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技术_技高网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210701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20
本申请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该触控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设置于显示区外围的非显示区,非显示区包括设置于显示区一侧的弯折区和设置于显示区与弯折区之间的换线区,通过将无机层的靠近弯折区的边缘设置于显示区与换线区之间,封装层的靠近弯折区的边缘设置于无机层的边缘与弯折区之间,并在换线区内设置多个换线孔,换线孔裸露出信号走线,避免封装层的材料存留在换线孔内,确保触控层能够穿过换线孔与信号走线搭接,同时还可以减小触控显示面板的下边框宽度,并提升触控显示面板的封装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显示,尤其涉及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1、在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装置中,触控显示面板提供基于触摸的用户界面,使用户能够直观且方便地直接向装置输入数据或指令,而不是使用传统的数据输入系统诸如按钮、键盘或鼠标。因此,触控显示面板必须能够感测由用户执行的触摸并准确地确定触摸坐标。触控显示面板(touch panel,tp)主要由感应器、控制器及软体三大板块组成,用来感应接触信号,并进行分析辨认。按感应技术不同可分为电阻式、电容式、光学式、音波式四种,目前市面上oled显示面板多采用电容式触控面板,利用手指与感应单元的静电结合产生的电容变化,从而检测诱导产生的坐标。

2、传统触控显示面板采用外挂式(add-on)结构,利用透明胶将含触控感应器的透明薄膜粘贴到器件上,其通常比较厚。随着技术的发展,屏上直接触控(direct on touch,dot)结构已逐渐取代外挂式成为当前最热门的工艺,dot是指将触控面板嵌入到基板上方膜层中,目前常见的是在封装层上方制备触控层。相比于add-on的触控结构,dot结构更加轻薄且透过率更高,且能够应用在柔性显示面板上。

3、如图1所示,在封装层中的无机封装层成膜过程中,化学气相沉积(chemicalvapor deposition,cvd)的膜厚会沿着边界逐渐减小,这段膜厚减小的区域称为化学气相沉积阴影(cvd shadow),图1所示的线框分别为显示区aa、化学气相沉积边界a1和化学气相沉积阴影边界a2。由于目前触控显示面板逐渐向窄边框发展,在触控显示面板的下边框区域,化学气相沉积阴影部分的无机材料会存留在信号走线与触控层搭接的换线孔ch内,导致触控驱动芯片无法将信号传递到触控感应器,影响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性能;若增大化学气相沉积边界a1与换线孔ch的距离,会使封装层的封装有效区减少,导致触控显示面板出现封装失效的风险。故,有必要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来改善这一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不仅可以减小触控显示面板的下边框宽度,还可以提高触控显示面板的封装效果。

2、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设置于所述显示区一侧的弯折区和设置于所述显示区与所述弯折区之间的换线区,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衬底基板和依次层叠设置于所述衬底基板上的信号走线层、封装层、无机层和触控层,所述信号走线层中设置有信号走线,所述信号走线层与所述封装层之间设置有挡墙,所述挡墙位于所述显示区与所述换线区之间;

3、其中,所述无机层的靠近所述弯折区的边缘设置于所述挡墙与所述换线区之间,所述封装层的靠近所述弯折区的边缘设置于所述无机层的靠近所述弯折区的边缘与所述弯折区之间,所述换线区内设置有多个换线孔,所述换线孔裸露出所述信号走线,所述触控层穿过所述换线孔与所述信号走线搭接。

4、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换线区内设置有所述封装层,所述封装层裸露出所述信号走线。

5、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信号走线层包括平坦层,所述平坦层设置于所述信号走线的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封装层设置于所述平坦层的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

6、其中,所述换线孔包括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所述第一开孔贯穿所述平坦层,所述第二开孔贯穿所述封装层,并且所述第二开孔与所述第一开孔连通。

7、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第二开孔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落入所述第一开孔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内。

8、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封装层覆盖所述第一开孔的侧壁。

9、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封装层包括第一无机封装层和第二无机封装层,所述第二无机封装层设置于所述第一无机封装层上;

10、其中,所述第二无机封装层的靠近所述弯折区的边缘设置于所述无机层的靠近所述弯折区的边缘与所述换线区之间,所述第一无机封装层的靠近所述弯折区的边缘设置于所述换线区与所述弯折区之间,所述第二开孔形成于所述第一无机封装层上。

11、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第一无机封装层与所述第二无机封装层在所述显示区以及所述显示区至所述第二无机封装层的靠近所述弯折区的边缘之间的区域重叠,所述第一无机封装层与所述第二无机封装层在所述第二无机封装层的靠近所述弯折区的边缘与所述第一无机封装层的靠近所述弯折区的边缘之间的区域不重叠;

12、其中,与所述第二无机封装层重叠的所述第一无机封装层的厚度大于不与所述第二无机封装层重叠的所述第一无机封装层的厚度。

13、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无机层的靠近所述弯折区的边缘形成有凸设于所述第二无机封装层表面的第一台阶,所述第二无机封装层的靠近所述弯折区的边缘形成有凸设于所述第一无机封装层的第二台阶;

14、其中,所述第一台阶设置于所述挡墙与所述换线区之间,所述第二台阶设置于所述第一台阶与所述换线区之间,所述第二台阶与所述第一台阶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20且小于或等于30微米。

15、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信号走线层包括平坦层,所述平坦层设置于所述信号走线的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封装层设置于所述平坦层的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

16、其中,所述换线孔贯穿所述平坦层,所述封装层的靠近所述弯折区的边缘设置于无机层的靠近所述弯折区的边缘与所述换线区之间。

17、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封装层包括第一无机封装层和第二无机封装层,所述第二无机封装层设置于所述第一无机封装层上;

18、其中,所述第二无机封装层的靠近所述弯折区的边缘设置于所述无机层的靠近所述弯折区的边缘与所述换线区之间,所述第一无机封装层的靠近所述弯折区的边缘设置于所述第一无机封装层的靠近所述弯折区的边缘与所述换线区之间。

19、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第一无机封装层与所述第二无机封装层在所述显示区以及所述显示区至所述第二无机封装层的靠近所述弯折区的边缘之间的区域重叠,所述第一无机封装层与所述第二无机封装层在所述第二无机封装层的靠近所述弯折区的边缘与所述第一无机封装层的靠近所述弯折区的边缘之间的区域不重叠;

20、其中,与所述第二无机封装层重叠的所述第一无机封装层的厚度大于不与所述第二无机封装层重叠的所述第一无机封装层的厚度。

21、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无机层的靠近所述弯折区的边缘形成有凸设于所述第二无机封装层表面的第一台阶,所述第二无机封装层的靠近所述弯折区的边缘形成有凸设于所述第一无机封装层表面的第二台阶,所述第二无机封装层的靠近所述弯折区的边缘形成有凸设于所述平坦层表面的第三台阶;

22、其中,所述第一台阶设置于所述挡墙与所述换线区之间,所述第二台阶设置于所述第一台阶与所述换线区之间,所述第三台阶设置于所述第二台阶与所述换线区之间,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区、设置于所述显示区一侧的弯折区和设置于所述显示区与所述弯折区之间的换线区,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衬底基板和依次层叠设置于所述衬底基板上的信号走线层、封装层、无机层和触控层,所述信号走线层中设置有信号走线,所述信号走线层与所述封装层之间设置有挡墙,所述挡墙位于所述显示区与所述换线区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线区内设置有所述封装层,所述封装层裸露出所述信号走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走线层包括平坦层,所述平坦层设置于所述信号走线的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封装层设置于所述平坦层的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孔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落入所述第一开孔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内。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层覆盖所述第一开孔的侧壁。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层包括第一无机封装层和第二无机封装层,所述第二无机封装层设置于所述第一无机封装层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机封装层与所述第二无机封装层在所述显示区以及所述显示区至所述第二无机封装层的靠近所述弯折区的边缘之间的区域重叠,所述第一无机封装层与所述第二无机封装层在所述第二无机封装层的靠近所述弯折区的边缘与所述第一无机封装层的靠近所述弯折区的边缘之间的区域不重叠;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层的靠近所述弯折区的边缘形成有凸设于所述第二无机封装层表面的第一台阶,所述第二无机封装层的靠近所述弯折区的边缘形成有凸设于所述第一无机封装层的第二台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走线层包括平坦层,所述平坦层设置于所述信号走线的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封装层设置于所述平坦层的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层包括第一无机封装层和第二无机封装层,所述第二无机封装层设置于所述第一无机封装层上;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机封装层与所述第二无机封装层在所述显示区以及所述显示区至所述第二无机封装层的靠近所述弯折区的边缘之间的区域重叠,所述第一无机封装层与所述第二无机封装层在所述第二无机封装层的靠近所述弯折区的边缘与所述第一无机封装层的靠近所述弯折区的边缘之间的区域不重叠;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层的靠近所述弯折区的边缘形成有凸设于所述第二无机封装层表面的第一台阶,所述第二无机封装层的靠近所述弯折区的边缘形成有凸设于所述第一无机封装层表面的第二台阶,所述第二无机封装层的靠近所述弯折区的边缘形成有凸设于所述平坦层表面的第三台阶;

13.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用于制作形成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设置于所述显示区一侧的弯折区和设置于所述显示区与所述弯折区之间的换线区,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区、设置于所述显示区一侧的弯折区和设置于所述显示区与所述弯折区之间的换线区,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衬底基板和依次层叠设置于所述衬底基板上的信号走线层、封装层、无机层和触控层,所述信号走线层中设置有信号走线,所述信号走线层与所述封装层之间设置有挡墙,所述挡墙位于所述显示区与所述换线区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线区内设置有所述封装层,所述封装层裸露出所述信号走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走线层包括平坦层,所述平坦层设置于所述信号走线的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封装层设置于所述平坦层的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孔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落入所述第一开孔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内。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层覆盖所述第一开孔的侧壁。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层包括第一无机封装层和第二无机封装层,所述第二无机封装层设置于所述第一无机封装层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机封装层与所述第二无机封装层在所述显示区以及所述显示区至所述第二无机封装层的靠近所述弯折区的边缘之间的区域重叠,所述第一无机封装层与所述第二无机封装层在所述第二无机封装层的靠近所述弯折区的边缘与所述第一无机封装层的靠近所述弯折区的边缘之间的区域不重叠;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祐卫国马亮余生荣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