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类渔网状的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应用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类渔网状的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27774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类渔网状的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应用。所述类渔网状的聚合物电解质通过富含氢键给体的交联剂、两性离子单体、丙烯酸酯类单体在增塑剂中共聚而成,类渔网状的独特结构赋予聚合物电解质良好的力学性能、高的离子电导率、宽的电化学窗口等特征,可适用于拉伸、卷曲、弯折等特殊环境。应用于柔性可拉伸锂电池时,可有效降低电解质受到外力导致性能下降或被锂枝晶刺破造成的短路风险,增强储能器件的安全性和能量密度,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储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类渔网状的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1、新型储能电站、新能源汽车和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开发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和高安全的储能设备来供能。锂离子电池具有质量轻和循环寿命长的优势,成为主流供能设备。然而,由于高毒、易泄露、易燃有机电解液的使用,导致电池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如果采用锂金属代替石墨等传统商用负极,锂枝晶生长问题会更严重,导致电池的安全问题更加突出。研究表明,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取代液态有机电解质,是一种有效的策略。

2、事实上,固态聚合物电解质不仅可以有效地提升锂电池的安全性,而且其易加工、质量轻、廉价、可薄膜化的特性,能够进一步的提高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并且让锂负极的使用成为可能,将更好的满足人们对高安全、高能量密度储能器件的日益需求。然而,大多数固态聚合物电解质致力于使锂离子均匀沉积到电极表面,忽视对体系中阴离子的调控。根据chazalviel的空间电荷理论,与锂表面的其他部分相比,锂成核位点的突起不仅表现出更高的由阴离子消耗引起的电场,从而吸引了更多的li+,促进li+在尖端的生长,而且由于其高曲率,提供了一个大的表面来不均匀地沉积li+,从而进一步加速了锂枝晶的生长(mater.horiz.,2021,8,12-32.)。因此,除了对li+分布的调控外,如何实现对阴离子分布的有效调控是有效抑制锂枝晶的关键。两性离子聚合物由沿着主链或侧链的阳离子和阴离子部分组成,不仅可以作为li+和阴离子的储层,而且由于两性离子的大偶极矩,可以提高离子电导率。然而,聚两性离子链段通常是刚性的,导致聚两性离子电解质膜通常硬而脆,无法与电极充分接触,可能导致高界面电阻和短的器件寿命(chem.mater.,2020,32,7951-7957)。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一种有效的方法是将柔性聚合物链段引入刚性两性离子链段中(energy environ.mater.,2022,e12464),但有效平衡材料的强度、拉伸性和离子导电率仍然是一个挑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类渔网状的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应用,本专利技术聚合物电解质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高的室温离子电导率、宽的电化学窗口等优势,能够与磷酸铁锂正极、镍钴锰三元高压正极匹配,构筑高安全、高能量密度的固态锂电池,并且能够有效地调控阴阳离子的沉积,抑制锂枝晶的生长,从而实现固态电池循环寿命的大幅提升。此外,由于电解质具有良好的拉伸性,该材料还适用于拉伸、弯折、卷曲等特殊应用场景,应用于柔性可拉伸锂电池,有效降低由电解质被拉断或被锂枝晶刺破造成的短路的风险,提升器件的安全性。

2、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类渔网状的聚合物电解质,先将锂盐加入增塑剂中,加热搅拌至混合均匀得导离子基质,再向导离子基质中加入丙烯酸酯类单体、两性离子、富含氢键给体基团的交联剂、引发剂,加热搅拌至溶液澄清后,转入磨具中,通过光引发聚合反应或者热引发聚合反应得凝胶态样品,真空干燥过夜,即得到类渔网状的聚合物电解质;所述加热搅拌时,温度均低于100℃;

4、所述两性离子的结构通式为其中,r1为含有c=c、环氧乙烷官能团的烷基链,r2,r3分别独立为h或-(ch2)xch3,其中,x≥0且为整数,n为整数,表示重复单元数。

5、作为改进的是,所述交联剂的结构通式为其中,a1为-sh、-nh2、或-c=c-中任一种的重复单元,a2为-nh-或-oh中的一种或多种,波浪线代表连接a1和a2的化学键或小分子链段。

6、作为改进的是,所述锂盐的质量为增塑剂的10-85wt%;所述引发剂的用量为丙烯酸酯类单体摩尔量的0.1-40%,两性离子含量为丙烯酸酯类单体的5-95wt%,交联剂的用量为所述丙烯酸酯类单体双键的总摩尔量的0.1-50%,导离子基质占体系中所有组分的10-80wt%。作为改进的是,所述锂盐为高氯酸锂、硝酸锂、二草酸硼酸锂、二氟草酸硼酸锂、六氟磷酸锂、六氟砷酸锂、四氟硼酸锂、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或三氟甲基磺酸锂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

7、所述增塑剂为2-甲基戊二腈、四乙二醇二甲醚、3-羟基戊二腈,三乙二醇二甲醚,1-正丁基-1-甲基吡咯烷二(三氟甲基磺酰)酰亚胺,碳酸乙烯酯,1-甲基-1-丙基吡咯烷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盐,碳酸二甲酯,三丁基甲磷双(三氟甲磺酰)亚胺,丁二腈,戊二腈,环己基三甲铵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碳酸丙烯酯,1-丁基-3-甲基咪唑二(三氟甲基磺酰)酰亚胺,三丁基(2-甲氧基乙基)磷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或三正丁基甲铵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盐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

8、所述丙烯酸酯类单体为乙氧基乙氧基乙基丙烯酸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聚乙二醇单甲醚丙烯酸酯、丙烯酸-2-甲氧乙基酯、烯丙基硼酸频哪醇酯、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丁酯、或甲基丙烯酸异丁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

9、所述引发剂为光引发剂或热引发剂。

10、作为改进的是,当引发剂为光引发剂时,具体为2,4-二羟基二苯甲酮、芳酰基膦氧化物、2-羟基-2-甲基-1-[4-(2-羟基乙氧基)苯基]-1-丙酮、双苯甲酰基苯基氧化膦、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α,α-二甲氧基-α-苯基苯乙酮、2-羟基-2-甲基-1-苯基丙酮、α,α-二乙氧基苯乙酮、α-羟烷基苯酮、异丙基硫杂蒽酮、硫代丙氧基硫杂蒽酮、二苯基乙酮、α-胺烷基苯酮、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安息香、安息香丁醚、安息香双甲醚、安息香异丙醚、安息香乙醚、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膦酸乙酯、二苯甲酮、2,4-二羟基二苯甲酮、米蚩酮中一种或多种混合;

11、所述引发剂为热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过氧化二异丙苯、过硫酸铵、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偶氮二异丁酸二甲酯、过氧化苯甲酰、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过氧化二碳酸二环己酯、过氧化甲乙酮或过氧化环己酮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

12、无论是光引发剂还是热引发剂,其含量应当适量,引发剂过多将导致聚合反应过快,聚合物分子量降低,聚合物柔韧性变差,以及成本增加等。光引发剂过少将导致聚合不充分,聚合物成膜性差甚至无法成膜。

13、作为改进的是,所述热引发聚合反应的温度为40-100℃。

14、上述任一种所述的类渔网状的聚合物电解质在制备刚性/柔性可拉伸储能器件(如锂电池)上的应用。

15、作为改进的是,所述应用为将权利要求1所制备的类渔网状的聚合物电解质分别与正、负极结合得到结构为正极/电解质/负极的锂电池。

16、本专利技术在聚两性离子链段中引入柔性链段的同时,引入设计合成的富含氢键的新型交联剂,通过化学交联及聚合物链之间氢键作用的物理交联的协同作用,构筑类渔网状具有协同调节阴阳离子功能的聚合物电解质,有效的抑制锂枝生长,同时实现两性离子聚合物电解质力学性能和电化学性能的平衡,解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类渔网状的聚合物电解质,其特征在于,先将锂盐加入增塑剂中,加热搅拌至混合均匀得导离子基质,再向导离子基质中加入丙烯酸酯类单体、两性离子、富含氢键给体基团的交联剂、引发剂,加热搅拌至溶液澄清后,转入磨具中,通过光引发聚合反应或者热引发聚合反应得凝胶态样品,真空干燥过夜,即得到类渔网状的聚合物电解质;所述加热搅拌时,温度均低于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类渔网状的聚合物电解质,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的结构通式为其中,A1为-SH、-NH2、或-C=C-中任一种的重复单元,A2为NH-或-OH中的一种或多种,波浪线代表连接A1和A2的化学键或小分子链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类渔网状的聚合物电解质,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盐的质量为增塑剂的10-85wt%;所述引发剂的用量为丙烯酸酯类单体摩尔量的0.1-40%,两性离子含量为丙烯酸酯类单体的5-95wt%,交联剂的用量为所述丙烯酸酯类单体双键的总摩尔量的0.1-50%,导离子基质占体系中所有组分的10-80wt%。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类渔网状的聚合物电解质,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盐为高氯酸锂、硝酸锂、二草酸硼酸锂、二氟草酸硼酸锂、六氟磷酸锂、六氟砷酸锂、四氟硼酸锂、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或三氟甲基磺酸锂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类渔网状的聚合物电解质,其特征在于,当引发剂为光引发剂时,具体为2,4-二羟基二苯甲酮、芳酰基膦氧化物、2-羟基-2-甲基-1-[4-(2-羟基乙氧基)苯基]-1-丙酮、双苯甲酰基苯基氧化膦、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α,α-二甲氧基-α-苯基苯乙酮、2-羟基-2-甲基-1-苯基丙酮、α,α-二乙氧基苯乙酮、α-羟烷基苯酮、异丙基硫杂蒽酮、硫代丙氧基硫杂蒽酮、二苯基乙酮、α-胺烷基苯酮、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安息香、安息香丁醚、安息香双甲醚、安息香异丙醚、安息香乙醚、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膦酸乙酯、二苯甲酮、2,4-二羟基二苯甲酮、米蚩酮中一种或多种混合;所述引发剂为热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过氧化二异丙苯、过硫酸铵、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偶氮二异丁酸二甲酯、过氧化苯甲酰、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过氧化二碳酸二环己酯、过氧化甲乙酮或过氧化环己酮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类渔网状的聚合物电解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引发聚合反应的温度为40-100℃。

7.基于权利要求1-6中任一种所述的类渔网状的聚合物电解质在制备刚性/柔性可拉伸储能器件上的应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为将权利要求1所制备的类渔网状的聚合物电解质分别与正、负极结合得到结构为正极/电解质/负极的锂电池。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类渔网状的聚合物电解质,其特征在于,先将锂盐加入增塑剂中,加热搅拌至混合均匀得导离子基质,再向导离子基质中加入丙烯酸酯类单体、两性离子、富含氢键给体基团的交联剂、引发剂,加热搅拌至溶液澄清后,转入磨具中,通过光引发聚合反应或者热引发聚合反应得凝胶态样品,真空干燥过夜,即得到类渔网状的聚合物电解质;所述加热搅拌时,温度均低于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类渔网状的聚合物电解质,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的结构通式为其中,a1为-sh、-nh2、或-c=c-中任一种的重复单元,a2为nh-或-oh中的一种或多种,波浪线代表连接a1和a2的化学键或小分子链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类渔网状的聚合物电解质,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盐的质量为增塑剂的10-85wt%;所述引发剂的用量为丙烯酸酯类单体摩尔量的0.1-40%,两性离子含量为丙烯酸酯类单体的5-95wt%,交联剂的用量为所述丙烯酸酯类单体双键的总摩尔量的0.1-50%,导离子基质占体系中所有组分的10-80wt%。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类渔网状的聚合物电解质,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盐为高氯酸锂、硝酸锂、二草酸硼酸锂、二氟草酸硼酸锂、六氟磷酸锂、六氟砷酸锂、四氟硼酸锂、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或三氟甲基磺酸锂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文勇王师刘重阳卢欣鑫李双菡吴欣怡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邮电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