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陆两栖超负压防陷堵抗旱排涝车载应急泵站和屏蔽泵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0902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19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陆两栖超负压防陷堵抗旱排涝车载应急泵站和屏蔽泵闸,水陆两栖超负压防陷堵抗旱排涝车载应急泵站包括泵体,泵体的一侧设置有泵吸入口;气水分离装置,包括与泵吸入口连通的第一气水分离腔,第一气水分离腔包括第一入口;排气装置,安装在第一气水分离腔上,与第一气水分离腔连通,用于排出第一气水分离腔内的气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排水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水陆两栖超负压防陷堵抗旱排涝车载应急泵站和屏蔽泵闸


技术介绍

1、排涝泵在应急防洪排涝的实际应用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普通排涝泵排水时,水位排到距泵进水孔上端400mm-500mm的位置时,泵体内由于会有气体吸入,致使泵压力下降(失压),进而使得泵无法正常工作,水排不出去。而此时还有较深的积水和淤泥无法排出,人车还是无法进入,因而无法实现排水目的。所以,怎样把泵停机水位尽量降低,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2、因此,本技术的一个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水陆两栖超负压防陷堵抗旱排涝车载应急泵站。

3、本技术的第二个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水陆两栖超负压防陷堵抗旱排涝车载应急泵站的屏蔽泵闸。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水陆两栖超负压防陷堵抗旱排涝车载应急泵站,包括:泵体,泵体的一侧设置有泵吸入口;气水分离装置,包括与泵吸入口连通的第一气水分离腔;排气装置,安装在第一气水分离腔上,与第一气水分离腔连通,用于排出第一气水分离腔内的气体。

5、进一步地,水陆两栖超负压防陷堵抗旱排涝车载应急泵站还包括负压排气通道,负压排气通道用于通过抽气装置或者排气阀排出气水分离装置或者泵体内,比如泵体的入口段内的气体。

6、进一步地,排气装置包括:排气阀,安装在第一气水分离腔上,与第一气水分离腔连通,用于排出第一气水分离腔内的气体。气水分离装置上设置有与第一气水分离腔连通的第一负压排气通道,第一负压排气通道上设置有排气阀。通过排气阀的打开和关闭可以打开和关闭第一负压排气通道实现第一气水分离腔的排气,以此就可以实现第一气水分离腔中的气水分离。

7、进一步地,水陆两栖超负压防陷堵抗旱排涝车载应急泵站还包括负压排气通道,负压排气通道用于连接抽气装置。

8、更进一步地,排气装置包括:抽气装置,与负压排气通道可拆卸连接,用于将进水腔内的气体排出;封堵装置,与负压排气通道可拆卸连接,以用于负压排气通道的封堵。

9、其中,针对排气阀和抽气装置均对应设置有负压排气通道,只是与排气阀对应的负压排气通道不用设置封堵装置,与抽气装置设置的负压排气通道配设有可拆卸安装的封堵装置。

10、进一步地,泵体为横向泵,水陆两栖超负压防陷堵抗旱排涝车载应急泵站还包括:支撑底座,设置在泵体的底部及气水分离装置的底部,以同时支撑泵体和气水分离装置。

11、更进一步地,气水分离装置包括高于泵吸入口设置的加高部位,加高部位上设置有进水孔。进一步地,在泵体为横向泵时,气水分离装置沿泵体的径向方向的高度大于泵体的直径,以此就可以使得气水分离装置上形成加高部位。

12、进一步地,泵体为横向泵。泵体的一侧设置有吸入弯头,吸入弯头的入口处被构造成泵吸入口。进一步地,第一气水分离腔与泵吸入口和吸入弯头有气水分离距离t。进一步地,泵吸入口与泵体的底部的距离h1小于第一气水分离腔的第一入口与泵体的底部的距离h2。

13、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气水分离装置还包括第二气水分离腔,第二气水分离腔位于吸入弯头的上部,与吸入弯头内部连通,第二气水分离腔通过泵吸入口进水,第二气水分离腔与排气装置气密性连通。

14、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水陆两栖超负压防陷堵抗旱排涝车载应急泵站还包括:第一负压排气通道,安装在气水分离装置上,排气装置通过第一负压排气通道与第一气水分离腔连通,用于排出第一气水分离腔内的气体。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水陆两栖超负压防陷堵抗旱排涝车载应急泵站还包括:第二负压排气通道,安装在气水分离装置上,排气装置通过第二负压排气通道与第二气水分离腔连通,用于排出第二气水分离腔内的气体。

15、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水陆两栖超负压防陷堵抗旱排涝车载应急泵站还包括第三负压排气通道,安装在泵体上,排气装置通过第三负压排气通道与泵体内连通,用于排出泵体内的气体。

16、进一步地,泵体为横向泵,气水分离装置沿泵体的径向方向的高度大于泵体的直径。

17、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水陆两栖超负压防陷堵抗旱排涝车载应急泵站还包括第一过滤网,设置在第一气水分离腔的入口的侧面、前面、底面。

18、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水陆两栖超负压防陷堵抗旱排涝车载应急泵站还包括过滤网罩,罩设在泵体的外侧,从第一气水分离腔后部延伸至泵体的出水口。

19、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第一入口位于第一高度,泵吸入口位于第二高度,气水分离装置还包括位于第三高度的第二入口,第二入口与吸入弯头连通,第一高度高于第二高度,第三高度高于第一高度。

20、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泵体还包括出水口和设置在出水口处的排水软管。进一步地,泵体还包括末端导向器,末端导向器通过快速接头与排水软管远离出水口的一端连接。

21、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泵体的最低停机水位与泵体的底部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150mm大于等于100mm。

22、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气水分离装置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孔。

23、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泵体为横向泵,在泵体远离气水分离装置的一端的底座上设置有滑板,滑板由靠近泵体的一端至远离泵体的一端由上至下倾斜设置。

24、进一步地,气水分离装置远离泵体的一端的底部设置有倾斜支撑面,倾斜支撑面由靠近泵体的一端至远离泵体的一端由上至下倾斜设置。

25、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水陆两栖超负压防陷堵抗旱排涝车载应急泵站,还包括:第一起吊部件,设置在泵体上。其中,第一起吊部件为吊车的主吊。水陆两栖超负压防陷堵抗旱排涝车载应急泵站,还包括第二起吊部件,设置在气水分离装置上;通过第一起吊部件和第二起吊部件能够使泵体移动。第二起吊部件为吊车的副吊。

26、进一步地,水陆两栖超负压防陷堵抗旱排涝车载应急泵站还包括:牵引绳索,连接在泵体尾部的左右两侧,通过牵引绳索可以调整泵体吊装时的方向。

27、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水陆两栖超负压防陷堵抗旱排涝车载应急泵站还包括:防侧翻支杆,设置在泵体的一侧或两侧,并从泵体的侧部伸出预设距离。

28、进一步地,防侧翻支杆与泵体能够转动地连接,防侧翻支杆能够相对泵体转动至沿泵体的长度方向设置的横向折叠状态,或防侧翻支杆能够相对泵体转动至沿泵体的高度方向设置的竖向折叠状态。

29、本技术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屏蔽泵闸,包括第一方面任一技术方案提供的水陆两栖超负压防陷堵抗旱排涝车载应急泵站;以及屏蔽幕墙,用于围设在待拦截区域,屏蔽幕墙包括框架和气密性带织物承压防水布,框架包括迎水面,气密性带织物承压防水布包括包覆设置在迎水面上的第一部分。水陆两栖超负压防陷堵抗旱排涝车载应急泵站用于将屏蔽幕墙的水排走。

30、进一步地,气密性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陆两栖超负压防陷堵抗旱排涝车载应急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陆两栖超负压防陷堵抗旱排涝车载应急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装置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陆两栖超负压防陷堵抗旱排涝车载应急泵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陆两栖超负压防陷堵抗旱排涝车载应急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装置与所述负压排气通道可拆卸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一气水分离腔内的气体排出,所述排气装置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陆两栖超负压防陷堵抗旱排涝车载应急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为横向泵,所述水陆两栖超负压防陷堵抗旱排涝车载应急泵站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陆两栖超负压防陷堵抗旱排涝车载应急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为横向泵,所述泵体的一侧设置有吸入弯头,所述吸入弯头的入口处被构造所述泵吸入口,所述第一气水分离腔与所述泵吸入口和所述吸入弯头有气水分离距离T,所述泵吸入口与所述泵体的底部的距离H1小于所述第一气水分离腔的第一入口与所述泵体的底部的距离H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陆两栖超负压防陷堵抗旱排涝车载应急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水分离装置还包括第二气水分离腔,所述第二气水分离腔位于所述吸入弯头的上部,与所述吸入弯头内部连通,所述第二气水分离腔通过所述泵吸入口进水,所述第二气水分离腔与所述排气装置气密性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陆两栖超负压防陷堵抗旱排涝车载应急泵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陆两栖超负压防陷堵抗旱排涝车载应急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为横向泵,所述气水分离装置沿所述泵体的径向方向的高度大于所述泵体的直径。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陆两栖超负压防陷堵抗旱排涝车载应急泵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水陆两栖超负压防陷堵抗旱排涝车载应急泵站,其特征在于,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水陆两栖超负压防陷堵抗旱排涝车载应急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为横向泵,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水陆两栖超负压防陷堵抗旱排涝车载应急泵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水陆两栖超负压防陷堵抗旱排涝车载应急泵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5.一种屏蔽泵闸,其特征在于,包括: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屏蔽泵闸,其特征在于,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陆两栖超负压防陷堵抗旱排涝车载应急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陆两栖超负压防陷堵抗旱排涝车载应急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装置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陆两栖超负压防陷堵抗旱排涝车载应急泵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陆两栖超负压防陷堵抗旱排涝车载应急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装置与所述负压排气通道可拆卸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一气水分离腔内的气体排出,所述排气装置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陆两栖超负压防陷堵抗旱排涝车载应急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为横向泵,所述水陆两栖超负压防陷堵抗旱排涝车载应急泵站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陆两栖超负压防陷堵抗旱排涝车载应急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为横向泵,所述泵体的一侧设置有吸入弯头,所述吸入弯头的入口处被构造所述泵吸入口,所述第一气水分离腔与所述泵吸入口和所述吸入弯头有气水分离距离t,所述泵吸入口与所述泵体的底部的距离h1小于所述第一气水分离腔的第一入口与所述泵体的底部的距离h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陆两栖超负压防陷堵抗旱排涝车载应急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水分离装置还包括第二气水分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杰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耐蚀合金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