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场集电线路用防雷预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25950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50
本技术涉及集电线路防雷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风场集电线路用防雷预防装置,包括环氧管,环氧管两端设有立柱,立柱远离环氧管的一端设有固定柱,固定柱的四周均设有支撑杆,支撑杆底端设有两个插杆,插杆的一端设有底座,底座远离插杆的两端均设有对接槽,两个插杆远离底座的一端分别设有第一弧形夹板以及第二弧形夹板,第一弧形夹板顶端设有第一限位槽,第二弧形夹板底端设有第二限位槽,两个弧形夹板两侧均设有通孔,通孔与对接槽之间连接设有螺杆,螺杆配套设有固定螺帽,第两个弧形夹板的底端设有安装孔,本技术通过弧形夹板将避雷线进行固定,插杆对弧形夹板的位置进行限位,使避雷线经受螺帽和夹板的双层固定,结构更加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集电线路防雷,具体为一种风场集电线路用防雷预防装置


技术介绍

1、风电场输电线路是连接风电机组、变电所与电力网的一个传送电能的系统,按传输媒介分为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特殊情况如:地面狭窄、线路拥挤、穿越重要地区、森林保护等特殊要求除外,架空输电线路是由绝缘子将导线架设在杆塔上,并与风电场或变电站互相连接,构成电力系统或电力网,用以输送电能,在集电线路中,为了防止雷电绕击,通常采用避雷线和避雷器对雷电引起的跳闸进行预防。

2、经检索,中国专利号cn210092840u公开了一种风场集电线路用防雷预防装置,包括:避雷器组件,其包括环氧管和陶瓷护套,环氧管的外侧壁设有陶瓷护套;连接组件,其包括柱座、第一螺纹杆、固定柱、第二螺纹杆和支撑杆,柱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柱座的顶部螺纹连接有固定柱。本技术通过第二绝缘螺帽旋入支撑杆处,再将接线端子滑入支撑杆上,最后将第一绝缘螺帽旋入支撑杆上,使第二绝缘螺帽和第一绝缘螺帽对接线端子进行夹持固定,从而对避雷线组件与避雷器组件进行安装,当需要进行拆卸检修时,将第一绝缘螺帽旋出再将接线端子取出,对避雷线组件进行拆卸,且柱座和固定柱均可拆卸,使避雷线组件与避雷器组件的安装更加灵活。

3、上述专利产品使避雷线组件与避雷器组件的安装更加灵活,但上述专利产品中的避雷线通过两个绝缘螺帽的之间的拧紧实现固定,在实际使用中,避雷线设置在杆塔上,经由风吹,长时间后会导致螺帽松动,避雷线则无法固定。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场集电线路用防雷预防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风场集电线路用防雷预防装置,包括环氧管以及避雷线组件,所述环氧管两端设有立柱,所述立柱远离所述环氧管的一端设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四周均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设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插杆、底座、对接槽、第一弧形夹板、第二弧形夹板、第一限位槽、第二限位槽、安装孔、通孔、螺杆以及固定螺帽,所述支撑杆底端设有两个插杆,所述插杆的一端设有底座,所述底座远离所述插杆的两端均设有对接槽,两个所述插杆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分别设有第一弧形夹板以及第二弧形夹板,所述第一弧形夹板顶端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二弧形夹板底端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弧形夹板以及所述第二弧形夹板两侧均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对接槽之间连接设有螺杆,所述螺杆配套设有固定螺帽,所述第一弧形夹板以及所述第二弧形夹板的底端设有安装孔。

4、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限位槽与所述第二限位槽卡合。

5、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安装孔的直径尺寸与所述插杆的直径尺寸一致。

6、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避雷线组件包括立柱、固定柱、支撑杆、连接螺纹、第一螺帽、第二螺帽以及插孔,所述支撑杆远离所述固定柱的一端设有连接螺纹,所述支撑杆配套设有第一螺帽以及第二螺帽,所述第一螺帽和所述第二螺帽之间且位于所述支撑杆上设有两个插孔。

7、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两个所述插孔与所述插杆尺寸一致,所述固定组件位于所述第一螺帽和所述第二螺帽之间。

8、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环氧管外设有陶瓷护套。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针对上述专利产品中的避雷线通过两个绝缘螺帽的之间的拧紧实现固定,在实际使用中,避雷线设置在杆塔上,经由风吹,长时间后会导致螺帽松动,避雷线则无法固定问题,本申请采用了安装组件和限位组件,在现有两个螺帽之间增设固定组件,通过弧形夹板将避雷线进行固定,插杆对弧形夹板的位置进行限位,使避雷线在两侧螺帽的固定下再经受夹板的固定,结构更加稳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场集电线路用防雷预防装置,包括环氧管(1)以及避雷线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管(1)两端设有立柱(201),所述立柱(201)远离所述环氧管(1)的一端设有固定柱(202),所述固定柱(202)的四周均设有支撑杆(203),所述支撑杆(203)上设有固定组件(3),所述固定组件(3)包括插杆(301)、底座(302)、对接槽(303)、第一弧形夹板(304)、第二弧形夹板(305)、第一限位槽(306)、第二限位槽(307)、安装孔(308)、通孔(309)、螺杆(310)以及固定螺帽(311),所述支撑杆(203)底端设有两个插杆(301),所述插杆(301)的一端设有底座(302),所述底座(302)远离所述插杆(301)的两端均设有对接槽(303),两个所述插杆(301)远离所述底座(302)的一端分别设有第一弧形夹板(304)以及第二弧形夹板(305),所述第一弧形夹板(304)顶端设有第一限位槽(306),所述第二弧形夹板(305)底端设有第二限位槽(307),所述第一弧形夹板(304)以及所述第二弧形夹板(305)两侧均设有通孔(309),所述通孔(309)与所述对接槽(303)之间连接设有螺杆(310),所述螺杆(310)配套设有固定螺帽(311),所述第一弧形夹板(304)以及所述第二弧形夹板(305)的底端设有安装孔(30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场集电线路用防雷预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槽(306)与所述第二限位槽(307)卡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场集电线路用防雷预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308)的直径尺寸与所述插杆(301)的直径尺寸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场集电线路用防雷预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雷线组件(2)包括立柱(201)、固定柱(202)、支撑杆(203)、连接螺纹(204)、第一螺帽(205)、第二螺帽(206)以及插孔(207),所述支撑杆(203)远离所述固定柱(202)的一端设有连接螺纹(204),所述支撑杆(203)配套设有第一螺帽(205)以及第二螺帽(206),所述第一螺帽(205)和所述第二螺帽(206)之间且位于所述支撑杆(203)上设有两个插孔(20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风场集电线路用防雷预防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插孔(207)与所述插杆(301)尺寸一致,所述固定组件(3)位于所述第一螺帽(205)和所述第二螺帽(206)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场集电线路用防雷预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管(1)外设有陶瓷护套(10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场集电线路用防雷预防装置,包括环氧管(1)以及避雷线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管(1)两端设有立柱(201),所述立柱(201)远离所述环氧管(1)的一端设有固定柱(202),所述固定柱(202)的四周均设有支撑杆(203),所述支撑杆(203)上设有固定组件(3),所述固定组件(3)包括插杆(301)、底座(302)、对接槽(303)、第一弧形夹板(304)、第二弧形夹板(305)、第一限位槽(306)、第二限位槽(307)、安装孔(308)、通孔(309)、螺杆(310)以及固定螺帽(311),所述支撑杆(203)底端设有两个插杆(301),所述插杆(301)的一端设有底座(302),所述底座(302)远离所述插杆(301)的两端均设有对接槽(303),两个所述插杆(301)远离所述底座(302)的一端分别设有第一弧形夹板(304)以及第二弧形夹板(305),所述第一弧形夹板(304)顶端设有第一限位槽(306),所述第二弧形夹板(305)底端设有第二限位槽(307),所述第一弧形夹板(304)以及所述第二弧形夹板(305)两侧均设有通孔(309),所述通孔(309)与所述对接槽(303)之间连接设有螺杆(310),所述螺杆(310)配套设有固定螺帽(311),所述第一弧形夹板(304)以及所述第二弧形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涵阳王志勇鲍雷王莺歌李大超刘伟伟赵军杜刚韩显兴娄德志刘宇爽夏绍新王磊方川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营口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