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高性能多功能PLA/PBAT基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_技高网

一种高性能多功能PLA/PBAT基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0202816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高分子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性能多功能PLA/PBAT基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复合膜是由如下原料制备而成的:PLA、PBAT、功能化改性的纳米淀粉。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PLA/PBAT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所制备得到的复合膜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强度、断裂伸长率、韧性、紫外阻隔、高能蓝光阻隔、水汽阻隔、氨气响应变色、生物可降解等性能,同时能保持较高的可见光透明性,可用作智能指示材料及时有效地指示虾等肉类食品在贮藏过程中的新鲜度变化情况,且该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简单,在食品包装、智能材料、氨气检测、环境监测与安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分子材料,具体涉及一种高性能多功能pla/pbat基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1、近年来,生物可降解材料快速发展,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聚乳酸(pla)是研究较为广泛的两种生物可降解材料,在农业地膜、包装材料、一次性餐具等领域广泛应用。pbat具有优异的韧性和冲击性能,但拉伸强度、弯曲强度较低。pla的拉伸性能、弯曲性能较高,但脆性大、结晶速度慢。将pbat、pla共混有望弥补各自的不足之处。然而,pbat、pla在共混过程中相容性有限,使得性能低于目标值。在pbat/pla共混物中引入填料,可增强界面相容性,从而提升产物的力学性能。同时pla/pbat复合材料还缺少氨气响应、紫外阻隔、抗菌等功能,使其在实际运用中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淀粉纳米晶是一类来源于淀粉,且有绿色、可食用、高比表面积、高结晶度等特点的生物基纳米材料,常被用作生物可降解膜的“纳米填料”。然而,亲水性的淀粉纳米晶难以有效地分散在有机溶剂(如三氯甲烷)以及疏水性的pla/pbat基质中,这不利于淀粉纳米晶对pla/pbat复合材料的改性作用,从而限制了淀粉纳米晶用作pla/pbat复合材料的“纳米填料”。本专利技术利用功能化改性的纳米淀粉作为功能性填料,可有效地分散在疏水性的pla/pbat基质中,以此来改善pla/pbat复合材料的力学强度、断裂伸长率、韧性、紫外阻隔、高能蓝光阻隔、水汽阻隔、氨气响应变色等性能,开发高性能多功能pla/pbat基复合膜,拓宽其在食品包装、智能材料、氨气检测、环境监测与安全等领域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高性能多功能pla/pbat基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强度、断裂伸长率、韧性、紫外阻隔、高能蓝光阻隔、水汽阻隔、氨气响应变色等性能,同时还能保持较高的可见光透明性,可用作智能指示材料及时有效地指示肉类食品(如虾等)在贮藏过程中的新鲜度变化情况,且该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简单、环保、成本低廉、适于放大生产。

2、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

3、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性能多功能pla/pbat基复合膜,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pla 90份,pbat 10份,功能化改性的纳米淀粉2-4份;

4、所述功能化改性的纳米淀粉,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 (1)将200份的玉米淀粉加入至5000份的去离子水中,在90℃下搅拌30min,得到淀粉溶液,然后再加入5000份的乙醇,在90℃下继续搅拌75min,待冷却至室温,随后依次经离心分离、乙醇洗涤、干燥,得到白色的淀粉纳米晶,备用;

6、 (2)称取步骤(1)所得淀粉纳米晶40份,将其加入至3000份的甲醇中,在室温下搅拌30min,得到均匀的淀粉纳米晶分散液,备用;

7、 (3)取16.5份的二水合二氯化铜,将其溶于1000份的甲醇中,得到均匀的二氯化铜溶液,备用;

8、 (4)将步骤(3)所得的二氯化铜溶液加入至步骤(2)所得的淀粉纳米晶分散液中,在室温下搅拌120 min,得到均匀的共混液,备用;

9、 (5)取32.2份的2-吲哚甲酸和11.2份氢氧化钾溶于2000份的甲醇中,得到均匀的溶液,备用;

10、 (6)将步骤(5)所得溶液加入至步骤(4)所得的共混液中,在室温下搅拌反应12h,随后依次经离心分离、甲醇洗涤、干燥,即得到功能化改性的纳米淀粉。

1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高性能多功能pla/pbat基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2、 (1)将90份的pla溶于1500份的三氯甲烷,同时将10份的pbat溶于500分的三氯甲烷中,随后将上述pbat溶液加入至pla溶液中,在室温下搅拌30min,得到均匀的共混液,备用;

13、 (2)将2-4份功能化改性的纳米淀粉加入至500份的三氯甲烷中,在室温下超声30min,随后搅拌30min,得到均匀的分散液,备用;

14、 (3)将步骤(2)所得的分散液加入到步骤(1)所得到的共混液中,在室温下搅拌2h,得到均匀的成膜液,备用;

15、 (4)将步骤(3)所得的成膜液浇注到平底玻璃皿中,在45℃的烘箱中干燥12 h,即得到高性能多功能pla/pbat基复合膜。

16、所述高性能多功能pla/pbat基复合膜的应用,可用于食品包装、智能材料、氨气检测、环境监测与安全等领域。

17、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

18、本专利技术利用功能化改性的纳米淀粉作为功能性填料,可有效地分散在疏水性的pla/pbat基质中,获得均匀、致密的高性能多功能pla/pbat基复合膜材料;此外,本专利技术所制备得到的pla/pbat基复合膜具有优异的力学强度、断裂伸长率、韧性、紫外阻隔、高能蓝光阻隔、水汽阻隔、氨气响应变色、生物可降解等性能,同时还能保持较高的可见光透明性,可用作智能指示材料及时有效地指示肉类食品(如虾等)在贮藏过程中的新鲜度变化情况,且该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简单、环保、成本低廉、适于放大生产,在食品包装、智能材料、氨气检测、环境监测与安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性能多功能PLA/PBAT基复合膜,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PLA90份,PBAT 10份,功能化改性的纳米淀粉2-4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性能多功能PLA/PBAT基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性能多功能PLA/PBAT基复合膜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用于食品包装、智能材料、氨气检测、环境监测与安全领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性能多功能pla/pbat基复合膜,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pla90份,pbat 10份,功能化改性的纳米淀粉2-4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性能多功能pl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志明魏东唐群李和平郑光禄杨莹莹刘金聚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