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储能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充电桩在线鉴定与车桩监测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储能系统主要由储能电池、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managementsystem,bms)、能量转换系统(powerconversionsystem,pcs)、和后台控制系统组成。电池管理系统是一个基于微处理器的实时监控系统,其主要功能是对电池进行监视和保护,可以有效地监控电池状态(电压、电流和温度等),对电池组可能出现的故障进行报警并保护电池本体,保证电池组安全、可靠、稳定的运行。储能电池一般由多个电池电芯并联而成的模组,再经过多个模组串联成为一个电池储能支路,多个电池储能支路并联组成电池模组。电池模组是电力储能的基本单元,由于电芯之间的容量差、内阻差和自漏电差,每个电芯在长期充放电工作过程中,会导致单体或模组的电压差异。在模组串联充放电的过程中,电压高的模组充电快,电压低的放电快,为保证充放电模组的电压一致性,必须对大容量储能系统进行电压均衡。电池储能系统若出现均衡问题,轻则造成系统容量下降,重则会导致电池模组的过充,易发生电芯内部短路甚至使模块及系统热失控,热失控发生后会与系统内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形成大范围火灾。
2、目前,分布式储能系统热失控的防治措施基本采用集中式灭火,而对早期热失控缺少有效干预手段,不能提供第一时间的安全预防,当通过烟感确认火灾时,往往已经发生大面积蔓延,再配上传统火灾释放技术,灭火剂无法第一时间到达热失控的电芯附近实现灭火,且锂电池热失控最大的问题是由于其会持续产生热量,极易引起复燃。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分布式储能系统,其解决了现有分布式储能系统的热失控防治措施所存在的缺陷。
2、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3、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分布式储能系统,系统包括呈矩阵分布的若干个储能箱,每个储能箱内均放置有储能电池,每个储能箱上均设有带气泵的进气口和带单向阀的出气口,所述气泵在进气模式下将外界气体泵入储能箱内再由出气口排出以实现储能箱内部降温;
4、系统还包括用于监测每个储能电池温度和电压数据的温度传感器和电压传感器,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获取每个储能电池的温度和电压数据,计算得到每个储能电池的升温速率和电压下降比率,并在储能电池的升温速率和电压下降比率均超过对应预设值时,控制储能电池对应储能箱上的气泵由进气模式转为抽气模式,使得出气口处单向阀关闭,并实现对储能箱内的抽真空。
5、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单向阀采用常闭式单向阀,单向阀在所述储能箱内部气压大于外界气压时打开,而在等于或小于外界气压时关闭。
6、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储能电池的升温速率和电压下降比率对应的预设值分别为2℃/s和25%。
7、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储能箱内壁设有若干个用于稳固储能电池的弹性支撑件,所述弹性支撑件包括滑动套接的外管体和内杆体,以及套设在外管体和内杆体外部的弹簧,所述内杆体将外管体内部封堵形成密封腔室,且在密封腔室内填充有气体,所述弹簧一端与储能箱内壁抵接,另一端与储能电池外壁抵接。
8、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储能箱通过压差阀门连接有气压补偿罐,所述气压补偿罐内存储有惰性气体,所述压差阀门用于在储能箱内真空度高于设定值时自动打开,以使得气压补偿罐内的惰性气体进入储能箱内,补偿储能箱内气压。
9、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进气口设有气阀片,所述气阀片位于进气口的闭合位或者开启位,所述压差阀门包括两端贯通的阀管,所述阀管的管壁上设有与储能箱连通的补气管,阀管内靠近气压补偿罐一端设有带通孔的第一阀板,阀管内活动设有第二阀板,所述第一阀板和第二阀板上设有位置相对应的强磁体a,所述第二阀板在强磁体a的磁吸力作用下与第一阀板贴合并将其通孔封闭,第二阀板在远离气压补偿罐一侧设有联动杆,所述联动杆伸出阀管外部且与气阀片连接,用于在第二阀板脱离第一阀板时带动气阀片由开启位移动至闭合位。
10、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进气口内壁以及气阀片上设有位置相对应的强磁体b,用于在气阀片处于闭合位时对其磁吸固定。
11、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储能箱的箱壁包括外壳层,所述外壳层的每个端面的内侧均开设有若干凹槽,所述凹槽内均设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边缘与凹槽槽壁滑动接触,且活动板的边缘通过一圈密封带与凹槽槽口口缘柔性密封连接;
12、当所述储能箱内未抽真空时,所述活动板位于凹槽内且与凹槽槽底紧密接触,使储能箱的箱壁为导热状态,当所述储能箱抽真空后,所述活动板在压差作用下移出凹槽且与凹槽槽底之间形成真空隔层,使储能箱的箱壁转为隔热状态,且所述凹槽的槽壁上设有多个弹簧销,用于在活动板移出凹槽后对其位置锁定。
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4、(1)该分布式储能系统基于人工智能化识别控制技术,能够通过对储能电池温度电压数据的实时监控识别热失控现象,并在发生热失控时利用现成的风冷设施对储能箱进行抽真空,避免火灾发生;自动化程度高、响应迅速、可靠性高,且无需对现有系统进行大范围的改进,实施成本低;
15、(2)该分布式储能系统还可在抽真空的过程中对储能箱以及电池进行辅助支撑,避免其在压差力过大时造成损坏,且真空度越高,抵消压差的支撑力越大;
16、(3)该分布式储能系统还可在抽真空后对储能箱进行气压补偿,使得在保持无氧环境的同时,避免其长时间受压差力作用而损坏;并且,采用了特制的压差阀门,能在真空度达到一定程度时自动打开,并使气泵同步停止抽真空;
17、(4)该分布式储能系统还可在发生热失控时,利用抽真空过程,实现储能箱由导热状态自动转为隔热状态,由此避免热失控储能箱对相邻储能箱带来高温损伤。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分布式储能系统,系统包括呈矩阵分布的若干个储能箱(1),每个储能箱(1)内均放置有储能电池(2),每个储能箱(1)上均设有带气泵(3)的进气口(4)和带单向阀(5)的出气口(6),所述气泵(3)在进气模式下将外界气体泵入储能箱(1)内再由出气口(6)排出以实现储能箱(1)内部降温,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分布式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5)采用常闭式单向阀,单向阀(5)在所述储能箱(1)内部气压大于外界气压时打开,而在等于或小于外界气压时关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分布式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电池(2)的升温速率和电压下降比率对应的预设值分别为2℃/s和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分布式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箱(1)内壁设有若干个用于稳固储能电池(2)的弹性支撑件(10),所述弹性支撑件(10)包括滑动套接的外管体(101)和内杆体(102),以及套设在外管体(101)和内杆体(102)外部的弹簧(10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分布式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箱(1)通过压差阀门(11)连接有气压补偿罐(12),所述气压补偿罐(12)内存储有惰性气体,所述压差阀门(11)用于在储能箱(1)内真空度高于设定值时自动打开,以使得气压补偿罐(12)内的惰性气体进入储能箱(1)内,补偿储能箱(1)内气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分布式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4)设有气阀片(13),所述气阀片(13)位于进气口(4)的闭合位或者开启位,所述压差阀门(11)包括两端贯通的阀管(111),所述阀管(111)的管壁上设有与储能箱(1)连通的补气管(112),阀管(111)内靠近气压补偿罐(12)一端设有带通孔(113)的第一阀板(114),阀管(111)内活动设有第二阀板(115),所述第一阀板(114)和第二阀板(115)上设有位置相对应的强磁体A(116),所述第二阀板(115)在强磁体A(116)的磁吸力作用下与第一阀板(114)贴合并将其通孔(113)封闭,第二阀板(115)在远离气压补偿罐(12)一侧设有联动杆(117),所述联动杆(117)伸出阀管(111)外部且与气阀片(13)连接,用于在第二阀板(115)脱离第一阀板(114)时带动气阀片(13)由开启位移动至闭合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分布式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4)内壁以及气阀片(13)上设有位置相对应的强磁体B(14),用于在气阀片(13)处于闭合位时对其磁吸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分布式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箱(1)的箱壁包括外壳层(15),所述外壳层(15)的每个端面的内侧均开设有若干凹槽(151),所述凹槽(151)内均设有活动板(152),所述活动板(152)的边缘与凹槽(151)槽壁滑动接触,且活动板(152)的边缘通过一圈密封带(153)与凹槽(151)槽口口缘柔性密封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分布式储能系统,系统包括呈矩阵分布的若干个储能箱(1),每个储能箱(1)内均放置有储能电池(2),每个储能箱(1)上均设有带气泵(3)的进气口(4)和带单向阀(5)的出气口(6),所述气泵(3)在进气模式下将外界气体泵入储能箱(1)内再由出气口(6)排出以实现储能箱(1)内部降温,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分布式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5)采用常闭式单向阀,单向阀(5)在所述储能箱(1)内部气压大于外界气压时打开,而在等于或小于外界气压时关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分布式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电池(2)的升温速率和电压下降比率对应的预设值分别为2℃/s和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分布式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箱(1)内壁设有若干个用于稳固储能电池(2)的弹性支撑件(10),所述弹性支撑件(10)包括滑动套接的外管体(101)和内杆体(102),以及套设在外管体(101)和内杆体(102)外部的弹簧(103),所述内杆体(102)将外管体(101)内部封堵形成密封腔室(104),且在密封腔室(104)内填充有气体,所述弹簧(103)一端与储能箱(1)内壁抵接,另一端与储能电池(2)外壁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分布式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箱(1)通过压差阀门(11)连接有气压补偿罐(12),所述气压补偿罐(12)内存储有惰性气体,所述压差阀门(11)用于在储能箱(1)内真空度高于设定值时自动打开,以使得气压补偿罐(12)内的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蓝梦,张正,李东升,曾项羽,王有锁,黎芳,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能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