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动力系统、变速器和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207518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1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系统、变速器和车辆,混合动力系统包括:动力输出轴;电机,具有电机轴;发动机,具有输入轴;一个或多个齿轮组,每个齿轮组的传动比不同,齿轮组包括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从动齿轮连接动力输出轴;一个或多个第一离合件,设在电机轴上且与至少一个主动齿轮对应,第一离合件与对应的主动齿轮可结合或脱离;行星排,包括太阳轮、行星轮、行星架和齿圈,太阳轮连接电机轴,行星轮啮合太阳轮,行星架连接行星轮和相邻的主动齿轮,齿圈啮合行星轮;制动件,与齿圈可结合或脱离;第二离合件,设在输入轴上且与齿圈可结合或脱离。本技术具有多种模式,系统效率比较高,并能减少耗电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混合动力车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合动力系统、变速器和车辆


技术介绍

1、随着国家对汽车的经济性及排放要求越来越高,各大主机厂及零部件厂家对于混合动力变速器架构的研发投入也越来越大。目前市场上比较流行的混合动力架构为dht(混合动力专用变速器),如比亚迪dm-i单挡混联dht、理想单挡串联dht等。但是,单挡dht在纯电动高速行驶工况下,只有1套速比,为了维持高车速,电机转速必须提高,耗电量比较高,系统效率降低,经济性也比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混合动力系统,所述混合动力系统能实现多挡多模式混合驱动,降低耗电量,并提高系统效率,以解决单挡dht的耗电量较高和系统效率降低的问题。

2、本技术还旨在提出一种变速器,以应用上述的混合动力系统。

3、本技术还旨在提出一种车辆,以应用上述的混合动力系统或变速器。

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混合动力系统,包括:动力输出轴;电机,所述电机具有电机轴;发动机,所述发动机具有输入轴;一个或多个齿轮组,且每个所述齿轮组的传动比不同,所述齿轮组包括相互啮合的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连接所述动力输出轴;一个或多个第一离合件,所述第一离合件设在所述电机轴上,且与至少一个所述主动齿轮对应,所述第一离合件与对应的所述主动齿轮可结合或脱离;行星排,所述行星排包括太阳轮、行星轮、行星架和齿圈,所述太阳轮连接所述电机轴,所述行星轮啮合所述太阳轮,所述行星架连接所述行星轮和相邻的所述主动齿轮,所述齿圈啮合所述行星轮;制动件,所述制动件与所述齿圈可结合或脱离;第二离合件,所述第二离合件设在所述输入轴上,且与所述齿圈可结合或脱离。

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混合动力系统具有纯电动直驱模式、发动机直驱模式、混合动力行驶和制动能量回收多种模式,系统效率比较高。在纯电动直驱模式下具有多套速比,可同时满足低速起步动力性和高速巡航经济性要求,而且利用行星排结构可实现无级变速,调节使发动机和电机均处于高效工作区间工作,节油节电效果明显。

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齿轮组为两个,且分别为第一齿轮组和第二齿轮组,所述第二齿轮组的传动比小于所述第一齿轮组的传动比,所述第二齿轮组设在所述第一齿轮组和所述行星排之间。

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混合动力系统具有纯电驱一挡模式、纯电驱二挡模式和纯电驱三挡模式,其中,所述纯电驱一挡模式为:所述制动件与所述齿圈结合,所述第一离合件与所述第一齿轮组的主动齿轮脱离,所述第二离合件与所述齿圈脱离,所述电机开启;所述纯电驱二挡模式为:所述制动件与所述齿圈脱离,所述第一离合件与所述第一齿轮组的主动齿轮结合,所述第二离合件与所述齿圈脱离,所述电机开启;所述纯电驱三挡模式为:所述制动件与所述齿圈脱离,所述第一离合件与所述第二齿轮组的主动齿轮结合,所述第二离合件与所述齿圈脱离,所述电机开启。

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混合动力系统具有倒车一挡模式、倒车二挡模式和倒车三挡模式,其中,所述倒车一挡模式为:所述制动件与所述齿圈结合,所述第一离合件与所述第一齿轮组的主动齿轮脱离,所述第二离合件与所述齿圈脱离,所述电机开启并反转;所述倒车二挡模式为:所述制动件与所述齿圈脱离,所述第一离合件与所述第一齿轮组的主动齿轮结合,所述第二离合件与所述齿圈脱离,所述电机开启并反转;所述倒车三挡模式为:所述制动件与所述齿圈脱离,所述第一离合件与所述第二齿轮组的主动齿轮结合,所述第二离合件与所述齿圈脱离,所述电机开启并反转。

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混合动力系统具有发动机驱动一挡模式,其中,所述发动机驱动一挡模式为:所述制动件与所述齿圈脱离,所述第一离合件与所述第二齿轮组的主动齿轮结合,所述第二离合件与所述齿圈结合,所述发动机启动。

1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混合动力系统具有混合动力无极变速模式、混合动力二挡模式和混合动力三挡模式,其中,所述混合动力无极变速模式为:所述制动件与所述齿圈脱离,所述第一离合件与所述第二齿轮组的主动齿轮脱离,所述第二离合件与所述齿圈结合,所述电机和所述发动机启动;所述混合动力二挡模式为:所述制动件与所述齿圈脱离,所述第一离合件与所述第一齿轮组的主动齿轮脱离,所述第二离合件与所述齿圈结合,所述电机和所述发动机启动;所述混合动力三挡模式为:所述制动件与所述齿圈脱离,所述第一离合件与所述第二齿轮组的主动齿轮脱离,所述第二离合件与所述齿圈结合,所述电机和所述发动机启动。

1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混合动力系统具有能量回收一挡模式、能量回收二挡模式和能量回收三挡模式,其中,所述能量回收一挡模式为:所述制动件与所述齿圈结合,所述第一离合件与所述第一齿轮组的主动齿轮脱离,所述第二离合件与所述齿圈脱离,所述电机开启;所述能量回收二挡模式为:所述制动件与所述齿圈脱离,所述第一离合件与所述第一齿轮组的主动齿轮结合,所述第二离合件与所述齿圈脱离,所述电机开启;所述能量回收三挡模式为:所述制动件与所述齿圈脱离,所述第一离合件与所述第二齿轮组的主动齿轮结合,所述第二离合件与所述齿圈脱离,所述电机开启。

1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离合件为同步器,所述同步器设在所述第一齿轮组和所述第二齿轮组之间,且所述同步器被配置为与相邻的两个所述主动齿轮可结合或脱离。

13、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变速器,包括前文所述的混合动力系统。

1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包括前文所述的混合动力系统,或者前文所述的变速器。

15、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组为两个,且分别为第一齿轮组和第二齿轮组,所述第二齿轮组的传动比小于所述第一齿轮组的传动比,所述第二齿轮组设在所述第一齿轮组和所述行星排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动力系统具有纯电驱一挡模式、纯电驱二挡模式和纯电驱三挡模式,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动力系统具有倒车一挡模式、倒车二挡模式和倒车三挡模式,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动力系统具有发动机驱动一挡模式,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动力系统具有混合动力无极变速模式、混合动力二挡模式和混合动力三挡模式,其中,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动力系统具有能量回收一挡模式、能量回收二挡模式和能量回收三挡模式,其中,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离合件为同步器,所述同步器设在所述第一齿轮组和所述第二齿轮组之间,且所述同步器被配置为与相邻的两个所述主动齿轮可结合或脱离。

9.一种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合动力系统。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合动力系统,或者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变速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组为两个,且分别为第一齿轮组和第二齿轮组,所述第二齿轮组的传动比小于所述第一齿轮组的传动比,所述第二齿轮组设在所述第一齿轮组和所述行星排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动力系统具有纯电驱一挡模式、纯电驱二挡模式和纯电驱三挡模式,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动力系统具有倒车一挡模式、倒车二挡模式和倒车三挡模式,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动力系统具有发动机驱动一挡模式,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峰王乾唐广清郭明亮吴茂柱高金龙伏永胜
申请(专利权)人:蜂巢传动系统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