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高空气象探测吊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22730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27
本技术涉及一种无人机高空气象探测吊舱,属于大气探测技术领域,本技术包括无人机高空气象探测吊舱包括顶盖上壳、顶盖下壳、采集板、立管和通风罩组件;顶盖上壳与顶盖下壳上下连接,形成一个腔体,采集板固定在该腔体内;通风罩组件固定在顶盖下壳的下方。通风罩组件包括由上至下通过固定立柱连接的通风罩上盖、通风罩中盖和通风罩下盖;立管连接在顶盖下壳与通风罩上盖之间,立管的外表面设有风速传感器;通风罩组件之间设有温湿度传感器。本技术能有效避免高空恶劣环境对大气探测所用传感器的影响,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大气探测,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无人机高空气象探测吊舱


技术介绍

1、在传统的气象观测领域,通常是利用地面自动气象站收集近地表的温湿度、气压、风速、风向等数据,在此基础上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进而获得自动站周围环境的气象情况。但这种传统的观测方式存在着一个很大的缺点:无法探测到高空的气象要素数据。针对地面观测的局限性,前人在此基础上专利技术了探空气球对高空的气象要素数据进行探测,但这种观测方式存在着效率低、灵活性差、探测范围有限等缺点。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给高空气象要素探测带来了曙光,无人机具有规划航线、航行高度、探测范围的功能,利用无人机对高空气象要素进行探测是一个高效的探测方式,但用无人机对高空气象要素探测,容易高层大气环境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无人机高空气象探测吊舱,能有效避免高空环境对大气探测的影响,提高探测数据的准确性。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所述的无人机高空气象探测吊舱包括顶盖上壳、顶盖下壳、采集板和通风罩组件;所述顶盖上壳与顶盖下壳上下连接,形成一个腔体,所述采集板固定在该腔体内;所述通风罩组件固定在顶盖下壳的下方。

4、作为优选,所述的通风罩组件与顶盖下壳之间还设有立管;立管的外表面设有风速传感器。

5、作为优选,所述的风速传感器在立管的外表面设置三个。

6、作为优选,所述的通风罩组件包括由上至下通过固定立柱连接的通风罩上盖、通风罩中盖和通风罩下盖;所述通风罩上盖、通风罩中盖和通风罩下盖通过固定立柱间隔固定;所述的立管连接在顶盖下壳与通风罩上盖之间。

7、作为优选,所述的固定立柱穿过通风罩上盖与顶盖下壳固定连接。

8、作为优选,所述的通风罩下盖的底部还设有航空插头;所述航空插头通过固定板与通风罩下盖连接。

9、作为优选,所述的采集板上设有气压传感器模块、gps模块和存储卡模块。

10、作为优选,所述的顶盖上壳上设有光亮传感器。

11、作为优选,所述顶盖上壳、顶盖下壳、通风罩上盖、通风罩中盖和通风罩下盖均为pc材质或树脂材质。

12、作为优选,所述的通风罩组件之间还设有温湿度支架及温湿度传感器;所述的温湿度支架穿过通风罩中盖固定在通风罩上盖和通风罩下盖之间;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固定在温湿度支架上。

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14、本技术通过顶盖上壳和顶盖下壳的结构设计,形成一个腔体,通过将采集板设置在顶盖上壳和顶盖下壳形成的腔体内,保护采集板不受高空大气环境的影,可以减少风对采集板、gps模块和气压传感器的影响,在无人机飞行过程中不会导致气压传感器出问题

15、本技术通过在立管的三个方向设置风速传感器,能检测到不同方向的风。

16、并本技术通过设置通风罩组件,并在通风罩组件之间设置温湿度传感器,通风罩组件可以使风进入,同时又能避免高空风对温湿度传感器直吹,避免温湿度传感器过热。

17、本技术根据气压传感器、风速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的特点,并分别通过将气压传感器固定在设在在腔体内的采集板上,将风速传感器设置在相对无遮挡的立管上,将温湿度传感器设置在通风罩组件上,保证了不同类型传感器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机高空气象探测吊舱,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盖上壳(1)、顶盖下壳(2)、采集板(3)和通风罩组件;所述顶盖上壳(1)与顶盖下壳(2)上下连接,形成一个腔体,所述采集板(3)固定在该腔体内;所述通风罩组件固定在顶盖下壳(2)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高空气象探测吊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风罩组件与顶盖下壳(2)之间还设有立管(4);立管(4)的外表面设有风速传感器(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高空气象探测吊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速传感器(5)沿立管(4)的外表面设置三个。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高空气象探测吊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风罩组件包括由上至下通过固定立柱(9)连接的通风罩上盖(6)、通风罩中盖(7)和通风罩下盖(8);所述通风罩上盖(6)、通风罩中盖(7)和通风罩下盖(8)通过固定立柱(9)间隔固定;所述的立管(4)连接在顶盖下壳(2)与通风罩上盖(6)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人机高空气象探测吊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立柱(9)穿过通风罩上盖(6)与顶盖下壳(2)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人机高空气象探测吊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风罩下盖(8)的底部还连接有航空插头(11);所述航空插头(11)通过固定板(12)与通风罩下盖(8)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无人机高空气象探测吊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采集板(3)上设有气压传感器、GPS模块和存储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高空气象探测吊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盖上壳(1)上设有光亮传感器(13)。

9.根据权利要求4至6任一项所述的无人机高空气象探测吊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风罩组件之间还设有温湿度支架(14)及温湿度传感器(15);所述的温湿度支架(14)穿过通风罩中盖(7)固定在通风罩上盖(6)和通风罩下盖(8)之间;所述温湿度传感器(15)固定在温湿度支架(14)上。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高空气象探测吊舱,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上壳(1)、顶盖下壳(2)、通风罩上盖(6)、通风罩中盖(7)和通风罩下盖(8)均为PC材质或树脂材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高空气象探测吊舱,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盖上壳(1)、顶盖下壳(2)、采集板(3)和通风罩组件;所述顶盖上壳(1)与顶盖下壳(2)上下连接,形成一个腔体,所述采集板(3)固定在该腔体内;所述通风罩组件固定在顶盖下壳(2)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高空气象探测吊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风罩组件与顶盖下壳(2)之间还设有立管(4);立管(4)的外表面设有风速传感器(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高空气象探测吊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速传感器(5)沿立管(4)的外表面设置三个。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高空气象探测吊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风罩组件包括由上至下通过固定立柱(9)连接的通风罩上盖(6)、通风罩中盖(7)和通风罩下盖(8);所述通风罩上盖(6)、通风罩中盖(7)和通风罩下盖(8)通过固定立柱(9)间隔固定;所述的立管(4)连接在顶盖下壳(2)与通风罩上盖(6)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人机高空气象探测吊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立柱(9)穿过通风罩上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涛卢会国徐八林张福贵张国兴舒斌马芳何倩缪应卿王卫民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