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纠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20322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15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纠偏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顶部后侧设置有第一引导辊,底部前侧设置有第二引导辊,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转动连接有摆动架,所述摆动架用于左右摆动;该纠偏装置通过设置第一引导辊、第二引导辊、两第三引导辊,实现薄膜的输送引导,然后通过设置安装架、摆动架,并在摆动架上设置两第三引导辊、利用摆动架于安装架上摆动,实现在薄膜进膜时,通过摆动架的摆动以带动薄膜纠偏对中,再通过设置横梁,在横梁上设置两纠偏架与两伺服电机,实现在薄膜输送过程中,通过伺服电机带动纠偏架实现移动,对薄膜进行纠偏对中,确保薄膜在正常输送过程中不会出现偏移,整体结构简单实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纠偏装置


技术介绍

1、薄膜是一种薄而软的透明薄片,用塑料、胶粘剂、橡胶或其他材料制成;在大型薄膜的生产线中,需要使用薄膜引导机构,以引导薄膜的输送,方便后续薄膜进行加工或放收卷,但现有的薄膜输送过程中,难免会因为各种原因导致薄膜出现偏移情况,若不及时进行纠偏,则薄膜会出现皱褶等情况,影响薄膜质量。公开号为cn106698044a,公开了一种薄膜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纠偏导辊(1)、以及两个纠偏固定座(2)和一个同步电机(3),在两个纠偏固定座(2)上均设置有两条平行的滑轨(5),所述纠偏导辊(1)的两端均通过导辊立座(7)相连,所述导辊立座(7)与设置于滑轨(5)上的滑块(6)相连,其中位于两个纠偏固定座(2)上的滑块(6)呈八字形布置,所述纠偏装置还包括光电纠偏器(8)。本专利技术通过两个纠偏导辊配合光电纠偏器来检测薄膜的边缘信号,在薄膜出现偏离时通过纠偏导辊的左右摆动来实现调整,提高了金属板材的覆膜效果。该薄膜纠偏装置无法实现实时对薄膜进行纠偏,而且纠偏质量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用的自动纠偏装置。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方案为:一种自动纠偏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顶部后侧设置有第一引导辊,底部前侧设置有第二引导辊,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转动连接有摆动架,所述摆动架用于左右摆动,所述摆动架上设置有两第三引导辊,两所述第三引导辊前后间隔设置,两所述第三引导辊位于第一引导辊与第二引导辊之间用于将第一引导辊输出的薄膜引导至第二引导辊上,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横梁,所述横梁位于第二引导辊与第三引导辊之间,所述横梁水平方向设置,所述横梁上滑动连接有两纠偏架,两所述纠偏架之间用于供薄膜通过,所述横梁上设置有两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用于带动纠偏架平移实现对薄膜进行纠偏。

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实现自动纠偏,该纠偏装置通过设置第一引导辊、第二引导辊、两第三引导辊,实现薄膜的输送引导,然后通过设置安装架、摆动架,并在摆动架上设置两第三引导辊、利用摆动架于安装架上摆动,实现在薄膜进膜时,通过摆动架的摆动以带动薄膜纠偏对中,再通过设置横梁,在横梁上设置两纠偏架与两伺服电机,实现在薄膜输送过程中,通过伺服电机带动纠偏架实现移动,对薄膜进行纠偏对中,确保薄膜在正常输送过程中不会出现偏移,整体结构简单实用可靠。

4、进一步地,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两第一转动座,两所述第一转动座共同转动连接第二引导辊,其中一所述第一转动座上设置有第一锁紧螺丝,所述第一锁紧螺丝用于将第二引导辊锁紧固定于第一转动座上。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后,实现第二引导辊的装拆。

5、进一步地,所述摆动架上设置有两第二转动座,两所述第二转动座共同转动连接位于后侧的第三引导辊,其中一所述第二转动座上设置有第二锁紧螺丝,所述第二锁紧螺丝用于将第三引导辊锁紧固定于第二转动座上。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后,实现该第三引导辊的装拆。

6、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架后侧中部设置有第三转动座,所述摆动架后侧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转动连接于第三转动座上。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后,实现摆动架以转轴为中心进行摆动。

7、进一步地,所述摆动架底部左右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多个滚轮,所述安装架左右两侧设置有多个滑动架,多个所述滚轮分别一一对应多个滑动架,所述滚轮于滑动架内滑动。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滚轮于滑动架内滑动, 可在摆动架摆动时,保持平稳运行摆动。

8、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架上铰接有摆动气缸,所述摆动气缸的活塞杆铰接摆动架用于带动摆动架摆动。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后,实现推动摆动架摆动。

9、进一步地,所述纠偏架上设置有探头。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设置探头,以实时检测薄膜边缘,从而实现控制纠偏架移动对薄膜进行纠偏。

10、进一步地,所述纠偏架端部设置有引导杆。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后,用于引导薄膜输送。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纠偏装置,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顶部后侧设置有第一引导辊(11),底部前侧设置有第二引导辊(12),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安装架(21),所述安装架(21)上转动连接有摆动架(22),所述摆动架(22)用于左右摆动,所述摆动架(22)上设置有两第三引导辊(23),两所述第三引导辊(23)前后间隔设置,两所述第三引导辊(23)位于第一引导辊(11)与第二引导辊(12)之间用于将第一引导辊(11)输出的薄膜引导至第二引导辊(12)上,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横梁(3),所述横梁(3)位于第二引导辊(12)与第三引导辊(23)之间,所述横梁(3)水平方向设置,所述横梁(3)上滑动连接有两纠偏架(31),两所述纠偏架(31)之间用于供薄膜通过,所述横梁(3)上设置有两伺服电机(32),所述伺服电机(32)用于带动纠偏架(31)平移实现对薄膜进行纠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两第一转动座(121),两所述第一转动座(121)共同转动连接第二引导辊(12),其中一所述第一转动座(121)上设置有第一锁紧螺丝(122),所述第一锁紧螺丝(122)用于将第二引导辊(12)锁紧固定于第一转动座(12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架(22)上设置有两第二转动座(231),两所述第二转动座(231)共同转动连接位于后侧的第三引导辊(23),其中一所述第二转动座(231)上设置有第二锁紧螺丝(232),所述第二锁紧螺丝(232)用于将第三引导辊(23)锁紧固定于第二转动座(23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21)后侧中部设置有第三转动座(211),所述摆动架(22)后侧设置有转轴(221),所述转轴(221)转动连接于第三转动座(211)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架(22)底部左右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多个滚轮(222),所述安装架(21)左右两侧设置有多个滑动架(212),多个所述滚轮(222)分别一一对应多个滑动架(212),所述滚轮(222)于滑动架(212)内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动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21)上铰接有摆动气缸(24),所述摆动气缸(24)的活塞杆铰接摆动架(22)用于带动摆动架(22)摆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动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纠偏架(31)上设置有探头(31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自动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纠偏架(31)端部设置有引导杆(31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纠偏装置,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顶部后侧设置有第一引导辊(11),底部前侧设置有第二引导辊(12),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安装架(21),所述安装架(21)上转动连接有摆动架(22),所述摆动架(22)用于左右摆动,所述摆动架(22)上设置有两第三引导辊(23),两所述第三引导辊(23)前后间隔设置,两所述第三引导辊(23)位于第一引导辊(11)与第二引导辊(12)之间用于将第一引导辊(11)输出的薄膜引导至第二引导辊(12)上,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横梁(3),所述横梁(3)位于第二引导辊(12)与第三引导辊(23)之间,所述横梁(3)水平方向设置,所述横梁(3)上滑动连接有两纠偏架(31),两所述纠偏架(31)之间用于供薄膜通过,所述横梁(3)上设置有两伺服电机(32),所述伺服电机(32)用于带动纠偏架(31)平移实现对薄膜进行纠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两第一转动座(121),两所述第一转动座(121)共同转动连接第二引导辊(12),其中一所述第一转动座(121)上设置有第一锁紧螺丝(122),所述第一锁紧螺丝(122)用于将第二引导辊(12)锁紧固定于第一转动座(12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元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科志达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