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31282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3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托车,该摩托车包括车架、行走组件、悬架组件、鞍座组件和安装架组件。行走组件包括第一行走轮和第二行走轮。悬架组件将第一行走轮和第二行走轮连接至车架。鞍座组件至少部分设置在车架上并包括后座。安装架组件至少部分设置在车架上,安装架组件包括设置于车架上的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后座上设置有卡舌和限位块,后座至少部分连接至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第二安装架上设置有卡槽和限位部,当后座和第二安装架连接时,卡舌和卡槽卡接,限位块与限位部抵接。通过上述设置,可以通过限位部和卡槽之间的配合,以实现第二安装架对后座在摩托车的前、后、左、右方向上的限位,进而有利于提高后座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尤其是指一种摩托车


技术介绍

1、目前,摩托车的后座在载人过程中需要承受乘客的重量,因此需要后座与摩托车的连接更加稳定,从而在摩托车行驶过程中,可以提高后座的稳定性和载人安全性。

2、然而,现有技术中,摩托车后座的装配结构通常采用后座前端或后端的锁舌和卡舌进行与摩托车的固定,或采用后座前端或后端的锁销和卡舌进行与摩托车固定,上述现有的固定方式主要依靠后座底板的强度支撑,如果后座底板存在刚性不足,容易发生卡舌的脱出,从而对乘客安全造成一定的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后座稳定性强的摩托车。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摩托车,包括车架、行走组件、悬架组件、鞍座组件和安装架组件。行走组件包括第一行走轮和第二行走轮,悬架组件将第一行走轮和第二行走轮连接至车架。鞍座组件至少部分设置在车架上并包括后座。安装架组件至少部分设置在车架上。安装架组件包括沿前后方向分布的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设置在车架上,当后座相对于车架处于安装状态时,后座分别与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配合,后座上设置有卡舌和限位块,第二安装架上设置有卡槽和限位部,当后座和第二安装架配合时,卡舌和卡槽卡接,限位块与限位部抵接。

4、进一步地,卡槽与卡舌的接触面基本沿预设平面延伸,在一个垂直于摩托车上下方向的水平面上,预设平面设置为与水平面存在夹角的斜面,且夹角的开口朝摩托车的前侧设置。

5、进一步地,限位部设置为向第二安装架的上侧延伸的翻边结构,且限位部的内轮廓和限位块的外轮廓基本一致。

6、进一步地,摩托车还包括用于固定后座的锁定装置,后座上设置有插销,插销和锁定装置插接并卡接;插销上设置有槽口,锁定装置包括处于锁定的第一状态和处于解锁的第二状态,当锁定装置处于第一状态时,槽口和锁定装置卡接;锁定装置上还设置有容纳插销的销孔,插销和销孔插接。

7、进一步地,锁定装置包括锁体、卡接件、传动件、弹性件和锁定件,锁体至少部分设置在第一安装架上,卡接件转动连接至锁体,传动件的一端连接卡接件,传动件的另一端连接锁定件,弹性件套设于传动件连接卡接件的一端,锁定件通过传动件控制卡接件;弹性件包括处于正常状态的第一位置和处于压缩状态的第二位置,当锁定装置处于第一状态时,弹性件处于第一位置,卡接件和槽口卡接;当锁定装置处于第二状态时,弹性件处于第二位置,卡接件和槽口分离。

8、进一步地,后座上还设置有缓冲组件,缓冲组件设置在后座和第一安装架之间,缓冲组件还设置在后座和第二安装架之间。

9、进一步地,鞍座组件包括前座,车架上设置有第一安装件,当前座相对于车架处于安装状态时,前座至少部分和第一安装件抵接,在一个垂直于摩托车左右方向的对称面上,摩托车关于对称面基本对称设置,第一安装件靠近对称面的侧面沿预设平面延伸,预设平面和对称面之间所成的锐角大于等于10°且小于等于17°。

10、进一步地,摩托车还包括安装架组件,安装架组件将前座连接至车架上;安装架组件包括前安装架和第一安装架,前座和前安装架卡接,前座和第一安装架固定连接;车架上还设置有位于第一安装件后侧的第二安装件,前座至少部分和第二安装件抵接;车架上还设置有位于第一安装件后侧的第二安装件,前座至少部分和第二安装件抵接;前座的下侧设置有卡钩结构,前安装架上设置有卡槽,卡槽和卡钩结构卡接;前座的下侧设置有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上均设置有抵接件,第一连接件通过抵接件和第一安装件抵接,第二连接件通过抵接件和第二安装件抵接;前座的后侧还设置有固定连接件,固定连接件和第一安装架固定连接。

11、进一步地,前座的下侧还设置有容纳工具包的卡接组件,卡接组件、第二连接件、前座的下侧围绕形成有卡接空间,卡接空间的内轮廓和工具包的外轮廓基本一致。

12、进一步地,摩托车还包括设置于车架上的坐垫底板,坐垫底板设置在鞍座组件的下侧,坐垫底板上设置有固定工具包的固定装置;坐垫底板上还设置有用于和固定机构配合后限制工具包位置的限位机构;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带和固定插头,固定带的一端和坐垫底板连接,固定带的另一端设置有固定插头,坐垫底板上设置有固定插孔,固定插头和固定插孔插接;安装架组件包括底板安装架,坐垫底板的下侧设置有第一卡接结构,坐垫底板通过第一卡接结构分别连接底板安装架和车架;摩托车还包括车身覆盖件,坐垫底板的两侧还设置有用于连接车身覆盖件的第二卡接结构。

13、本技术提供的摩托车可以通过限位部限制限位块的位置、通过卡槽限制卡舌的位置,从而通过限位部和卡槽之间的配合,以实现第二安装架对后座在摩托车的前、后、左、右方向上的限位,进而可以使后座和第一安装架的连接、后座和第二安装架的连接更加稳定,有利于提高后座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摩托车,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与所述卡舌的接触面基本沿预设平面延伸,在一个垂直于所述摩托车上下方向的水平面上,所述预设平面设置为与所述水平面之间存在夹角的斜面,且所述夹角的开口朝所述摩托车的前侧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设置为向所述第二安装架的上侧延伸的翻边结构,且所述限位部的内轮廓和所述限位块的外轮廓基本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托车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后座的锁定装置,所述后座上设置有插销,所述插销和所述锁定装置插接并卡接;所述插销上设置有槽口,所述锁定装置包括处于锁定的第一状态和处于解锁的第二状态,当所述锁定装置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槽口和所述锁定装置卡接;所述锁定装置上还设置有容纳所述插销的销孔,所述插销和所述销孔插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装置包括锁体、卡接件、传动件、弹性件和锁定件,所述锁体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架上,所述卡接件转动连接至所述锁体,所述传动件的一端连接所述卡接件,所述传动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锁定件,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传动件连接所述卡接件的一端,所述锁定件通过所述传动件控制所述卡接件;所述弹性件包括处于正常状态的第一位置和处于压缩状态的第二位置,当所述锁定装置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弹性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卡接件和所述槽口卡接;当所述锁定装置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弹性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卡接件和所述槽口分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座上还设置有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设置在所述后座和所述第一安装架之间,所述缓冲组件还设置在所述后座和所述第二安装架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鞍座组件包括前座,所述车架上设置有第一安装件,当所述前座相对于所述车架处于安装状态时,所述前座至少部分和所述第一安装件抵接,在一个垂直于所述摩托车左右方向的对称面上,所述摩托车关于所述对称面基本对称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托车还包括安装架组件,所述安装架组件将所述前座连接至所述车架上;所述安装架组件包括前安装架和第一安装架,所述前座和所述前安装架卡接,所述前座和所述第一安装架固定连接;所述车架上还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安装件后侧的第二安装件,所述前座至少部分和所述第二安装件抵接;所述前座的下侧设置有卡钩结构,所述前安装架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和所述卡钩结构卡接;所述前座的下侧设置有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上均设置有抵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通过所述抵接件和所述第一安装件抵接,所述第二连接件通过所述抵接件和所述第二安装件抵接;所述前座的后侧还设置有固定连接件,所述固定连接件和所述第一安装架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座的下侧还设置有容纳工具包的卡接组件,所述卡接组件、所述第二连接件、所述前座的下侧围绕形成有卡接空间,所述卡接空间的内轮廓和所述工具包的外轮廓基本一致。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托车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车架上的坐垫底板,所述坐垫底板设置在所述鞍座组件的下侧,所述坐垫底板上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带和固定插头,所述固定带的一端和所述坐垫底板连接,所述固定带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插头连接,所述坐垫底板上设置有固定插孔,所述固定插头和所述固定插孔插接;所述安装架组件包括底板安装架,所述坐垫底板的下侧设置有第一卡接结构,所述坐垫底板通过所述第一卡接结构分别连接所述底板安装架和所述车架;所述摩托车还包括车身覆盖件,所述坐垫底板的两侧还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车身覆盖件的第二卡接结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托车,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与所述卡舌的接触面基本沿预设平面延伸,在一个垂直于所述摩托车上下方向的水平面上,所述预设平面设置为与所述水平面之间存在夹角的斜面,且所述夹角的开口朝所述摩托车的前侧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设置为向所述第二安装架的上侧延伸的翻边结构,且所述限位部的内轮廓和所述限位块的外轮廓基本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托车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后座的锁定装置,所述后座上设置有插销,所述插销和所述锁定装置插接并卡接;所述插销上设置有槽口,所述锁定装置包括处于锁定的第一状态和处于解锁的第二状态,当所述锁定装置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槽口和所述锁定装置卡接;所述锁定装置上还设置有容纳所述插销的销孔,所述插销和所述销孔插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装置包括锁体、卡接件、传动件、弹性件和锁定件,所述锁体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架上,所述卡接件转动连接至所述锁体,所述传动件的一端连接所述卡接件,所述传动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锁定件,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传动件连接所述卡接件的一端,所述锁定件通过所述传动件控制所述卡接件;所述弹性件包括处于正常状态的第一位置和处于压缩状态的第二位置,当所述锁定装置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弹性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卡接件和所述槽口卡接;当所述锁定装置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弹性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卡接件和所述槽口分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座上还设置有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设置在所述后座和所述第一安装架之间,所述缓冲组件还设置在所述后座和所述第二安装架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鞍座组件包括前座,所述车架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斌斌戴雄贵黄庆杨聚弢徐同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