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采用斑陶金砂矿料制备活性陶的方法与应用技术_技高网

一种采用斑陶金砂矿料制备活性陶的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0203913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陶瓷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斑陶金砂矿料制备活性陶的方法与应用。该采用斑陶金砂矿料制备活性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配料:按照质量份准备以下原料:采用云南曲靖当地的含钛的粘土质粉砂岩、紫色硅质粉岩、绿色硅质粉岩、黄色硅质粉岩和调和剂;S2破碎成小颗粒后,加入球磨机内研磨;S3砂料加水,搅拌练泥,陈腐5~10日;S4获取泥坯,制成各种形状陶坯;S5修坯,擦水除尘;S6多温分段焙烧;S7冷却后分拣;S8经粗砂石打磨去火皮、油石擦丝、抛光处理得到陶制品。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采用斑陶金砂矿料制备活性陶的方法,大幅提高了成品活性陶的质量及陶器的艺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陶瓷生产,具体涉及一种采用斑陶金砂矿料制备活性陶的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陶器制作工艺的不断成熟,各种颜色的砂岩陶器开始被人们制作而成。现有的砂岩陶器的制作原料单一,陶器在烧制过程中所呈现的色彩较为单一,使得陶器的艺术效果较差。云南曲靖地区拥有丰富的矿物砂料,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名为“金砂”或“斑砂”。斑陶金砂是一种粘土质粉砂岩,由水云母和高岭土、石英、云母屑、铁质等矿物成分构成。主要化学成分有氧化铁、氧化硅、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锰、氧化钾、氧化钠、氧化钛等。经科学配方和焙烧后,可自然窑变呈现出一种五彩斑斓,似釉非釉的金属色泽和柴烧落灰斑彩效果。

2、目前由于斑陶金砂制陶的工艺还处于摸索和实践阶段,对砂料的选配和温度的把握还不成熟,导致“斑砂”在出窑后制备的成品活性陶的瑕疵多,功能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采用斑陶金砂矿料制备活性陶的方法,大幅提高了成品活性陶的质量及陶器的艺术效果。

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采用斑陶金砂矿料制备活性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3、s1)、配料:按照质量份准备以下原料:采用云南曲靖当地的含钛的粘土质粉砂岩45~70份、紫色硅质粉岩5~12份、绿色硅质粉岩5~12份、黄色硅质粉岩5~15份、调和剂0.1~0.5份;

4、s2)、将上述原料混合后加入高速破碎机,破碎成小颗粒后,加入球磨机内研磨,球磨成粉后过200~300目筛;

5、s3)、将筛分的砂料加水23~25%,搅拌练泥,陈腐5~10日,加入真空炼泥机中进行练泥,得到制陶的泥料;

6、s4)、对泥料进行切割,获取泥坯;根据生产要求将泥坯进行成型机或手工成型制成各种形状陶坯;

7、s5)、通过机器对陶坯进行修坯,进行内外厚薄调整;陶坯擦水除尘后,施挂原矿化妆土;

8、s6)、干燥后陶坯放入辊道窑中,采用氧化焰在辊道窑中多温分段焙烧,烧成温度1120℃~1190℃;

9、s7)、窑内温度降至30~50℃取出冷却的陶制品,分拣窑烧破损和表面瑕疵;

10、s8)、陶制品经粗砂石打磨去火皮、油石擦丝、漏出图案表面后多次抛光处理,最终得到具有活性功能的陶制品。

11、所述步骤s6中,将陶坯置于窑中,在80~300℃的小火阶段烧制24小时,逐渐升温至700℃,维持700℃温度烧制4小时,逐渐升温至1100℃,维持1100℃温度烧制2小时,逐渐升温至1200℃,在窑内温度到达1200℃时立即停火,窑内温度开始下降,窑内温度降至1120℃时继续升温至1180℃,在窑内温度到达1180摄氏度时,立即停火,窑内温度开始下降,在窑内温度下降至1100℃时继续升温至1170℃,维持1170℃温度5小时后停火冷却,关闭所有通气口及烟道。

12、所述步骤s5,还包括对陶坯进行花纹雕刻、表面抛光和图文装饰;所述步骤s7中,还包括复烧步骤,烧制第一次后需要进行磨制去火皮,将表面磨成哑光即可进行二次烧制或多次打磨再次复烧直到烧出最佳的颜色为止,一般每次复烧的温度要控制在比前次低20℃防止坏坯。

13、所述步骤s6中,各陶坯之间留有6~10厘米的间隔用于放置用锡箔纸包裹的钠盐包。

14、较优的,所述调和剂包括纳米硅、硅灰石、白云石、滑石、石灰石中的一种或多种。

15、所述活性陶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活性陶做为陶瓷滤芯,用于饮用水的净化过滤。

16、所述活性陶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活性陶用于吸附在酿酒过程中的甲醇和其他有害杂质,优化口感。

17、所述活性陶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活性陶用于空气净化器的除醛滤芯,用于去除空气中的甲醛、苯等大分子污染物。

18、所述活性陶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活性陶做为储茶容器,用于普洱茶的存储,能有效延长茶叶的保鲜期。

19、专利技术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0、本专利技术利用云南曲靖当地的含钛的粘土质粉砂岩以及搭配合理配比的紫、绿、黄色的硅质粉岩进行活性陶的烧制,经过粉碎、球磨、陈腐、真空练泥、成型、修坯、擦水等系列工艺,该工艺产品不拖挂任何釉料,而是充分利用原材料本身所具有高温玻化,超强透性能,用温度来控制颜色,温度越高,颜色越深,越亮。通过多温分段焙烧工艺,经过预热、排潮、升温、高温阶段,温度由低到高,在1120℃~1190℃高温下焙烧而成,陶坯在1170℃磁化,1183℃时表面有自释釉析出,呈现五彩斑斓的哑光金属釉面。此外本专利技术通过坯体在高温时,使用锡纸包裹的钠盐,在升温至1100℃时,钠盐开始挥发,产生钠蒸气,这种钠蒸气同陶瓷坯体表面的铝与硅产生反应,使之表面玻化,熔融成釉形成带有肌理的透明釉,使陶制品表面产生特殊肌理效果。在烧制过程中,加入适量的调和剂如纳米硅、硅灰石等,不但增加粘度,而且能形成独特的双重气孔结构,从而得到活性功能的陶制品,具有多种用途。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用斑陶金砂矿料制备活性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斑陶金砂矿料制备活性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中,将陶坯置于窑中,在80~300℃的小火阶段烧制24小时,逐渐升温至700℃,维持700℃温度烧制4小时,逐渐升温至1100℃,维持1100℃温度烧制2小时,逐渐升温至1200℃,在窑内温度到达1200℃时立即停火,窑内温度开始下降,窑内温度降至1120℃时继续升温至1180℃,在窑内温度到达1180摄氏度时,立即停火,窑内温度开始下降,在窑内温度下降至1100℃时继续升温至1170℃,维持1170℃温度5小时后停火冷却,关闭所有通气口及烟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斑陶金砂矿料制备活性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还包括对陶坯进行花纹雕刻、表面抛光和图文装饰;所述步骤S7中,还包括复烧步骤,烧制第一次后需要进行磨制去火皮,将表面磨成哑光即可进行二次烧制或多次打磨再次复烧直到烧出最佳的颜色为止,一般每次复烧的温度要控制在比前次低20℃防止坏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斑陶金砂矿料制备活性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中,各陶坯之间留有6~10厘米的间隔用于放置用锡箔纸包裹的钠盐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斑陶金砂矿料制备活性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和剂包括纳米硅、硅灰石、白云石、滑石、石灰石中的一种或多种。

6.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斑陶金砂矿料的制备活性陶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活性陶做为陶瓷滤芯,用于饮用水的净化过滤。

7.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斑陶金砂矿料的制备活性陶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活性陶用于吸附在酿酒过程中的甲醇和其他有害杂质,优化口感。

8.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斑陶金砂矿料的制备活性陶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活性陶用于空气净化器的除醛滤芯,用于去除空气中的甲醛、苯等大分子污染物。

9.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斑陶金砂矿料的制备活性陶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活性陶做为储茶容器,用于普洱茶的存储,能有效延长茶叶的保鲜期。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斑陶金砂矿料制备活性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斑陶金砂矿料制备活性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中,将陶坯置于窑中,在80~300℃的小火阶段烧制24小时,逐渐升温至700℃,维持700℃温度烧制4小时,逐渐升温至1100℃,维持1100℃温度烧制2小时,逐渐升温至1200℃,在窑内温度到达1200℃时立即停火,窑内温度开始下降,窑内温度降至1120℃时继续升温至1180℃,在窑内温度到达1180摄氏度时,立即停火,窑内温度开始下降,在窑内温度下降至1100℃时继续升温至1170℃,维持1170℃温度5小时后停火冷却,关闭所有通气口及烟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斑陶金砂矿料制备活性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还包括对陶坯进行花纹雕刻、表面抛光和图文装饰;所述步骤s7中,还包括复烧步骤,烧制第一次后需要进行磨制去火皮,将表面磨成哑光即可进行二次烧制或多次打磨再次复烧直到烧出最佳的颜色为止,一般每次复烧的温度要控制在比前次低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颖邵正峰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鹅毛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