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板自动涂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25325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46
本申请涉及钢板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板自动涂油装置,包括:机架;下涂油辊,水平转动的设置于机架,用于承载输送钢板;滑架,竖直滑移的设置于机架对应下涂油辊的上方;上涂油辊,位于下涂油辊上方,与下涂油辊轴线方向相同,所述上涂油辊的转动设置于滑架;滴油部件,设置于机架对应上涂油辊的上方,用于向上涂油辊滴油;油槽,设置于机架对应下涂油辊的下方,用于承接下落的油液并使下涂油辊的部分浸入于油液内。本申请具有满足不同厚度的钢板的涂油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钢板加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钢板自动涂油装置


技术介绍

1、钢板是用钢水浇注,冷却后压制而成的平板状钢材,一般呈矩形的,可直接轧制或由宽钢带剪切而成。而彩色涂层钢板(简称彩涂板)是由多层有机涂覆层与金属基板粘结而成的复合钢板。彩涂板既拥有传统钢板的高强度和易加工性,容易进行拉深、冲裁、折弯等冲压工艺,同时又具备有机聚合物良好的耐腐蚀性、装饰美观性等优点。

2、彩涂板在冲压成形时,其有机涂覆层会因为与模具间的过度摩擦而出现缺陷,影响产品的外观与质量。因此,为保护彩涂板的有机涂覆层,冲压前需要在彩涂板表面涂一层润滑油,以能有效保护彩涂板和模具。

3、有关专利号为cn218574089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钢板自动涂油装置,包括:机架;两涂油辊,竖直排列且水平可转动的设置于机架,两涂油辊之间形成间隙,用于输送钢板;滴油部件,设置于机架对应上侧涂油辊的上方,用于向上侧涂油辊滴油;油槽,设置于机架对应下侧涂油辊的下方,用于承接下落的油液并使下侧涂油辊的部分浸入于油液内。

4、然而在采用此种钢板涂油装置时,专利技术人发现,由于两涂油辊之间的间距不可调整,因而导致两涂油辊之间允许通过的钢板厚度固定,导致在需要对不同厚度的钢板涂油时,操作难以完成。

5、因此,亟需提供一种能够实现钢板自动涂油的装置,达到适应不同厚度钢板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满足不同厚度的钢板的涂油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钢板自动涂油装置。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钢板自动涂油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钢板自动涂油装置,包括:

4、机架;

5、下涂油辊,水平转动的设置于机架,用于承载输送钢板;

6、滑架,竖直滑移的设置于机架对应下涂油辊的上方;

7、上涂油辊,位于下涂油辊上方,与下涂油辊轴线方向相同,所述上涂油辊的转动设置于滑架;

8、滴油部件,设置于机架对应上涂油辊的上方,用于向上涂油辊滴油;

9、油槽,设置于机架对应下涂油辊的下方,用于承接下落的油液并使下涂油辊的部分浸入于油液内。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涂油作业时,随钢板的输送,钢板将逐渐的推入上涂油辊和下涂油辊之间,在此过程中,上涂油辊将随钢板的推入而向上运动,保证钢板进入上涂油辊和下涂油辊之间,且由于上涂油辊的重力,将保持上涂油辊紧密的抵压于钢板的上侧,紧接着,随钢板的输送,滴油部件将油液滴至上侧的涂油辊上,油液即可均匀的涂到传送过程中钢板的上侧,而由于下涂油辊的部分浸入油槽的油液内,因此,随下涂油辊的转动,油液也将均匀的凃于传送过程中钢板的下侧,至此实现满足不同厚度的钢板在传送过程中连续自动的涂油。

11、可选的,还包括:

12、弹性推件,竖直固定于机架,用于推动所述上涂油辊向下运动至抵压上涂油辊。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的弹性推件,能够进一步的提高上涂油辊对钢板的抵压力,保证钢板的充分涂油。

14、可选的,还包括;

15、下涂抹辊,水平转动的设置于机架,位于机架的出料侧,所述下涂抹辊与所述下涂油辊的轴线方向相同,用于输送钢板;

16、上涂抹辊,位于下涂抹辊上侧,所述上涂抹辊与所述下涂抹辊的轴线方向相同,且所述上涂抹辊转动的设置于活动架。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钢板通过上涂油辊与下涂油辊涂油之后,表面涂油的钢板将再次进入上涂抹辊与下涂抹辊之间,上涂抹辊与下涂抹辊将对钢板的涂油表面进一步的进行涂抹,保证钢板的涂油均匀度,提高钢板的涂油质量。

18、可选的,还包括:

19、两同步传动组件,分别设置于下涂油辊与下涂抹辊之间以及上涂油辊与上涂抹辊之间,用于驱动下涂抹辊与下涂油辊同步同向转动以及上涂抹辊与上涂油辊同步同向转动;

20、两换向带轮,分别固定于上涂油辊与下涂油辊的端部;

21、8字换向带,套设于两换向带轮之间,用于带动上涂油辊与下涂油辊反向转动;

22、驱动组件,用于驱动下涂抹辊转动。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作业时,驱动组件带动下涂抹辊转动,通过同步传动组件,即可带动下涂油辊转动,然后通过两换向带轮与8字换向带的配合,即可实现上涂油辊反向转动,再通过同步传动组件带动,即可带动上涂抹辊与上涂油辊转动,如此,即可实现上涂油辊与下涂油辊配合随钢板输送对钢板的上下两侧涂油,上涂抹辊与下涂抹辊配合随钢板的输送对钢板的上下两侧的油液涂抹均匀。

24、可选的,还包括:

25、张紧件,可活动的设置于机架对应8字换向带的内侧,抵接于8字换向带;

26、弹性拉持件,设置于机架,用于拉持张紧件保持8字换向带的张紧。

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的弹性拉持件配合的张紧件,能够在滑架进行竖直运动时,保持8字换向带的张紧。

28、可选的,还包括:

29、锁定螺栓,水平螺纹连接于机架;

30、多个定位孔,竖直排列的设置于滑架一侧,随滑架竖直运动,所述锁定螺栓能够插接于任一定位孔内。

3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的多个定位孔配合锁定螺栓,可以将滑架定制至指定高度,从而实现上涂油辊与下涂油辊之间距离的固定,满足不同的涂油需求。

32、可选的,所述上涂油辊、下涂油辊、上涂抹辊以及下涂抹辊均包括:

33、辊筒;

34、毛毡套,设置于所述辊筒的周面。

3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的毛毡套能够实现对油槽内的油液与滴油部件滴落的油液进行吸附,从而将油液凃于钢板表面,使钢板表面的油液涂抹均匀,将多余的油液吸收,等待后续钢板输送过程的涂抹,保证涂油质量。

36、可选的,所述滴油部件包括:

37、油箱;

38、输油管,一端连接于油箱下侧;

39、分油管,连接于输油管,且所述分油管沿涂油辊的轴线方向设置于涂油辊的上侧;

40、滴油嘴,沿分油管的长度方向连接于所述分油管下侧。

4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油箱内的油液通过输油管流至分油管,然后再通过分油管的滴油嘴可以滴落于下方的涂油辊上,从而保证钢板的涂油效果。

42、可选的,所述输油管设置有第一控制阀;

43、所述滴油嘴上均设置有第二控制阀。

4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的第一控制阀,可以实现控制从油箱输至输油管内的总体油液量,而设置的第二控制阀则可以有效的实现控制各滴油嘴的封闭开启或油液的流量,从而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45、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46、1.涂油作业时,随钢板的输送,钢板将逐渐的推入上涂油辊和下涂油辊之间,在此过程中,上涂油辊将随钢板的推入而向上运动,保证钢板进入上涂油辊和下涂油辊之间,且由于上涂油辊的重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板自动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板自动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板自动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板自动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板自动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板自动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板自动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涂油辊(22)、下涂油辊(21)、上涂抹辊(32)以及下涂抹辊(31)均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板自动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滴油部件(4)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钢板自动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油管(42)设置有第一控制阀(4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板自动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板自动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板自动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板自动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板自动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天真秦升学赵秀娟张弘斌于彩虹杨玉超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河钢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