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底座加工防夹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1819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25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加工领域,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底座加工防夹伤结构,本技术解决了现有的有时会因为发力不稳导致发动机底座晃动,使得手压在发动机底座晃动与工作台之间,导致手被夹伤的问题,通过设置有推动组件,使得在将发动机底座解除限位时,推动组件会推动发动机底座向上运动,进而使得发动机底座与底座之间产生缝隙,以使得工作人员发力不稳时有东西支撑着,防止发动机底座将手夹伤,相对于现有技术,发动机底座与底座之间产生缝隙,手不会被夹在发动机底座与底座之间,从而达到了防止手被夹伤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加工领域,具体为一种发动机底座加工防夹伤结构


技术介绍

1、发动机底座加工防夹伤结构是一种具有防止夹伤功能对发动机底座进行夹持的装置,其主要的目的是防止发动机底座在加工过程中发生晃动,例如:公开号为cn212683662u专利,通过设置的可拆夹板,在需要的时候可以进行拆卸,随后利用弧形面进行圆柱体的夹持,保证夹持效果,同时可拆夹板采用卡接结构,安装拆卸简单快捷,通过设置的压紧结构,可以进一步的对零件进行夹持,保证稳定性,压板可拆卸设置,便于对其进行拆卸更换,保障夹持效果。

2、公开号为cn212683662u,公开了一种发动机零件加工装夹结构,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且固定座内设有丝杆,所述丝杆与伺服电机之间相连接,现有的发动机底座加工用夹持机构,工人在进行使用时发动机底座因重量的原因会紧贴在工作台的上表面,在加工完成后工人需要用手伸到发动机的下方,但是有时会因为发力不稳导致发动机底座晃动,使得手压在发动机底座晃动与工作台之间,导致手被夹伤,且现有的发动机底座加工用夹持机构,普遍采用螺纹杆带动夹具进行打开和锁紧,但是有时工人因为追求加工效率,会在螺纹杆转开一点,看似手可以放进去,但是放进去一半会被卡住,导致手被夹伤。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底座加工防夹伤结构,采用本装置进行工作,从而解决了现有的有时会因为发力不稳导致发动机底座晃动,使得手压在发动机底座晃动与工作台之间,导致手被夹伤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发动机底座加工防夹伤结构,包括有底座,设置在底座上方的夹具,底座的下方设置有夹持机构,夹持机构的右侧设置有限位机构;

3、夹持机构包括有弹性组件和推动组件,推动组件设置在弹性组件的左侧。

4、优选的,弹性组件包括有设置在底座左侧下方的第一滑板,第一滑板的左侧内部设置有第一孔洞,第一孔洞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连接杆,底座的外侧内部设置有第二孔洞,第一滑板的左侧前方设置有拉簧,拉簧的左端设置有第一支撑板。

5、优选的,第一滑板与底座的连接方式为横向滑动连接,且第一孔洞关于第一滑板对称设置两个。

6、优选的,第一孔洞的外观结构形状为倾斜型,且第一孔洞的宽度与第一连接杆的宽度一致。

7、优选的,第二孔洞的外观结构形状为垂直型,且第二孔洞的宽度与第一连接杆的宽度一致,并且第一连接杆与夹具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

8、优选的,推动组件包括有设置在第一滑板左侧后方的第一推板,底座的内侧内部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下方连通有第三孔洞,第一凹槽的内侧设置有第二推板,第二推板的下方设置有第三推板,第三推板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的内侧设置有第一推杆。

9、优选的,第一滑槽的左侧外观形状为向下倾斜形,且第一滑槽的右侧外观形状为水平型,并且第一滑槽的宽度与第一推杆的宽度一致。

10、优选的,限位机构包括有设置在第一滑板右侧的第一限位板,第一限位板的内部设置有第四孔洞,第四孔洞的外侧连通有限位槽,第四孔洞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推杆,限位槽的内侧设置有第二限位板,第一滑板的右侧内部设置有第五孔洞,第五孔洞的左侧连通有第二凹槽,第二推杆的左端设置有转动板。

11、优选的,限位槽的宽度与第二限位板的宽度一致,且第二限位板的外观结构形状为梯形。

12、优选的,限位槽等距分布在第四孔洞的外侧,且相邻两个限位槽之间相互连通。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14、1、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发动机底座加工防夹伤结构,通过设置有推动组件,使得在将发动机底座解除限位时,推动组件会推动发动机底座向上运动,进而使得发动机底座与底座之间产生缝隙,以使得工作人员发力不稳时有东西支撑着,防止发动机底座将手夹伤,相对于现有技术,发动机底座与底座之间产生缝隙,手不会被夹在发动机底座与底座之间,从而达到了防止手被夹伤的目的。

15、2、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发动机底座加工防夹伤结构,通过设置有限位机构和弹性组件,使得当限位机构解除限位时,进而使得弹性组件向左侧进行运动,将夹具快速打开,以使得工作人员不会因操作过急而导致手被夹在夹具与发动机底座之间,相对于现有技术,夹具可以快速的打开,工作人员不需要准确的观测夹具打开的大小,会直接全部打开,从而达到了防止手被夹伤的目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底座加工防夹伤结构,包括有底座(1),设置在底座(1)上方的夹具(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下方设置有夹持机构(3),所述夹持机构(3)的右侧设置有限位机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发动机底座加工防夹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31)包括有设置在底座(1)左侧下方的第一滑板(3101),所述第一滑板(3101)的左侧内部设置有第一孔洞(3102),所述第一孔洞(310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连接杆(3103),所述底座(1)的外侧内部设置有第二孔洞(3104),所述第一滑板(3101)的左侧前方设置有拉簧(3105),所述拉簧(3105)的左端设置有第一支撑板(3106)。

3.根据权利要求2的一种发动机底座加工防夹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板(3101)与底座(1)的连接方式为横向滑动连接,且第一孔洞(3102)关于第一滑板(3101)对称设置两个。

4.根据权利要求2的一种发动机底座加工防夹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孔洞(3102)的外观结构形状为倾斜型,且第一孔洞(3102)的宽度与第一连接杆(3103)的宽度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2的一种发动机底座加工防夹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孔洞(3104)的外观结构形状为垂直型,且第二孔洞(3104)的宽度与第一连接杆(3103)的宽度一致,并且第一连接杆(3103)与夹具(2)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的一种发动机底座加工防夹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组件(32)包括有设置在第一滑板(3101))左侧后方的第一推板(3201),所述底座(1)的内侧内部设置有第一凹槽(3202),所述第一凹槽(3202)的下方连通有第三孔洞(3203),所述第一凹槽(3202)的内侧设置有第二推板(3204),所述第二推板(3204)的下方设置有第三推板(3205),所述第三推板(3205)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滑槽(3207),所述第一滑槽(3207)的内侧设置有第一推杆(3206)。

7.根据权利要求6的一种发动机底座加工防夹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3207)的左侧外观形状为向下倾斜形,且第一滑槽(3207)的右侧外观形状为水平型,并且第一滑槽(3207)的宽度与第一推杆(3206)的宽度一致。

8.根据权利要求2的一种发动机底座加工防夹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4)包括有设置在第一滑板(3101)右侧的第一限位板(401),所述第一限位板(401)的内部设置有第四孔洞(402),所述第四孔洞(402)的外侧连通有限位槽(403),所述第四孔洞(402)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推杆(404),所述限位槽(403)的内侧设置有第二限位板(405),所述第一滑板(3101)的右侧内部设置有第五孔洞(406),所述第五孔洞(406)的左侧连通有第二凹槽(407),所述第二推杆(404)的左端设置有转动板(408)。

9.根据权利要求8的一种发动机底座加工防夹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403)的宽度与第二限位板(405)的宽度一致,且第二限位板(405)的外观结构形状为梯形。

10.根据权利要求8的一种发动机底座加工防夹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403)等距分布在第四孔洞(402)的外侧,且相邻两个限位槽(403)之间相互连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底座加工防夹伤结构,包括有底座(1),设置在底座(1)上方的夹具(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下方设置有夹持机构(3),所述夹持机构(3)的右侧设置有限位机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发动机底座加工防夹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31)包括有设置在底座(1)左侧下方的第一滑板(3101),所述第一滑板(3101)的左侧内部设置有第一孔洞(3102),所述第一孔洞(310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连接杆(3103),所述底座(1)的外侧内部设置有第二孔洞(3104),所述第一滑板(3101)的左侧前方设置有拉簧(3105),所述拉簧(3105)的左端设置有第一支撑板(3106)。

3.根据权利要求2的一种发动机底座加工防夹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板(3101)与底座(1)的连接方式为横向滑动连接,且第一孔洞(3102)关于第一滑板(3101)对称设置两个。

4.根据权利要求2的一种发动机底座加工防夹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孔洞(3102)的外观结构形状为倾斜型,且第一孔洞(3102)的宽度与第一连接杆(3103)的宽度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2的一种发动机底座加工防夹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孔洞(3104)的外观结构形状为垂直型,且第二孔洞(3104)的宽度与第一连接杆(3103)的宽度一致,并且第一连接杆(3103)与夹具(2)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的一种发动机底座加工防夹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组件(32)包括有设置在第一滑板(3101))左侧后方的第一推板(3201),所述底座(1)的内侧内部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卞露英
申请(专利权)人:共享智能机器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