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束扫描系统,尤其涉及基于二维振镜-特殊抛物面镜的光束扫描装置及成像系统。
技术介绍
1、振镜是由偏转镜和电机组成,可通过连接计算机控制偏转镜的偏转角度,从而控制扫描范围,通常与激光器、透镜等装置组成光束扫描系统。传统的样品移动式的扫描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基于振镜的光束扫描方法具有高速度、高精度、高稳定性等优点,因此在光束扫描装置中应用广泛。在现有的共聚焦成像系统、激光扫描成像系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系统、扫描式打标系统等都用到了基于振镜的光束扫描方法,然而由于二维振镜的x振镜和y振镜不在同一位置,会导致扫描光束的聚焦点不在同一平面,得到的扫描图像产生枕形畸变,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因此,对于一些操作精度要求高的扫描系统,上述问题还需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光束扫描系统中扫描光束的聚焦点不在同一平面、扫描图像产生畸变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基于二维振镜-特殊抛物面镜的光束扫描装置及成像系统。
2、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基于二维振镜-特殊抛物面镜的光束扫描装置,包括激光器(1)、以及沿激光器(1)光路顺次设置的二维振镜、特殊抛物面镜(4)和样品(5),所述二维振镜由x振镜(2)和y振镜(3)构成;
3、激光器(1)发出的激光束进入二维振镜,从二维振镜反射出的初始位置光束进入特殊抛物面镜(4),特殊抛物面镜(4)反射后打到样品(5)上形成第一采样点(8);
4、激光器(1)发出的激光束进入二维振镜,二维振镜中的x振镜(2)
5、激光器(1)发出的激光束进入二维振镜,二维振镜中的y振镜(3)对激光束的偏转角度进行调制,从二维振镜反射出的第二光束(7)进入特殊抛物面镜(4);第二光束(7)经特殊抛物面镜(4)反射后将第二光束(7)的转动转变为平行于光轴的平移运动,经特殊抛物面镜(4)反射后打到样品(5)上形成第三采样点(10);
6、分别使抛物面镜(4)在不同方向上的反射焦点对应于x振镜(2)和y振镜(3)上,分别控制x振镜(2)和y振镜(3)转动的角度来控制光束的扫描范围,以解决x振镜(2)和y振镜(3)位置不同导致扫描图像产生畸变的问题。
7、进一步,所述样品(5)位于x-y面上,特殊抛物面镜(4)将光束角度的转动转化为平移运动,光束垂直入射到样品(5)。
8、进一步,所述特殊抛物面镜(4)在x-z面的表达方程与在y-z面的表达方程不同。
9、进一步,所述特殊抛物面镜(4)在x-z面表达方程的反射焦点位于x振镜(2)上。
10、进一步,所述特殊抛物面镜(4)在y-z面表达方程的反射焦点位于y振镜(3)上。
11、进一步,所述x振镜(2)的扫描范围与振镜偏转角度的对应关系如下:
12、(1)取抛物面的顶点为坐标原点,特殊抛物面镜在x-z面的表达方程为:
13、x2=2p1z (1)
14、其中,p1为特殊抛物面镜在x-z面抛物线方程系数,z为x-z面内的z变量;
15、特殊抛物面镜的反射焦点位于x振镜的转动轴上,反射焦点的位置坐标为(0,p1/2);
16、(2)假设x振镜在初始位置时入射光线,及第一采样点的光线轨迹与z轴的夹角为θ,则有:
17、
18、对上式两边取微分:
19、
20、其中,δθ为光束的转动角度,则x振镜转动角度为δθ/2,x0为x振镜的初始位置,θ0为初始光束与z轴的夹角,因此光束在样品x轴方向的扫描范围δx为:
21、
22、同理,取特殊抛物面镜在x-z面的表达方程为y2=2p2z,p2为特殊抛物面镜在y-z面抛物线方程系数,光束在样品y轴方向的扫描范围δy为:
23、
24、其中,y0为y振镜的初始位置,为初始光束与z轴的夹角,为y振镜转动角度。
25、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基于二维振镜-特殊抛物面镜的显微成像系统,包括上述的基于二维振镜-特殊抛物面镜的光束扫描装置、第一4f系统、第二4f系统、分光棱镜(16)、第五双凸透镜(17)、显微物镜(18)、偏振分光棱镜(19)、第二平面反射镜(20)、第六双凸透镜(21)、第七双凸透镜(22)和光电探测器(23);
26、所述激光器(1)发出的准直光束进入二维振镜,二维振镜对光束的偏转角度进行调制;从二维振镜反射出的光进入第一4f系统,第一4f系统对光经二维振镜后的偏转角度进行了缩小;再经特殊抛物面镜(4)反射后将光束的转动转变为平行于光轴的平移运动,然后光再经第二4f系统平移的距离缩小;从第二4f系统出射的光再经过bs(16)、第五双凸透镜(17)和显微物镜(18)后垂直入射到样品(5)表面对样品进行探测;
27、从样品(5)表面反射回来的光再次经过显微物镜(18)、第五双凸透镜(17)和分光棱镜(16)后经过偏振分光棱镜(19)将光分为p偏振光和s偏振光,s偏振光由第六双凸透镜(21)聚焦后由光电探测器(23)接收,p偏振光经过第二平面反射镜(20)后,由第七双凸透镜(22)聚焦后由光电探测器(23)接收。
28、进一步,所述第一4f系统由第一双凸透镜(11)与第二双凸透镜(12)构成,缩小倍数由第一双凸透镜(11)与第二双凸透镜(12)的焦距决定;
29、所述第二4f系统由第三双凸透镜(14)和第四双凸透镜(15)构成,缩小倍数由第三双凸透镜与第四双凸透镜的焦距决定。
30、进一步,所述x振镜对光束调制的计算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31、步骤1,对于x振镜,假设第一双凸透镜和第二双凸透镜的焦距分别为f1和f2,振镜转过的角度为α/2,则光线转过的角度为α,经过第一个4f系统后光线转过的角度β满足:
32、f1·tanα=f2·tanβ (6)
33、特殊抛物面镜在x-z面上的抛物线的反射焦点位于光束与x振镜的入射点上,经过特殊抛物面镜后,光束由角度转动转变为平移运动,平移距离sx为:
34、
35、步骤2,光束再经过由第三双凸透镜和第四双凸透镜组成的第二4f系统后,对光束的平移距离进行了缩小或放大,假设第三双凸透镜和第四双凸透镜的焦距分别为f3和f4,则缩小后的平移距离sx'满足:
36、
37、步骤3,设第五双凸透镜的焦距为f5,显微物镜的等效后焦距为fo,因此最终入射到样品的扫描范围lx与振镜偏转角度α/2的关系为:
38、
39、其中,p1为特殊抛物面镜在x-z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二维振镜-特殊抛物面镜的光束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光器(1)、以及沿激光器(1)光路顺次设置的二维振镜、特殊抛物面镜(4)和样品(5),所述二维振镜由x振镜(2)和y振镜(3)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二维振镜-特殊抛物面镜的光束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5)位于x-y面上,特殊抛物面镜(4)将光束角度的转动转化为平移运动,光束垂直入射到样品(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二维振镜-特殊抛物面镜的光束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特殊抛物面镜(4)在x-z面的表达方程与在y-z面的表达方程不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二维振镜-特殊抛物面镜的光束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特殊抛物面镜(4)在x-z面表达方程的反射焦点位于x振镜(2)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二维振镜-特殊抛物面镜的光束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特殊抛物面镜(4)在y-z面表达方程的反射焦点位于y振镜(3)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二维振镜-特殊抛物面镜的光束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x振镜的扫描范围与振镜偏转角
7.一种基于二维振镜-特殊抛物面镜的显微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二维振镜-特殊抛物面镜的光束扫描装置、第一4f系统、第二4f系统、分光棱镜(16)、第五双凸透镜(17)、显微物镜(18)、偏振分光棱镜(19)、第二平面反射镜(20)、第六双凸透镜(21)、第七双凸透镜(22)和光电探测器(23);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二维振镜-特殊抛物面镜的显微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4f系统由第一双凸透镜(11)与第二双凸透镜(12)构成,缩小倍数由第一双凸透镜(11)与第二双凸透镜(12)的焦距决定;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二维振镜-特殊抛物面镜的显微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x振镜对光束调制的计算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二维振镜-特殊抛物面镜的显微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y振镜对光束调制的计算过程与x振镜一致,根据所需的扫描范围来调整振镜转过的角度,特殊抛物面镜不同方向的反射焦距分别对应于x振镜和y振镜,以实现扫描图像的同时消除二维振镜扫描图像产生的畸变。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二维振镜-特殊抛物面镜的光束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光器(1)、以及沿激光器(1)光路顺次设置的二维振镜、特殊抛物面镜(4)和样品(5),所述二维振镜由x振镜(2)和y振镜(3)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二维振镜-特殊抛物面镜的光束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5)位于x-y面上,特殊抛物面镜(4)将光束角度的转动转化为平移运动,光束垂直入射到样品(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二维振镜-特殊抛物面镜的光束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特殊抛物面镜(4)在x-z面的表达方程与在y-z面的表达方程不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二维振镜-特殊抛物面镜的光束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特殊抛物面镜(4)在x-z面表达方程的反射焦点位于x振镜(2)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二维振镜-特殊抛物面镜的光束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特殊抛物面镜(4)在y-z面表达方程的反射焦点位于y振镜(3)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二维振镜-特殊抛物面镜的光束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x振镜的扫描范围与振镜偏转角度的对应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勇,苏航,杨帆,王嘉瑞,冯甫,袁小聪,
申请(专利权)人:之江实验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