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新型齿轮结构和新型传动元件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新型齿轮结构和新型传动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27181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30
本公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新型齿轮结构和新型传动元件。其中,所述新型齿轮结构包括沿周向排布的轮齿和齿槽;在所述新型齿轮结构的横截面上,所述轮齿由依次首尾连接的第一啮合边、顶边和第二啮合边组成,所述第一啮合边和所述第二啮合边为共圆的、具有第一半径的圆弧线,所述顶边为具有第二半径的圆弧线,所述第二半径大于所述第一半径;在所述新型齿轮结构的横截面上,所述齿槽由依次首尾连接的第三啮合边、底边和第四啮合边组成,所述第三啮合边和所述第四啮合边为共圆的、具有第三半径的圆弧线,所述底边为具有第四半径的圆弧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机械,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齿轮结构和新型传动元件


技术介绍

1、随着工业对于高精度、小尺寸的需求日益增加,人们对于齿轮这一机械元件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齿轮能够通过连续啮合传递运动和动力。

2、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的齿轮为渐开线啮合,一方面,啮合位置为渐开线,始终为线磨损,不耐磨,使用寿命有待提高,另一方面,齿轮只能通过常规滚齿、磨齿、插齿、线切割齿等方式加工,加工设备需要多元化,且需要很高的加工精度,刀具需要定制,刀具定制时间长,打样改款不方便,打样周期长,平均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齿轮结构和新型传动元件,至少部分的提高使用寿命,降低加工难度和加工成本。

2、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齿轮结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所述新型齿轮结构包括沿周向排布的轮齿和齿槽;

4、在所述新型齿轮结构的横截面上,所述轮齿由依次首尾连接的第一啮合边、顶边和第二啮合边组成,所述第一啮合边和所述第二啮合边为共圆的、具有第一半径的圆弧线,所述顶边为具有第二半径的圆弧线,所述第二半径大于所述第一半径;

5、在所述新型齿轮结构的横截面上,所述齿槽由依次首尾连接的第三啮合边、底边和第四啮合边组成,所述第三啮合边和所述第四啮合边为共圆的、具有第三半径的圆弧线,所述底边为具有第四半径的圆弧线。

6、可选地,所述顶边的弧心为所述新型齿轮结构的中心。

7、可选地,所述第一啮合边、所述第二啮合边、所述第三啮合边和所述第四啮合边的圆心角相同,且所述第三半径与所述第一半径相同或略大于所述第一半径;所述第二半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第四半径。

8、可选地,所述第二半径大于所述第四半径,所述第四半径与所述第三半径相同,且所述底边与所述第三啮合边和所述第四啮合边共圆。

9、可选地,在所述轮齿的宽度方向上,所述顶边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一啮合边和所述第二啮合边之间的最大距离。

10、可选地,所述新型齿轮结构仅包括所述轮齿和所述齿槽;在所述新型齿轮结构的横截面上,所述第一啮合边的弧心与所述第三啮合边的弧心,与所述新型齿轮结构的中心之间的距离相同。

11、可选地,所述新型齿轮结构还包括位于所述轮齿和所述齿槽之间的连接部;在所述新型齿轮结构的横截面上,所述第一啮合边的弧心与所述新型齿轮结构的中心之间具有第一距离,所述第三啮合边的弧心与所述新型齿轮结构的中心之间具有第二距离,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所述第一距离。

12、可选地,在所述新型齿轮结构的横截面上,所述连接部包括首尾连接的向外凸出的第一连接线和向内凹入的第二连接线,所述第一连接线与所述轮齿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线与所述齿槽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线和所述第二连接线均为弧线。

13、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线为与所述第一啮合边共圆的圆弧线,所述第二连接线为与所述第三啮合边共圆的圆弧线。

14、可选地,所述轮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新型齿轮结构的轴线平行;或,所述轮齿的至少一部分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新型齿轮结构的轴线之间具有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大于0°且小于90°。

15、可选地,所述轮齿的延伸路径为曲线、折线或直线。

16、可选地,所述新型齿轮结构还包括至少一个结构件和/或驱动件,所述结构件和/或所述驱动件与所述轮齿和所述齿槽一体成型。

17、可选地,所述新型齿轮结构包括至少两个轮齿。

18、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传动元件,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19、所述新型传动元件包括凸出部和凹陷部,所述凸出部与以上任一项所述的新型齿轮结构的齿槽相匹配,所述凹陷部与以上任一项所述的新型齿轮结构的轮齿相匹配。

20、可选地,所述新型传动元件为齿条、齿圈、丝杆、蜗杆或同步带。

21、第三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传动结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22、所述新型传动结构包括至少一个以上任一项所述的新型齿轮结构,和至少一个以上所述的新型传动元件。

23、所述新型传动元件为齿条、齿圈、丝杆、蜗杆或同步带。

24、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齿轮结构和新型传动元件,一方面,在新型齿轮结构的横截面上,第一啮合边和第二啮合边为共圆的、具有第一半径的圆弧线,则在轮齿的延伸方向上,所有第一啮合边构成第一啮合面,所有第二啮合边构成第二啮合面,类似地,所有第三啮合边构成第三啮合面,所有第四啮合边构成第四啮合面,在传动结构的传动过程中,第一啮合面和第二啮合面与其他传动元件啮合,或者,第三啮合面和第四啮合面与其他传动元件啮合,以上均为面啮合,而非现有技术中的渐开线啮合,传动过程中为面磨损,增大了接触面积,更加耐磨,进而能够有效提高使用寿命,而且轮齿的齿形更坚固,可以在同模数下做的更大更坚固,更加提高了强度和耐磨度;另一方面,由于在新型齿轮结构的横截面上,第一啮合边、顶边和第二啮合边均为圆弧线,以及,第三啮合边、底边和第四啮合边均为圆弧线,则可以通过铣削的方式加工新型齿轮结构,使用标准加工中心和车铣复合数控机床即可,刀具不需大量特殊定制,大大缩短打样时间,降低对专用设备依赖,降低生产成本。

25、上述说明仅是本公开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更清楚了解本公开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让本公开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齿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周向排布的轮齿和齿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齿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啮合边、所述第二啮合边、所述第三啮合边和所述第四啮合边的圆心角相同,且所述第三半径与所述第一半径相同或略大于所述第一半径;所述第二半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第四半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齿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半径大于所述第四半径,所述第四半径与所述第三半径相同,且所述底边与所述第三啮合边和所述第四啮合边共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齿轮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轮齿的宽度方向上,所述顶边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一啮合边和所述第二啮合边之间的最大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新型齿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齿轮结构仅包括所述轮齿和所述齿槽;在所述新型齿轮结构的横截面上,所述第一啮合边的弧心与所述第三啮合边的弧心,与所述新型齿轮结构的中心之间的距离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新型齿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齿轮结构还包括位于所述轮齿和所述齿槽之间的连接部;在所述新型齿轮结构的横截面上,所述第一啮合边的弧心与所述新型齿轮结构的中心之间具有第一距离,所述第三啮合边的弧心与所述新型齿轮结构的中心之间具有第二距离,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所述第一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齿轮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新型齿轮结构的横截面上,所述连接部包括首尾连接的向外凸出的第一连接线和向内凹入的第二连接线,所述第一连接线与所述轮齿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线与所述齿槽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线和所述第二连接线均为弧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齿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线为与所述第一啮合边共圆的圆弧线,所述第二连接线为与所述第三啮合边共圆的圆弧线。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新型齿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轮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新型齿轮结构的轴线平行;或,所述轮齿的至少一部分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新型齿轮结构的轴线之间具有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大于0°且小于9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型齿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轮齿的延伸路径为曲线、折线或直线。

11.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新型齿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边的弧心为所述新型齿轮结构的中心。

12.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新型齿轮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结构件和/或驱动件,所述结构件和/或所述驱动件与所述轮齿和所述齿槽一体成型。

13.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新型齿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齿轮结构包括至少两个轮齿。

14.一种新型传动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传动元件包括凸出部和凹陷部,所述凸出部与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新型齿轮结构的齿槽相匹配,所述凹陷部与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新型齿轮结构的轮齿相匹配。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新型传动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传动元件为齿条、齿圈、丝杆、蜗杆或同步带。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齿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周向排布的轮齿和齿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齿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啮合边、所述第二啮合边、所述第三啮合边和所述第四啮合边的圆心角相同,且所述第三半径与所述第一半径相同或略大于所述第一半径;所述第二半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第四半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齿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半径大于所述第四半径,所述第四半径与所述第三半径相同,且所述底边与所述第三啮合边和所述第四啮合边共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齿轮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轮齿的宽度方向上,所述顶边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一啮合边和所述第二啮合边之间的最大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新型齿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齿轮结构仅包括所述轮齿和所述齿槽;在所述新型齿轮结构的横截面上,所述第一啮合边的弧心与所述第三啮合边的弧心,与所述新型齿轮结构的中心之间的距离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新型齿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齿轮结构还包括位于所述轮齿和所述齿槽之间的连接部;在所述新型齿轮结构的横截面上,所述第一啮合边的弧心与所述新型齿轮结构的中心之间具有第一距离,所述第三啮合边的弧心与所述新型齿轮结构的中心之间具有第二距离,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所述第一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齿轮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新型齿轮结构的横截面上,所述连接部包括首尾连接的向外凸出的第一连接线和向内凹入的第二连接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庆周常宁孟繁星周子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塔雷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