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双功能融合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_技高网

一种双功能融合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022797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功能融合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双功能融合酶的制备方法包括:对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解毒酶基因dadh和akr13b3进行PCR扩增;构建不同Linker介导的双功能融合酶DADH‑AKR13B3原核表达载体;将双功能融合酶DADH‑AKR13B3在宿主细胞中进行表达。该双功能融合酶将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一步酶法解毒为无毒的3‑epi‑DON。上述技术方案中提供的融合酶能有效的将DON直接降解为3‑epi‑DON,可提高酶的催化效率,降低酶的生产成本,在食品和饲料工业中具有潜在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具体涉及一种能将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一步酶法解毒为无毒的3-异构-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3-epi-don)的双功能融合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又名呕吐毒素(vomitoxin,vt),是禾谷镰刀菌、黄色镰刀菌等真菌侵染谷物后所产生的有毒次级代谢产物,广泛存在于小麦、玉米等粮谷类原料及其制品中。don已被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确定为最危险的自然发生食品污染物之一,给粮食和畜牧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以及对人和动物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如何有效地控制和解决粮食和饲料中don污染的方法,已成为国内外食品加工和食品安全领域中的研究热点。

2、近年来,霉菌毒素生物降解方法倍受关注。目前对don生物降解的研究主要包括微生物降解法和酶解毒法。已有的研究表明,don分子中c12,13位的环氧基团和c3位上的羟基是don的主要毒性基团,也是生物降解主要研究位点。微生物能够将环氧基团还原成c9,12二烯结构,形成毒性极低的脱环氧产物dom-1(zhai et al.,frontmicrobial.,2019,10,1-12),未见任何don解毒酶的报道。除环氧基团外,c3位上的羟基生物转化包括:氧化、乙酰化、糖苷化、异构化(michlmayr et al.,toxins.,2015,7,2685-2700;tian et al.,toxins.,2016,8,1-15;zhai et al.,front microbial.,2019,10,1-12)。其中,德沃斯氏菌(devosiasp.)来源的吡咯喹啉醌(pqq)依赖性的醇脱氢酶depa/qddh能氧化don的c3位羟基生成低毒的3-酮基-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3-keto-don),再经过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依赖性醛酮还原酶depb/akr13b2/akr6d1将3-keto-don还原,生成无毒的3-异构-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3-epi-don),即c3位的异构化(carere et al.,microbbiotechnol.,2018,11,1106-1111;carere et al.,front microbial.,2018,9,1-9;he et al.,food chem.,2020,321,126703),这是目前阐述的最为详细的don降解机制,解毒专一,且单向不可逆。虽然醇脱氢酶和醛酮还原酶混合使用具有一定的脱毒效果,但是多酶的混合使用会增加酶的数量和用量及使用成本,同时会增加生物脱毒技术的复杂性,导致工业化应用时经济竞争性下降,因此还不能满足工业应用的需求。目前有关利用融合酶实现don一步酶法脱毒的研究国内外也尚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功能融合酶的构建方法,将德沃斯氏菌a6-243编码的don解毒酶基因dadh和akr13b3通过linker组装起来,构建融合表达载体,并实现其在原核细胞中的高效表达;该融合酶能有效的将don直接降解为3-epi-don,可提高酶的催化效率,降低酶的生产成本,在食品和饲料工业中具有潜在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2、针对上述问题,专利技术人从土壤中筛选到100%don降解的德沃斯氏菌(devosia)a6-243。根据don降解产物的结构分析,devosia a6-243对don的转化途径是通过两步酶促反应实现的,即don先被氧化生成3-keto-don,然后3-keto-don被还原生成3-epi-don。通过对该菌株进行基因组注释,结合比较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分析,从devosiaa6-243克隆到dadh和akr13b3基因,并在e.coli中实现了异源表达;通过纯化得到纯酶,证实dadh将don氧化生成3-keto-don,再经akr13b3将3-keto-don还原生成3-epi-don,且单向不可逆。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4、一种双功能融合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1)对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解毒酶基因dadh和akr13b3进行pcr扩增;其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解毒酶基因dadh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氨基酸序列如seq idno.4所示;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解毒酶基因akr13b3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5所示,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6所示;

6、(2)构建不同linker介导的双功能融合酶dadh-akr13b3原核表达载体;

7、(3)将双功能融合酶dadh-akr13b3在宿主细胞中进行表达;

8、其中,双功能融合酶dadh-akr13b3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9、其中,步骤(2)所用表达载体为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短芽孢杆菌、乳酸菌、酵母、链霉菌和丝状真菌中的一种或几种。

10、其中,步骤(3)所用宿主细胞为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短芽孢杆菌、乳酸菌、酵母、链霉菌或丝状真菌。

1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利用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双功能融合酶。该双功能融合酶可以作为解毒剂使用,可直接将小麦中的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一步酶法解毒为无毒的3-epi-don。

12、上述技术方案中提供的双功能融合酶dadh-akr13b3能将don直接解毒为无毒的3-epi-don,实现don的一步酶法解毒。该融合酶可以将45~150μg/ml的don降解为无毒产物3-epi-don,降解率为100%。

13、本专利技术的双功能融合酶dadh-akr13b3能将小麦中的don直接解毒为无毒的3-epi-don,实现霉变小麦中don的一步酶法解毒,降解率90%以上,有效解决谷物原料及饲料中呕吐毒素污染问题,减少粮食损失,保障食品、饲料安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功能融合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功能融合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所用表达载体为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短芽孢杆菌、乳酸菌、酵母、链霉菌和丝状真菌中的一种或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功能融合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所用宿主细胞为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短芽孢杆菌、乳酸菌、酵母、链霉菌或丝状真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功能融合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包括以下步骤:

5.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双功能融合酶。

6.一种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功能融合酶作为解毒剂的应用。

7.一种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双功能融合酶将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一步酶法解毒为无毒。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双功能融合酶直接将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解毒为无毒的3-epi-DON。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双功能融合酶直接将小麦中的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解毒为无毒的3-epi-DON。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功能融合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功能融合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所用表达载体为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短芽孢杆菌、乳酸菌、酵母、链霉菌和丝状真菌中的一种或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功能融合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所用宿主细胞为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短芽孢杆菌、乳酸菌、酵母、链霉菌或丝状真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功能融合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凤霞牛家峰朱萍沈娟朱筱玉陆兆新周立邦孟凡强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