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RCS组合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5762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49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RCS组合节点,包括预制混凝土柱,所述预制混凝土柱的节点区域外周设置有钢套筒,所述钢套筒的两侧均设置有工字钢梁,所述工字钢梁的端部与钢套筒贴合,所述钢套筒内侧固定连接有贯穿钢套筒的对拉钢筋,所述工字钢梁的端部与对拉钢筋的端部和钢套筒的侧壁均固定连接。本技术中,在预制混凝土柱的节点区域外周的钢套筒内部固定有贯穿钢套筒的对拉钢筋,对拉钢筋通过预制混凝土柱的混凝土包覆,保障了钢套筒和工字钢梁整体和预制混凝土柱的连接性,再通过对拉钢筋将两个工字钢梁连接成一体结构,使得对拉钢筋能对两个工字钢梁之间的剪力更好的传递,进一步提升预制混凝土柱的节点区域处的承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钢筋混凝土结构,具体是一种装配式rcs组合节点。


技术介绍

1、rcs组合节点是一种钢筋混凝土柱-钢梁混合结构,是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核心部位。组合节点的构造方式及其抗震性能不仅影响装配式结构的施工效率,而且直接决定了框架结构整体的抗震表现。

2、如公开号为cn207277561u的名称为内置型钢高强混凝土芯柱叠合柱-钢梁组合框架的中国专利,公开了如图1所示的一种rcs组合节点结构,在混凝土柱的的外部设置节点处矩形厚壁钢管3-1,并在节点处矩形厚壁钢管3-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节点上端板3-2和节点下端板3-3,将工字钢梁与节点处矩形厚壁钢管3-1、节点上端板3-2和节点下端板3-3均螺栓连接的方式构成rcs组合节点结构。上述引证专利中,节点处矩形厚壁钢管3-1采用厚管壁保障其整体强度,再通过节点上端板3-2和节点下端板3-3提升工字钢梁承载力的方式,显然存在节组合节点处钢材自重过大的问题。并且,节点处矩形厚壁钢管3-1的内腔为空腔结构,与混凝土柱之间连接性较差,导致节点处矩形厚壁钢管3-1整体承载力较弱,同时,也导致了节点处矩形厚壁钢管3-1的剪力传递以及抗震性能均存在不足之处,因此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避免和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rcs组合节点,具有轻量化、高承载力、良好的剪力传递和抗震效果。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装配式rcs组合节点,包括预制混凝土柱,所述预制混凝土柱的节点区域外周设置有钢套筒,所述钢套筒的两侧均设置有工字钢梁,所述工字钢梁的端部与钢套筒贴合,所述钢套筒内侧固定连接有贯穿钢套筒的对拉钢筋,所述工字钢梁的端部与对拉钢筋的端部和钢套筒的侧壁均固定连接。

4、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工字钢梁的水平段的端部形成有向两侧延伸并与钢套筒固定连接的翼缘板,所述翼缘板靠近钢套筒的一侧形成焊接面,所述对拉钢筋沿所述水平段的端部的线长方向分布有至少三根,所述对拉钢筋与所述焊接面和所述水平段的端部均焊接。

5、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工字钢梁的两个水平段处均对齐分布有对拉钢筋,且对拉钢筋的线长方向与工字钢梁的水平段的线长方向平行。

6、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钢套筒的内壁内嵌至预制混凝土柱的内侧,且钢套筒的外表壁与预制混凝土柱的外表壁齐平。

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预制混凝土柱的内部具有沿预制混凝土柱轴向分布的纵筋,所述对拉钢筋与纵筋错位分布。

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纵筋的外部设置有箍筋,所述纵筋的外部位于钢套筒内侧的一段不设有箍筋,且纵筋与钢套筒内壁贴合。

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翼缘板呈直角三角形结构,且翼缘板两个直角边分别与工字钢梁和钢套筒焊接。

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钢套筒的侧壁具有用于对拉钢筋贯穿的通孔。

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对拉钢筋的两端与钢套筒外表壁齐平。

12、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对拉钢筋的直径大于翼缘板和所述水平段的厚度。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4、1、在预制混凝土柱的节点区域外周的钢套筒内部固定有贯穿钢套筒的对拉钢筋,且对拉钢筋与钢套筒和固定在钢套筒两侧的工字钢梁均固定连接;对拉钢筋通过预制混凝土柱的混凝土包覆,保障了钢套筒和工字钢梁整体和预制混凝土柱的连接性,以提升了钢套筒的承载力;再通过对拉钢筋将两个工字钢梁连接成一体结构,使得两个工字钢梁在受到承载时,对拉钢筋能对两个工字钢梁之间的剪力更好的传递,进一步提升预制混凝土柱的节点区域处的承载力。

15、2、工字钢梁的水平段端部向两侧延伸形成有翼缘板,翼缘板与钢套筒焊接,不仅提升了工字钢梁与钢套筒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且便于在两个工字钢梁之间焊接更多的对拉钢筋,以提升结构整体的承载力;并且,在对拉钢数量不变的前提下,可提升对拉钢筋之间的分布间距,使得对拉钢筋受到的剪力辐射到更大范围的预制混凝土柱的混凝土中,进而提升了预制混凝土柱的节点区域处的承载力。

16、3、工字钢梁的两个水平段均对齐分布有对拉钢筋,使得工字钢梁受到向下的剪力时,位于上部水平段的对拉钢筋和位于下部水平段的对拉钢筋均承受剪力荷载,从而进一步提升了预制混凝土柱的节点区域处的承载力。对拉钢筋的线长方向与工字钢梁的水平段线长方向平行,使得对拉钢筋的受力方向与对拉钢筋的线长方向基本相同,由此减少了对拉钢筋与预制混凝土柱的混凝土之间的额外作用力,降低对拉钢筋对混凝土的损伤和提升了对拉钢筋的使用寿命。

17、4、钢套筒的内壁内嵌至预制混凝土柱的内侧,且钢套筒的外表壁与预制混凝土柱的外表壁齐平,从而可在钢套筒与预制混凝土柱一体成型后再焊接工字钢梁,无需在预制混凝土柱浇筑前将工字钢梁与钢套筒焊接,降低了预制模板拼装的难度。

18、5、对拉钢筋与预制混凝土的纵筋错位分布,防止施工时对拉钢筋与纵筋的相互干扰,在实际实施时,可在工厂将对拉钢筋与钢套筒焊接后再输送至施工场地与纵筋之间装配即可,无需在施工现场焊接对拉钢筋与钢套筒,提升了施工的效率。

19、6、在纵筋位于钢套筒内侧的一段不设有箍筋,通过钢套筒内壁与纵筋贴合,以钢套筒充当箍筋,以降低箍筋的使用,节约成本的同时,还减少预制混凝土柱节点区域的整体重量。

20、7、翼缘板的三角形结构,且翼缘板两个直角边分别于工字钢梁和钢套筒焊接,采用三角形稳定性结构,提升了工字钢梁与钢套筒之间的稳定性。

21、8、钢套筒的侧壁具有用于对拉钢筋贯穿的通孔,以使得在装配时,直接将对拉钢筋穿入通孔内后,将对拉钢筋与钢套筒焊接即可,提升了钢套筒与对拉钢筋焊接的效率。

22、9、对拉钢筋的两端与钢套筒齐平,从而钢套筒固定在预制模板内侧时,对拉钢筋的两端不会延伸至预制模板的外侧,从而便于预制模板的组装。

23、10、对拉钢筋的直径大于翼缘板和工字钢梁的水平段的厚度,从而便于对拉钢筋的端部与翼缘板和工字钢梁的水平段对齐后,对拉钢筋的端部具有未被翼缘板和工字钢梁的水平段遮挡的端面,通过此端面可实现对拉钢筋与翼缘板和工字钢梁水平段的焊接,从而便于对拉钢筋与工字梁和翼缘板之间的焊接。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RCS组合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混凝土柱(10),所述预制混凝土柱(10)的节点区域外周设置有钢套筒(20),所述钢套筒(20)的两侧均设置有工字钢梁(30),对拉钢筋(40)横向贯穿钢套筒(20)的两侧后,工字钢梁(30)的端部分别与对拉钢筋(40)相应端以及钢套筒(20)的相应端贴合并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RCS组合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字钢梁(30)的水平段的端部形成有向两侧延伸并与钢套筒(20)固定连接的翼缘板(31),所述翼缘板(31)靠近钢套筒(20)的一侧形成焊接面,所述对拉钢筋(40)沿所述水平段的端部的线长方向分布有至少三根,所述对拉钢筋(40)与所述焊接面和所述水平段的端部均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RCS组合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字钢梁(30)的两个水平段处均对齐分布有对拉钢筋(40),且对拉钢筋(40)的线长方向与工字钢梁(30)的水平段的线长方向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RCS组合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套筒(20)的内壁内嵌至预制混凝土柱(10)的内侧,且钢套筒(20)的外表壁与预制混凝土柱(10)的外表壁齐平。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装配式RCS组合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混凝土柱(10)的内部具有沿预制混凝土柱(10)轴向分布的纵筋(11),所述对拉钢筋(40)与纵筋(11)错位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装配式RCS组合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纵筋(11)的外部设置有箍筋(12),所述纵筋(11)的外部位于钢套筒(20)内侧的一段不设有箍筋(12),且纵筋(11)与钢套筒(20)内壁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一种装配式RCS组合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翼缘板(31)呈直角三角形结构,且翼缘板(31)两个直角边分别与工字钢梁(30)和钢套筒(20)焊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一种装配式RCS组合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套筒(20)的侧壁具有用于对拉钢筋(40)贯穿的通孔(21)。

9.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一种装配式RCS组合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拉钢筋(40)的两端与钢套筒(20)外表壁齐平。

10.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一种装配式RCS组合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拉钢筋(40)的直径大于翼缘板(31)和所述水平段的厚度。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rcs组合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混凝土柱(10),所述预制混凝土柱(10)的节点区域外周设置有钢套筒(20),所述钢套筒(20)的两侧均设置有工字钢梁(30),对拉钢筋(40)横向贯穿钢套筒(20)的两侧后,工字钢梁(30)的端部分别与对拉钢筋(40)相应端以及钢套筒(20)的相应端贴合并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rcs组合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字钢梁(30)的水平段的端部形成有向两侧延伸并与钢套筒(20)固定连接的翼缘板(31),所述翼缘板(31)靠近钢套筒(20)的一侧形成焊接面,所述对拉钢筋(40)沿所述水平段的端部的线长方向分布有至少三根,所述对拉钢筋(40)与所述焊接面和所述水平段的端部均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rcs组合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字钢梁(30)的两个水平段处均对齐分布有对拉钢筋(40),且对拉钢筋(40)的线长方向与工字钢梁(30)的水平段的线长方向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rcs组合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套筒(20)的内壁内嵌至预制混凝土柱(10)的内侧,且钢套筒(20)的外表壁与预制混凝土柱(10)的外表壁齐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成刚张星宇薛彦涛陈丽华刘耀伟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