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肌骨超声三维重建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肌骨超声三维重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207545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肌骨超声三维重建系统,其包括:肌骨固定结构、支撑架、探头固定结构、超声探头和计算机终端;所述支撑架至少设置两个,所述肌骨固定结构设置在支撑架的内侧,所述肌骨固定结构与支撑架可拆卸连接,所述探头固定结构设置在支撑架上,所述肌骨固定结构与支撑架活动连接,所述超声探头固定在探头固定结构内,所述超声探头与探头固定结构可拆卸连接,所述超声探头与计算机终端通信连接;所述肌骨固定结构内固定实体,超声探头进行扫描,扫描结果在计算机终端内通过图像叠加重建成三维图像,其中从常规二维肌骨超声扫描图像中提取所需图像,形成X轴和Y轴的二维图像;扫描速度确定了图像叠加厚度,形成Z轴图像,即第三维的图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为一种肌骨超声三维重建系统


技术介绍

1、目前,在医院的诊断以及治疗过程中,常常需要需要对人体的内部结构进行探测,然后进行疾病的判断和治疗;现在常用的是x光、磁核共振;x光、磁核共振都会产生电离辐射,在使用中,尤其是临床医学上的使用必须要谨慎小心,以避免对人体产生过多的伤害。相比之下,超声成像探测不会产生电离辐射,在临床探测上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此外在仪器成本、仪器的操作简易性上,超声探测仪器都具有优势。因此在临床医学上对超声成像的需求在逐渐扩大。

2、然而现有的超声探测设备只能对被探测物体实施“截面”的探测成像,不能直接形成直观的内部三维结构;目前尚无专用的肌骨超声三维重建系统。

3、现有三维重建主要为ct扫描后数据重建,因此面临以下几个问题:

4、1.放射性暴露难以避免;

5、2.仪器设备使用条件要求高;

6、3.无法有效重建周围血管神经等软组织情况。

7、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肌骨超声三维重建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2、一种肌骨超声三维重建系统,其包括:肌骨固定结构、支撑架、探头固定结构、超声探头和计算机终端;所述支撑架至少设置两个,所述肌骨固定结构设置在支撑架的内侧,所述肌骨固定结构与支撑架可拆卸连接,所述探头固定结构设置在支撑架上,所述肌骨固定结构与支撑架活动连接,所述超声探头固定在探头固定结构内,所述超声探头与探头固定结构可拆卸连接,所述超声探头与计算机终端通信连接;所述肌骨固定结构内固定实体,超声探头进行扫描,上述设置的扫描结果在计算机终端内通过图像叠加重建成三维图像,其中从常规二维肌骨超声扫描图像中提取所需图像,形成x轴和y轴的二维图像;扫描速度确定了图像叠加厚度,形成z轴图像,即第三维的图像。

3、进一步,所述支撑架包括矩形杆和连接架,所述矩形杆和连接架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撑架设置三个,能够使整个装置更加稳定。

4、进一步,所述任意一个矩形杆的上部和下部设置固定板,所述矩形杆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长度大于矩形杆的长度,固定板的宽度与矩形杆的宽度相同,固定板在矩形杆上伸出一部分。

5、进一步,所述固定板之间设置丝杠和光杆;所述丝杠与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光杆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丝杠设置在支撑架上伸出的固定板的中心;优选地,光杆设置两个,分别设置在丝杠的两侧。

6、进一步,所述固定板之间设置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上设置螺纹孔和通孔,所述螺纹孔与丝杠适配,所述丝杠在螺纹孔内穿过,所述通孔和光杆适配,所述光杆在通孔内穿过,所述丝杠转动可带动移动块在固定板之间移动。

7、进一步,所述支撑架上部固定板上设置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丝杠固定连接,电机转动能够带动丝杠转动,进而使得移动块移动。

8、进一步,所述连接架包括第一c型块、第二c型块和连接杆;所述第一c型块固定连接在连接杆的第一端,所述第二c型块固定连接在连接杆的第二端,所述第一c型块用于连接肌骨固定结构,所述第二c型块用于连接矩形杆;上述设置可将肌骨固定结构固定在支撑架上。

9、进一步,所述第一c型块开口朝向连接杆的宽度方向,所述第二开口朝向连接杆的长度方向。

10、进一步,所述第二c型块设置至少一个通孔,通孔的方向与开口的方向一致。所述第二c型块的开口大小与矩形杆适配,矩形杆上设置至少一个螺纹孔,可通过螺栓将第二c型块固定在矩形杆上。

11、进一步,所述肌骨固定结构至少设置一个;优选地,所述肌骨固定结构设置两个,两个肌骨固定结构镜像设置。

12、进一步,所述肌骨固定结构为三角形架,所述三角形架上外侧的三角处设置圆角,所述三角形架的内侧为圆形开口。

13、进一步,所述三角形架的圆角处均设置第一凹槽,第一凹槽设置三个,所述第一凹槽的形状为三角形,所述三角形的一边设置在三角形架的内侧,所述三角形的一角设置在三角形架的外侧。

14、进一步,所述第一凹槽的下部均设置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轴线方向与三角形架的轴线方向相同;所述螺纹孔内设置螺纹杆,可通过旋转螺纹杆夹紧三角形架内的物体,有利于进行三维重建。

15、进一步,所述三角形架上的两个第一凹槽之间设置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均为矩形且方向相同,所述第二凹槽设置在第三凹槽内侧,所述第三凹槽的右侧在三角形架内伸出;所述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与第一c型块适配,所述第一c型块可插接在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内,通过上述设置,肌骨固定结构就通过连接架固定在矩形杆上。

16、进一步,所述探头固定结构与移动块分体且固定连接在移动块上,所述探头固定结构的正面朝向肌骨固定结构;安装超声探头后可对探头固定结构内固定的物体进行成像并三维重建。

17、进一步,所述探头固定结构包括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二夹持板与第一夹持板可拆卸连接。

18、进一步,所述第一夹持件为中心对称的六边形,六边形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平行,第一夹持件上表面相邻的两外侧边为竖直,下表面相邻的两外侧边向内倾斜,固定板固定连接在向内倾斜的外侧边上。

19、进一步,所述第一夹持件侧面设置一夹紧槽,所述夹紧槽从下表面到上表面的深度均匀变大,所述夹紧槽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下端为梯形,上端两侧边为向外延扩的圆弧面,圆弧面与梯形面衔接处圆弧过渡。

20、进一步,所述第一夹持件在夹紧槽所对侧面上设置至少两个通孔。

21、进一步,所述第二夹持件与第一夹持件形状相同,第二夹持件与第一夹持件内部夹紧槽所形成的的空间与专用高频超声探头适配;所述第一通孔的一端可设置螺栓,第一通孔的另一端设置螺母,能够将专用高频超声探头置入并固定。

22、进一步,所述超声探头后端连接超声设备,所述超声设备通信连接至计算机终端。

23、进一步,所述计算机终端内设置:图像接收单元、图像处理单元、图像存储单元、图像输出单元和三维生成单元;

24、图像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超声探头获得的超声扫描图像;

25、图像处理单元,用于将接收的图像的部分或所有超声扫描图像进行分析处理,生成扫描物体的内部三维结构图或扫描物体的内部结构投影图;

26、图像存储单元,将超声扫描图像与其对应的空间信息相结合后,进行保存;

27、图像输出单元,对图像处理单元生成的处理后图像输出,显示给使用者;其中,所述图像存储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图像接收单元连接;所述图像存储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图像处理单元连接;所述图像处理单元还与所述图像输出单元连接。

28、三维生成单元,用于将图像处理单元生成的在空间上的二维图像生成三维体结构图像,该三维体结构图像反应扫描物体的外部与内部的结构特征。

2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结构合理;通过设置肌骨超声的三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肌骨超声三维重建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肌骨固定结构、支撑架、探头固定结构、超声探头和计算机终端;所述支撑架至少设置两个,所述肌骨固定结构设置在支撑架的内侧,所述肌骨固定结构与支撑架可拆卸连接,所述探头固定结构设置在支撑架上,所述肌骨固定结构与支撑架活动连接,所述超声探头固定在探头固定结构内,所述超声探头与探头固定结构可拆卸连接,所述超声探头与计算机终端通信连接;所述肌骨固定结构内固定实体,超声探头进行扫描,上述设置的扫描结果在计算机终端内通过图像叠加重建成三维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肌骨超声三维重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矩形杆和连接架,所述矩形杆和连接架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撑架设置三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肌骨超声三维重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任意一个矩形杆的上部和下部设置固定板,所述矩形杆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在矩形杆上伸出一部分;所述固定板之间设置丝杠和光杆;所述丝杠与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光杆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丝杠设置在支撑架上伸出的固定板的中心;所述固定板之间设置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上设置螺纹孔和通孔,所述螺纹孔与丝杠适配,所述丝杠在螺纹孔内穿过,所述通孔和光杆适配,所述光杆在通孔内穿过,所述丝杠转动可带动移动块在固定板之间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肌骨超声三维重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包括第一C型块、第二C型块和连接杆;所述第一C型块固定连接在连接杆的第一端,所述第二C型块固定连接在连接杆的第二端,所述第一C型块用于连接肌骨固定结构,所述第二C型块用于连接矩形杆;所述第二C型块设置至少一个通孔,通孔的方向与开口的方向一致;所述第二C型块的开口大小与矩形杆适配,矩形杆上设置至少一个螺纹孔,可通过螺栓将第二C型块固定在矩形杆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肌骨超声三维重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肌骨固定结构至少设置一个。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肌骨超声三维重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肌骨固定结构为三角形架,所述三角形架上外侧的三角处设置圆角,所述三角形架的内侧为圆形开口;所述三角形架的圆角处均设置第一凹槽,第一凹槽设置三个,所述第一凹槽的形状为三角形;所述第一凹槽的下部均设置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轴线方向与三角形架的轴线方向相同;所述螺纹孔内设置螺纹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肌骨超声三维重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形架上的两个第一凹槽之间设置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均为矩形且方向相同,所述第二凹槽设置在第三凹槽内侧,所述第三凹槽的右侧在三角形架内伸出;所述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与第一C型块适配,所述第一C型块可插接在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肌骨超声三维重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探头固定结构与移动块分体且固定连接在移动块上,所述探头固定结构的正面朝向肌骨固定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肌骨超声三维重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探头固定结构包括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二夹持板与第一夹持板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夹持件为中心对称的六边形,六边形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平行,第一夹持件上表面相邻的两外侧边为竖直,下表面相邻的两外侧边向内倾斜,固定板固定连接在向内倾斜的外侧边上;所述第一夹持件侧面设置一夹紧槽,所述夹紧槽从下表面到上表面的深度均匀变大,所述夹紧槽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下端为梯形,上端两侧边为向外延扩的圆弧面,圆弧面与梯形面衔接处圆弧过渡;所述第一夹持件在夹紧槽所对侧面上设置至少两个通孔;所述第二夹持件与第一夹持件形状相同,第二夹持件与第一夹持件内部夹紧槽所形成的的空间与超声探头适配。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肌骨超声三维重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终端内设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肌骨超声三维重建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肌骨固定结构、支撑架、探头固定结构、超声探头和计算机终端;所述支撑架至少设置两个,所述肌骨固定结构设置在支撑架的内侧,所述肌骨固定结构与支撑架可拆卸连接,所述探头固定结构设置在支撑架上,所述肌骨固定结构与支撑架活动连接,所述超声探头固定在探头固定结构内,所述超声探头与探头固定结构可拆卸连接,所述超声探头与计算机终端通信连接;所述肌骨固定结构内固定实体,超声探头进行扫描,上述设置的扫描结果在计算机终端内通过图像叠加重建成三维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肌骨超声三维重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矩形杆和连接架,所述矩形杆和连接架可拆卸连接,所述支撑架设置三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肌骨超声三维重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任意一个矩形杆的上部和下部设置固定板,所述矩形杆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在矩形杆上伸出一部分;所述固定板之间设置丝杠和光杆;所述丝杠与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光杆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丝杠设置在支撑架上伸出的固定板的中心;所述固定板之间设置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上设置螺纹孔和通孔,所述螺纹孔与丝杠适配,所述丝杠在螺纹孔内穿过,所述通孔和光杆适配,所述光杆在通孔内穿过,所述丝杠转动可带动移动块在固定板之间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肌骨超声三维重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包括第一c型块、第二c型块和连接杆;所述第一c型块固定连接在连接杆的第一端,所述第二c型块固定连接在连接杆的第二端,所述第一c型块用于连接肌骨固定结构,所述第二c型块用于连接矩形杆;所述第二c型块设置至少一个通孔,通孔的方向与开口的方向一致;所述第二c型块的开口大小与矩形杆适配,矩形杆上设置至少一个螺纹孔,可通过螺栓将第二c型块固定在矩形杆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肌骨超声三维重建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鹏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石景山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