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基于石墨烯与银复合材料的电生理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基于石墨烯与银复合材料的电生理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229403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石墨烯与银复合材料的电生理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具有激光诱导石墨烯电极的载体;S2、在载体的激光诱导石墨烯电极上滴加银离子溶液,形成石墨烯‑纳米银复合电极;S3、在载体的石墨烯‑纳米银复合电极上均匀涂布SEBS,形成以超薄SEBS为基底的石墨烯‑纳米银复合电极,去除载体,所得电极即为所述基于石墨烯与银复合材料的电生理传感器。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银离子溶液涂覆的方式制备银纳米颗粒,对制备工艺的要求较低,并且银纳米颗粒可以在电极上稳定地生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生理传感器具有良好贴附能力,且其具备的高导电性和保形接触能力能够让电极更稳定地采集到高质量信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生理传感器制备,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石墨烯与银复合材料的电生理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激光诱导石墨烯(lig)的导电性较差,而常用的增强导电性的方法如掩膜喷涂法和电镀法沉积高导电性材料都具有繁琐的工艺,无法直接选择性的在lig图案处沉积。

2、激光诱导石墨烯(lig)通常在不具备延展能力的基底上生成,例如聚酰亚胺(pi)材料,这些材料直接贴附在皮肤上时无法与皮肤保持良好的共形接触,会导致采集到的电生理信号不稳定且信噪比低。常用的提高lig延展性的方法是将其转印到pdms、ecoflex等柔性基底上,但是这些材料做的超薄时强度低,容易破裂,并且转印时导电性损失较大。

3、常用的增强lig导电性的方法主要是掩膜喷涂法和电镀法,这些方法都具有工艺复杂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石墨烯与银复合材料的电生理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石墨烯与银复合材料的电生理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s1、制备具有激光诱导石墨烯电极的载体;

4、s2、在载体的激光诱导石墨烯电极上滴加银离子溶液,形成石墨烯-纳米银复合电极;

5、s3、在载体的石墨烯-纳米银复合电极上均匀涂布sebs,形成以超薄sebs为基底的石墨烯-纳米银复合电极,去除载体,所得电极即为所述基于石墨烯与银复合材料的电生理传感器。

6、优选的是,步骤s1具体为:

7、s1-1、在基板上依次贴上双面胶、单面水溶胶、pi薄膜形成载体,单面水溶胶无粘附性的一面贴在双面胶上,有粘附性的一面粘住pi薄膜;

8、s1-2、按照预先设计的电极图案,利用激光器对pi薄膜表面进行打印,从而在载体的pi薄膜上得到激光诱导石墨烯电极。

9、优选的是,步骤s1具体为:

10、s1-1、在10cm×10cm的玻璃基板上依次贴上双面胶、单面水溶胶、pi薄膜形成载体,单面水溶胶无粘附性的一面贴在双面胶上,有粘附性的一面粘住pi薄膜;

11、s1-2、按照预先设计的电极图案,利用vls 3.50二氧化碳激光器对pi薄膜表面光栅模式进行打印,从而在载体的pi薄膜上得到激光诱导石墨烯电极。

12、优选的是,步骤s2具体为:

13、s2-1、于搅拌下,向无水醋酸银中滴加氨水,然后滴加甲酸,静置反应;

14、s2-2、用过滤器过滤,弃滤渣,得到银离子溶;

15、s2-3、将步骤s2-2制备的银离子溶滴加到步骤s1制备的激光诱导石墨烯电极上,加热下反应,得到形成于载体上的石墨烯-纳米银复合电极。

16、优选的是,步骤s2具体为:

17、s2-1、称量0.5-2g无水醋酸银,倒入棕色玻璃瓶中,于持续搅拌下用移液枪滴加1.5-5ml质量分数为28%的浓氨水,随后滴加0.05-0.2ml 97%的甲酸,密封,静置反应12-48小时;

18、s2-2、用0.22微米的过滤器过滤,弃滤渣,得到银离子溶;

19、s2-3、打印完后一小时内,将步骤s2-2制备的银离子溶滴加到步骤s1制备的激光诱导石墨烯电极上,80-100℃下加热5-20分钟,得到形成于载体上的石墨烯-纳米银复合电极。

20、优选的是,步骤s2具体为:

21、s2-1、称量1g无水醋酸银,倒入棕色玻璃瓶中,于持续搅拌下用移液枪滴加2.5ml质量分数为28%的浓氨水,随后滴加0.1ml 97%的甲酸,密封,静置反应24小时;

22、s2-2、用0.22微米的过滤器过滤,弃滤渣,得到银离子溶;

23、s2-3、打印完后一小时内,将步骤s2-2制备的银离子溶滴加到步骤s1制备的激光诱导石墨烯电极上,90℃下加热10分钟,得到形成于载体上的石墨烯-纳米银复合电极。

24、优选的是,步骤s3具体为:

25、s3-1、取sebs颗粒,加入甲苯,密封下搅拌,得到sebs溶液;

26、s3-2、将sebs溶液静置消泡,然后均匀倒在步骤s2得到的载体的石墨烯-纳米银复合电极上,并用匀胶机将sebs溶液旋涂均匀;

27、s3-3、将步骤s3-2的产品浸入去离子水中,使载体中的单面水溶胶溶解,然后揭起具有石墨烯-纳米银复合电极的pi薄膜,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后擦干;

28、s3-4、将乙醇胺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后再加入氢氧化钾,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氢氧化钾溶液;

29、s3-5、将步骤s3-3得到的具有石墨烯-纳米银复合电极的pi薄膜进入步骤s3-4制备的氢氧化钾溶液中,加热下使pi薄膜溶解,最终得到以超薄sebs为基底的石墨烯-纳米银复合电极,即所述基于石墨烯与银复合材料的电生理传感器。

30、优选的是,步骤s3具体为:

31、s3-1、取0.75-3g sebs颗粒,加入5-20ml甲苯,密封下搅拌0.5-2h,得到sebs溶液;

32、s3-2、将sebs溶液静置5-20min消泡,然后均匀倒在步骤s2得到的载体的石墨烯-纳米银复合电极上,并用匀胶机将sebs溶液旋涂均匀,旋涂转速为400-1000rpm、时间为15-60s,然后平放15-60min;

33、s3-3、将步骤s3-2的产品浸入去离子水中,使载体中的单面水溶胶溶解,然后揭起具有石墨烯-纳米银复合电极的pi薄膜,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后擦干;

34、s3-4、将15-60g乙醇胺加入25-100ml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后再加入10-40g氢氧化钾,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氢氧化钾溶液;

35、s3-5、将步骤s3-3得到的具有石墨烯-纳米银复合电极的pi薄膜进入步骤s3-4制备的氢氧化钾溶液中,70-90℃下加热0.5-2h,使pi薄膜溶解,最终得到以超薄sebs为基底的石墨烯-纳米银复合电极,即所述基于石墨烯与银复合材料的电生理传感器。

36、优选的是,步骤s3具体为:

37、s3-1、取1.5g sebs颗粒,加入10ml甲苯,密封下搅拌1h,得到sebs溶液;

38、s3-2、将sebs溶液静置10min消泡,然后均匀倒在步骤s2得到的载体的石墨烯-纳米银复合电极上,并用匀胶机将sebs溶液旋涂均匀,旋涂转速为800rpm、时间为30s,然后平放30min;

39、s3-3、将步骤s3-2的产品浸入去离子水中,使载体中的单面水溶胶溶解,然后揭起具有石墨烯-纳米银复合电极的pi薄膜,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后擦干;

40、s3-4、将30g乙醇胺加入50ml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后再加入20g氢氧化钾,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氢氧化钾溶液;

41、s3-5、将步骤s3-3得到的具有石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石墨烯与银复合材料的电生理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石墨烯与银复合材料的电生理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具体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石墨烯与银复合材料的电生理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具体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石墨烯与银复合材料的电生理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具体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石墨烯与银复合材料的电生理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具体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石墨烯与银复合材料的电生理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具体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石墨烯与银复合材料的电生理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具体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石墨烯与银复合材料的电生理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具体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石墨烯与银复合材料的电生理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具体为:

10.一种基于石墨烯与银复合材料的电生理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其通过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石墨烯与银复合材料的电生理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石墨烯与银复合材料的电生理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具体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石墨烯与银复合材料的电生理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具体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石墨烯与银复合材料的电生理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具体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石墨烯与银复合材料的电生理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具体为:

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赳强张森浩杨洪波张莹莹郭凯童谣杨科荣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