筑结构形式复杂,造型特殊。部分建筑在楼层内部设置有空中花园,存在跃层结构,跨越多层无楼板,部分相邻楼层板之间的高差达11.1m。并且因为建筑造型复杂导致施工电梯只能定位在跃层位置。在施工过程中材料垂直运输采用的施工电梯附墙高度一般不超过10.5m,层高过高给施工电梯的轨道附墙固定带来一定的困扰,常用的增加钢横梁、钢立柱、悬挑钢结构支架等作为施工电梯附墙的附着点,再连接标准附墙装置,操作麻烦,稳定性较差,成本较高,空间占用大,整体实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跃层的施工电梯附墙结构,解决了现有施工电梯附墙结构稳定性差的问题。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提供一种用于跃层的施工电梯附墙结构,设置于第一楼层和第二楼层之间,第二楼层位于第一楼层上方,其包括固定在第一楼层上的四个固定脚,四个固定脚均与辅助导轨的底部固定连接,辅助导轨的上部一侧通过两根斜拉管与第一楼层底板固定连接,辅助导轨的上部另一侧通过辅助附墙与施工电梯的主导轨架固定相连,第一楼层和第二楼层均通过标准附墙与主导轨架固定连接。

4、本方案中,采用辅助导轨作为辅助附墙的附着点,在跃层中降低了辅助附墙高度,可以有效将附墙高度控制在10.5m内,相较于钢横梁、钢立柱、悬挑钢结构支架等作为施工电梯附墙的附着点,安装简单,缩减了安装工期,减少了成本投入;且利用固定脚和斜拉管有效地增强了辅助导轨与第一楼层的连接强度。

5、进一步地,辅助导轨架包括多个依次竖直固定连接的标准节,位于辅助导轨架底部的标准节与固定脚螺栓连接;辅助导轨架采用标准节,安装便捷,连接稳定。

6、进一步地,辅助导轨架高度为4.5m,且由3节标准节竖直连接组成,3节标准节安装在跃层中,提供了辅助附墙的附着点,降低了辅助附墙的安装高度的同时增强辅助附墙的稳定性,符合施工要求。

7、进一步地,固定脚包括与底面螺杆固定的固定板,固定板上焊接有立柱,立柱均焊接有套筒,套筒与标准节螺栓连接;通过立柱与标准节的螺栓连接,便于安装的同时,提高了标椎节与第一楼层的连接强度。

8、进一步地,固定板上位于立柱的四周处均开设有螺杆配合的连接孔;螺杆依次穿过连接孔和第一楼层,并将两头暴露在外的螺纹端与螺母固定连接;通过螺杆提高了固定板与第一楼层的连接强度。

9、进一步地,两根斜拉管的一端均与辅助导轨架铰接,两根斜拉管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底座铰接,两个底座通过双头螺杆固定在楼层底板上。

10、进一步地,双头螺杆贯穿底座和第一楼层,其两个螺纹端均螺纹连接有螺母;采用双头螺杆提高了底座与第一楼层的连接强度。

11、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跃层的施工电梯附墙结构,其有益效果为:

12、本技术便于施工电梯在楼层内跃层部位的进行附墙,确保了施工电梯与建筑物结构的有效连接,保证了施工电梯运行的安全及稳定性;利用辅助导轨架采用辅助导轨作为辅助附墙的附着点,在跃层中降低了辅助附墙高度,可以有效将附墙高度控制在10.5m内,且利用固定脚和斜拉管有效地增强了辅助导轨与第一楼层的连接强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跃层的施工电梯附墙结构,设置于第一楼层(5)和第二楼层(8)之间,所述第二楼层(8)位于所述第一楼层(5)上方,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楼层(5)上的四个固定脚(1),四个所述固定脚(1)均与辅助导轨(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辅助导轨(2)的上部一侧通过两根斜拉管(3)与所述第一楼层(5)固定连接,所述辅助导轨(2)的上部另一侧通过辅助附墙(4)与施工电梯的主导轨架(7)固定相连,所述第一楼层(5)和所述第二楼层(8)均通过标准附墙(6)与主导轨架(7)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跃层的施工电梯附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导轨(2)包括多个依次竖直固定连接的标准节,位于所述辅助导轨(2)底部的所述标准节与所述固定脚(1)螺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跃层的施工电梯附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导轨(2)架的高度为4.5m,且由3节标准节竖直连接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跃层的施工电梯附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脚(1)包括与底面螺杆固定的固定板(11),所述固定板(11)上焊接有立柱(12),立柱(12)上焊接有套筒(13),套筒(13)均与所述标准节螺栓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跃层的施工电梯附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1)上位于所述立柱(12)的四周处均开设有所述螺杆配合的连接孔;所述螺杆依次穿过所述连接孔和所述第一楼层(5),并将两暴露在外的螺纹端与螺母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跃层的施工电梯附墙结构,其特征在于:两根斜拉管(3)的一端均与所述辅助导轨(2)架铰接,两根斜拉管(3)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底座(31)铰接,两个底座(31)通过双头螺杆(32)固定在所述楼层(5)底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跃层的施工电梯附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头螺杆(32)贯穿所述底座(31)和所述第一楼层(5)底板,其两个螺纹端均螺纹连接有螺母。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跃层的施工电梯附墙结构,设置于第一楼层(5)和第二楼层(8)之间,所述第二楼层(8)位于所述第一楼层(5)上方,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楼层(5)上的四个固定脚(1),四个所述固定脚(1)均与辅助导轨(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辅助导轨(2)的上部一侧通过两根斜拉管(3)与所述第一楼层(5)固定连接,所述辅助导轨(2)的上部另一侧通过辅助附墙(4)与施工电梯的主导轨架(7)固定相连,所述第一楼层(5)和所述第二楼层(8)均通过标准附墙(6)与主导轨架(7)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跃层的施工电梯附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导轨(2)包括多个依次竖直固定连接的标准节,位于所述辅助导轨(2)底部的所述标准节与所述固定脚(1)螺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跃层的施工电梯附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导轨(2)架的高度为4.5m,且由3节标准节竖直连接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创源苑博睿简金昌冯天明谭文超叶伟敏张槐财谢亮亮游建波袁阳席磊赫义亮张站盛曾琳李志强刘仁兴杨艳静张花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一局集团华南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