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4754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43
本技术所公开的一种发热盘,包括发热盘本体和旋转刀组件,发热盘本体包括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第二盘体设置有加热件,旋转刀组件包括刀轴和搅拌刀,还包括套接于刀轴上的轴承装配结构,轴承装配结构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油封件和轴承件,油封件和轴承件均套接于刀轴上;第一盘体设置有安装腔,安装腔贯通有供刀轴通过的通孔,第二盘体对应安装腔处的部分贯通设置,以供轴承装配结构通过第二盘体并与安装腔配合,油封件与安装腔配合,轴承装配结构与发热盘本体之间通过连接结构连接。本技术装配工序较为简单,可确保油封件和轴承件的装配位置的精准定位,使得该发热盘的各部件的结构连接牢靠,提高了该发热盘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发热盘,特别涉及一种发热盘。


技术介绍

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上出了许多不同种类的料理机,料理机是集打豆浆、磨干粉、榨果汁、打肉馅、刨冰等功能于一身,用于制作果汁、豆浆、果酱、干粉、刨冰、肉馅等多种食品的家用电器,料理机可以包括豆浆机、搅拌机或破壁机等。发热盘作为料理机的重要组件,其结构包括发热盘和搅拌刀,不仅具备破壁搅拌的功能,还具备加热功能,以便满足人们对食物破壁后加热的需求。现有的发热盘大多通过在加热盘上装配刀轴、轴承以及密封件,实现搅拌刀的定位安装,例如,公告号为cn214231051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料理机刀盘组件及料理机,该料理机刀盘组件包括发热盘组件及旋转刀组件,发热盘组件包括第一发热盘体及设置有发热元件的第二发热盘体,旋转刀组件配合有密封件并安装于第二发热盘体中,旋转刀组件包括刀轴、安装于刀轴上的旋转刀、以及套设于刀轴上的轴承。

2、然而,该发热盘装配工序较为复杂,需依次将油封和轴承装配于发热盘中,难以确保油封和轴承的装配位置的精准定位,导致发热盘的各部件的结构连接不牢靠,降低了该发热盘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设计的一种发热盘,装配工序较为简单,可确保油封件和轴承件的装配位置的精准定位,使得该发热盘的各部件的结构连接牢靠,提高了该发热盘的使用寿命。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发热盘,包括发热盘本体和旋转刀组件,所述发热盘本体包括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所述第二盘体设置有加热件,所述旋转刀组件包括刀轴和搅拌刀,还包括套接于所述刀轴上的轴承装配结构,所述轴承装配结构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油封件和轴承件,所述油封件和所述轴承件均套接于所述刀轴上;

3、所述第一盘体设置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贯通有供所述刀轴通过的通孔,所述第二盘体对应所述安装腔处的部分贯通设置,以供所述轴承装配结构通过所述第二盘体并与所述安装腔配合,所述油封件与所述安装腔配合,所述轴承装配结构与所述发热盘本体之间通过连接结构连接。

4、优选的,连接结构为连接套,所述连接套围绕地设置于所述第二盘体的贯通处,所述轴承装配结构露出所述第二盘体的部分套入所述连接套内且二者过盈配合。

5、优选的,连接结构为连接环,所述连接环设置于所述轴承装配结构的外壁上,所述连接环与所述第一盘体焊接固定。

6、优选的,所述连接环形成于所述轴承装配结构的外壁上。

7、优选的,所述轴承装配结构的外壁开设有环槽,所述连接环与所述环槽配合并固定连接。

8、优选的,所述轴承装配结构的外壁形成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位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连接环套接于所述轴承装配结构露出所述第二盘体的部分并于所述限位环配合,所述连接环与所述第一盘体焊接固定。

9、优选的,所述轴承装配结构设置有软胶缓冲层,所述软胶缓冲层与所述安装腔的内壁相抵触,所述软胶缓冲层的上部与所述油封件配合,所述软胶缓冲层的下部与所述限位环配合。

10、优选的,所述第一盘体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第二盘体采用铝板材料制成,所述第一盘体和所述第二盘体的相对侧配合并焊接固定。

11、优选的,所述第一盘体的中部向外拉伸形成凸包部,所述安装腔形成于所述凸包部的内腔壁上,所述通孔贯通于所述凸包部中部。

12、优选的,所述轴承装配结构为中心贯通的柱状结构,所述通孔与所述轴承装配结构的中心位置对应,所述轴承装配结构的两端开口分别开设有供所述油封件安装的第一安装槽和供所述轴承件安装的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和所述第二安装槽同轴设置,以使所述油封件、所述轴承件以及所述通孔处于同一轴线;

13、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内槽壁安装有卡簧,所述卡簧与所述轴承件相抵触。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5、该发热盘转配工序较为简单,在组装过程中,通过轴承装配结构将油封件和轴承件装配于安装腔内,油封件与安装腔的内腔壁配合,连接结构连接轴承装配结构和第一盘体,以固定所述轴承转配结构的位置,确保油封件和轴承件的装配位置的精准定位,使得该发热盘的各部件的结构连接牢靠,提高了该发热盘的使用寿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热盘,包括发热盘本体(1)和旋转刀组件(2),所述发热盘本体(1)包括第一盘体(11)和第二盘体(12),所述第二盘体(12)设置有加热件(25),所述旋转刀组件(2)包括刀轴(21)和搅拌刀(22),其特征是:还包括套接于所述刀轴(21)上的轴承装配结构(3),所述轴承装配结构(3)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油封件(4)和轴承件(5),所述油封件(4)和所述轴承件(5)均套接于所述刀轴(2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盘,其特征是:连接结构为连接套(8),所述连接套(8)围绕地设置于所述第二盘体(12)的贯通处,所述轴承装配结构(3)露出所述第二盘体(12)的部分套入所述连接套(8)内且二者过盈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盘,其特征是:连接结构为连接环(9),所述连接环(9)设置于所述轴承装配结构(3)的外壁上,所述连接环(9)与所述第一盘体(11)焊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热盘,其特征是:所述连接环(9)形成于所述轴承装配结构(3)的外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热盘,其特征是:所述轴承装配结构(3)的外壁开设有环槽(10),所述连接环(9)与所述环槽(10)配合并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热盘,其特征是:所述轴承装配结构(3)的外壁形成有限位环(13),所述限位环(13)位于所述安装腔(6)内,所述连接环(9)套接于所述轴承装配结构(3)露出所述第二盘体(12)的部分并于所述限位环(13)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热盘,其特征是:所述轴承装配结构(3)设置有软胶缓冲层(14),所述软胶缓冲层(14)与所述安装腔(6)的内壁相抵触,所述软胶缓冲层(14)的上部与所述油封件(4)配合,所述软胶缓冲层(14)的下部与所述限位环(13)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任一项所述的发热盘,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盘体(11)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第二盘体(12)采用铝板材料制成,所述第一盘体(11)和所述第二盘体(12)的相对侧配合并焊接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热盘,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盘体(11)的中部向外拉伸形成凸包部(15),所述安装腔(6)形成于所述凸包部(15)的内腔壁上,所述通孔(7)贯通于所述凸包部(15)中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热盘,其特征是:所述轴承装配结构(3)为中心贯通的柱状结构,所述通孔(7)与所述轴承装配结构(3)的中心位置对应,所述轴承装配结构(3)的两端开口分别开设有供所述油封件(4)安装的第一安装槽(16)和供所述轴承件(5)安装的第二安装槽(17),所述第一安装槽(16)和所述第二安装槽(17)同轴设置,以使所述油封件(4)、所述轴承件(5)以及所述通孔(7)处于同一轴线;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热盘,包括发热盘本体(1)和旋转刀组件(2),所述发热盘本体(1)包括第一盘体(11)和第二盘体(12),所述第二盘体(12)设置有加热件(25),所述旋转刀组件(2)包括刀轴(21)和搅拌刀(22),其特征是:还包括套接于所述刀轴(21)上的轴承装配结构(3),所述轴承装配结构(3)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油封件(4)和轴承件(5),所述油封件(4)和所述轴承件(5)均套接于所述刀轴(2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盘,其特征是:连接结构为连接套(8),所述连接套(8)围绕地设置于所述第二盘体(12)的贯通处,所述轴承装配结构(3)露出所述第二盘体(12)的部分套入所述连接套(8)内且二者过盈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盘,其特征是:连接结构为连接环(9),所述连接环(9)设置于所述轴承装配结构(3)的外壁上,所述连接环(9)与所述第一盘体(11)焊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热盘,其特征是:所述连接环(9)形成于所述轴承装配结构(3)的外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热盘,其特征是:所述轴承装配结构(3)的外壁开设有环槽(10),所述连接环(9)与所述环槽(10)配合并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热盘,其特征是:所述轴承装配结构(3)的外壁形成有限位环(13),所述限位环(13)位于所述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建苗徐建鑫
申请(专利权)人:慈溪市越洋五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