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预热器漏风控制系统的可调式电涡流传感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25418 阅读:2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气预热器漏风控制系统的可调式电涡流传感器装置;电涡流探头固装于导线密封组件的探杆的底端,同轴电缆从探杆的顶端穿出;探杆容置于波纹管组件的探杆保护套内,且探杆的顶端和底端均从其内向外伸出;调整装置包括用于调整电涡流探头与扇形板间的相对位移的高度调整组件,高度调整组件包括调整螺母和防止调整螺母轴向串动的螺母盖板,调整螺母与探杆螺纹配合连接,调整螺母的底座在轴向上安装于螺母盖板与探杆保护套的顶面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可调式电涡流传感器装置通过其自身的可调整性降低了对扇形板的水平度、径向密封片的水平度及高度,以及转子的最大变形量的要求,进而可使漏风控制系统较易保持其有效性。(*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传感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空气预热器漏风控制系统 的可调式电涡流传感器装置。
技术介绍
空气预热器是利用烟气的热量来加热燃烧所需空气的热交换设备。空气预热器不 仅能吸收排烟中的热量,降低排烟温度,从而提高锅炉效率,而且也因空气被预热,强化了 燃料的着火和燃烧过程,减少燃料未完全燃烧的热损失,进一步提高了锅炉效率。此外,空 气预热还能提高炉膛烟气温度,强化炉内辐射换热。所述空气预热器的主要问题是漏风,这是由于空气预热器的转子受热时会不均勻 地膨胀,发生磨菇状变形,这使扇形板和转子的径向密封片之间的间隙增大,间隙越大,由 于烟气侧与空气侧之间存在压差,因此,漏风将使空气直接进入烟道,由引风机抽去,送、引 风机的电耗都将增大。如果漏风过大,超过送、引风机的负荷能力,会造成燃烧风量不足,以 至被迫降低负荷,直接影响锅炉的安全性与经济性。为了减少空气预热器热端的漏风,须在漏风控制系统中安装一个传感器来监测扇 形板与径向密封片之间的间隙的大小变化,然后,再根据传感器的返回值,通过一个执行机 构提升或降低扇形板,以保证空气预热器的动、静两部分既不相碰,间隙也不致过大。目前, 漏风控制系统中间隙传感器主要采用接触式传感器和固定安装的非接触式传感器,接触式 传感器经过长时间运行会有一定磨损,在一个检修周期必须进行更换,更换维护都不方便; 非接触式多采用电涡流式传感器,电涡流传感器固定安装在扇形板上,由于其不可以调节, 电涡流传感器的安装对扇形板的水平度、径向密封片的水平度及高度,以及转子的最大变 形量都有要求,当上述指标不满足要求时,电涡流传感器便会失去作用,导致整个漏风控制 系统失效,所以目前绝大多数采用电涡流传感器的漏风控制系统都不能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降低上述指标要求的可调式电涡流传感器装置。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空气预热器漏风控制系统的可调式电涡流传 感器装置,包括电涡流式高温间隙传感器和用于将可调式电涡流传感器装置安装在空气预 热器上的安装固定组件,所述电涡流式高温间隙传感器包括同轴电缆和与所述同轴电缆电 连接的电涡流探头;所述可调式电涡流传感器装置还包括导线密封组件、调整装置和波纹 管组件;所述导线密封组件包括探杆,所述电涡流探头固装于探杆的底端,所述同轴电缆 从探杆的顶端穿出;所述波纹管组件包括探杆保护套,所述探杆容置于探杆保护套内,且所述探杆的 顶端和底端均从所述探杆保护套向外伸出;所述调整装置包括用于调整电涡流探头与扇形板间的相对位移的高度调整组件, 所述高度调整组件包括调整螺母和防止调整螺母轴向串动的螺母盖板,所述调整螺母与探 杆螺纹配合连接,所述调整螺母的底座在轴向上安装于螺母盖板与探杆保护套的顶面之 间。优选地,所述调整装置还包括用于调整可调式电涡流传感器装置的安装垂直度的 垂直度调整组件,所述垂直度调整组件包括向心关节轴承和用于防止向心关节轴承的外圈 发生轴向串动的关节轴承座压盖;所述向心关节轴承的外圈配合安装于所述安装固定组件 的传感器支架上,所述关节轴承座压盖配合安装于所述传感器支架上,所述向心关节轴承 的内圈与保护套杆部配合安装,所述安装固定组件的关节轴承锁紧螺母与保护套杆部螺纹 配合连接,将所述垂直度调整组件固定在传感器支架内。优选地,所述关节轴承锁紧螺母包括固定部和密封部,所述关节轴承锁紧螺母的 固定部与保护套杆部的底部螺纹配合连接,将垂直度调整组件固定在传感器支架内,所述 关节轴承锁紧螺母的密封部与探杆之间设置有防止空气预热器内部的粉尘通过所述探杆 与保护套杆部之间的空隙漏到空气预热器的外部的密封圈。优选地,所述导线密封组件还包括端部固定部,所述端部固定部包括导线密封压 盖、导线密封件和导线密封接头;所述端部固定部安装于所述探杆的顶端,所述同轴电缆 经所述端部固定部穿出;所述导线密封接头固装于探杆的顶端,所述导线密封件的主体部 位位于同轴电缆与导线密封接头之间,防止同轴电缆发生径向运动,所述导线密封件的头 部通过导线密封压盖压装于导线密封接头与导线密封压盖之间,防止同轴电缆发生轴向运 动。优选地,所述波纹管组件还包括波纹管,所述安装固定组件包括在安装可调式涡 流传感器装置时用于连接在空气预热器的本体支架上的过渡支架;所述波纹管与过渡支架 均套装于所述探杆保护套的外部,所述过渡支架位于波纹管的下方,所述波纹管的顶部与 所述探杆保护套固连,所述波纹管的底部与过渡支架的顶部固连。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所述可调式电涡流传感器装置通过设置调 整组件,可调整其安装后相对于扇形板的相对位置以及安装垂直度,通过其自身的可调整 性降低了对扇形板的水平度、径向密封片的水平度及高度,以及转子的最大变形量的要求, 进而,可使漏风控制系统较易保持其有效性。因此,采用本技术所述的可调式电涡流传 感器装置的漏风控制系统相对于采用接触式传感器或固定安装的电涡流传感器的漏风控 制系统,具有灵活性高、适应性强,可以满足空气预热器各种工况需要的优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空气预热器漏风控制系统的可调式电涡流传感器装置的 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应用于空气预热器漏风控制系统的可调式电涡流传感器装置,所述可调式电涡流传感器装置包括电涡流式高温间隙传感器、导线密封组件、调整 装置、波纹管组件和安装固定组件。如图1、2和3所示,所述电涡流式高温间隙传感器包括同轴电缆11和与所述同轴 电缆11电连接的电涡流探头12,其中,由于所述电涡流式高温间隙传感器需要在高温环境 下工作,因此,所述同轴电缆11和电涡流探头12均为耐高温型。所述导线密封组件包括探 杆25和端部固定部。所述调整装置包括高度调整组件,优选为还包括垂直度调整组件,所 述高度调整组件包括调整螺母31和螺母盖板32 ;所述垂直度调整组件包括关节轴承座压 盖33和向心关节轴承34。所述波纹管组件包括探头保护套45,优选为还包括波纹管41和 石棉垫片43。所述安装固定组件包括过渡支架51、焊接底板52、传感器支撑梁53、传感器 支架54和关节轴承锁紧螺母55。如图1所示,所述电涡流探头12固装于探杆25的底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涡 流探头12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固装于探杆25的底端。所述端部固定部安装于探杆25的顶 端,用于固定同轴电缆11,在将电涡流探头12安装在探杆25的底端时,所述同轴电缆11从 探杆25的底端进入探杆25内,并经所述端部固定部穿出。所述端部固定部包括导线密封 压盖21、导线密封件23和导线密封接头24。所述导线密封接头24固装于探杆25的顶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线密封接头24同样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固装于探杆25的顶端,其中, 探杆25的顶端具有外螺纹,而导线密封接头24具有与探杆25的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所 述导线密封件23的主体部位位于同轴电缆11与导线密封接头24之间,防止同轴电缆发生 径向运动,所述导线密封件的头部通过导线密封压盖21压装于导线密封接头24与导线密 封压盖21之间,防止同轴电缆发生轴向运动,即竖直方向的运动,这样,通过所述导线密封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气预热器漏风控制系统的可调式电涡流传感器装置,包括电涡流式高温间隙传感器和用于将可调式电涡流传感器装置安装在空气预热器上的安装固定组件,所述电涡流式高温间隙传感器包括同轴电缆和与所述同轴电缆电连接的电涡流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式电涡流传感器装置还包括导线密封组件、调整装置和波纹管组件;所述导线密封组件包括探杆,所述电涡流探头固装于探杆的底端,所述同轴电缆从探杆的顶端穿出;所述波纹管组件包括探杆保护套,所述探杆容置于探杆保护套内,且所述探杆的顶端和底端均从所述探杆保护套向外伸出;所述调整装置包括用于调整电涡流探头与扇形板间的相对位移的高度调整组件,所述高度调整组件包括调整螺母和防止调整螺母轴向串动的螺母盖板,所述调整螺母与探杆螺纹配合连接,所述调整螺母的底座在轴向上安装于螺母盖板与探杆保护套的顶面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匡俊马玉顺秦海瑞邱冬雷王立刚顾兆毅杜艳青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东方海事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