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水污染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水除砷的吸附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特征是,以制成品干基(200kg计)的组分如下:10-30目的煤质颗粒活性炭170~185kg,七水硫酸亚铁4.0~9.5kg,四氯化钛10.5~22.0kg,将所述材料混合后得到水除砷的吸附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吸附材料能够有效进行水除砷,降低水体中砷的浓度,使其达到饮用水卫生标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体重金属污染修复
,具体涉及一种水除砷化学吸附材料的 制备及用途。本专利技术的材料能够对砷污染水体进行砷的吸附,降低水体砷的浓度,保障饮用 水安全。
技术介绍
砷对环境特别是水环境的污染日趋严重,冶金、化工、制革、纺织等含砷工业废水 的排放,含砷药剂的使用使某些地区地下水中砷的含量急剧增高。我国是世界上地方性砷 中毒病区范围较广的国家之一,广大农村地区主要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源,内蒙古、山西、陕 西、新疆、贵州、湖北等地的部分居民都在遭受着高砷饮用水的危害。我国新的《生活饮用水 卫生标准》(2008年7月1日实施)将砷含量标准由50yg/L降低到10yg/L,与世界卫生 组织和欧美等发达国家的饮用水中砷含量标准相同,这为我国今后地下水饮水除砷技术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2000年后,我国砷污染的修复开始得到重视。经检索,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中现有关于砷 污染水的修复技术并不多见,共检索到生物(植物)修复类6项,物理化学修复类4项专利号200910018764. 2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富集吸附耦合处理砷污染水体的方 法,是将处理单元置于受污染的水体中,该处理单元包括浮体、植物和吸附剂,浮体是由毛 竹制成的竹排,植物选用对砷有富集能力的挺水植物,这些植物固定在浮体上面,漂浮生 长,吸附剂盛装在吸附袋内,吸附袋悬挂在浮体下面,悬挂于竹排下方的吸附袋在水体的深 层通过吸附剂吸附有害物质,漂浮植物的根在水面之下,通过植物根的作用富集砷,达到净 化水体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操作简单,成本低,环保无污染,联合植物的富集和吸附剂的吸附作 用,除砷效果好,植物的引入改善了水体景观,美化了环境。专利号200910094667. 1 一种液体吸附剂及治理湖泊水体砷污染的方法,本发 明涉及受砷污染的大型水体处理。该吸附剂是用铁盐FeCl3或Fe2 (SO4)3或加入适量铝盐 AlCl3或Al2 (SO4) 3与自来水或去离子水配制而成的储备液,其质量浓度为100-600g/L,使用 时稀释10-30倍喷洒受砷污染的水体。本专利技术安全、廉价、除砷效率高、易操作。本专利技术处 理的阳宗海砷污染水样经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和原子荧光光谱检测,结果表明除砷率可 大于92. 7%,可使砷浓度从0. 110-0. 130mg/L下降至0. 003-0. 008mg/L,低于国家生活饮用 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规定的0. 050mg/L,也低于世界卫生组织饮用水质标准规定的 0. 010mg/L。专利号200910027299. 9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理砷污染地表水体的方法,其特征 在于以土壤作为固砷剂,按200 1000g/m3的投加量均勻洒向水面并搅拌,其中,所述土壤 的性质为含铁量大于等于8%、pH 4. 5 6. 5、粘粒含量大于40%。本专利技术方法简便易行, 土壤易得,成本较低,且除砷效果明显,一般投加土壤2天后,水体的砷浓度即符合我国地 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III类标准(砷浓度< 0. 05mg/L)。专利号200810203785. 7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铁复合膨润土处理含砷废水的一体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含砷废水中加入氧化剂进行预氧化;(2)将铁盐固体直接投 加到含砷废水中,Fe与As的摩尔比为5 50 ; (3)用石灰调节废水pH值为4 7,形成羟 基铁吸附剂,OH-与Fe的摩尔比为0. 5 5. 0 ; (4)将膨润土直接投加到预处理后的含砷废 水中,膨润土与含砷废水的质量体积比为Ig IOOmL Ig 20000mL,经搅拌,同时实现铁 复合膨润土合成和废水中砷污染物高效去除,加速羟基铁沉淀,废水达标排放。该方法可用 于含砷工业废水处理、砷泄漏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理。专利号200810203785. 7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公开了一种具有除砷功能的净水工 艺,包括下列步骤调PH至7. 0-9. 0 ;投放铁盐后流入混合反应池,空气曝气10-30分钟,曝 气强度为气液体积比0. 5 10 ;曝气完的水经过滤器过滤处理。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简单, 设备投资少,运行费低,且用这种工艺能够将砷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处理成合格的饮用水。专利号200810030784. 7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蜈蚣草人工湿地处理含砷废水的 方法。它利用超富集植物蜈蚣草种植于潜流湿地系统中治理含砷废水,并利用鹅卵石作为 潜流湿地系统的填料,并在基质上面覆盖一定厚度的土壤,连续提取水体中的砷,直至水体 砷含量达到国家相应的环境标准。它具有高效率、低投资、低运转、低维持技术、低能耗、易 于推广应用等优点,且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同时修复进程不会破坏生态系统,并有助于改善 土壤或水体因砷污染而引起的土壤或水体退化和生产力下降,恢复并提高土壤或水体生物 多样性。专利号200510126486. 4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境工程
,涉及环境修复技术,具 体涉及砷污染水体植物修复的方法。该方法应用设计好的特殊装置,使砷超富集植物—— 蜈蚣草(Pteris vittata L.)直接漂浮生长在砷污染水体中,通过定期收割其地上部带走 水体中的砷,达到降低水体中砷含量和净化水质的目的。该方法对污染水体的PH值没有 十分严格的要求,对不同形态的砷均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具有投资少和维护成本低、工程量 小、能耗低、容易维护、操作简单、砷去除效率高、不产生二次污染等优点,是一种适用范围 广、效果好的“绿色修复技术”,可用于各种受砷污染水体的修复和污染治理,修复后的水质 能够达到国家相关水质标准的要求。专利号200510086487. 0 一种砷污染水体植物修复的方法和装置,利用蜈蚣草的 离体叶片从污染水体中大量吸收砷,达到降低水体中砷含量和净化水质的目的。其装置主 要由贮水池和蜈蚣草羽叶盛接装置组成,贮水池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池底设有搅拌装置, 蜈蚣草羽叶置于两层塑料筛网中间,塑料筛网固定在羽叶盛接装置上。本专利技术具有投资少 和维护成本低、工程量小、能耗低、容易维护、操作简单、砷去除效率高、不产生二次污染等 优点,是一种适用范围广、效果好的污染水体“绿色修复技术”,可用于各种受砷污染水体的 修复和污染治理,修复后的水质能够达到国家相关水质标准的要求。专利号200510100644. 9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理土壤或水体砷污染的方 法。本专利技术利用能超富集砷的蕨类植物斜羽凤尾蕨(Pteris oshimensis)、金钗凤尾蕨 (P. fauriei)、紫轴凤尾蕨(P. aspericaulis)和齿翅井栏边草(P. multifida f. serrulata Miau),种植于待治理的土壤或水体中,活化并吸收污染土壤或水体中的砷,连续定期收割 地上部,即可进行连续提取,直至土壤或水体砷含量达环境安全标准。本专利技术方法具有成本 低、修复效率高、易于推广应用等优点,应用本专利技术方法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同时修复进程 不会破坏土壤或水体生态系统,并有助于改善土壤或水体因重金属污染而引起的土壤或水体退化和生产力下降,恢复并提高土壤或水体生物多样性。专利号200410051874. 6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理土壤和水体砷污染的方法。本发 明主要利用能超富集砷的蕨类植物井栏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用于水除砷的吸附材料,按重量计的组分如下:以制成品干基为200kg计:10-30目的煤质颗粒活性炭170-185kg;七水硫酸亚铁4.0-9.5kg;四氯化钛10.5-22.0kg。按照下列步骤制备:1)按配方量用100L水配制FeSO↓[4]溶液,将10-30目的煤质颗粒活性炭浸入FeSO↓[4]溶液中,用工作频率为40KHz的超声波于50℃下混匀30min,静置24h,倒出上清液,得到物料1;2)按配方量用500L水配制TiCl4溶液,将物料1浸入TiCl4溶液中,用工作频率为40KHz的超声波于50℃下混匀30min,静置24h,倒出上清液,得到物料2;3)将物料2用大量水清洗至中性,110℃下烘干12h,得到所述的水除砷的吸附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书新,龙小燕,秦艳艳,黄永柄,马琳,张小明,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