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田间施用,具体涉及一种大豆根瘤菌田间施用设备。
技术介绍
1、根瘤菌是生物固氮作用中固氮率最高的一类微生物。根瘤菌与豆科植物的共生成为豆科植物固氮的一种重要方式,它可以为豆科植物提供所需氮量的30%-50%。因此,土壤中有效根瘤菌的数量是决定豆科植物产量的重要因素,而根瘤菌菌剂的使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土壤中根瘤菌的数量。目前,根瘤菌剂的使用主要以拌种为主,增产效果明显。但是拌种存在许多不足:一是拌种工序比较繁琐,增加劳动力;二是拌种时容易破坏种皮,影响种子发芽;三是拌种时若添加杀菌剂,容易降低根瘤菌活性;四是有的种子出厂时已包有杀菌杀虫等种衣剂,如果二次拌种,增加人工和生产成本。
2、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3、1、现有的大豆根瘤菌田间施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起垄施肥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通常起垄与施肥是同时进行的,需要首先进行起垄,接着由务农人员进行施肥,由于种植面积广,工作量较大,从而工作起来费事费力,往往难以达到理想中的实用效果;
4、2、现有的大豆根瘤菌田间施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现有的大豆根瘤菌田间施用设备通过施肥管进行施肥,施肥范围较小,工作效率低,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5、3、现有的大豆根瘤菌田间施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传统的大豆根瘤菌田间施用设备不具有对大豆根瘤菌液进行比例混合,导致降低了根瘤菌的活性,从而降低了施用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2、一种
3、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架的上端与电机的下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电机的下端与转杆的上端固定转动连接,所述转杆的下端与锥齿一的中部插接。
4、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锥齿一的一侧与锥齿二的一侧啮合连接,所述锥齿二的一侧与安装板的外侧转动连接,所述安装板的内侧与深耕刀的两侧转动连接。
5、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安装柱的内腔与伺服电机的外壁嵌入连接,所述伺服电机的上端与螺纹杆的下端固定转动连接。
6、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螺纹杆的上端与限位板的下端螺纹连接,所述限位板的上端与升降杆的下端固定连接。
7、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搅拌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一侧与箱体的一侧可拆卸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一侧设置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外壁设置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的外侧设置有刮板,所述转动杆的一侧设置有轴承。
8、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转动杆的一侧固定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的外壁与搅拌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搅拌杆的一端与刮板的一侧焊接,所述转动杆的一侧与轴承的中部插接。
9、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0、本技术提供一种大豆根瘤菌田间施用设备,通过支架、电机、转杆、锥齿一、锥齿二、安装板和深耕刀的共同作用下,可以使此大豆根瘤菌田间施用设备具备对田间进行翻土的功能,此改动通过支架固定安装与主体的上端,支架的上端可拆卸安装有电机,电机的下端固定转动连接有转杆,转杆的下端套接有锥齿一,锥齿一的一侧啮合连接有锥齿二,锥齿二的一侧设有安装板,两组安装板之间转动插接有深耕刀,在使用时,通过启动电机,电机的输出端带动转杆转动,转杆旋转带动锥齿一旋转,锥齿一通过与锥齿二啮合的作用下,同时锥齿二转动,锥齿二带动深耕刀在两组安装板之间转动,有效的对田间地面进行耕地。
11、本技术提供一种大豆根瘤菌田间施用设备,通过安装柱、伺服电机、螺纹杆、限位板和升降杆的共同作用下,可以使此大豆根瘤菌田间施用设备具备对安装喷管进行升降的功能,此改动通过安装柱的内腔底部嵌入安装有伺服电机,控制伺服电机启动,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带动螺纹杆转动,螺纹杆带动升降杆进行升降,从而达到对安装喷管的喷洒范围进行调节,进而对施肥范围进行调节,升降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通过设置限位板和与限位板相匹配的凹槽对升降杆进行限位。
12、本技术提供一种大豆根瘤菌田间施用设备,通过驱动电机、转动杆、搅拌杆、刮板和轴承的共同作用下,可以使此大豆根瘤菌田间施用设备具备对大豆根瘤菌液进行搅拌的功能,此改动通过驱动电机可拆卸安装与箱体的一侧,驱动电机的一侧固定转动连接有转动杆,通过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带动转动杆转动,转动杆带动搅拌杆将液体与水进行搅拌混合,进行配肥形成水肥,而刮板的设置,可以对箱体的底壁进行贴合刮除,避免大豆根瘤菌因液由长时间而产生堆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豆根瘤菌田间施用设备,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下端设置有镇压轮(2),所述镇压轮(2)的一侧设置有除草机构(3),所述主体(1)的下端设置有导轮(4),所述主体(1)的上端设置有升降机构(5),所述升降机构(5)的上端设置有安装喷管(6),所述安装喷管(6)的一侧设置有箱体(7),所述箱体(7)的内腔设置有搅拌机构(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豆根瘤菌田间施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31)的上端与电机(32)的下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电机(32)的下端与转杆(33)的上端固定转动连接,所述转杆(33)的下端与锥齿一(34)的中部插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豆根瘤菌田间施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锥齿一(34)的一侧与锥齿二(35)的一侧啮合连接,所述锥齿二(35)的一侧与安装板(36)的外侧转动连接,所述安装板(36)的内侧与深耕刀(37)的两侧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豆根瘤菌田间施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柱(51)的内腔与伺服电机(52)的外壁嵌入连接,所述伺服电机(5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大豆根瘤菌田间施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53)的上端与限位板(54)的下端螺纹连接,所述限位板(54)的上端与升降杆(55)的下端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豆根瘤菌田间施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8)包括驱动电机(81),所述驱动电机(81)的一侧与箱体(7)的一侧可拆卸连接,所述驱动电机(81)的一侧设置有转动杆(82),所述转动杆(82)的外壁设置有搅拌杆(83),所述搅拌杆(83)的外侧设置有刮板(84),所述转动杆(82)的一侧设置有轴承(8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大豆根瘤菌田间施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81)的输出端与转动杆(82)的一侧固定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82)的外壁与搅拌杆(8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搅拌杆(83)的一端与刮板(84)的一侧焊接,所述转动杆(82)的一侧与轴承(85)的中部插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豆根瘤菌田间施用设备,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下端设置有镇压轮(2),所述镇压轮(2)的一侧设置有除草机构(3),所述主体(1)的下端设置有导轮(4),所述主体(1)的上端设置有升降机构(5),所述升降机构(5)的上端设置有安装喷管(6),所述安装喷管(6)的一侧设置有箱体(7),所述箱体(7)的内腔设置有搅拌机构(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豆根瘤菌田间施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31)的上端与电机(32)的下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电机(32)的下端与转杆(33)的上端固定转动连接,所述转杆(33)的下端与锥齿一(34)的中部插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豆根瘤菌田间施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锥齿一(34)的一侧与锥齿二(35)的一侧啮合连接,所述锥齿二(35)的一侧与安装板(36)的外侧转动连接,所述安装板(36)的内侧与深耕刀(37)的两侧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豆根瘤菌田间施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柱(51)的内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卫东,倪海平,刘媛媛,张彩军,陈秋明,蒋文豪,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和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