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吕厚臻专利>正文

一种市政水利截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20224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15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市政水利截污装置,涉及市政水利技术领域,本技术包括进水管,进水管顶面卡合安装有截污机构,进水管侧面固定安装有出水管和分流管,分流管设于出水管上方,截污机构设于分流管上方,出水管内壁顶面靠近进水管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回转式水力转动机构,分流管内壁侧面靠近进水管的一侧设有升降封口机构,升降封口机构的局部结构与回转式水力转动机构的局部结构螺纹连接,本技术通过将截污机构设置在进水管顶面且位于分流管上方,使得水体在进入进水管时即可被过滤处理,避免在通过分流管分流时出现水体未被完全截污处理的情况发生,通过回转式水力转动机构、升降封口机构和分流管配合实现灵活分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市政水利,具体涉及一种市政水利截污装置


技术介绍

1、在市政水利体系中,使用截污装置对水体进行截污处理是必要的,截污装置能够对水体中的垃圾进行截留,使得水体更加便于后续的净化处理,目前用于市政水利体系中的截污装置主要分为源头截污和中间截污两种类型。

2、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15406429u的中国专利公布了一种市政水利截污装置,通过向远离第二接口一侧拉动拉环,使移动块向远离第二接口一侧移动,直至移动块靠近第二接口一侧完全脱离第一开槽内部,即可拆卸过滤网,并且设置有挡板、滑杆、第二弹簧和第二固定块,通过上述设计,使装置具备分流功能,在水压的冲击下,使挡板沿着滑杆向上移动,直至挡板高度超过第三接口高度,此时水会经第二排水管排出,实现分流功能,释放截污装置主体内部水压,提高了装置的保护性。

3、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过滤网设于挡板下方,在实际使用中挡板会妨碍过滤网的拆卸,增加过滤网拆卸清理的难度,并且第三接口设于过滤网上方,因此在使用第三接口进行分流时,水体处于未被截污的状态,因此在水流量较大时,上述方案虽然能通过第三接口分流实现水压降低,但是同时截污效果也会变差。

4、为此提出一种市政水利截污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解决现有技术方案中过滤网位置设置不合理导致过滤网拆卸存在困难且在水流量较大时难以兼顾水压缓解和截污效果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市政水利截污装置。

2、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市政水利截污装置,包括进水管,所述进水管顶面卡合安装有截污机构,所述截污机构顶面盖装有安全盖,所述进水管侧面固定安装有出水管和分流管,所述分流管设于出水管上方,所述截污机构设于分流管上方,所述出水管内壁顶面靠近进水管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回转式水力转动机构,所述分流管内壁侧面靠近进水管的一侧设有升降封口机构,所述升降封口机构的局部结构与回转式水力转动机构的局部结构螺纹连接。

4、进一步地,所述截污机构包括卡板,所述卡板卡合安装于进水管顶面,所述卡板底面四角处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底面固定安装有滤板,所述滤板与进水管内壁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卡板左右内侧面均固定安装有把手。

5、进一步地,所述安全盖顶面开设有抓槽和漏水口,所述抓槽的数量为两个且左右对称设置,所述漏水口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均匀分布。

6、进一步地,所述回转式水力转动机构包括安装盒,所述安装盒固定安装于出水管内壁顶面靠近进水管的一侧,所述安装盒内壁左右侧面转动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贯穿安装盒左侧面设置且与安装盒左侧面转动连接,所述转轴左侧面固定安装有扇叶,所述转轴表面固定套装有第一伞齿轮,所述第一伞齿轮表面啮合设置有第二伞齿轮,所述第一伞齿轮和第二伞齿轮均设于安装盒内部,所述第一伞齿轮表面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贯穿安装盒顶面设置且与安装盒、进水管均转动连接,所述转轴表面和安装盒内侧面之间固定连接有扭簧。

7、进一步地,所述升降封口机构包括滑槽,所述滑槽开设于分流管内壁前后侧面靠近进水管的一侧,所述滑槽内壁表面滑动安装有滑板,所述滑板顶面和分流管内壁顶面之间固定连接有挡水片,后侧所述滑槽内壁顶面和底面之间固定安装有滑杆,所述螺纹杆转动安装于前侧滑槽内壁顶面和底面之间,所述滑板螺纹套装于螺纹杆表面且滑动套装于滑杆表面。

8、进一步地,所述挡水片为橡胶材质的柔性薄片。

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10、本技术通过将截污机构设置在进水管顶面且位于分流管上方,使得水体在进入进水管时即可被过滤处理,避免在通过分流管分流时出现水体未被完全截污处理的情况发生,通过回转式水力转动机构对水位进行感应并在水体的作用下发生转动,促使升降封口机构局部结构上升,当水体不再与回转式水力转动机构接触,回转式水力转动机构会自行回转,使得升降封口机构局部结构下降,实现了灵活分流。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市政水利截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管(1),所述进水管(1)顶面卡合安装有截污机构(2),所述截污机构(2)顶面盖装有安全盖(3),所述进水管(1)侧面固定安装有出水管(4)和分流管(5),所述分流管(5)设于出水管(4)上方,所述截污机构(2)设于分流管(5)上方,所述出水管(4)内壁顶面靠近进水管(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回转式水力转动机构(6),所述分流管(5)内壁侧面靠近进水管(1)的一侧设有升降封口机构(7),所述升降封口机构(7)的局部结构与回转式水力转动机构(6)的局部结构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水利截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污机构(2)包括卡板(201),所述卡板(201)卡合安装于进水管(1)顶面,所述卡板(201)底面四角处固定安装有连接杆(203),所述连接杆(203)底面固定安装有滤板(204),所述滤板(204)与进水管(1)内壁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卡板(201)左右内侧面均固定安装有把手(2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水利截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盖(3)顶面开设有抓槽(8)和漏水口(9),所述抓槽(8)的数量为两个且左右对称设置,所述漏水口(9)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均匀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水利截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式水力转动机构(6)包括安装盒(601),所述安装盒(601)固定安装于出水管(4)内壁顶面靠近进水管(1)的一侧,所述安装盒(601)内壁左右侧面转动安装有转轴(602),所述转轴(602)贯穿安装盒(601)左侧面设置且与安装盒(601)左侧面转动连接,所述转轴(602)左侧面固定安装有扇叶(603),所述转轴(602)表面固定套装有第一伞齿轮(604),所述第一伞齿轮(604)表面啮合设置有第二伞齿轮(605),所述第一伞齿轮(604)和第二伞齿轮(605)均设于安装盒(601)内部,所述第一伞齿轮(604)表面固定连接有螺纹杆(606),所述螺纹杆(606)贯穿安装盒(601)顶面设置且与安装盒(601)、进水管(1)均转动连接,所述转轴(602)表面和安装盒(601)内侧面之间固定连接有扭簧(60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市政水利截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封口机构(7)包括滑槽(701),所述滑槽(701)开设于分流管(5)内壁前后侧面靠近进水管(1)的一侧,所述滑槽(701)内壁表面滑动安装有滑板(702),所述滑板(702)顶面和分流管(5)内壁顶面之间固定连接有挡水片(703),后侧所述滑槽(701)内壁顶面和底面之间固定安装有滑杆(704),所述螺纹杆(606)转动安装于前侧滑槽(701)内壁顶面和底面之间,所述滑板(702)螺纹套装于螺纹杆(606)表面且滑动套装于滑杆(704)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市政水利截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片(703)为橡胶材质的柔性薄片。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水利截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管(1),所述进水管(1)顶面卡合安装有截污机构(2),所述截污机构(2)顶面盖装有安全盖(3),所述进水管(1)侧面固定安装有出水管(4)和分流管(5),所述分流管(5)设于出水管(4)上方,所述截污机构(2)设于分流管(5)上方,所述出水管(4)内壁顶面靠近进水管(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回转式水力转动机构(6),所述分流管(5)内壁侧面靠近进水管(1)的一侧设有升降封口机构(7),所述升降封口机构(7)的局部结构与回转式水力转动机构(6)的局部结构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水利截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污机构(2)包括卡板(201),所述卡板(201)卡合安装于进水管(1)顶面,所述卡板(201)底面四角处固定安装有连接杆(203),所述连接杆(203)底面固定安装有滤板(204),所述滤板(204)与进水管(1)内壁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卡板(201)左右内侧面均固定安装有把手(2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水利截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盖(3)顶面开设有抓槽(8)和漏水口(9),所述抓槽(8)的数量为两个且左右对称设置,所述漏水口(9)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均匀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水利截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式水力转动机构(6)包括安装盒(601),所述安装盒(601)固定安装于出水管(4)内壁顶面靠近进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厚臻徐惠蔡晓琪
申请(专利权)人:吕厚臻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