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227518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30
本申请公开的显示装置,具有展平状态和折叠状态。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设置在显示面板背光侧的支撑结构层。第一非弯折部作为外屏与第二非弯折部相背设置。支撑结构层的第一支撑部支撑显示面板的第一非弯折部,第二支撑部支撑第一弯折部、第二非弯折部、第二弯折部和第三非弯折部。由于第一支撑部的厚度大于第二支撑部的厚度,第一支撑部贴附于第一非弯折部提高了对第一非弯折部的支撑强度和结构强度,提高作为外屏的第一非弯折部的抗冲击性能。第二支撑部的厚度较小,可以使得贴附在作为内屏的第二非弯折部和第三非弯折部的膜层厚度较小,改善弯折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显示,具体涉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1、在折叠手机屏幕中,向内弯折的手机屏幕通常需要配置一块外屏,用于折叠状态时的显示。由于有弯折需要,为了改善弯折性能,折叠手机内屏部分的膜层倾向于减薄设计。折叠手机的外屏容易受到冲击和划损,因此作为外屏使用的部分屏幕膜层需要增大厚度,提升结构强度、支撑强度,从而提高外屏抗冲击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增大支撑显示面板的第一非弯折部的支撑部的厚度,提高作为外屏的第一非弯折部的结构强度和支撑强度,从而提高外屏抗冲击性能,减薄贴附在作为内屏的第二非弯折部和第三非弯折部的膜层,改善内屏的弯折性能。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具有展平状态和折叠状态,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背光侧的支撑结构层。

3、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非弯折部、第一弯折部、第二非弯折部、第二弯折部和第三非弯折部。在展平状态时,所述第一非弯折部设置在所述第二非弯折部的背面,所述第三非弯折部与所述第二非弯折部设置于同一平面。在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非弯折部设置在所述第二非弯折部的背面,所述第三非弯折部的出光面与所述第二非弯折部的出光面相对设置。

4、所述支撑结构层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支撑所述第一非弯折部,所述第二支撑部支撑所述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二非弯折部、所述第二弯折部和所述第三非弯折部。所述第一支撑部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支撑部的厚度。

<p>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结构层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支撑层和第二支撑层,所述第一支撑层设置于所述第一非弯折部的背光侧,所述第二支撑层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层远离所述第一非弯折部的一侧。所述第二支撑部包括第三支撑层,所述第一支撑层和所述第三支撑层为一体设置。

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层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一非弯折部重合。

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为一体设置。

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转轴,所述转轴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

9、所述第一壳体设置有第一容置槽、第二容置槽和通槽。所述第一容置槽的开口方向和所述第二容置槽的开口方向相反,所述通槽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置槽和所述第二容置槽远离所述转轴的一侧。所述通槽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容置槽连通,所述通槽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容置槽连通。

10、所述第一弯折部设置于所述通槽中,所述第一支撑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槽的槽底,所述第一非弯折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部远离所述第一容置槽的槽底的一侧上。

11、所述第二支撑部包括第一子支撑部、第二子支撑部、第三子支撑部和第四子支撑部。所述第一子支撑部支撑所述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二子支撑部支撑所述第二非弯折部,所述第三子支撑部支撑所述第二弯折部,所述第四子支撑部支撑所述第三非弯折部。其中所述第二子支撑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置槽的槽底,所述第二非弯折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子支撑部远离所述第二容置槽的槽底的一侧上。

12、所述第二壳体设置有第三容置槽。所述显示装置处于展平状态时,所述第三容置槽的开口方向和所述第二容置槽的开口方向相同。所述第四子支撑部设置于所述第三容置槽的槽底,所述第三非弯折部设置于所述第四子支撑部远离所述第三容置槽的槽底的一侧上,所述第二弯折部覆盖所述转轴设置。

1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包括底板和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三侧板设置在所述底板的相对侧。所述第一侧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侧板连接,所述第一侧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侧板连接。所述第一侧板位于所述底板远离所述转轴的一侧。所述底板连接于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三侧板的中间区域形成相背设置的所述第一容置槽和所述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一侧板靠近所述底板的侧面与所述底板之间形成所述通槽。

1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抗冲击部,所述抗冲击部覆盖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面。

15、所述抗冲击部包括第一抗冲击部和第二抗冲击部。所述第一抗冲击部覆盖所述第一非弯折部的出光面且延伸设置于所述第一弯折部内。所述第二抗冲击部覆盖所述第三非弯折部、所述第二弯折部和所述第二非弯折部的出光面且延伸设置于所述第一弯折部内。所述第一抗冲击部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抗冲击部的厚度。

1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非弯折部和所述第一弯折部具有一边界,所述第一抗冲击部位于所述第一弯折部上的部分超出所述边界的长度大于1毫米。

1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抗冲击部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子层和第二子层,所述第一子层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面,所述第二子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子层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

18、所述第二抗冲击部包括第三子层,所述第三子层和所述第一子层为一体设置。

19、其中,所述第二子层包括保护层和第一粘结层,所述第一粘结层覆盖所述第一非弯折部和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弯折部的出光面,所述保护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粘结层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

2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子层还包括弹性层和第二粘结层,所述第二粘结层覆盖所述第一非弯折部和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弯折部的出光面,所述弹性层设置于所述第二粘结层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第一粘结层设置于所述弹性层远离所述第二粘结层的一侧,所述保护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粘结层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

21、本申请的有益效果:

22、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具有展平状态和折叠状态。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设置在显示面板背光侧的支撑结构层。第一非弯折部作为外屏与第二非弯折部相背设置。支撑结构层的第一支撑部支撑显示面板的第一非弯折部,第二支撑部支撑第一弯折部、第二非弯折部、第二弯折部和第三非弯折部。由于第一支撑部的厚度大于第二支撑部的厚度,第一支撑部贴附于第一非弯折部提高了对第一非弯折部的支撑强度和结构强度,提高作为外屏的第一非弯折部的抗冲击性能。第二支撑部的厚度较小,可以使得贴附在作为内屏的第二非弯折部和第三非弯折部的膜层厚度较小,改善弯折性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装置,具有展平状态和折叠状态,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背光侧的支撑结构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支撑层和第二支撑层,所述第一支撑层设置于所述第一非弯折部的背光侧,所述第二支撑层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层远离所述第一非弯折部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层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一非弯折部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为一体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转轴,所述转轴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包括底板和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三侧板设置在所述底板的相对侧,所述第一侧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侧板连接,所述第一侧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侧板连接,所述第一侧板位于所述底板远离所述转轴的一侧,所述底板连接于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三侧板的中间区域形成相背设置的所述第一容置槽和所述第二容置槽;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抗冲击部,所述抗冲击部覆盖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非弯折部和所述第一弯折部具有一边界,所述第一抗冲击部位于所述第一弯折部上的部分超出所述边界的长度大于1毫米。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抗冲击部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子层和第二子层,所述第一子层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面,所述第二子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子层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层还包括弹性层和第二粘结层,所述第二粘结层覆盖所述第一非弯折部和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弯折部的出光面,所述弹性层设置于所述第二粘结层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第一粘结层设置于所述弹性层远离所述第二粘结层的一侧,所述保护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粘结层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装置,具有展平状态和折叠状态,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背光侧的支撑结构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支撑层和第二支撑层,所述第一支撑层设置于所述第一非弯折部的背光侧,所述第二支撑层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层远离所述第一非弯折部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层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一非弯折部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为一体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转轴,所述转轴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包括底板和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三侧板设置在所述底板的相对侧,所述第一侧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侧板连接,所述第一侧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侧板连接,所述第一侧板位于所述底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尚辰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