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椎间孔镜下可视半环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0721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1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椎间孔镜下可视半环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椎间孔镜下可视半环锯包括管道状的锯体,所述锯体位圆柱状结构,具体两端贯通设置;所述锯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锯体的另一侧端部设置有锯齿,所述锯齿设置于锯体端部的部分端面;所述把手为若干以锯体轴线为圆心呈圆周阵列分布的连杆。本技术通过设置锯体端部的锯齿为部分设置,在医生进行手术时,将锯齿的一端伸入病人体内,并通过贯通设置的具体穿入内窥镜,观察病灶,将锯齿的一端对准病变处,然后通过转动把手,使锯齿切割增生骨质或钙化的软组织,只需在小角度内来回转动锯体,即可切除坏骨,并且锯齿不容易切到其他身体组织,减小对病人的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椎间孔镜下可视半环锯


技术介绍

1、现有的腰椎椎间孔镜下环锯是一种半径3.5mm的环锯,其能通过腰椎椎间孔内镜的操作通道到达镜下视野。因为内镜操作通道限制环锯操作方向,并且环锯直径很小,所以打磨范围狭窄。如果需要改变打磨方向扩大打磨范围,只能稍微退出工作套管改变套管方面从而改变镜下环锯方向及打磨范围。因改变方向有限并且环锯直径很小,所以打磨范围狭窄,环锯直径小需要反复操作打磨耗时多。

2、现有的环锯在手术的过程中,由于医生视野受限或者是致压物推移神经血管,环锯环除关节突骨头时,容易切割到软组织、神经或硬膜囊等组织,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椎间孔镜下可视半环锯,以解决上述技术存在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椎间孔镜下可视半环锯,包括管道状的锯体,所述锯体位圆柱状结构,具体两端贯通设置;

4、所述锯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锯体的另一侧端部设置有锯齿,所述锯齿设置于锯体端部的部分端面;

5、所述把手为若干以锯体轴线为圆心呈圆周阵列分布的连杆。

6、可选地,所述连杆包括若干第一连杆和一个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长度小于第一连杆的长度,且第二连杆与锯体连接位置与锯齿的位置对应。

7、可选地,所述锯齿设置于所述锯体端部周长的一半。

8、可选地,所述把手与所述锯体均为医用不锈钢材质。

9、可选地,所述把手与所述锯体一体设置。

10、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1、本技术通过设置锯体端部的锯齿为部分设置,在医生进行手术时,将锯齿的一端伸入病人体内,并通过贯通设置的具体穿入内窥镜,观察病灶,将锯齿的一端对准病变处,然后通过转动把手,使锯齿切割突骨头,只需在小角度内来回转动锯体,即可切除坏骨,并且锯齿不容易切到其他身体组织,减小对病人的伤害。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椎间孔镜下可视半环锯,其特征在于:包括管道状的锯体(1),所述锯体(1)位圆柱状结构,具体两端贯通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椎间孔镜下可视半环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包括若干第一连杆(31)和一个第二连杆(32),所述第二连杆(32)的长度小于第一连杆(31)的长度,且第二连杆(32)与锯体(1)连接位置与锯齿(2)的位置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椎间孔镜下可视半环锯,其特征在于:所述锯齿(2)设置于所述锯体(1)端部周长的一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椎间孔镜下可视半环锯,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3)与所述锯体(1)均为医用不锈钢材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椎间孔镜下可视半环锯,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3)与所述锯体(1)一体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椎间孔镜下可视半环锯,其特征在于:包括管道状的锯体(1),所述锯体(1)位圆柱状结构,具体两端贯通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椎间孔镜下可视半环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包括若干第一连杆(31)和一个第二连杆(32),所述第二连杆(32)的长度小于第一连杆(31)的长度,且第二连杆(32)与锯体(1)连接位置与锯齿(2)的位置对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海涛黄凌岸
申请(专利权)人:三亚中心医院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