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量轻且正面和侧面均能出光的灯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25847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29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重量轻且正面和侧面均能出光的灯镜,其涉及灯镜领域,其包括镜子本体,镜子本体的正面设有透光部,装设在镜子本体背部的第一灯带框和第二灯带框,装设在第一灯带框外侧的第一LED灯带,装设在第二灯带框外侧的第二LED灯带,装设在第一灯带框上并位于第一LED灯带出光方向处的环形导光罩;第一灯带框设有第一中孔并位于透光部的外侧,第二灯带框设有第二中孔并位于透光部的内侧,第二LED灯带发出的灯光从透光部中透出,本技术在镜子本体的正面和侧面均能实现发光,而且结构简单,重量较轻,外观更加美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灯镜,尤其涉及一种重量轻且正面和侧面均能出光的灯镜


技术介绍

1、生活中,一般需要镜子来进行整理仪容仪表,为了增加镜子的功能,便于在黑暗的环境中使用镜子,现有的镜子在其内部设置有灯条作为光源,在镜子的外部环绕导光板,灯条发出的光通过导光板透出,实现照明,但是如果镜子设计得面积较大时,其导光板相应的面积也会大,组装起来比较麻烦,重量较重,不便于运输,而且显示效果单一,不能实现多角度的灯光投射美观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重量轻且正面和侧面均能出光的灯镜,其可以在镜子本体的正面和侧面均能实现发光,而且结构简单,重量较轻,外观更加美观。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重量轻且正面和侧面均能出光的灯镜,包括镜子本体,所述镜子本体的正面设有透光部,还包括装设在镜子本体背部的第一灯带框和第二灯带框,装设在第一灯带框外侧的第一led灯带,装设在第二灯带框外侧的第二led灯带,装设在第一灯带框上并位于第一led灯带出光方向处的环形导光罩;所述第一灯带框设有第一中孔并位于透光部的外侧,所述第二灯带框设有第二中孔并位于透光部的内侧,所述第二led灯带发出的灯光从透光部中透出,本技术方案实现在镜子本体的正面和侧面均能发光,而且重量较轻,便于运输。

3、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灯带框的正面设有与镜子本体背部相贴合的第一承载部,外侧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第一led灯带和环形导光罩均装设在环形凹槽内,便于安装第一led灯带和环形导光罩。

4、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led灯带和第二led灯带至少能发出两种颜色的光。

5、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装设在镜子本体背部并与第一led灯带和第二led灯带电及信号连接的主控模块。

6、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装设在镜子本体背部并与主控模块电及信号连接的防雾装置,便于本技术方案在不同的环境中使用。

7、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装设在镜子本体的正面并与主控模块电及信号连接的触碰开关,便于使用者进行调节控制。

8、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装设在镜子本体背部并与主控模块电连接的驱动电源。

9、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背板,所述第一灯带框远离镜子本体的一端设有第二承载部,所述主控模块、驱动电源和防雾装置均装设在镜子本体的背部并位于第二中孔内,所述背板可拆卸安装在第二承载部上,以密闭第一中孔,提高本技术方案的使用寿命。

10、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装设在第一灯带框上且为水平布置的第一挂框和/或装设在第一灯带框上且为竖直布置的第二挂框。

11、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透光部为磨砂结构或细纹面结构,便于镜子本体的正面设计透光部。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3、1、使用本技术方案时,在镜子本体的背部安装第一灯带框和第二灯带框,在镜子本体上设计透光部,其中透光部位于第一灯带框和第二灯带框之间,然后在第一灯带框和第二灯带框内分别安装第一led灯带和第二led灯带,工作时,第二led灯带发出的光从透光部中透出,实现在镜子本体的正面发光,第一led灯带实现在镜子本体侧面进行发光,本技术方案不需要采用导光板即可实现在镜子本体的正面和侧面发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重量较轻。

14、2、本技术方案的透光部为磨砂结构或细纹面结构,可以将透光部设计为若干个阵列在镜子本体四周的图案结构,图案结构可以为三角形结构、环形结构或者其他多边形结构,也可以设计为logo图案等等,提高品牌附加值,另外,可以在环形导光罩的出光面上设有若干个锯齿结构,锯齿结构能把光转变更多角度,更柔和,外观形状也更丰富,满足不同场景的使用需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重量轻且正面和侧面均能出光的灯镜,包括镜子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子本体(1)的正面设有透光部(11),还包括装设在镜子本体(1)背部的第一灯带框(2)和第二灯带框(4),装设在第一灯带框(2)外侧的第一LED灯带(3),装设在第二灯带框(4)外侧的第二LED灯带(5),装设在第一灯带框(2)上并位于第一LED灯带(3)出光方向处的环形导光罩(6);所述第一灯带框(2)设有第一中孔(21)并位于透光部(11)的外侧,所述第二灯带框(4)设有第二中孔(41)并位于透光部(11)的内侧,所述第二LED灯带(5)发出的灯光从透光部(11)中透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量轻且正面和侧面均能出光的灯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灯带框(2)的正面设有与镜子本体(1)背部相贴合的第一承载部(22),外侧设有环形凹槽(23),所述第一LED灯带(3)和环形导光罩(6)均装设在环形凹槽(23)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量轻且正面和侧面均能出光的灯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LED灯带(3)和第二LED灯带(5)至少能发出两种颜色的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重量轻且正面和侧面均能出光的灯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装设在镜子本体(1)背部并与第一LED灯带(3)和第二LED灯带(5)电及信号连接的主控模块(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重量轻且正面和侧面均能出光的灯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装设在镜子本体(1)背部并与主控模块(7)电及信号连接的防雾装置(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重量轻且正面和侧面均能出光的灯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装设在镜子本体(1)的正面并与主控模块(7)电及信号连接的触碰开关(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重量轻且正面和侧面均能出光的灯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装设在镜子本体(1)背部并与主控模块(7)电连接的驱动电源(1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重量轻且正面和侧面均能出光的灯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背板(20),所述第一灯带框(2)远离镜子本体(1)的一端设有第二承载部(24),所述主控模块(7)、驱动电源(10)和防雾装置(8)均装设在镜子本体(1)的背部并位于第二中孔(41)内,所述背板(20)可拆卸安装在第二承载部(24)上,以密闭第一中孔(2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量轻且正面和侧面均能出光的灯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装设在第一灯带框(2)上且为水平布置的第一挂框(30)和/或装设在第一灯带框(2)上且为竖直布置的第二挂框(4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量轻且正面和侧面均能出光的灯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部(11)为磨砂结构或细纹面结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量轻且正面和侧面均能出光的灯镜,包括镜子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子本体(1)的正面设有透光部(11),还包括装设在镜子本体(1)背部的第一灯带框(2)和第二灯带框(4),装设在第一灯带框(2)外侧的第一led灯带(3),装设在第二灯带框(4)外侧的第二led灯带(5),装设在第一灯带框(2)上并位于第一led灯带(3)出光方向处的环形导光罩(6);所述第一灯带框(2)设有第一中孔(21)并位于透光部(11)的外侧,所述第二灯带框(4)设有第二中孔(41)并位于透光部(11)的内侧,所述第二led灯带(5)发出的灯光从透光部(11)中透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量轻且正面和侧面均能出光的灯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灯带框(2)的正面设有与镜子本体(1)背部相贴合的第一承载部(22),外侧设有环形凹槽(23),所述第一led灯带(3)和环形导光罩(6)均装设在环形凹槽(23)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量轻且正面和侧面均能出光的灯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led灯带(3)和第二led灯带(5)至少能发出两种颜色的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重量轻且正面和侧面均能出光的灯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装设在镜子本体(1)背部并与第一led灯带(3)和第二led灯带(5)电及信号连接的主控模块(7)。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京川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镜贤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