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施工现场用放线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24062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28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施工现场用放线架,涉及了放线架技术领域。本申请包括放线架,放线架包括顶部连接座、剪式升降架以及平衡底座,平衡底座长度两端分别设有移动机构,移动机构包括转动套筒,转动套筒转动套设于平衡底座上,转动套筒上固定连接有移动轮,转动套筒通过限位卡块与平衡底座卡接,两组转动套筒之间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且同步转动,放线架通过剪式升降架的升降调整其高度,放线架依靠平衡底座与地面接触保持稳定立于地面,放线架稳定立于地面时,移动机构中的移动轮朝向上方,不与地面接触,放线架需要移动时,可通过连接杆带动与其相连的转动套筒转动,转动套筒带动移动轮转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放线架,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施工现场用放线架


技术介绍

1、放线架是用于架放卷线筒的架子,用于帮助卷线筒转动,方便快速防线,在高层建筑中铺设电路线路需要使用到大量的电缆线,使用大量电缆线时通常需要使用到放线架进行辅助放线。

2、在施工现场使用的放线架,放线架在施工现场不容易移动,电缆安装需要移动放线架时需要多为工人抬起,移动放线架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施工现场用放线架,包括:放线架,所述放线架包括顶部连接座、剪式升降架以及平衡底座,剪式升降架上端转动连接于顶部连接座内部,剪式升降架下端转动连接于平衡底座内部,剪式升降架中间贯穿转动连接有手摇杆,手摇杆转动带动剪式升降架上升或下降,平衡底座长度两端分别设有移动机构,移动机构包括转动套筒,转动套筒转动套设于平衡底座上,转动套筒上固定连接有移动轮,转动套筒内部嵌入连接有限位卡块,平衡底座上对应位置对称开设有两组限位卡槽,转动套筒通过限位卡块与平衡底座卡接,两组转动套筒之间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且同步转动。

2、可选地,所述平衡底座包括底框,底框由四组圆柱呈方形框结构焊接而成,转动套筒分别套设于底框短圆柱两端,且短圆柱表面对称开设有两组限位卡槽,底框长圆柱中间固定连接有底部连接座,剪式升降架下端与底部连接座转动连接。

3、可选地,所述转动套筒侧面开设有第一活动槽,第一活动槽为通槽结构,第一活动槽内部滑动设有限位卡块。

4、可选地,所述连接杆呈u型结构,连接杆两端分别与两组转动套筒固定连接,连接杆内部开设有u型第二活动槽,第二活动槽与第一活动槽相通,连接杆内侧第二活动槽中滑动嵌入连接有活动嵌块,活动嵌块与第二活动槽内壁之间设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两端分别与活动嵌块以及第二活动槽内壁固定连接。

5、可选地,所述活动嵌块两端分别设有推块,推块设于第二活动槽中,推块一端与活动嵌块固定连接,推块另一端延伸至第一活动槽中与限位卡块固定连接。

6、可选地,所述顶部连接座包括倒u型连接块,剪式升降架上端与连接块转动连接,连接块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等腰三角结构支撑座,支撑座表面开设有u型架放槽,架放槽底部对称嵌入有两组辊轮,辊轮与支撑座转动连接。

7、可选地,所述两组放线架平行放置,两组顶部连接座上横向架放一组放线轴,放线轴两端分别放置于对应架放槽中,且放线轴与辊轮直接接触。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放线架通过剪式升降架的升降调整其高度,放线架依靠平衡底座与地面接触保持稳定立于地面,放线架稳定立于地面时,移动机构中的移动轮朝向上方,不与地面接触,放线架需要移动时,可通过连接杆带动与其相连的转动套筒转动,转动套筒带动移动轮转动,使得移动轮与地面接触后,转动套筒通过限位卡块与平衡底座锁定,移动轮方便放线架在地面移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施工现场用放线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线架(1),所述放线架(1)包括顶部连接座(11)、剪式升降架(12)以及平衡底座(14),剪式升降架(12)上端转动连接于顶部连接座(11)内部,剪式升降架(12)下端转动连接于平衡底座(14)内部,剪式升降架(12)中间贯穿转动连接有手摇杆(13),手摇杆(13)转动带动剪式升降架(12)上升或下降,平衡底座(14)长度两端分别设有移动机构(143),移动机构(143)包括转动套筒(1432),转动套筒(1432)转动套设于平衡底座(14)上,转动套筒(1432)上固定连接有移动轮(1431),转动套筒(1432)内部嵌入连接有限位卡块(1439),平衡底座(14)上对应位置对称开设有两组限位卡槽(144),转动套筒(1432)通过限位卡块(1439)与平衡底座(14)卡接,两组转动套筒(1432)之间通过连接杆(1433)固定连接且同步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现场用放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底座(14)包括底框(141),底框(141)由四组圆柱呈方形框结构焊接而成,转动套筒(1432)分别套设于底框(141)短圆柱两端,且短圆柱表面对称开设有两组限位卡槽(144),底框(141)长圆柱中间固定连接有底部连接座(142),剪式升降架(12)下端与底部连接座(142)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现场用放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套筒(1432)侧面开设有第一活动槽(1435),第一活动槽(1435)为通槽结构,第一活动槽(1435)内部滑动设有限位卡块(143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现场用放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433)呈U型结构,连接杆(1433)两端分别与两组转动套筒(1432)固定连接,连接杆(1433)内部开设有U型第二活动槽(1436),第二活动槽(1436)与第一活动槽(1435)相通,连接杆(1433)内侧第二活动槽(1436)中滑动嵌入连接有活动嵌块(1434),活动嵌块(1434)与第二活动槽(1436)内壁之间设有复位弹簧(1437),复位弹簧(1437)两端分别与活动嵌块(1434)以及第二活动槽(1436)内壁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施工现场用放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嵌块(1434)两端分别设有推块(1438),推块(1438)设于第二活动槽(1436)中,推块(1438)一端与活动嵌块(1434)固定连接,推块(1438)另一端延伸至第一活动槽(1435)中与限位卡块(1439)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现场用放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连接座(11)包括倒U型连接块(111),剪式升降架(12)上端与连接块(111)转动连接,连接块(11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等腰三角结构支撑座(112),支撑座(112)表面开设有U型架放槽(114),架放槽(114)底部对称嵌入有两组辊轮(113),辊轮(113)与支撑座(112)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现场用放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组放线架(1)平行放置,两组顶部连接座(11)上横向架放一组放线轴(2),放线轴(2)两端分别放置于对应架放槽(114)中,且放线轴(2)与辊轮(113)直接接触。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施工现场用放线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线架(1),所述放线架(1)包括顶部连接座(11)、剪式升降架(12)以及平衡底座(14),剪式升降架(12)上端转动连接于顶部连接座(11)内部,剪式升降架(12)下端转动连接于平衡底座(14)内部,剪式升降架(12)中间贯穿转动连接有手摇杆(13),手摇杆(13)转动带动剪式升降架(12)上升或下降,平衡底座(14)长度两端分别设有移动机构(143),移动机构(143)包括转动套筒(1432),转动套筒(1432)转动套设于平衡底座(14)上,转动套筒(1432)上固定连接有移动轮(1431),转动套筒(1432)内部嵌入连接有限位卡块(1439),平衡底座(14)上对应位置对称开设有两组限位卡槽(144),转动套筒(1432)通过限位卡块(1439)与平衡底座(14)卡接,两组转动套筒(1432)之间通过连接杆(1433)固定连接且同步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现场用放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底座(14)包括底框(141),底框(141)由四组圆柱呈方形框结构焊接而成,转动套筒(1432)分别套设于底框(141)短圆柱两端,且短圆柱表面对称开设有两组限位卡槽(144),底框(141)长圆柱中间固定连接有底部连接座(142),剪式升降架(12)下端与底部连接座(142)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现场用放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套筒(1432)侧面开设有第一活动槽(1435),第一活动槽(1435)为通槽结构,第一活动槽(1435)内部滑动设有限位卡块(1439)。

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金胜楚英元李文睿王彦峰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八冶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